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晨星传之壁上土卷 > 第三章 刘家小夫人(下)

第三章 刘家小夫人(下)

    听到这里,赵氏目光呆滞走神的躺了回去,没一会儿便沉沉的睡去了,旁边刚出生就很精神的睁着眼睛到处打量的孩子试图引起大人的注意,结果好半天也没得到回应。

    赵氏还没醒来,赵阿婆只好用加了点糖的水喂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谁知道这孩子喝了口糖水后竟发现糖水不是自己想喝的,就喷了赵阿婆一身都是水渍。这期间刘老爷来看望过一次,赵阿婆一时间被孩子弄得有些手忙脚乱在刘老爷面前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刘老爷倒是没在意那么多,看了一会儿自己那生龙活虎的孙子后,便起身让自己的妻妾扶着自己回房了。

    刘老爷也没想到的是,过了两天自己和孙子又见上了一面,家里不过是又添了一丁,没啥好大不了的,这次让他这么快又去看了一遍孙子的原因竟然是刚出生两三天的孙子会翻身了?!见过小孩的人都知道,刚出生的孩子没有三个月是不可能会翻身的。

    这不让刘老爷又跑了一遍。

    刚出生几天的刘备,就躺在摇篮里懂得自己跟自己的手指玩耍着,看着和回应着各路大人逗他和唤他的声响。

    坐在不远处的刘老爷,摸着自己的胡子,对这个孙子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了。因为刘老爷总是抱着刘备玩儿,一玩儿就是一整天过去了,聪明的孩子毕竟总是能让老人开心,刘老爷是开心了,自己的脖子也让孩子抓烂了。

    虽然刘备出生只有几天,但是不知为何十分锋利的爪子总是能把抱他玩儿的人一不小心给抓出道道骇人的血痕,刘老爷只顾着高兴,哪里还管的上自己的脖子被抓了个稀烂。

    当刘老爷出门的时候,遇到友人看到他那触目惊心的脖子,还会被问道是否是和家中妻妾闹了矛盾。这时刘老爷只好无奈摇摇头说,这是他那刚出生不久的孙子弄的,惊得友人目瞪口呆一番。

    过了两个多月后,外出应试的刘大公子终于回来了。以往应试每个三个月才能往返,看来刘大公子这次为了看孩子是加速了不少脚程。在前厅拜问过父母亲和大夫人后,就和父亲刘雄一起去后院看望孩子去了。

    刘大公子抱着孩子坐在堂上,和父亲还有几位小娘有说有笑,赵氏因为是妾室,哪怕是孩子的母亲也只能站在旁边,赵阿婆也站在一旁跟着伺候,大夫人则坐在刘大公子身旁。

    就在大家聊得正开心的时候,刘弘怀里的孩子突然叫了声爸爸。这下可惊呆和高兴坏了在场的所有人,任凭刘老爷这个岁数了,都还没有见过三个月就能叫人的孩子。

    就在每个人都在互相祝贺的时候,唯独角落里的赵阿婆高兴不起来,这在她老家,如果孩子很早就开口叫父母的话,那被叫的那一个是活不了多久的,不过这一点她也没告诉过赵氏,也许只是个民间说法罢了,就不要说出来找晦气了。

    刘备长得很快,也长得很壮,除了哭声洪亮让家里人休息比较困扰,到了七个月大的时候,刘备就已经能试着下地走路了,没半个月就差不多能走稳了。对面人家的小姑娘出生得比他还要早三个月,这会儿都还不会下地走路呢。

    不过,自从刘备出生后,刘弘就很少去赵氏那里了,更别提过夜了,更多的而是留宿在林夫人那里。

    这之后的日子里,只要刘大公子不在府上,林夫人别提有多嚣张了,三天两头找赵氏的麻烦,说她恬不知耻寄人篱下。有时候尽管大夫人也会看不下去,但她从来都是看到林夫人又要发作了就关上门也不出来多说什么。

    那个时候语言功能还不是很健全的刘备,也只是偷偷躲在角落里默默看着吵来吵去的大人们,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吵些什么。随着后院的争吵多了,刘备的话也开始变少了,他的性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沉闷下去的。

    到了刘备三岁的时候,刘大公子的院里又多了一个妹妹,正是那个泼辣又娇艳依人的林夫人生的。刘大公子本来就想要个女儿,这下他的注意力彻底跑到林夫人的屋里去了,对刘备和他母亲的关注也越来越少。

    看到渐渐长大的刘备,大夫人便以赵氏是乡野村妇的理由,跟刘老爷和夫君请示让刘备跟着自己习教,免得耽误教学。刘老爷和刘大少爷听了后,也觉得甚是有道理,于是就同意了大夫人的请求。

    当孩子被大夫人带走的时候,赵氏这才意识到,尽管如此的自己连留住自己孩子的能力都没有,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赵氏这是第一次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母亲时竟如此无能为力。

    赵氏做了个决定,从刘备被大夫人带走后不久,赵氏就开始跟着家里的账房和管家开始学习起了如何管理家中的收入和支出,没过多久赵氏就已经学得有模有样,甚至还接手管理起了几家刘家在外面的生意门铺,两年多下来赵氏在这方面已经是做得风生水起了。

    而大夫人这边,则是头疼了两年多,作为母亲,她当然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太聪慧,在这个人丁众多的家里怕是难以站得稳脚,所以她看中了出生天资就极其突出的刘备,希望等时机成熟就把刘备过继过来,到时候还能把失势的赵氏给一脚提出家门,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谁知道刘备早时候的天赋秉异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仅在他还是婴孩的时候昙花一现过,如今却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之前看到的都是幻觉。逐渐长大的刘备不但没有惊人的学习能力,读书学习是糟糕得一塌糊涂,他不爱读书,总是看着窗外走神,经常叫他干嘛他偏偏就不听。

    对此大夫人是绞尽脑汁,威逼利诱,都换不来刘备肯坐下来读书或者把书读好,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该走神走神,对教导人的话继续充耳不闻。

    眼看刘备快六岁了,就在大夫人很是头疼的时候,刘大公子一病不起,短短几个月,来给刘大公子看病的大夫便告知家里人该准备后事了。除了刘大公子,家中病倒的还有刘老爷和赵阿婆,竟是初春时期,村中闹起了疫症。

    最终赵阿婆是第一个挺不住,去之前紧紧握着赵氏的手,跟赵氏说了好久的话,才闭上了一直看着赵氏满是泪水的眼睛。第二个就是刘备的父亲,他去世前只叫来了自己最放不下的最年幼的女儿。

    刘备还在后院抓着七星瓢虫玩儿的时候,便听到屋里大人们的哭泣声,这才知道原来是父亲去了。也许是年轻的儿子的死给了同样作为老父亲的老人最为沉重的打击,紧接着刘老爷也跟着去了。

    就在大家还在忙老爷和少爷的后事的时候,刘备也病倒了。这让大夫人惊恐不已,怕自己的儿子也感染上疫症,大夫人便把刘备送还到了赵氏那里。

    本来还因为夫君的突然病逝头疼怎么处理刘备,这下老天爷帮她们做了这个决定。大夫人本来还在犹豫,可是和林夫人商量后也觉得刘备毕竟是儿子,现在老爷不在了少爷也不在了,家中还有不少兄弟,刘备是男丁肯定是要分得一份,就这样下去岂不是让赵氏占了便宜。正好现在刘备也得了疫症,两位夫人哪里舍得花这冤枉钱去治一个治不好还不是亲生的孩子。

    想到这里大夫人对当年的事情越想越气,于是一狠心就把赵氏母子赶出了家门,等刘备一死,赵氏就跟刘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赵氏难过无比,孩子病重高热不退,想回老家投靠父母怕孩子经不住颠簸在半路上去了。赵阿婆去前就把这些年在刘家做女佣的积蓄全都给了赵氏,赵氏也不傻,这些年暗地里也悄悄存了一些钱,赵氏买下了村子贫民角的一处老房子,这些钱暂时解了赵氏的燃眉之急,不至于让赵氏娘俩被赶出来就流落街头。

    虽然有了落脚之地,可是刘备高热的疫症却是个大问题,这些积蓄根本经不起多请几次大夫和抓几次药的。

    所幸的是,本以为三岁半便离开了自己早就不会记得自己的孩子还记得自己这个母亲,赵氏感动不已,可是转眼间又涕泪落下,她害怕不久后自己又回再次失去这个孩子。

    赵氏照了照镜子,发现才二十二岁的自己,竟然都有了白头发了。

    所幸的又是,本来街坊四邻都觉得赵氏该准备后事的时候,刘备的疫症竟奇迹般的好了,高热也退了,赵氏因此对上天感激不已,刘备的命也从此保住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年竟过去了,转眼刘备也在村里学堂上了一年多了。虽然赵氏是刘备亲生母亲,但是教导起刘备的效果还是和大夫人之前的差不多,刘备这个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走神,也不喜欢听大人们教导他的话。

    赵氏也没闲着,自从刘备病好后就一直觉得是上苍对她眷顾有加,她不同一般的妇女那般选择消沉,而是走出了家门和村庄做起了买卖。赵氏是个聪明的女人,学得快做得也快,在县城里的买卖很快就被她做了起来。因为经常能出入大户人家做买卖,所以经常让邻居对此羡慕不已。

    端午节后,刘家这个一年多没有再来往的刘家,因为家产彻底被败光,再次回到了赵氏的视野里。自从家中顶梁柱走后,府上的女眷就挥霍所剩无几的家底,终于一年后家底彻底被挥霍尽,变卖房产和地产后,大夫人和林夫人不得不也搬到了村中的贫民角居住,这下和赵氏竟成了邻居。

    这下把赵氏本来笑歪了的嘴又一下给笑正了。

    哈哈哈哈,张刘氏,你也有今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