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嫣雨传 > 第18章:起死回生

第18章:起死回生

    这时满脸泪痕的董妃恍然警醒。

    忙道:“快!快请她过来!”

    可算等到召唤的雨涵,欣然露出欢喜之色。

    只见她穿过众人,近身细细看了病人两眼后,便从随身携带的鹿皮囊中,取出一根,长达一尺有余的银针。

    “快,谁能帮帮我,先将病人翻转过来!”

    她虽急,但众人却面面相视,竟无一人上前协助。

    董妃见此大怒。

    “她的话,你们没听见吗?赶紧过来几个人帮忙!”

    董妃动怒,谁人敢不听?

    随即,众人皆围上前欲动。

    “住手!”

    大家闻言皆愣在原地。

    董妃见何太医出言,疑惑的她正要询问缘由。

    和太医道:“既然小友有方医治,我等自然配合!你们几个快来协助我!”

    几位医师见何太医有命,焉能不从?

    随即皆上前,协助他将老太师慢慢翻转过来!

    见此,董妃心里稍安。

    心想,还是何太医医德高超,定是他担心人多手杂,且不懂医术。

    故此,才由他亲力上阵,看来,自己错疑他了!

    可是,连国手何太医,都确认家父仙逝了,难道这个小道姑,真的有回天之术吗?

    但想起在闹市上,众人皆已确认那老汉身死,就是她出手救活的。

    眼下,既然她说家父还有救,莫如让她试试吧!

    董妃正在胡思乱想,这时的雨涵,见病人已被翻转过来。

    忙将那尺余长的银针,从病人的右侧玉枕穴穿入,而那针头,却由左侧穿出。

    看着如此长的银针,众人皆已心惊。

    再见她竟用如此长的银针,刺穿了老爷的脖子,吓得一些胆小的都不敢直视。

    董妃虽也担心,但既然已给她试一试的机会,便未阻止。

    而这时,雨涵已将第二根银针,自那老太师的百会穴而入,自那左耳根出。

    如此百闻不得一见的针法,令那何太医,以及几位协助的名医,都大吃一惊。

    而这小道姑,则玉面严肃。

    丝毫不停留的她,又将第三根银针,同入老太师的百会穴,并从其右耳根出。

    至此,三针过后。

    稍松口气的她随即说道:“你们谁懂医术,快来一个,协助我将那玉枕穴上的银针,左转三下,右回一下,随即轻弹针柄!但牢记,需与我同步进行!”

    见她如此吩咐,众人及几个名医皆面露疑惑。

    “快点呀!再迟可就来不及了!”

    “姑娘!不知老朽可否?”

    说话的正是何太医。

    雨涵仅看看他一眼,随即道:“嗯!你虽昏庸,不过也算强过那几个废物,行!就你吧!”

    随即,便用她那双仟仟玉手,分执百汇穴上的双针针柄。

    然后道:“看着我的手,记着与我同步!”

    她的话,众人尚未有所反应,反将一旁的三位“名医”,弄得啼笑皆非!

    名医甲闻言狂怒。

    心想:这女娃是何许人也,竟然张狂到如此地步,真是气煞我也!

    名医已:这个女娃也不知何方神圣,虽然见她出手针法新奇,似有回天妙手,但也不至于,说自己是废物吧?

    名医丙则在一旁冷笑。

    心想:小小女娃不知天高地厚,你说我等皆是废物,倒要看看你,如何将这“死人”救活!

    而何太医,想法则不然。

    虽然这女娃,言词略有轻视之意,但观她如此精绝针法,心里已然叹服。

    因为他知道,女娃的这手神绝针法,应该就是那几近失传的,“鬼门十三针”。

    所以,虽然他老脸一红,但救人要紧,遂也不计较。

    便以单手,执住玉枕穴上的针柄,然后凝神,专注于小道姑的双手。

    就在这时,只见女娃突然说道:“准备…开始!”

    声随手动。

    按适才的叮嘱,这何太医,忙手眼合一的配合着女娃。

    就这样,几番旋转银针后,二人又同时震动着针柄。

    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奇迹便发生了。

    但见那本已瞳孔扩散,且气绝脉散的老太师,身子竟然抖动了几下,随后便开始轻咳。

    雨涵见状面上一喜。

    “来!快帮我将他扶起来坐好!”

    眼见着经她的医治,老太师确有醒转的迹象。

    震惊之中,几位名医哪敢迟疑,随即收回轻视之心,忙协助着何太医,将病人扶着坐起。

    而这期间,何太医已用二指探得,原本已脉相尽失的老太师,竟已有回转。

    不禁心里惊叹道:真是神医妙手,想不到小小年纪的她,居然有如此传神医术。

    看来这医道,真是学无止境啊!

    一旁的董妃,见老父竟然咳出声,甚至那紧闭的眼皮,如今也在跳动,似有即刻睁开的迹象。

    不禁芳心大喜!

    心道:亏得自己慧眼识珠,否则,老父的命可要……

    这时的雨涵,又连取两根尺余长银针。

    只见她撩开家父的内外衣襟,随即将手中的两根银针,同时入肚脐,并左右穿插旋转刺入,且直至针尾。

    随后,在她的轻弹针柄下,老太师的呼吸,便逐渐平趋于稳。

    再看那原本惨白的面色,眼下也红润起来。

    眼见着,经这位小道姑的妙手,真有将人救回的可能。

    一旁观望的三位“名医”,不免心里叹道:真是长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看着病人脸色已红润,且呼吸已趋于顺畅!

    雨涵又取出两根阴针,分左右从病人的虎口入,沿着腕臂,直入针柄方停。

    而这时的董老太师,已然睁开了眼睛。

    “父亲!父亲您醒了,可吓死女儿了!呜呜…”

    老夫人:“老爷!您终于醒了!谢天谢地!老爷终于醒了!佛祖保佑!佛祖保佑啊!”

    董小姐:“爷爷!呜呜…”

    看着这一屋子,披麻戴孝的老小家人,老太师蠕动着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雨涵见状忙道:“你们先出去,目前还不能刺激到他!”

    说着,她再取双针,分别沿着左右足三阳及三阴而入针,直至针柄。

    而这时,已然清醒的老太师,方出言道“何太医,眼前这为老夫诊治的人是谁?”

    见醒转的太师有问,何太医不敢怠慢。

    面带喜色的说道:“回太师的话,下官实不知。但下官一直在侧,现已确认,您的急症,乃为此女所救。但眼下您尚不可多言,需安心配合!”

    董太师闻言,点头道:“既如此,老夫配合便是。”

    说着,便微闭双眼。

    至止后,雨涵并未再出一针,但每隔半刻钟,既旋转震动那些针柄。

    就这样,经近半个时辰后,才逐一取出银针。

    “谢谢这位小仙姑的救命之恩,老夫这里有礼了!”

    雨涵笑道:“老人家您别客气,医者德为先,谁让您被我赶上了呢?不过,眼下您虽得急救,但体内经脉还尚未完全打通,所以,三日内且不可动气,需要静养才行呢!”

    董太师忙道:“好!好!老夫知道了,敢问仙姑大名,道观在何方?”

    雨涵笑道:“老人家!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您如今的身体,所以,眼下的您还是尽量少说话为好!”

    董太师见这女娃不愿相告,也只能做罢。

    但随即便召唤家人进来。

    眼见着这个不知何来历的小道姑,竟真的做到了起死回生,那三个名字医,皆羞得无地自容。

    而一旁垂首而立的国手何太医,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但心里却一直再想,看此女的貌相,怎么那么像呢?

    难道她就是……

    这时,已经等得迫不及待的家人们都陆续走近内室。

    大家一见人真被救过来了,不禁都喜极而泣起来。

    而那个董妃,更是不顾身份直接扑过去大哭道:“父亲!女儿还以为在也见不到您了!呜呜…”

    董老夫人见状,也是泪流满面,在孙女的搀扶下,走到进前拥住他二人哭泣道:“好孩子!快别哭了,如今,如今你这身份可要注意呀!”

    董老夫说话时,那些小辈的家人们,也都齐刷刷跪了一地。

    “祖父…祖父…外祖父…”

    而搀扶董老夫人的那个美貌孙女,却一直未言语,因为此刻的她,早将注意力放在一旁的小道姑身上。

    看着眼前的她,似乎想起了什么…

    董老太师这时,拍着还在哭泣的妻女安慰着。

    “你们快别哭了,我这不是好了吗?快起来!好菲儿,如今你这身份,可要顾及君臣之礼啊,且莫让别人看笑话!”

    看着他们喜极而泣的样子,雨涵心里酸酸的。

    因为,身为孤儿的她在道观里,唯一的几个亲人便是:师傅、大师兄、二师兄和小师妹。

    但他们虽亲,却并不是与自己有着血脉相连的至亲。

    所以,雨涵的内心深处,真的不适应这种场景。

    于是,她连忙说道:“既然病人已经好了,我也该走了。”

    见她要走,董太师哪里肯放?

    “这位小小仙姑请留步,请容老夫一言如何?”

    见他这样说,雨涵只好停下脚步。

    “不知老人家还有何事?”

    只见董老太师轻轻推开夫人和女儿。

    正色道:“小仙姑,既然你要走,老夫不敢强留,可是,这救命大恩无以为报,所以…”

    他一招手,管家早明其意,便将事先备好的一盘金子端过来。

    雨涵一笑:“老人家谢谢您的好意,但我身为道家之人,用不到这些黄白之物的,所以,请您收回去吧!”

    见她不为金钱所动,这老太师忙使眼色给女儿!

    此刻,还是泪眼娑婆的董妃深明老夫的心意。

    忙凑过来拉住雨涵的手道:“既然你不喜这些黄白之物,但毕竟家父的命是你所救,如今姑姑想留你在家里吃个饭,这总可以吧?”

    哪知雨涵一笑道:“谢谢姑姑好意!但我自幼便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你还是让我走吧!”

    董妃哪里肯放。

    “好雨涵!家父虽得你的妙手救治,但你也说了,他还要静养几日,可如今却要走,万一家父的病再发作,让我们去哪里找你呢?所以,姑姑希望你能留下来,在家里小住三日,你看如何?”

    雨涵知她心意,随即说道:“这位姑姑!我知你心意,但这真没必要,请你放心,只要静养三日后,病人自可复原如初,且那头疾已去根,永不再犯!”

    见她说的如此清楚,董妃心下宽慰。

    但随即又道:“既然如此,姑姑这里多谢你了!”

    雨涵道:“姑姑请别客气,身为医者,当以仁心为上,既然人已救回,我就真没必要再停留,您也不用客气了!”

    董妃见实在留不住她,本想做罢,但看到管家手里拖着的金子,随即有了办法。

    “雨涵姑娘,你看家父的命是你救回的,可你却不受这些馈赠,但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所以,姑娘还是将这些金子收了吧,这样,我们的心也会好受些!”

    雨涵见状笑道:“我身为出家人,确实用不上这些黄白之物!如姑姑愿赏,莫如赏给这位老医师吧,毕竟,他也出过力的!”

    此言一出,何太医忙摆手道:“姑娘神技,老朽拜服!但说到赏赐,老朽实愧不敢当!”

    董妃却道:“何太医,这有什么不敢的,您虽贵为太医,多年来也屡次为本宫及家人出力,所以,今日这赏赐,也当有你一份!”

    何太医见状,慌得跪拜道:“蒙娘娘抬爱,老朽实不敢当,还望娘娘收回成命!”

    董妃见状,不禁自叹:“哎!这事儿闹得,家父之疾已治好,但这赏赐却送不出去了,这可真是奇了!”

    雨涵实在受不了这些:于是道:“姑姑无事的话,我便告退!”

    说着,便欲离开!

    见她欲走,董妃还想说什么,却被何太医抢先一步。

    “慢!小仙姑请留步!”

    小道姑闻言,回头看看这个老者。

    “我不是小仙姑,而是一个小道姑!您喊我何事?”

    何太医严肃的对她一揖道:“好!好!老朽别无它事,只是想烦请,小道姑留下芳名!”

    小道姑嫣然一笑:“好吧!念在方才你助我施针的份儿上,就告诉你吧!我——叫雨涵!”

    听她姓名,何太医若有所思。

    董妃笑道:“雨涵,这可真是好名字啊!”

    雨涵道:“姑姑莫要笑我,这就是一个名字而以!谈不上什么好不好的!”

    这时,一直在旁不语的董小婉,突然上前一步。

    “这位姐姐好!我叫董小婉,谢谢你救了我的祖父!”

    雨涵见这个美貌的小妹妹,在给自己行礼。

    也回了一个万福道:“妹妹好…小婉,你是董小婉?”

    屋内众人见她神色有异,都不知何因。

    但此时的董小婉却咯咯笑道:“雨涵姐姐,以前只知你名,却一直无缘见你人,想不到如今让我们姐妹在这里相见,这可真是天大的缘分啊!”

    雨涵见她如此说,虽感到突然,但天性恬静温柔的她却未在意。

    随即笑道:“承蒙妹妹抬爱,也不知你在何处得识我名的,还望妹妹赐告!”

    其实,在这个董小婉自报其名时,雨涵就已猜到,眼前的这个美貌高雅的姑娘,可能就是小师妹灵儿,口中常说的那个,一直缠着大师哥的董小婉。

    但未得到证实前,自己也不能冒然相认,所以眼下的她才有此一问。

    只见这个叫董小婉的姑娘,轻轻拉起自己的手道:“好姐姐,以往听少卿说起你时,小妹真的好向往能与你结交,可惜却一直无缘得见。这次你既然自己跑到我家来了,可不许就这样走掉了呀!”

    雨涵见她提起大师兄的名字,这就证实了眼前的美貌姑娘,就是自己也曾听过的人。

    放下戒心的她,随即不好意思起来。

    “小婉妹妹,姐姐我…”

    此时的董小婉却咯咯笑道:“雨涵姐来!我带你去闺房,有什么话,我们姐妹关起门来说吧,不给他们听……”

    说着,拉着雨涵的手,就这样笑嘻嘻的出了内室。

    这一突变,让在场的众人皆莫名不已,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个看似谁也无法留住的小仙姑,就这样离奇的被董小婉留住了。

    这让病榻上的董太师和一旁的董妃不禁松了口气。

    心道:能想办法留住这样一个小神医在府中,那将是董家莫大的福气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