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走丝绸之路 > 第121章 撵人

第121章 撵人

    “别呀,都中午了,别饿着肚子走嘛。咱们跟志远一起去青年点吃完饭,玩一会儿然后就往回走,今晚之前赶到桃花县,也不耽误什么事儿。”王嘉福道。

    牛志远也挽留穆奇钟,道:“穆哥,别走啦,吃完饭再回去。青年点的伙食不好,但怎么也能吃饱。吃完饭以后,再听一听王评书的评书,他讲评书可厉害了。”

    穆奇钟一想,也好,便没再推迟。

    “我什么时候说今天要讲评书了,志远,你小子怎么编瞎话呢,嘿嘿!”王嘉福道。

    “还跑了你啦!你每次来青年点大伙儿不都让你讲嘛,先前都说不给讲,后来都讲了。”牛志远道。

    ……

    正是青年点食堂开饭的时候。

    不知牛志远从哪里弄来两个大饭盒,交到王嘉福和穆奇钟手上。

    到食堂打饭时,几乎所有知识青年都与王嘉福热情地打招呼,嘘寒问暖。

    牛志远穿罗到李怒、任怀强、王玥明、曲水清、杜恒斌、付珏光、魏建国、李提茂、黄武刚、孙泽等十几个与王嘉福要好的哥们儿。

    十几个哥们儿呼喊着“王评书”,簇拥他来到三号宿舍吃饭。其他关系一般的十几名知青,还有两名女知情孙达美、梁喜凤也来一起吃饭,与王嘉福寒暄,等他讲评书。

    王嘉福在青年点时和在桃花县文工团回来玩的时候,经常给知情们讲评书,他在青年点有个绰号叫“王评书”。那年月,文化生活十分贫瘠,王嘉福就给大家讲评书玩,他曾讲过《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评书片段。

    除了饭勺碰撞铝饭盒的声音,就是朋友们的问候声。

    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大家盼望着赶紧吃完饭,请王嘉福给讲一段评书听。

    也就十分钟的功夫,知识青年个个将一大饭盒土豆汤、一大饭盒玉米碴子饭吃了了。等待王嘉福开讲。

    正在这时,三号宿舍进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名叫赵达光。

    青年社员赵达光,曾在青年点宿舍窗外听王嘉福讲过一次评书,记忆犹新。他刚刚听社员说王嘉福回青年点了,便来凑热闹。

    赵达光一进屋,便站到了墙边。

    李提茂一见赵达光,心里很不高兴,冷冰冰地说:“这是青年点,不是生产队。你赶快走,这里不接待不三不四的人,我们不欢迎你!”

    杜恒斌、付珏光、魏建国上前帮腔,哄撵李提茂。

    杜恒斌道:“快走,快走,我们屋不许奸贼和奸贼的后代进来,快快快快走!”

    赵达光脸色难堪,嘴角翘向上方,努力做出笑容状,讪咧咧地说:“让我在这儿待一会呗,我就听一会儿就走。”

    “谁说要讲评书了,青年点跟你没有一点儿关系,将不讲评书也跟你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你哪凉快哪去吧。”付珏光道。

    赵达光硬是不走,他的脚往墙角后蹭了一下,道:“我在这儿也不挡碍,不影响你们。”

    “CNM,你走不!跟你说这么多好话,还不走。再不走我们几个给你打出去,赶紧给我滚!妈的了,跟你说好听的不好使,非得骂你?”魏建国骂道。

    赵达光还是不动地方,用弱弱的、晕散的目光乞求魏建国。

    魏建国疾步走上前,拽起赵达光的衣领就往外拖。骂道:“CNM的,你小子欠揍是不是,赶紧给我滚出去!”

    王嘉福不知道几个哥们儿为什么对赵达光如此态度,道:“别,让他在这儿待一会嘛,没什么了不得的。”

    “不行,让谁听也不能让他听。嘉福你不知道生产队的事儿,这个事儿我们说了算,必须把他撵走。”李提茂道。

    赵达光慢腾腾地往门外走,魏建国一脚踹上去,骂:“CNM,磨蹭个基霸,赶紧给我滚,以后不要让我看见你,见你一次我打你一次。”

    王嘉福不解,他认为对待每个人都要和蔼、和气,不该平白无故地把某一个人当成另类,当中羞辱。他感到魏建国等知青做得有些过分。

    “王评书,你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来给你讲一讲,你听了以后,就不会感到我们做得过分了。”牛志远道。

    “哦,你说说为什么。”王嘉福道。

    牛志远讲出了众人痛恨赵达光的真正原因:

    当年,生产队三个干部眼看着社员没粮可吃十分心痛,一些老弱病残者陆续支撑不住,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小孩饿得吱哇乱叫,大人饿得走路直打晃。社员们不得不到村东头山脚下挖观音土吃。

    观音土是一种白色黏土,荒年时灾民用以充饥,能济一时胃肠空虚。

    秋后,三个干部动了恻隐之心,决定瞒报粮食产量,将瞒报的粮食分给生产队内每家每户,以解燃眉之急。几天后,几个吃饱了的社员背着生产队向上级告密,称生产队干部欺骗上级、瞒报粮食产量,私自给村民发粮。

    上级派人到生产队调查此事,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生产队绝大部分村民都出来指证三名干部。结果三人一起被抓去劳改,一人死于劳改营。

    告密者之一,就是赵达光的父亲。所以,赵达光一家和另几户人家,被知青们拉进了黑名单,拒绝这些人走进青年点。

    除此之外,生产队还有一户人家,户主叫肇恒运,也被知识青年拉进了黑名单。

    八国联军入京都时,引发桃花县的粮食价格暴涨,通货膨胀严重。县城内外,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

    桃花县有一个大户人家的掌柜叫孟兆庆,壮着胆子去找占领了粮仓的俄国佬,用黄金买下粮仓里所有粮食,总计5000石,一石等于100斤,怕有人多领便逐户登记,全部分发给了桃花县民众,救人无数。

    八国联军撤了,大家也吃饱了,村民肇恒运便向官府密告称孟兆庆勾结洋人,私售仓粟。孟兆庆被治罪贬XJ,后死于wulumuqi。

    王嘉福头一次听说这两个故事,心中暗想,三名生产队干部和孟兆庆,他们救的是人吗?这些“人”值得救不?离文明愈远,人性愈无。

    撵走了赵达光,众人请王嘉福讲评书。

    穆奇钟坐在炕沿上,看着这些年轻人,一言不发。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