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相思剑长 > 第三章 补偿

第三章 补偿

    京安城被誉为天下首善之地,究其根本是因为那座天底下最大城池就建造于此。

    对于黄紫公卿们来说,早朝从来就不是什么苦差事,天底下有太多的读书人与武人想参加早朝,可惜究其一生也没能踏进那扇大门,死时仍要嘱咐后人以踏进门内为荣。

    只是今日朝会不想往日那般热闹,人人低头无人言语,他们一早就听说北方某人的儿子,前日突遭受刺杀,似乎还受伤不轻。

    如果那人的儿子真的不幸死于刺杀,高兴是一回事,更多的还是害怕,北疆军矛头向北已十年有余,因为这个事情,矛头向南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

    乾元王朝的皇帝陛下就坐在上面的那张龙椅上,低头看着从各地呈上的奏折,奏折分为两摞,右边极多足有数十本,左手极少只要一本,就那么孤零零放在哪。

    乾元皇帝萧楷看着左手边那本从北方送上来的奏折,又看向下面的庙堂公卿,嗓音温和的开口道:“各位爱卿,对于此事你们有什么看法?”

    此事?什么事?北边某人儿子被刺杀的事情?

    没人敢第一个开口,但文武百官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最前面的两个人。

    乾元王朝当朝首辅柳明谦,大将军兼兵部尚书周云景。

    似乎是感受到来自身后的目光,柳明谦轻轻走出轻声开口道:“宁王世子遭袭,此事非同小可依微臣愚见应彻查到底。”

    此言一出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若是真的要彻查到底谁去查?谁敢查?人人心知肚明派去刺杀宁王世子的人肯定就在这里,甚至就在自己面前。

    此时,又有人从中走出是大将军周云景。

    “陛下,依臣之见世子遭袭绝非小事,臣赞同柳大人的意见,只是,臣觉得彻查之前,应先安抚住北疆士子民心,可许诺宁王世子宁易及冠后可入朝为官,方可彰显朝廷对北疆的信任。”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入朝为官?还是藩王子嗣。

    此时礼部右侍郎唐念和走出队列,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的开口道:“陛下,万万不可,藩王子嗣不得入京为官是祖训这于理不合,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除了几名尚书与国子监左祭酒同首辅和大将军还是站着的之外其他人全都跪了下去,请求皇帝三思。

    萧楷看着下面跪下的官员们心中没由来有些怒火。

    “难道在你们看来,朕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三岁孩童嘛?”

    唐念和是第一个跪下也是第一个明白皇帝想法的官员,高呼道:“臣等不敢”。

    “是否让藩王子嗣入朝为官朕,心中已有绝断此事休要再提,诸位爱卿需要朕将你们一个个扶起来嘛?”

    身为臣子谁敢让皇帝扶起?所有人跪的快起的更快。

    “不过此事事关朝廷颜面理应彻查到底,不知有那位爱卿愿意担下此任?”

    有人轻轻叹息,既然躲不掉,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刑部尚书吴掣,大理寺正卿顾祥其,都察院左都御史孙良辅三人同时出列异口同声道:“臣愿替陛下分忧。”

    许是因为这三位各自所在地方上的一把手同时出声愿意接下这件烫手到能烫死人的事情,皇帝的脸色才稍稍好转一些。

    直到皇帝身边那名红衣太监喊出退朝二字之后,一众庙堂众臣鱼贯而出的走出大殿,所以人都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些人当中不泛一些心思细腻之辈,一边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另一边发现人群中似乎少了一些人。

    乾元王朝如今的皇帝陛下一直不喜在尚书房批阅奏折,而是喜欢在大殿后的一个小房间里,美其名曰拉近君臣关系实际上的原因,这座小屋中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此时的房间里除了皇帝陛下还有几人,俨然是一副小朝会的样子。

    房间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再无其他。

    除了,皇帝是坐下的之外包括首辅柳明谦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

    “你们看看吧!今早从北疆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出自北疆道节度使之手”

    皇帝将手边一封奏折交给身旁宦官,正是刚刚朝会时居左的本孤零零的奏折。

    第一个看见奏折的内容自然是乾元的首辅大人,柳明谦只是将奏折内容大致看过一番就将这封关乎太多人生死的奏折递给站在自己身旁的周云景。

    与柳明谦不同的是周云景明显更加想知道此封奏中所写的内容,几乎是一字不差的看过,这才将奏折合上递给了身后的唐念和等人。

    此时的房间除了数位庙堂重臣还有几名年轻人,若是单论身份这几名年轻人中任何一位都比朝中新贵更值得老一辈人下重注。

    因为他们是乾元王朝的皇子货真价实的真龙子嗣,未来的皇帝与藩王。

    此时,那封奏折被人递到其中一个年轻人手中,年轻人不像其他人那样一字不差的看过去,也不是如同首辅大人那样粗略的看上一眼,只是死死盯着奏折中提到的一句话,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却被其死死的隐藏。

    “昏迷半日,未受重伤”。

    “行了,你们先行退下,朕与你们的叔叔伯伯们聊聊天。”萧楷躺在榻上将话轻飘递出。

    “儿臣领命”

    “藩王子嗣遇刺?呵,这罪名不小啊,放在咱们哥几个谁的头上都不会好受!”

    “哟,四哥知道是谁干的了啊?赶紧上报父皇保证能得那东宫太子的位置”。

    四皇子萧景画没有言语看向出声方向那位应该被自己称为五弟的五皇子萧景诗不动声色的后退了一步一脚狠狠的踢在其屁股上,让后者猛的前冲就那么直直趴在了地上。

    其余几名皇子就如同没看见一样径直走过,徒留其一人趴在地上,看的周围的宫女太监们一阵心悸,生怕这名平时最不着调的皇子起身就要干架。

    谁知平时最不能以常理度之的五皇子只是爬起来,拍拍自己身上的尘土一句话没说就跑到前面搂着另外一名皇子的肩头一脸神秘兮兮的表情说道:

    “二哥,你看看四哥下手如此之重,一点不念及兄弟情义要是真让他当了太子还能有咱们的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藩王子嗣遇刺的事情推到四哥身上,反正四哥这些年做的荒唐事儿也不少,虱子多了不怕咬嘛?”

    被萧景诗叫做二哥的二皇子萧景棋笑着没有搭话只是不动声色拍掉那只搭在自己的那只手,然后,轻轻与前者拉开一段距离,正当萧景诗一脸得意的时候,突然出现一脚重重的落在了自己的屁股上。

    这一脚明显是用上技巧看似轻飘飘实际上极重将那个一脸贼兮兮的五皇子踢飞了五六丈狠狠的砸在了地上净是半天没起来。

    做完这一切的萧景画没有一丝怜悯神色拍拍鞋子上尘土就那么大摇大摆的走了。

    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大皇子萧景琴对着自己的四弟重重的竖了一个大拇指就连平时最沉默寡言的三皇子萧景书都从嘴里蹦出了两个字

    “活该”

    看着一旁的宫女太监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

    房中诸位庙堂重臣都在望皇帝陛下手中那本奏折不同于一开始的那封封面是白底黑字的奏折,此时皇帝手里面拿着的是一封封面是黑底红字。

    王朝中什么人才能用的上这种封面的奏折?除了那位嫡长子被无故刺杀的宁王宁世朴天底下在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对于这封奏折首辅柳明谦明显是更加用心,不仅一字不漏的看完还在思考这封奏折将来会带走多少人的乌纱帽与项上人头。

    大将军周云景也是十分认真句句斟酌远比上一封奏折更加用心。

    连这两位庙堂当中文武两派的主心骨都如此的郑重其事更别说两人身后的那几名庙堂重臣,一个个面色凝重不约而同都开始低头沉思这封奏折背后的人将带来的后果。

    皇帝没有把众人的沉默放在心上,抬头望向了站在礼部尚书身后的老人轻声开口道:“唐大人,此时你怎么看?”

    被点到名礼部右侍郎唐念和干笑两声继而跪下道:“就按陛下的安排准许宁易及冠后入朝为官,老臣这右侍郎的官帽子也可做为补偿一并送过去,老臣回家含饴弄孙去。”

    萧楷一脸玩味的看着跪在面前的老人轻声笑道:“哦?唐大人一开始在外面可不是这么说的?想明白了?”

    “老臣不敢欺瞒陛下,方才殿中所言皆是老臣私心作祟想为自己谋些清名。”

    “清名?那现在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给朕一个台阶还是说是怕那宁王登门唐府?”

    此话一出吓的唐念和肝胆俱裂,后背瞬间被汗水打湿,头颅死死的趴在地上浑身止不住的颤抖大声呼喊道:“臣,惶恐!”

    给皇帝陛下一个台阶?除非他唐念和满门上下一百三十余口都不想活了,否则断不能有此想法。

    “惶恐?朕看你一点都不惶恐!”皇帝的声调也不由自主的提高几度。

    “传朕的旨意将礼部右侍郎唐念和停职一年罚俸三年,暂保留其在礼部的官衔,给朕滚回去含饴弄你的孙去!”

    “老臣,叩谢陛下!”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跪在地下的老人可以离开,低头饮了一口茶水后看见老人还是纹丝不动,心头不由自主出现一丝真火,直到首辅大人不动声色的踢了老人一脚,老人这才反应过来,再次叩谢过后,三步变一步直到退到门口在敢转身。

    经历过这场风波之后许是太过劳累了一些,向首辅询问一些各地民生状况又向大将军询问一些各方边武情况,又叮嘱刑部尚书等三人让其尽快查出幕后之人,便匆匆散去此次小朝会。

    此时在城南边一座不起眼的小房中有一人在此饮茶下棋让人惊奇的事此人竟是一名女子,女子容颜极美若是送入宫中后宫贵妃的位置定是此人囊中之物。

    在女子面前坐着一人身着黑衣头戴黑帽让人看不清面容。

    女子似乎并不吃惊此人打扮,只是将一杯泡好清茶端到此人面前笑着开口道:“到底成什么事情?让你如此紧张甚至不惜易容到此?”

    那人没有饮茶只是看着棋盘沉默良久才说道:“失败了,咱们之前的谋划都成了一场空。”

    女子有些讶异的开口道:“怎么可能?咱们派去的都是入了品的高手最次的也是四品,这种阵容别说刺杀一个身边没多少死士的世子就算是领兵百人的校尉刺杀起来都绰绰有余,更何况领头之人是你亲手挑的实打实的二品高手甚至都摸到一品的门槛还是没能杀掉?”

    黑衣人摇了摇头,抿了一口已经逐渐温凉的茶水。

    “最后关头武鹰范文遥领兵出现,一切既定谋划都成了一场空,现在我所担心的是皇帝已经下令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共同审里此事,我怕他们会查到一些蛛丝马迹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殿下多虑了,要知道有的时候死人远远比活人好用,因为死人是永远不会开口说话的”

    黑衣人有些吃惊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女子突然的嫣然一笑让黑衣人都一阵失神然后开口道:“杀掉知道这事情所有人,但是千万不要太快也不太慢比他们快上一步就好,此事每一步都是如此,方可没有后顾之忧。”

    “动静会不会太大了一些?我怕被人发现。”

    “殿下,为皇者不应患得患失。”

    黑衣人一口饮进茶水将茶杯狠狠砸在桌子上。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绝美女子轻轻又给黑衣人倒上一杯茶水递过茶杯后这才开口说道:“待宁王世子入京之后,你定要与其打好关系最好说服他扶你上位,一支手握数十万精兵的未来宁王可比庙堂上那些只会动动嘴的文官有用多了。”

    这次轮到黑衣人惊讶不确定的开口道:“你确定他能为我所用?光是刺杀之事此事就绝不可能”

    女子只是摇了摇头笑道:“到时候人都死光了幕后黑手还重要吗?对了,刚才的话我师父说的!”

    “师父?”

    听见这两个字黑衣人的眼眸一亮连语气都变的有些慌张的开口道:“浮萍姑娘,令师到底是什么人?你为什么不愿意跟我说?”

    被唤做浮萍的女子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只手指先是放在了自己的嘴巴上做了噤声的姿势又将这根手指放在黑衣人的嘴巴上做了一个同样的姿势。

    “不可说,不能说!”

    午夜时分,这间房屋的门扉被人轻轻敲响,不一会儿便有人为其打开房门。

    只见一个中年模样的算命先生走进屋中,身后跟着的正是白天那名绝美姑娘,名唤浮萍。

    中年人挑了一张椅子坐下随手捡起一本书,边翻边说道:“让你说的你都说了?”

    白天一直是气定神闲的浮萍姑娘,此时却是跪在中年人的左边恭声道:“徒儿,一字不差都说给了那人听了。”

    中年人嗯了一声便不在说话。

    “有些冷了。”

    女子也不说话只是将男人两只手放入自己的领口中。

    “知道我为什么跟你取名浮萍嘛?”

    女子摇头不语,只是默默的为男人翻书。

    中年人也不在言语,一边看书一边静静的感受手心中传了那阵阵柔软。

    远游之人早已无家可回,不正是如那无根浮萍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