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剑上惊鸿 > 第七章 真灵假邪镜中人(二)

第七章 真灵假邪镜中人(二)

    “我的妈呀!真的有鬼!”正当三人惶恐万分,却见那老道士看到远处鬼魂叫门,直吓得他“噌”一声跳到二人身后,实在是看不出他那么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有如此矫健的身手。

    “咦?道长,你这是在干什么?”

    宁绍见老道士在这危机关头,不思如何降妖驱鬼,反而逃至两个小辈身后,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听少年这么问,老道士也似是知道羞耻般的老脸一红,嗤鼻说道:“到底还是凡夫俗子,哪里懂得我道家真法,方才若不是老夫的符箓保你护身,你小子的神识早就陷进去了。”

    杨晴瞥了眼则是哼了一声,没好气道:“道理我都懂,可是为什么你要躲在我俩后面!你这个大名鼎鼎的四方山祖师第六代传人怕是要丢尽祖师爷的脸面了。”

    老道士大怒:“胡说,贫道何等人也,岂会丢祖师爷的脸,贫道见这妖物虽说区区一介孤魂野鬼,但也实在凶狠的紧,怕是要出些真阳之血不成了!”

    言罢,老道士一只手夹起一张黄色符箓,同时又把食指放进嘴里,只不过话虽如此,虽然听得像茶馆说书人般的咬破指尖,从桃木剑上划上一道,说的唾沫横飞,似乎是轻松的紧,可做起来其实也未必那么容易,十指连心,自个儿咬破手指定是格外的吃痛。

    这不,只见这老道士忙活了半天,上啃下磨,却也只是在他那皱巴巴的指皮上留下了几道牙印。

    且不说老道士一阵忙乱,而宁绍待惊魂甫定后,觉得那鬼魂并没有发现自己,只是一直蓄足了劲头,朝着宋府客房大门撞去,似是看不见三人,少年这才细细打量起来,定睛一看,总觉得眼前不敢相信,因为方才跑回来的时候,那宋小姐还好端端的坐在那屋子里,离这里起码有俩个院子距离,不过少年觉得那个宋小姐虽说有血有肉,却是让少年说不出的怪异来,现如今这个撞门的鬼魂,却是让少年愈发觉得与自己印象中的宋小姐身板逐渐开始重合起来。

    想到这,少年虽不明就里,转头望了望这位蹲在自己身后正啃着指皮的四方山高人,叹了口气,还是猫下身子一脸正色将之前碰到的事情说给了老道士听,只见他压低嗓子说道:“道长,实不相瞒,方才我在那处院子里已经遇见过宋小姐了,不过也挺奇怪,我亲眼看见她对着一面铜镜自言自语,我以为是犯相思想她那情郎了,结果他越说越离奇,说什么奇奇怪怪的话什么‘七日后十五’,‘亡命鸳鸯’,真个吓死人了。”

    听宁绍说完,老道士收起平时不正经的嬉笑,神色渐渐沉静,沉吟许久说道:“七日后十五……,十五乃是阴气最重之日。”老道士皱着眉头,反复念叨着,随后向少年再次确认道:“你是说她一直与铜镜自言自语?”

    少年使劲点头,说道:“可不是,不过我盯着那面铜镜看的时候脑袋昏昏沉沉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该不会真是镜子成精了吧?”

    杨晴看了眼正在思忖的老道士,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她心里最明白不过,虽然自己阿爹经常见钱眼开,但自打少女记事起,老道士就带着她四处漂泊,这份见识却是非同小可的,眼下见老道士勾了勾嘴角,心下明白恐怕老道士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果不其然,老道士沉默片刻,却微微摇头说道:“非妖非怪,非神非鬼,倒不如说是器灵,恐怕是此镜受日月精华,从而渐渐产生神识。”

    “唉,有钱人便是事多,买个镜子还挑个稀奇古怪的。”少年想着每天锅吊起来当钟打的日子,心里酸溜溜道,本想着抱怨上几句,突然,老道士竖起一根手指,做出了一个噤声手势。

    宁绍立刻闭上了嘴巴不敢说话。

    随着一阵阵的脚步声,薄雾再次轻轻飘起,渐渐将假山后的三人身影笼罩进去,虽看不清原主,却透出一股阴森气息,淡淡传来。三人相互对看一眼,脸色都是一变,这深更半夜,只怕多半就是镜妖作祟。当下三人小心翼翼,纷纷探出半个脑袋朝着,透着薄雾看去。

    虽是月黑风高,只有撒下洋洋洒洒的一些星光照在宋家庄院里的不太高大的树上,穿过缝隙落下,但仍然如一道霜华映向薄雾,紧接着从朦胧中走出一位红衣女子,手持一面古铜镜站在夜色中,朝着不远处的鬼魂淡淡望去。

    见原主露面,宁绍、老道士以及杨晴三人皆是屏住了呼吸。

    而那身形肥大的鬼魂似是也察觉到了什么,撞门声也愈发用力,只不过,宋府上到老爷下到佣人,怕鬼魂妖物上人,早就求了上百张驱鬼符箓,户户贴在了门内,纵使那胖鬼魂费再大的力气,也不能使其损坏分毫。

    只见那身着红衣的宋小姐勾起嘴角似有些嘲弄的笑了笑,举起手中古铜镜照向了那鬼魂,一声凄厉的惨叫后,嘈杂的撞门声再也消弭不见,四周仿佛又陷入万籁寂静,只传来远处低低虫鸣声。

    看到这番骇人场景,饶是老道士与少女见多识广,竟也都是一惊,而原本在虞县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终于是一屁股吓得坐在了地上,拿手背胡乱的抹了一把鼻涕。

    老道士一咬下唇,镇定心志,低声道:“此时不宜出手,且回去从长计议!”

    宋小姐闪了闪原本不属于她的那双如水一般的眼波,轻描淡写的瞥了一眼假山,那一眼眸里的寒光似与少年四目相对,宁绍在那一个瞬间,仿佛感觉到了竟如一双冰冷的手在抚摩自己脸庞一般。

    寒意霎盛。

    宁绍心惊胆战,赶忙将头缩给了回去,心中已是做下了判断,那被吸入铜镜内的肥大鬼魂定是真的宋小姐,而眼前这个却无论如何都不似人类。

    “宋小姐”双手捧着铜镜,诡异而红色的袖袍轻轻挥动,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悸动。而后又抬头望月,一展原先刻在眉间的哀怨,整个身子便突然如幽魂般凌空而立,只听一声风响,片刻之间,这宋家庄院中忽的妖气大盛,那“宋小姐”似风雷般朝着宁绍三人所在的假山疾驰而来。

    一转眼之间,竟然已是已至三人身前。

    宁绍吃了一惊,只看着“宋小姐”那张没有半点神情的脸庞近在咫尺,不禁怔怔恍惚。

    “宋小姐”双袖飞舞,在少年怔神之间,将握着双手的铜镜霍然张开,铜镜霎时大发焕光,直直照在前面二人身前!

    “切不能看!”一声急呼,二人从背后传来,老道士闪身出现,急速飞来,将符箓贴在铜镜之上。”

    只是可惜老道士喊时已是为时已晚,二人如同听了海妖之声一般还是不由自主看了下去,就那么深深看了下去,似一眼千年。

    见那凌空而立的“宋小姐”五指微微弯曲,并指如刀,正当要凌空划下之际,原本四目无神看着铜镜的少女的眼眸中,忽然流转出淡金色光彩,“宋小姐”此刻望向二人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似是察觉到了什么,不过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只想着先下手为强,以免夜长梦多,只不过宁绍手中的古朴长剑似是受到了感应再次闪烁,数道青芒夺路而出,照的周围灌木,似乎也变成了青色。忽然一道剑光射出,直奔“宋小姐”而去,“宋小姐”躲闪不及,急忙唤回青天红尘鉴挡住了这一剑。

    只听“哐”的一声,伴随着两件器具的碰撞,“宋小姐”脸色泛白,明显被方才宁绍的那一剑受了重创,此刻又见二人即将恢复神智,也知道此时不好再做缠斗,整个人化作一道红光一闪而过,就再次遁入了那青天红尘鉴中,消失在庄院里的黑暗深处。

    待到“宋小姐”离去片刻,宁绍才缓缓抬起头,晃了晃脑袋,随即似乎才清醒过来,深深喘了好几口气,不过脸色倒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有隐约的迷惘,显然是不知道方才发生了何事,不过见赶跑了眼前大敌,宁绍想起方才同样被铜镜照住的杨晴,第一时间就向身旁看去,只见杨晴眼波流转,却正好也朝着他看了过来。

    只是二人不知为何,纷纷双颊泛红的又转回了头。

    无人知晓二人究竟在镜中看到了什么。

    而身后,老道士终于是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还好,还好,听闻镜中世界可观他朝,但能令人五色目盲。虽说这镜妖凶狠,却还是贫道技高一筹,若不是那道符箓方才显灵,说不定你们二人可就危险了。”

    少女一想方才危机情形,也心知老道士几斤几两,所以并不认为真是老道士的符箓起了作用,但如今也没有过好的解释。

    不过勿须多言,三人此刻早已成了惊弓之鸟,都觉着这宋府实乃是非之地,生怕那“宋小姐”什么时候再杀个回马枪来,眼下三人倒是颇为默契,狼狈的从哪里进来又只能原路返回的从哪里出去。

    等到了围墙外面,宁绍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那狗洞里的境况,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这一墙之隔的院子里面,愣是要比外头黑了好几分。这同一片天,同一个月亮,也未必能够照出同样的大地。一阵冷风吹来,少年打了个激灵,立刻裹紧了衣襟,匆匆跟着老道人他们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路上,月光将几人的影子拉的老长。

    少年突然停下脚步,怔怔回头望向愈远的宋府,显然是心有余悸,宁绍虽说心下害怕,但内心还是觉得那宋小姐实在太可怜了,桃源楼与宋府仅有一街之隔,而且平日里来来往往与自己交集并不是很多,但也是在会稽城同一辈的人,如今爱而不得也就算了,现还有个妖怪要取而代之。鉴于对自身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跑堂小伙计,对于此事只能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言道:“道长,莫非这个世上还真有形形色色的神魔怪事?”

    看得出来,虽说是亲眼所见,但宁绍其实打心底还是不愿承认这些事的。

    老道士听闻此言,转过头看了看宁绍,心下立刻明了道:想来也是这个孩子也是头一次遇到这般离奇荒诞的事情,敢于面对已然是莫大的勇气了,随即老道士拍了拍少年肩膀,语重心长的对宁绍说道:“小哥啊,其实这世上荒诞离奇的事情多了去了,虽说有些未必能亲眼见到,却也是不可否认其存在的,如夏虫不知冰,井蛙不知海,可若有无上法力使四季颠倒,或若移山倒海之能将这一切展现在它们眼前呢,正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天地虽位于头顶脚下,但不行千里始终是不知其广的,方才那镜灵,其实对于修道之人而言,那也是见多不怪了,无非汲取天地灵气,又或是有执念、思念,情念,咒念加持,凡物年久自然而然成了有灵之物。”

    宁绍正听得津津有味,恰好身旁发出一阵咕咕叫的声音。

    少女摸着肚子,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老道士也说的口渴,于是顺坡下驴的抚须说道:“诶,年轻人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收服镜妖不急于今日,且要养精蓄锐才行。”

    说完老道士与少女二人齐刷刷的看向了宁绍,少年莫名懂了,这大概就是没钱之人的默契。

    这大晚上的还在有几个夜摊儿还没收。宁绍把身上剩下的几文钱掏出来,发现这些年来周掌柜克克扣扣也就够买两碗的铜钱,心下苦道:得!半分钱没攒到,自己还倒贴了两碗面钱。不过还是出于慷慨,自己则是要了些面汤来喝。

    杨晴等着面条上桌,立刻开心的吃了起来。宁绍就这么看着他们吃,这肚子也开始唱起了空城计,其实他今晚是出力最多的,自然也是最累的。如今饿的前胸贴后背不说,还隐隐有些提不起精神,也不知道是不是那面古怪的镜子给害的。

    “你想吃吗?”少女突然抬头,一双秋水眸子里映出了少年的面部轮廓。

    少年连忙摇头。

    老道士一边低头吃面一边呲着花牙,敲了敲杨晴面碗说道:“你若吃不完,贫道帮你吃。何苦为难这位小哥。”

    见宁绍坐在椅子上还直愣愣的呆着,老道士放下手中筷子才说道:“你就别想这件事了,实话与你相言,那宋小姐若是在十五之夜还不能拜托镜妖,她就要一辈子留在镜中,让那个镜妖取而代之了,其中恩恩怨怨之间,这也算是她命中有此一劫!”

    宁绍托着下巴问道:“那道长,你可还有把握除去那妖物?”

    老道士想了想,其实方才少年那一击已然是让镜妖受到重创,若想除之,也确实是最好的时机,但可惜自己能力不足,单凭老道士自己想要赢过镜妖,简直是天方夜谭,虽然那镜妖受创,十五是阴气最鼎盛的时候,越接近这天,这镜妖会比今晚更加厉害。想帮忙是好事,可若是实力不济那就是以卵击石。不过也并非全无办法,老道士看了看少年,其中意味颇深,便让宁绍自己想清楚。

    杨晴时不时回头望一眼少年,似乎是有话要说。可惜宁绍光想着今晚发生之事,心里怕的紧,倒是没注意到这二人什么时候离开了。待到回过神,已然见到自己座位面前空空如也。只得灰头土脸的回了桃源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