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相思剑长 > 第四章 棋局

第四章 棋局

    重生的唯一好处或许就是自己又能行动自如,可以再不用在躺在床上静静地等着死亡的到来,那种感觉宁易实在不想在体验第二遍。

    宁易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只是睡了一觉,就接受了自己重生的现实,就好比现在宁易都不知道那奇怪的梦是真实还是虚幻,宁易只能把这一切总结于自己的的适应能力比常人高出一筹。

    “梦?对了,那盘棋!”

    想到这里宁易一个鲤鱼打挺,可惜忘了自己还有伤在身,没起来不说还不小心牵扯到了伤口,一股痛感袭来。

    “还是先别动了。”

    “世子殿下你醒了?”

    这个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推门而入恰巧看见在床上龇牙咧嘴的宁易惊喜大于惊讶的开口惊呼。

    听见声音下意识转头的宁易看见门边站着一位模样十分清秀的少年,早已经接受了这个世界宁易记忆的床上少年,自然而然想起了少年的姓名。

    姓燕名清不过府内的丫鬟婢女们更喜欢称呼少年为清儿,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宁易。

    宁易从前经常喜欢跟那些丫鬟婢女讲故事,或许是故事太好也有可能是讲故事的人,总之直到现在那个故事依旧让许多丫鬟晚上在屋中,暗自神伤,故事的内容更宁易是那个世界的“白蛇传”。

    因为书童喜欢穿青衣的缘故自然而然就有一个清儿的名字。

    宁易则得了一个宁小先生的小绰号。倒也显的十分贴切。

    “世子殿下,要不要我去把正厅告知王爷一声?”燕清试探性问了一声。

    宁易只是摆了摆手示意燕清不要声张,随即有指了指不远处棋盘与棋子,示意燕清帮忙拿过来。

    少年倒也伶俐,十分麻利的将棋盘与棋子递到宁易面前,以眼神询问是否需要自己一起对奕,宁易轻轻了摇摇头。

    少年也不在说话,走出去将门轻轻关上,

    转身时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正蹲在门口的台阶上数着蚂蚁,轻声快步的走上前去小心的拍拍了孩童的肩膀。

    宁易闭目方才梦中出现的那盘棋局再一次浮现与脑海中,宁易就那么一手捻黑子一手捻白子,将棋子一枚又一枚放在面前棋盘上。

    对于围棋对于前世的宁易来说只能算是感兴趣,谈不上有多了解,倒不是说不想去了解,用前世话说就是劳碌命,一辈子与围棋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无缘。

    当所有的棋子都按照梦中棋盘的布局完整复刻到面前的棋盘上,宁易这才看清棋盘上棋子的布局样子大抵是持平,不过以自己现如今棋力还远没法看明白,这盘棋到底有何等惊艳处。

    本想叫一下燕清,仔细想了想又做罢,到底还没能完全适应现在身份,指使他人这种事情还是不太习惯做。

    从床上起来后轻轻的将棋盘放在棋桌上,小心翼翼穿上衣物轻轻拉开院门,宁易看见有两个年纪差距并不算大孩童正蹲在门口撅着屁股看一起看地上的蚂蚁。

    蚂蚁搬家不知何时发展成了蚂蚁打架,现在正是最激烈的时候,宁易也没有去打扰,只是静静站在两名孩童的身后,一起看蚂蚁打架。

    这场战争足足打了半炷香的时间,最终在一方丢下不计其数的尸体开始溃逃而告终,胜利的一方则开始将己方战死的尸体抬回巢穴。

    一开始发现身后有人的是穿青衣的孩童,正当燕清想提醒身边那个年龄比自己还小上两岁的孩童,宁易轻轻罢了罢了,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

    没有一丝风度就那么一屁股坐在还在看蚂蚁的孩童身旁。

    年幼孩童明显被吓了一跳但当他抬头看见身边人面容,心中那丝丝不愉顿时就烟消云散,啪的一声就抱住了身边人的腰。

    奇怪的是孩童明显年纪不大,力气却大的吓人,巨大的力道勒的宁易腰都有些疼痛。宁易没有说话也没有因为腰部传来的疼痛而改变面容还是笑着。

    因为他叫宁易而孩童叫宁桓,他字平之而孩童字平安,因为他是他哥哥所以他不会生气。

    可能是知道自己的力气异于常人孩童明显松了不少的力气,只是手臂依旧没有松开还是抱着自己的哥哥,那样子像生怕自己一松哥哥就会离自己而去一样。

    宁易没有强行拉开环在自己腰上的手臂只是轻轻拍着弟弟的头,轻声说道:

    “听话,哥带你去找爹。”

    孩童重重的点了点头,这才松开环在自己哥哥腰上的手臂,紧接着又抱上宁易的胳膊死死的不撒手,宁易拍拍弟弟头,没说什么走向那座正厅。

    站在弟俩身后燕清也快步跟上,大户人家的书童也总是要比普通人家的孩童要多懂得一些,尤其是身为王府世子的书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都是最基本的东西。

    燕清曾经听府中的那些哥哥姐姐们提起过,当年小王爷出生的时候不是像寻常婴儿的哭而是笑,

    后来偶遇一游方道人,那道人曾与宁王说过小王爷这是身负纯阳体是天底下最适合练武的武学大才只可惜比常人少通一窍,若是通这一窍那就是货真价实的沙场万人敌,通不了此生也只会是个有些力气的痴儿。

    据说宁王听后不仅没有勃然大怒而且还将道人请进王府盛情款待了三天,临走时不仅赠送给了那道人千两白银还有一柄出自道教祖庭的道门符剑,惊的那名道人都差点口念佛号。

    宁易伸出左手用衣袖擦去弟弟嘴角流下口水,丝毫不在意自己身上这件袍子是否会被口水打湿。

    “世子殿下。”

    刚刚踏上院中廊道就碰见一名身披儒衫的老儒士正在双手插袖轻倚着廊柱,懒洋洋的晒太阳。

    “杨爷爷好!”

    紧紧拉着哥哥衣袖的天真孩童大声的喊一声,老人没说话只是伸出手,揉揉了孩童的脑袋。

    孩童笑的更开心了。

    宁易弯腰伸出手再次用衣袖擦去弟弟嘴角残留的口水,做完这些宁易才起身。

    对着眼前的老人轻轻一揖轻声道:“杨叔,是在等我?”

    对于眼前老人的真实年岁到底是多少?整个宁北府知道的是少之又少,不过,恰巧的是宁易十分清楚这件秘事。

    当年,要不是眼前的这位老人替着年仅六岁的宁易扛下那致命的背后一刀,自己现在恐怕已经开始与黑白无常两哥俩推杯换盏了。

    所以,面容相貌都将近花甲,实际上年龄不过堪堪过百的儒衫老人,被宁易叫上一句杨叔,老人只会开心。

    杨渔捋须轻声笑道:“就在刚刚王爷已经让范文遥领兵前往边境,王爷还说若是碰见殿下大可先行前往观心阁,阁中已经有人在等殿下了。”

    宁易轻声嗯了一声,转身就要走时又被老人叫住。

    “殿下若是相信老奴,大可将小王爷交给老奴便是。”

    宁易听闻轻轻摇头有些苦笑道:“杨叔,这个话说的就有些见外了,你老就别开侄儿的玩笑了!”

    杨渔哈哈大笑上前就要牵起宁桓的手,却发现怎么都拉不动,轻轻咦了一声。

    “罢了,既然小王爷不愿意跟我这个老头子,那就算了,老头子自己快活去。”

    说罢,老人当真就要转身离开,宁易无奈轻轻揉揉弟弟的脸颊,趴在耳朵旁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见被誉为天生为了学武而生的孩童,就松开了哥哥衣袖,蹦蹦跳跳上前牵起老人的手。

    老人笑呵呵牵起那个小手,心中有些感慨,就算是在平常百姓家中,亲兄弟尚且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不休,更何况还是生在王侯家?不过,很快老人就笑不出来了。

    “杨爷爷,哥哥说你要带我去喝花酒,以前总是听父亲和哥哥们说过听说很好喝,不过花酒到底什么东西?跟咱们北疆桂清酿相比那个好喝一点?”

    听完这充满稚气一席话,老人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回头狠狠瞪了宁易一眼,猛的挥了一下衣袖重重哼的一声,离开了廊道,独独留下一个在风中凌乱的宁王世子。

    宁易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自己被一个孩子坑了?买糖吃与喝花酒这也能听错?

    摊开双手宁易在自己脸狠狠揉了两下,自言自语道:“领兵边境?是怕我秋后算账嘛?当真是有些多余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