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万般天下 > 第三章 观者不言

第三章 观者不言

    贞元十一年,四月十五。

    老乞丐没有来,伍里镇的孩子们有些失望,因为想听老乞丐的故事,故事里自己是不是真的成为了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侠客或者仙人。

    为此每人或多或少的带了些许平时舍不得吃的零食点心。

    李二牛为此还把他老子李二偷偷藏的酒也偷了些许,现在还藏在怀里,出来时还把衣服捂得严严实实的,就是害怕他老子闻出酒味。

    今天众人如那夫子讲的那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何其相似。

    但很快就被其他孩童的游戏取代,也是根据老乞丐教的玩法,选出一片空地,然后按自己的想法在地上画好一个属于自己的宗门,两个宗门相隔距离不能太远,然后中间空出来的过道叫鬼门关,每有一方的人成功走过去一次,就获得一些奖励。玩法多样,双方最少要两人,一人守家,一人偷渡鬼门关,守家之人要时刻注意准备偷过鬼门关之人,还要提防对方过来直接偷家!

    偷家一词也是老乞丐教给他们的,现在几个娃娃玩的不亦乐乎,最初是只能一只脚着地,像独腿的青蛙一样蹦蹦跳跳,把一方推倒或者碰到命门,那人就只能等待轮回,在分出胜负之时不能复活,只能在下一局复活。

    孩子们都喜欢跟小胖子王金水一起玩这个宗门战。

    王金水块头又大,是个憨憨的胖子,与王金山是两兄弟,王家也是伍里镇数一数二的有名大户,掌握着向朝廷进贡的茶叶和丝绸。

    这里少了老乞丐其实也没什么,孩子还是有其它的方法替代,至少在伍里镇里少了他老乞丐还真没什么。

    ————

    伍里镇衙门后院。

    亥时两刻。

    余显倒是有些郁闷,酒友没了,那就只能独自喝着酒,余大和余小二倒是心不在焉,想着刘大娘家打酒的青衣小姑娘,毕竟余大和余小二也偷偷喜欢着那姑娘,余显都知道,倒是那小姑娘进退自如,可怜了这兄弟二人,平时倒是大大咧咧,一到酒铺子就跟见女婿见丈母娘一般,看的那个守门人啧啧的喝着酒,说着荤话。

    余显倒是不会教这两兄弟什么是男女之情,这些都是他们这个年纪应该烦恼的,且不去理会,谁叫他也有过这些过往,最后,想到这里,余显自酌一杯,捏起一粒花生米放进口中,那滋味真的很好。

    没过一会的功夫,一壶酒喝完了,突然想起来了曾经看过的一场民间戏曲,余显学着唱那戏子一句“轻薄人情似纸,迁移世事如棋。今来古往不胜悲,何用虚名虚利?遇景且须行乐,当场谩共衔杯。莫教花落子规啼,懊恨春光去矣。”

    一句唱罢,然后细细品味。

    “可叹,可悲!”余显站起,看着庭院里的那棵移栽的绿端,在这三月天里,此树通身翠绿,枝叶茂盛。余显看着树顶的那伸出的一截,与其他树干不同,竟有一片枯黄的叶子。

    余小二眼力见比余大可强多了,马上过去把那黄叶准备折掉。

    “不用,留着吧。”余显趁着醉意上心头,让余大那笔墨纸砚伺候着。

    余大不出片刻笔墨纸砚连同书桌也搬到了庭院,显然这事情都没少干,不然三人也不会这么的平淡。

    余大倒是力气大,但脑袋瓜子比不上他兄弟,但贵在任劳任怨,肯吃苦。

    余大和余小二在后面的石桌上无聊的躺着。自从来了伍里镇,日子也挺好过的,除了余老爷要他们读书这点不好,其他的都好。

    这次老乞丐没来,也不知道老爷发什么脾气,最后还是拿了一壶酒到了衙门的后院,对着一棵移栽的树,说了些听不懂的话。什么“对不起”“若是当时如此那般,也就不会如此这般了吧”诸如此类的话。

    这衙门听说在伍里镇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有一点是很古怪的,那就是没案子!对,伍里镇从来没有出过一个案子,衙门的卷宗记录的是伍里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比如王婶家的鸡被偷了几只,或者谁偷看了寡妇洗澡,又或者李家婆娘和王家婆娘吵了一架等等。

    但就是没有报官或者敲响衙门的鼓。

    后来便有了“官家锣鼓,无声响,李家私塾,声朗朗,王家金银,哗哗淌。”的顺口溜。

    余显在那书桌上一直看着天上明月,手中的笔迟迟没有落下,倒是刚刚余大磨好的墨水有点干的痕迹。

    “啪”——墨水沿着笔锋落下,余显也旋即挥墨,笔锋蜿蜒曲折。

    从落笔、挥笔、放笔,一气呵成。

    余显累了,唱着之前戏句后面的词“打道回府,准备睡觉”然后就趁着酒意,还哼起来之前的戏句“降诏颁敕,搜贤赴帝域,文武远投安邦策,星斗文章谁能及,下笔如神力。一朝里身显迹,受赏加官职”

    “那好一个,一朝里身显迹,受赏加官职”余显唱完摇头晃脑的离去。

    余大看着余小二

    “老爷不会脑袋磕了吧”

    余小二认真想了想。

    “也许吧,或者真的磕了。”

    “那有救吗?”

    余小二盯着余大,余大看着心里发毛

    “你不会有那龙阳之好吧!”

    “余大,老子不整死你”

    余大直接扛起百来斤的桌子跑了,奇怪的是那桌子笔墨纸砚都纹丝不动。

    等余小二在后面追余大是,看见书桌上有四个大字。

    余小二站定也不想追赶余大了,一直思考那四个字到底什么意思。

    “观者不言,观者是老爷还是我们或者另有其人?”余小二有些迷糊,隐隐感觉这四个字另有所指,但不知道老爷到底想表达什么。

    余小二摇了摇头,现在不明白,可能书读的多了就懂了,谁叫自己的大哥是个只知道靠力气的粗人。

    ————

    王家祖堂

    “王元启拜见列祖列宗”

    偌大的祖堂,摆放着七个灵位,呈塔状摆放,每个灵位放的不是凡间贡品,摆的却是几块通体发光的石头,摆放的石头看是也有高低之分′因为最高的那个灵位石头明显比其他的要大上许多,也明亮许多。

    王元启,是王家的当代家主,也是王家的核心,王家大大小小的事务要通过他。这也让而立之年的王元启两鬓出现了白发。上完香,点燃了写着密密麻麻的黄纸,那黄纸烧完竟然没有灰烬。

    王元启面容平淡,然后走出祖堂缓步离去。

    次月十五,老乞丐还是没有来伍里镇,伍里镇的孩子们只觉得有些遗憾。接下来老乞丐一直没有出现,伍里镇渐渐的忘记了老乞丐。

    但有些孩子仍然还记得,或许老乞丐那天回来了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