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章家敏一到济南,自然先去拜抚台,抚台为的章家敏是监司大员,位份大了,又是特质道,所以也同他很客气。从抚台衙门里出来,回到自己的藩台衙门,自然合城的官员都来禀见,章家敏在藩台衙门里会客,门庭若市,来拜见的人络绎不绝。自从接印起,今天某道禀见,明日首府禀见,后日某局老总禀见,然后又有领事来拜,天天忙着会客,一连忙了一个多月,才渐渐地有空看公事。

    为的赔各国的赔款,朝廷便有旨意下来,摊牌各省需每年交银多少。抚台看了折子,摇头叹息到:如今好了,义和团一闹,把国运又闹回去了。各位大人听了,也唏嘘不已。抚台对着章家敏说到:章大哥,如今这赔款,朝廷要求各省都要每年定额加派,你老兄总揽一省财政,就由不得你老兄不得不费心了。章家敏答应了一声是。

    回到衙门,就把衙门的师爷都召集起来,商量办法。有的说加税,就有人说如今本来百姓日子就不大好过,如果再加重税,恐怕百姓要起来造反,总之商量来商量去,总没有什么办法。好在各省都是如此,也不是单山东一省如此。朝廷虽然下了旨,也知道各省的苦处,就也不十分的催逼,于是时间一久,就似乎把什么八国联军啊,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等事都拋之脑后,又一个个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起来。

    就有一位观察公说到:如今的世道,无非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了。众人听了一想不错,就是有要励精图治的,看到大众都是如此,也就把进取的心思收住,什么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关我什么事情,只要不少我的,我又何必出来折腾,得罪人。大众起了这么个宗旨,那吏治还能够好么?

    章家敏一看山东官场如此,抚台又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出来蛮干,得罪上司同僚不说,就怕把自己的前程也闹没了,因此也就只好随波入流,随着大众一起随随便便。

    然而练新军一层,一直放在心里。想着大清朝是迟早要完的,将来革命党起事,就是军阀混战了,手底下如果没有兵,怎么当军阀?想到这一层,就上院同抚台说,山东的吏治本已经坏到极处,营务废弛,浮吃空饷,如今国家正在危难时刻,南方有革命党,各地又有土匪,就我山东一境,就有悍匪李麻子,赵一刀等,久而久之恐生变数。因此司里想,只有裁撤绿营,招募新军,先平土匪。将来如国家有用兵之日,大人有此力量,自然朝廷依仗,国之柱石。

    抚台听了前头的话,本来不放在心上,听到后头,忽而一想,果然不错,如果再闹个长毛,自己如曾国藩,李鸿章这样有兵马,朝廷还能不把我看重?就点头到:老兄的话不错,很好,老兄本是带兵出生,懂的练新军的法子,这个就只有借重老哥了。

    章家敏听了大喜,立刻答允。回到衙门,就请师爷发电报给浙江巡抚,请咨调彼得等教官,及新军长官数人。那里浙江抚台收分电报,立刻允准。彼得一行人就收拾行李起身到山东。

    这里章家敏本想把绿营一齐裁撤,营务处上,统领等一齐到抚台那里求情,求抚台多少给他们一些面子,这么多营一齐裁撤,这些人没了吃饭,又没有没什么营生,怕他们心里不服,要起来闹。抚台一想有理,就传喻藩台暂缓裁撤。章家敏无奈,只好搁置裁营,这里就先招募新军。

    等彼得等人一到,章家敏立刻把新军等事一齐委给他,按照前面的章程,先练新军。这里购买军械枪炮等。

    这一回一齐招募了五个营头,彼得认总教习,按照建制一营额员一千人,彼得又各营抽出人来组建炮兵连,工兵连,医疗队,辎重队,后勤队,还有一个骑兵连。原浙江新军的人一齐担任长官,又从新兵里挑选了士官。

    章家敏管着一省财政,花钱自然格外从丰,新军缺什么,就给什么,就是武器弹药都备足。其他要用钱的地方那自然缺斤少两,得过且过。于是就有人去抚台那里告状,说他的坏话,抚台因为他毕竟位份大了,也不好说他什么,就有时候私底下劝他,章家敏嘴上虽然答应,然而毕竟自己的新军才是心头肉,因此只有阳奉阴违,抚台见说不动他,也就马马虎虎,随他的便。大众虽然不满,然而自己的官帽子却实打实的在他手里,要是把藩台惹毛了,撤差撤委,那可有点犯不着,于是各人只好忍气吞声,有些心思活动的,反而去巴结他。章家敏自然把巴结他的,委好缺,委好差,同他不对付的,就找个由头,撤差撤委,因此渐渐地,整个山东的官场都为他马首是瞻,即使抚台也有点不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