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凤笛江山情 > 第五十六章 萨尔浒之战--决断

第五十六章 萨尔浒之战--决断

    光阴一逝几人殇,束发少年弱冠郎。兵戈相枕盔相卧,再见已是驱敌狼!

    清晨,风雪之下,某处军营。

    “不可啊将军,如今敌军局势未明,唯有据守休整方是上策,万不可轻敌冒进啊!”

    “赵将军,本将军上阵杀敌的时候只怕你尚在襁褓,杀过的人比你见过的人还多,如你这般畏畏缩缩如何打仗,简直侮辱了总兵一职!敌军军情本将军已探清,如今之计,与其据守倒不如主动出击迎战贼奴,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将军,我军虽已探清敌方军营军情,但于敌方大军消息却仍一无所获,如此冒进,恐有不利啊!”

    某间军帐里,传来激烈的争辩声。军帐里,两名中年将军模样的人双膝跪地,其中一名将军体格壮硕,另一名则剑眉星目,肤色略白。案几上,则坐着位体格壮硕,须发花白,但肤色黝黑的老将,只见那老将声若洪钟。

    “赵将军,我敬你是前任总兵携你参战,不是要你来跟我唱反调的,对于渡河,本将军势在必得,若再多言,休怪我治你惑乱军心,小心军法伺候!”

    “将军!”

    “下去!”那黑肤将军喝令道。

    “可!”

    “没听到我的命令吗,这里我是主帅!”

    那两名将军无奈,只得悻悻而出。

    “赵将军,杜帅如此轻敌必致祸乱,依你看应当如何?”

    出了军帐,那名壮硕的将军问。

    而另一名肤白的将军望着账外飘下的鹅毛大雪长叹一声。

    “杜松乃我军主帅,我们做下属的理当服从,他欲渡河便让他渡,我们守好军营便算尽了职责!若出事问责起来,我等也问心无愧!”

    那另一名将军又道。

    “想来这杜帅也是我朝一员老将,战功赫赫不说,打战也是一把好手,可到了这蛮夷之地竟不知怎的糊涂起来!”

    那肤白将军便笑道。

    “还不是因为一个'贪'字,他贪功冒进,昨日一夜便急行上百里,好在没遭埋伏,不然,咱俩可都没机会还在这说话啦!”

    另一名将军又道。

    “依照杨总督的指令,我们于明日便应会军于赫图阿拉,可看着天气估计是没法按时到啦!只恐怕其他三路也都到不了了!”

    那名将军也道。

    “天意难料啊,这冰天雪地的,我军军队大多南方调来士兵,不习这寒冷天气,这仗,不好打啊!”

    两人边走边说,这走着,忽见前方走来一高一胖两名将军。

    那王姓将军忙上前拱手问。

    “柴将军张将军,你们这是前往何处?”

    那两名将军也纷纷施礼,其中高个将军答到。

    “王将军赵将军,我等受杜帅军令点兵渡河,如今任务完成,欲前往中军帐复命!”

    那王姓将军和赵姓将军听了满脸黯然,体格壮硕的王姓将军道。

    “柴将军,如今贼军军队不明,如此冒然进军怕是不妥啊!”

    那身形略胖的将军答。

    “王将军,我们又何尝不知,但杜帅一意孤行我等做下属的也没办法,我们也曾劝过,但...”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

    “是啊王将军,即便我这个参将的话杜帅也听不进去,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啦!”那高个将军答。

    “既然如此,那杜帅打算何时渡河?”那肤白的赵姓将军问。

    “兵将已点,即刻启程!”

    王姓将军和赵姓将军听了呆了半晌。

    “既然如此,望两位将军一路保护好杜帅,我等便在此守营!”

    “嗯那是自然,既然这样,我等就告辞了!”

    “告辞!”

    当日上午,在这座军营,还是在不见咫尺的风雪之中,在那名杜帅和数名将军的带领下,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离开了军营,他们的前方,是军营东面的一条大河,而他们的目的,便是河对岸的一座城--界凡。

    在风雪的吹打中,这支万人队伍艰难的前行,他们一个个眯着眼拄着长枪,因为在这山川之上,一个不注意便有可能滑倒,要么落下悬崖,要么被狂风吹走,不论哪一样,都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的眼中,有的是埋怨这该死的鬼天气,有的是抱怨这连年的战争,有的,则是不满他们的主帅的决断,害得他们陪他遭这份罪。士兵们士气低落,一个个似没吃饱饭的人,行速极缓,而在军队前方那几支印着“杜”字的帅旗下面,此刻传来了严厉的呵斥声。

    “都没吃饱饭吗一个个跟个乌龟似的,都给我提起精神,杜帅有令,午时前全军必须过河,有不从着,斩!”

    “妈的你们骑着马当然走得快咯,要换你们来走,还说我们像乌龟,你们来肯定得是王八!”士兵当中,一个声音响起。

    一旁的几名士兵听了哈哈大笑,其中一名士兵笑道。

    “据我所知,那姓王的家伙在家排行老八,依我看,让那姓王的家伙来,肯定得是王八儿子!”

    “哈哈哈!”

    被这名士兵一逗,军队里传来了阵阵笑声,这时又有人开始聊起来了。

    “诶兄弟,来这几年了?”

    那士兵笑了笑。

    “不多,也就四年!”

    “哥们,那你就是辽东军咯?”

    “是啊,四年前被发配到这鬼地方,不过也都习惯了,这世上,是没什么事能难倒你一辈子的!”

    “你就好了,哪像我们,我们几个都是陕西调来的,没见过这种冻死人的天气,别说打战了,连动都不愿动,也不知这几年是怎么回事,老打仗,我才刚娶了媳妇呢!”

    一旁几名士兵听了哈哈大笑。

    “大龙,说了这么多你这是想媳妇了吧!”

    “去去去,一边去!怎么哪都有你!”

    这下,人群里更是笑开了花,好在风雪声大掩盖了他们的笑声,不然,按那姓王的偏将的性格,指不定又要打人了。

    时至巳时,军队到达了河边。这条河名浑河,但在约三十年前,这条河还是没有名字的,相传那时候,明朝大将李成梁欲攻打如今这只军队今天的敌人努尔哈赤,那时努尔哈赤军马不够,情急之下急中生智,令军士将战马牵至此河中将河水搅浑,又令百姓将自家马粪马尿倒入河中,一时,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便变得污浊不堪,待李成梁赶至河边,见河水污浊至此,料想努尔哈赤人马众多便退兵了,至此努尔哈赤便将功劳归至此河并称之“浑河”,自此此名并沿用至今。

    杜松的军队行至浑河边,望着这好几百米宽的大河,他令军士整顿了军队,随后便立刻渡河。此刻河水冰冷刺骨,人马下水后被冻得挪不开腿,士兵们一个个更是怨声载道。那名叫大龙的士兵和前面与他交谈过的士兵互相搀扶顶着冰冷的河水忍痛前行。

    从南方而来的他似乎非常不习惯这种冷入骨髓的感觉,膝盖处传来的刺痛感令他几乎站立不稳,好在那名士兵一路搀扶着才算勉强走动。

    “谢了兄弟,要不是你,恐怕我就要交代在这了!”他颤抖的牙齿不住的打颤,带着如雾般的白气,他勉强挤出来这句话。

    “不要怕,大龙哥,有兄弟在,定会帮你安全过河!”

    大龙看着他满怀感激,万千思绪心头涌动被一阵阵寒风吹在心里说不出来。

    “都快点!都快点!磨蹭什么呢!”前方,坐在马背上的那名王副将又开口催促起来。

    “妈的一个个,都跟个娘们儿似的,就你们这幅熊样还怎么打仗!今天都没吃饭吗?!”

    对于那王副将的颐气指使,士兵们早就习以为常,在这冰冷的河水当中都没有力气再吐槽,只是默默的前行着。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