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第一兵法家 > 风起云动(一)

风起云动(一)

    興平军营——

    管仲辛正在营内指挥着士卒们的训练,刚刚练了一下午的认旗、负跑、集合、分散、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

    管仲辛深知最先开始的训练,一定不是让士兵拿起武器,而是让士兵认识旗帜。

    要知道每一面的旗帜,含义个不相同,前期练的是进攻、防守、撤退、阻击四面,后期才能认识其他。

    管仲辛的计划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内认识所有旗帜,并且都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第二月能达到令到人行,时而攻、时而守、时而退、时而走。

    第三月便是练武器的运用,以及按照士兵们的长处来分配不同的兵种。

    “吾乃汝南太守!重要军情,尔等闪开!”

    方启一路策马扬鞭来到興平军营门口,对着营内举起的弓箭手高声吼道。

    “汝南太守?”

    木墙上的弓箭手将拉满的弓弦缓缓放下,随后低头询问守门的士卒。

    “不可造肆!”

    守门的几个士卒见过方启,连忙对木墙上的弓箭手说道。

    因为今天上台说的那番让人酣畅淋漓,血脉贲张的高论便是太守所言,纷纷让行。

    “主公?何事前来?”

    管仲辛见方启三人赶马来到校场,看三人神色也是夹杂不一,有恨意难平、有悲痛欲绝、有冲冠眦裂,心头也是一惊。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仲辛!”

    方启刚要下马,便觉得喉头用只觉一阵腥甜,随后嘴角缓缓涌出一丝殷红,顺着嘴角蜿蜒而下,滴在地上,扎起一下片尘土。

    忽然间方启的眼中视线慢慢模糊不清,双眼一黑,便栽倒在马下。

    “主公!”x2

    “启弟!”

    众人见方启突然晕倒,大惊失色急忙上前,随后传唤军中医师,管仲辛抱起了方启,送入帅营之中。

    “太守并无大碍,脉象平稳,只是肝火旺盛,最近不宜在动气,稍后煎几幅药便可。”

    医师将手缓缓收回,打开了随身携带的药箱,从中取了几味药草,吩咐旁边的弟子去煎熬。

    “无碍就好,宝全,张谷,究竟何事?”

    管仲辛听完医师的话,心中不由得一松,随后转头不解问道。

    “唉!是这样的……..”

    柴宝全,面色担忧的将刚刚所发生之事,一一向管仲辛解释道。

    方远被困颍川?大子中箭而亡?

    “容我想想!”

    管仲辛面色阴沉,走到帅营门口看着天边快要落山的太阳,一时之间也犯了难。

    方远,别人不知道他的本事,可是管仲辛知啊,此人善用奇谋,深知兵法,无谋不应。

    当初在幽州,自己与他配合,可是将乌恒骑兵杀的哪叫一个抱头鼠窜。

    究竟是何人,能给方远设局?

    颍川荀氏?

    要是八龙力挺,袁氏也出来搞搞事情,当朝那位一道诏书,岂不万事休矣?

    再则那日攻打颍川,可是动用了全部能战之兵,興平也就七千能战,那两万新兵肯定是不能动的,如何深入颍川救出方远?

    “咳咳。”

    方启有气无力的干咳了几声,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猛然惊醒的睁开了双眼。

    生怕自己晕的时间太久了,而耽误了去营救大父的时间。

    众人见方启醒来了,心头也是一松,连忙问方启没什么大碍吧,然后又把药端来非得让方启喝下去,方启忍着苦涩的味道强行一口闷了下去。

    “我昏迷了多久?”

    方启因刚刚中药的苦涩紧邹眉头问道。

    “主公,已过一个时辰。”

    管仲辛将方启慢慢的扶起,然后又十分贴心的端来了一碗糖水。

    “启弟,师傅连追十道密令,看来形势非常不容乐观。”

    柴宝全面带忧愁的将手中的密令递给了方启。

    这是经过处理过的,上面的文字有点类似鸟爬,以前父亲曾经教授过自己如何辨别其中的意思。

    大致意思是:遭遇埋伏,被困颍川境内临颖城内,粮草快尽,速援!

    “取地图来!”

    方启停顿了一会随后说道。

    一碗汤药下肚,腹部传来一丝丝暖意,这才让管仲辛将地图递了上来。

    临颍县外——

    太阳欲落,大雾笼罩着整个临颍,连攻数日的颍川军也是有些疲惫不堪,今日已然是第三次的总攻了。

    中央部署步兵一万余人,面与前者手持巨大藤木盾牌,缓缓向前移动,中者持戈蓄势待发,后者持刀盾紧跟其后。

    两翼稍微靠后部署长矛骑兵,胯下战马嘶鸣声不断响起,都在远看时机等待令下。

    不谈辅兵共有一万三千余人,红黑袍甲大军,宛如青山中的饿虎待机扑食。

    咯吱—

    一辆辆投石车被辅兵们拉了出来,在拉动的过程中激起大片尘土,从而引起一些辅兵干咳几声。

    巨勺内放满了如人头般大小的石块,缠了一些布条,上又淋上脂膏,点上了明火。

    “放!”

    荀正豹骑于战马之上,双眼寒光闪烁,右手缓缓抬起高声呵道。

    令声刚下,只见远处高杆,一面棕红色旗帜高高升起,随后传令兵汇报个个将领,士卒们也尊令而行。

    咚—咚咚——

    在其不远处一面又一面的鼓被拉了出来,辅兵脱去上衣,漏出一身精壮的腱子肉,双手持鼓桴,卖力的敲打起来。

    嗡—嘭——

    八台投石车齐声发射出冒着火光的石头,一颗颗青石宛如流星一般,在天空划过一个又一个的抛物线。

    “啊!救救我!”

    “我的手!”

    城墙之上的箭阁,顷刻间被砸的支离破碎,有些士卒躲闪不及时被当场砸死,而有些则是被砸断了手,砸断了腿,顿时哀嚎一片。

    火光充斥着整个临颍县,一辆又一辆的云梯被推入战场,在不断的逼近城墙。

    “杀!”

    刀盾手纷纷把出汉刀,持盾牌抵挡从城墙上的暗洞中飞射而来的流矢,并且高声吼叫,给自己壮胆。

    “来人!滚木、礌石、金汁、伺候!”

    方山·孝德,双眼血丝一片,嘴唇干裂起皮,灰尘将那英俊的脸庞所覆盖,高大威猛的身躯上也是缠了不少绑布,咬牙切齿的吼道。

    方孝德,看着下方不要命一般的颍川正规军,心头也是一惊,不由得想到。

    已经攻打数日,按道理来说,已经没有这么强的兵力和勇猛了。

    为何今日至夜,还有能汇聚如此凶猛的总攻?那日大兄被派汾丘秘密送粮,谁知被伏。

    定被奸人所卖!

    阿翁也伤心欲绝至吐血晕阙,下了十几道救令,也不知侄儿是否收到,二兄被困于郾县,手中只有三千兵马,唉!

    一段段巨木顺着斜板滚落于下,庞大的石头与滚烫的金汁也紧随其后。

    啊——

    一声声的惨叫声响彻整个临颍县,巨木滚下,有士卒妄想用手中藤盾抵挡,却被撞的口吐鲜血。

    庞大的岩石砸在云梯之上,木结构的云梯怎能抵挡?扶梯士卒与内的登梯先锋也难逃一劫,死伤一片。

    滚烫的金汁,擅发出浓浓的臭味,让人干呕不断,捯汁士卒以布遮口鼻。

    下方进攻方只要沾染上一点,那可是触即伤,碰即死,金汁如同狗屁膏药一般狠狠的黏在敌人的身上、脸上、头上、大片大片的皮肤脱落被毁,惨绝人寰!

    “退者杀无赦!先登者赏千金!”

    在其不远处,有一黑袍玄甲将领,拔出腰间的汉剑,刺向往回逃跑的士卒。

    “退而定死!攻言可断!”

    先登营中有一猛士,身高八尺有余,身披红袍黑甲,手持一杆单手斧,登于城墙之上,斩杀身边不少士卒,高声怒吼。

    “杀!”

    方孝德见此人如此勇猛,竟然登上城墙,连杀数人,手中铁枪直捅其面门。

    “善袭小人!”

    黑脸士卒刚斩杀几人,觉得耳边传来风声,心头一紧,头一歪躲过一枪,恼怒骂道,随后双手握紧战斧向方孝德砍去。

    锵——

    “此人,岂有力如此?”

    方孝德将手中铁枪向上挡去,感受上方传出的巨力心头也是一惊,身上的绑布映出殷红血液。

    两者间斗不下于三十个回合,方孝德双眼一眯,手中铁枪向左一挑,将巨斧泄力劈砍至别处,扭头便要跑。

    “贼将修……”

    黑脸士卒见手中巨斧被铁枪泄力,恼怒不已,边追边骂。

    噗——

    只是这黑脸士卒最后的一声走,还未说出,便被方孝德一击转身枪,刺进了喉咙,鲜血顿时喷涌而出,直挺挺的栽倒在城墙上。

    “杀!”

    方孝德低头一看身上的绑布殷红一片,眉头也是一皱,但是现在也顾不得其他了,随后转头便把又要上来的几人挑杀殆尽。

    “鸣金!”

    时间也在这场攻防战役中悄然流逝,敌方将领见状天色已晚,大雾蔓延整个临颍,能见度极低,而且还久攻不下,也只能愤恨收兵了。

    哐——

    一股巨响传入了战场上,无论是进攻一方还是防守一方,紧张的神情也是一松。

    高高挂起的棕红色旗帜,换成了黄色,攻方的士卒接到命令后便缓缓退去。

    后对变前队,而前队不变方向,向后有序退出,并且高举手中盾牌,抵挡高出射出的箭矢。

    “退了!”

    偏将依靠城墙上,手捂着左臂渗出的鲜血,面带笑容的向方孝德回禀道,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嗯!”

    方孝德双手放在城墙头上,俯身向下看去,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看不出是喜还是悲。

    在破败的城墙下,下方尸体也是成堆,鲜红的血液将大地染色,断手断足也是不少。

    天空中黑烟滚滚与大雾的笼罩,黑白交错,而在看不见的空中好像盘旋着乌鸦,时不时传出几声“呀呀”的乱叫,仿佛这是它们期待已久的盛宴。

    颍川军营内——

    营寨外围需建立防御设施

    如果需要长期坚守,可筑成城墙修建战楼,望楼、挖壕,设置鹿砦陷马坑等防护措施。

    如果只是临时驻扎,可以砍木立栅,在栅下再挖一些壕沟,壕内挖出的土堆于内岸拍紧,没有一定的越壕器械,是难以越过的防御工事。

    行军途中临时住宿可将比较大的守车一辆辆联结起来,营帐外20步远的地方,列战斗队形昼夜严密警戒。

    从营外布局以及营内士卒守夜,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这是需要大量的实战经验的,看来首将定不是寻常人等。

    “志才,多亏了你啊,哈哈哈。”

    荀正豹跪坐帅营高堂左侧,向着右侧名志才之人,笑的脸都快成一个大菊花了,将手中樽高高举起示意敬你一杯。

    “区区之计,不可谓皆我功。”

    戏志才棕红色衣袍一摆,十分洒脱的将高举的樽杯一饮而下。

    我干了,你随意。

    “哈哈,志才之谋,此老贼皆不能知,而反偿一子,徒买一州牧,颐养不终乎?狂!”

    荀爽单手捋了捋长须笑道。

    此人正是荀氏八龙之一,荀彧的叔叔。

    “叔莫要打趣忠侄,诺不是方氏附庸出叛变者,何其能有此功?”

    戏志才依旧是将此功分于众人,作揖说道。

    他十分心知,方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把幽州骑兵打得抱头鼠窜,能是一般人?而且我们还杀了他的大子,必须将他围死在颍川!

    “彧,这几年求学在外,倒是侄儿帮了我荀家不少忙啊。”

    荀爽想到了常年求学在外的荀彧,不由得感叹道。

    就是这个亲侄儿认识如此大才,倒是帮了荀氏不少忙。

    此事,无论是夜袭汾丘,笃定方远必会粮草北上,杀了他的大子。

    因为夏日已经来临了,不宜久战,只能出一步险棋,而正是这步险棋被戏志才捕捉到了,才会让方远进退两难的局面。

    “但老贼难攻,连攻数日,四攻之,不能下,贼三子,勇猛善战,只等其粮尽乎?”

    荀正豹面色凝重的看向戏志才忧虑道。

    方远这块骨头是真难啃,第三个儿子还那么骁勇善战,难道只能等他们没粮的时候吗?

    “唉!”

    想到这里荀正豹恼怒的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待之时机,非此也,备之防汝南守军夜袭颍川郡,不然,万事已矣。”

    戏志才眉头紧皱,将地图摊开,在上面标注了汝南郡与颍川郡。

    其中沿路共有,郾县、临颍、颍阳、三县,只要沿路把守,不让敌军奔袭颍川,迫使我们回援,将方远放走,那么这一场才算真正的胜利。

    “志才说言极是!”

    荀爽一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弊,双眼一眯,随后心中想道:“绝对不能放虎归山的,汝南不可能出个孙膑,某也不是田忌!”

    “志才多志!”

    荀正豹又一次的举起樽杯向戏志才敬酒。

    随后几人也是喝的比较高,随后吩咐手下一定不要让城中协雾突围,里三层外三层,给我围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