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凤笛江山情 > 第五十七章 萨尔浒之战--破营

第五十七章 萨尔浒之战--破营

    军队后方,是火炮器械,不比骑兵及步兵的机动***械部队往往行速迟缓,待前方的军队抵达河对岸后,后方的器械部队仍在水中寸步难行,甚至纹丝不动,眼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河对岸的杜松也焦急起来,望着乌压压的人头,无奈之下的他只得再次下令:放弃后方器械,全军轻装极速渡河!

    一时间,火器器械全部滞留在水中狼藉一片,黑压压的铺满了水面,任凭河水灌满炮筒,任凭冰霜铺满炮管,平日在战场上喷出灼热炮弹的大炮,现在浸在冰冷的河水里就像困在浅滩的蛟龙任人宰割,士兵们丢下它们自顾渡河,这些平日作为战场利器的武器此刻便成了一堆垃圾!

    “将军快看,那是什么!”河东岸,已经过河的柴将军指向河流北方的上游。

    杜松朝北望去,远远发现河水正汹涌的向他们涌来,磅礴之势如排山倒海,又如千军万马,势不可挡!

    杜松瞬间便醒悟了过来:“是水攻!贼军毁坝放水啦!”

    此刻的他坐在马背上,他看了看水中正在渡河的军队,战场上,杜松虽有以一当百之勇,但此刻,面对来势汹汹的破滔,他毫无办法,因为此刻,汹涌的波涛距水中的军队只有不到两里,而随着柴将军一声呼叫,再加上河水来势之凶,几乎所有人此刻都也看到了形势之危急。

    “涨水啦!涨水啦!”

    士兵们开始焦急起来,一个个均争相渡河,水浪还没到,落水溺死者,自相踩踏致死者便过百,河岸上的杜松及其他将军见此却无计可施,只得扯高了嗓子喊:“保持队形,不要乱,不要乱!”

    面对死亡的威胁,人类对于其他声音是没有接收性的,士兵们仍自顾自的踩踏,待水墙来到,一时哀嚎声,马嘶声,哀声震天,即便是沉重的火炮器械,也在水浪的冲击下移了好几米,而溺死踏死者尸首,水面漂浮着的,被冲上岸边的,处处皆是。

    “杜帅,你看这!”柴将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此刻自己的心情。

    杜松看着河里慢慢倒下的士兵,又往北方看了看,长叹一口气。

    “想不到贼奴如此狡猾,居然料到了我们会渡河!柴将军,这场仗恐怕得打持久战了!”

    “将军,贼奴甚是狡猾,我们开战便受挫,恐军心不稳呐!”柴将军担忧道。

    此刻,杜松将手按在马鞍上的剑柄上,他望了望向河对岸军营的方向,风雪之中,满脸的皱纹显得更加沧桑,双眼也似写满了疲惫。

    “不用担心,贼奴只在界凡城有约一万人设防,此刻他们定是惧怕我们攻城所以阻止我们渡河,此刻想必他们的军力也全部驻扎在城中守城,即便我们攻不下来,只要我们的军营还在就还有希望,柴将军,传我令,全力渡河扎寨,申时造饭,今晚攻城!”

    “是,杜帅!”

    半个时辰后,军队才慢慢的完成渡河,清点了一下人数,经敌方放水一招,全军损失约两千人,杜松重新整顿了军队就地休整。

    时至未时,杜松正在一颗树下休息,朦胧之间忽听得一个声音通报。

    “杜帅,探子回报,有一支万余军队正前往我军本部军营!”

    杜松忽梦中惊醒,以为隐约间自己做了个梦,他按了按太阳穴,欲缓解自己的头痛。

    “杜帅?”又响起那个声音。

    杜松如梦方醒,猛的抬起头来:“何事?!”

    “回杜帅,探子回报,有一支万余军队正前往接近我军本部军营!”

    “什么?!”他猛的站起望着眼前士兵。

    杜松脸色铁青,呼吸忽变得急促。

    “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一士兵跪在地上答道:“回杜帅,探子回报,有一支万余敌军正前往我军本部军营!”

    杜松那通红的眼睛忽变得呆滞无神,但短暂的呆滞之后他又恢复过来。

    “可有误?那支军队为何人军队?”

    “回杜帅,准确无误,看那衣着,应是...”

    “应是什么?!”

    “应是贼奴军队!”

    杜松似乎忽然明白了什么,可现在一切都晚了,他挥了挥手,那士兵便退了下去。

    “还不晚,只要我现在赶回去,即便贼奴来犯我大营,一切也还来得及!”他想了想,转身便欲叫来手下将士。

    “报!”

    正这时,杜松身后又传来一个士兵的通报声。

    “又有什么事?”他转身问到。

    “杜...杜帅,大本营...沦...沦陷啦!”

    “什么?!”杜松说完,忙走至一处高地,他朝河对岸的大本营望去,此刻的大本营已经化作一片火海,烧杀声,哀嚎声,怒吼声,不绝于耳,大本营里,守营的是之前的那王姓将军和赵姓将军,此刻见敌军来袭,由于敌军迅速,完全没做好应对的他们只得仓促应战,可一时根本无法有效的组织起御敌的力量。

    “赵将军,贼奴犯我营地,我等生为大明将领当生为明将,死亦为明魂,今日沦陷至此,吾当浴血杀敌绝不偷生,将军又当如何?”说这话的是那王姓将军,此人姓王名宣,乃保定总兵,保境卫民已数载,历经大小战役上百场,是个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人,他手执被血染红的铁口大刀与那赵姓将军后背相贴,此刻他们被追兵追至浑河边围住,望着将他们包围起来的敌人,他怒目而视。

    那赵姓将军亦是前保定总兵,传其母怀有身孕时曾有梦麒麟入怀故赐名梦麟,因不喜居官故让位于王宣,从小便习得一身好枪法,手中一杆银月枪杀敌无数,也不知有多少热血好汉成为其枪下亡魂,此人平日恶动喜静,好诗书,但一上战场便如游龙入海,又如修罗降世,一人一马一枪往往便能取敌将首级于百万军中,是大明曾经也是现在的辽东王牌大将!也正是如此,杜松才留他驻守大营。

    二十几年前的抗倭援朝之战,时值少年的赵梦麟曾是大将李如松所部一员士兵。一日,受李如松之命,其部五百人在大将查大受及祖承训的率领下从朝鲜开城出发前往王京探查倭军虚实,不巧在半路偶遇倭军约一百余人的前锋部队,双方发生遭遇战,好在赵梦麟一方人数占优很快便将倭军杀退。但接下来,由于跑回去的倭军叫来两万援军,战况立刻发生了转折。

    此刻赵梦麟一方陷入绝对的劣势,在被敌方重重的包围下大将查大受下令命全军撤至不远处的一间驿馆--碧蹄馆。但此刻己方仅四百余人,面对圈外黑压压的人群连查大受和祖承训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也头疼不已。

    此时此刻赵梦麟站了出来,他一马当先,在几名兄弟的掩护下在人群里来回穿梭,所到之处人仰马翻,一时间敌军的防守崩溃,赵梦麟在这水泄不通的人群中硬生生的杀出条血路,而查大受与祖承训也没闲着,趁着敌军惊慌失措之际力斩首级数十,在赵梦麟吸引敌军火力的掩护下成功突围。此战赵梦麟初露锋芒,倭军也认识了这名明军阵营里的小将。此后其部在碧蹄馆苦撑整整一日,终于在第二日等来李如松亲自领来的增援杀退了敌军。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