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晨星传之壁上土卷 > 第二章 刘家小夫人(上)

第二章 刘家小夫人(上)

    公元160年夏,庚子东汉延熹三年,黄河长江流域连下三月暴雨,河水涨势异常凶猛,黄河长江两岸均成汪洋,数千万百姓一夜间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山西河东下冯村,遭受洪灾十分严重,昔日热闹的村庄如今十室九空。洪灾刚过又闹疫病,一时间村子尸横遍野到处都是哭号声。

    不幸的是,赵老爷子没能在这一年的灾祸中挺过来,今天早上刚去了,留下一屋子的孩子和面容憔悴的妻子李氏。在这些孩子中,15岁的赵氏最为年长,是家中兄弟姊妹中的长姐老大。李氏满目沧桑的为赵老爷子盖上了草席,看着这五六个孩子,心里不知怎么办才好。

    女儿赵氏虽然早就许配了人家,但是男方也是同村的,今年也是遭了灾,这亲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结得了,那家的老婆子可是个狠角色,女儿要是就这样嫁过去怕是要受不少委屈。

    就在母亲偷偷抹眼泪不知所措的时候,作为长姐的赵氏主动站出来说自己要出去打拼挣些银钱,家中还有不少弟弟妹妹,长大的自己绝不会拖累家里,等自己有了出息混出了名堂就回到村里孝敬老母亲帮衬亲里。

    虽然李氏不舍,但是看了家中还有这么多口子需要养活,除了赵氏别的孩子都还很小,根本做不到自食其力,现如今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好忍痛答应罢。

    几日后,赵氏便收拾好了简单的东西,告别了母亲和兄弟姐妹,拜别了同样遭了天灾疫情的陈家未婚夫,便跟着难民一路北上讨生活了。

    半路上,赵氏还和同村的赵阿婆结了伴,赵阿婆今年死了丈夫和孩子,一时间两人同病相怜便在这漫长的路上成了相互的照应。

    两人一路上四处碰壁,没想到今年遭水灾的范围如此之广,到处都是吃不起饭的人,哪儿还有多余的钱财招纳佣人。

    一直到了河北幽州涿县,刚好只认得几个字的赵氏就看到了辞官返乡的刘老爷刘雄,因佣人家里遇灾,家中佣人位置空缺,这才出榜招纳佣人。

    赵氏和赵阿婆看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走了几个月,终于看到希望了。赵氏从小就很机灵,看了几眼四周,拿出了身上为数不多的钱筹,给了贴告示的两人。贴告示的两个拿着钱也亲切地笑道,带领着赵氏和赵阿婆去见了刘老爷。

    那日,刘老爷正坐在府上大厅内喝着茶,见家仆带来的赵氏和赵阿婆看着老实忠厚,没想太多就收下了,因为这几年哪个村的百姓都不好过,自己这个百姓父母官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赵阿婆因为年纪也不轻了,但是有一手不错的好厨艺,所以管家就把她安排在了厨房工作,赵氏则是成为了后院女眷的粗使女佣。

    赵氏在后院洗了几天衣服,就听到了不少刘家的八卦。刘老爷虽然开始年迈,但是年轻的时候可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城里的官员见了都夸赞不已,因此官职提拔得也十分的快。在当地姑娘的眼里,刘老爷也是十分的受欢迎,如今刘老爷年过四十,家中已有四位妻妾。

    刘老爷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最小的小妾,其他的妻妾都有生育。赵氏所在的院子离刘老爷大公子刘弘最近,刘大公子今年刚及冠,家中已有一妻一妾,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刘大公子和大夫人张氏的关系是出了名的好。

    赵氏看着灰蒙蒙渐渐转凉的天,和正浸泡在洗衣盆里被冰凉的水刺得通红的手。自己才十五岁啊,就要这样在这里做苦力加速衰老的度过一辈子了吗?

    我不是随命运逐流的女人。

    看着和友人大醉而归依旧风度翩翩的刘弘大公子,赵氏咬了下唇,做下了决定。

    第二次,果不其然,当早上第一个起床打水的下人在后院的小树林里发现了衣衫不整的两人后,整个刘府几乎差点被闹上了天,但唯独刘老爷镇定自若一声不吭地坐在大堂上,哪怕身边的妻妾莺莺燕燕们为此吵闹了个不停。

    赵氏跪在堂下,看着堂上发生的这一系列戏剧性的一幕一幕。传说和刘弘关系最好的大夫人此时此刻正抱着自己的儿子在大堂上痛哭,二夫人林氏则是像个泼妇一样吵闹不休,中间夹着个刘弘左右为难。

    终于,刘老爷咳嗽了一声,大堂上这才安静了下来,这场短暂的闹剧也到此暂停了。因为乡里乡亲的人情和面子,刘老爷并没有因此把赵氏给赶出刘府,但也没有因此让赵氏摆脱仆役的身份,赵氏依旧在那个小后院里在冰凉的井水里浣洗着沉重的麻布衣服。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也转凉了不少,转眼后院树上的叶子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落了个精光。这也是刘老爷再次听到赵氏的消息,便是赵氏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事关刘家血脉,刘老爷也不过问子女媳妇们的想法,直接就把赵氏安排到了刘弘的后院,成为了刘大公子的妾室,这一天赵氏终于摆脱了天天在后院洗衣度过下半生的命运。

    随着赵氏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刘大公子也没有想象中的对赵氏会十分冷漠,反而往赵氏屋里走动频繁日渐关心了起来了,有时候还会过夜。刘弘甚至考虑到赵氏是外乡来的,生活上可能有诸多不习惯,还让和赵氏一起来的赵阿婆专门负责照顾赵氏的饮食和起居。而且赵阿婆曾经还做过接生活计,刘弘知道了后立刻就决定下来让赵阿婆帮助赵氏生产。

    转眼寒冬过去,树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出现了知了的叫声,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赵氏摸着挺着很远圆滚滚的肚子坐在窗前,吃着刘弘送来的糖糕,痴痴地看着外面的绿叶和蓝天。她最近才发现,她对外面辽阔的天空和世界竟也如此向往着。

    赵阿婆和蔼地笑着端来了刘大公子早就吩咐好了的红糖糕和枣香糕,“小娘子又在想什么呐?”

    赵氏回过头,又继续开心地吃着糖糕,“没想什么。”

    “小娘子肚子如此之大,怕不是怀的双胎罢?可有让大夫瞧过了?”

    赵氏抹了抹嘴,“大夫早就瞧过了,只有一胎。”

    如今赵氏已有十六岁,也许是因为有孕在身的缘故,头上只别了一根木簪,模样变得比之前俊俏白嫩了不少,甚是愈发可爱动人了起来。

    赵阿婆乐呵呵地问道,“也不知道这是个小公子还是个小丫头,少爷可有说过他想要公子还是丫头啊?”

    说到这里,赵氏就有些闷闷不乐了起来,“说了,他说想要个女儿,前面有两个儿子了,闹心得紧。”

    “丫头也甚好啊,少爷可真是好品性呢。”赵阿婆可真替赵氏高兴,虽然外人都不太看好,可自己确是看得真切得紧,赵氏这是遇到了个好男人。

    衣服终究是穿在自己身上的,到底有几斤几两赵氏又怎会不知,赵氏叹了口气,“那也不能随着性子依了他,他喜欢丫头毕竟只是心里面的,可是没有生男丁,以后怕是被宗亲和上面两个夫人打压死。”所以长远起见,还是要生男丁地位才会牢固,男人的口头话终是不顶用的。

    “这......”赵阿婆开始有些为难了起来,“小娘子可曾听过酸儿甜女?”

    赵氏低头,看到了手里还没吃完的糖糕。

    天哪。

    。。。。。。

    天气愈发炎热了起来,逐渐迎来了盛夏,这一天十分的热,赵氏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好,这些日子里身子也愈发沉重。看到赵氏如此,刘大公子心痛不已,在第二日还要出远门的情况下选择了在赵氏的屋里过夜。

    赵氏是个聪明的女人,大夫人虽然平日里是一副端庄善解人意贤惠的模样,但是从公子在她这里留宿就能看到大夫人妒火几乎盖不住的眼神,别人可能不知道可赵氏却知道大夫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刘二公子早上起身的时候,兴奋地告诉赵氏他快有个女儿了,赵氏笑道问为何,刘弘说他昨晚做了个梦,梦到早晨太阳升起,有道星痕从天空划过,他觉得一定是老天听到了他的声音,赐了个女儿给他。

    听到这里,赵氏松了口气,幸亏不是梦到有哪位仙人告诉他生的会是女儿。

    刘弘兴致可高了,一直跟赵氏讲个不停,他还趁热把孩子的名字的都想好了,说是女儿就叫刘昭。

    等了好久,没有等到生儿子叫什么的赵氏忍不住问,若生的是儿子又叫什么?

    这让刘弘想了好一阵,才缓缓道,“若是男孩儿,便唤作刘备吧。”

    备......多余的意思吗......

    刘弘倒是觉得,家中的男孩儿确实是挺多的了,叫刘备也不委屈。

    赵氏心里倒是想着,不管怎么样,这男孩儿都是必须要生的。

    刘弘走后,赵氏也不知发了多久的呆,自从怀孕后她总是走神,走完神发现赵阿婆已经将午饭呈上来了,刘大公子是早上离去的,现如今已经是中午了。

    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热还是怎么,赵氏吃了几口便再也吃不下了,赵阿婆进来后发现赵氏脸色不对,上前仔细一看大惊失色,原来赵氏这是要生了。

    这孩子疼得快,也来得快,在赵阿婆熟练的帮助下,孩子很快就落地了,倒是一点都没为难赵氏这个新妈妈。

    看着正在收拾的赵阿婆,赵氏也顾不上疲惫,赶紧问道,“阿婆,生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啊?”

    正在为赵氏擦拭身子的赵阿婆眼神暗了暗,“小娘子,生的是个丫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