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腐骨斟酒 > 5 廷尉司

5 廷尉司

    “真要现在回去?不多留些日子?”傅殷石惫懒地靠在墙边问道。

    “活来了,留不住了。”言信正仔细理着包裹,瞥到傅殷石手中的黄米糕,顺手捞过揣在怀中。

    “谢了。”

    真是霸道又无情。

    傅殷石耸了耸肩,为方才没吃进嘴的那一口酸甜感到遗憾。

    “你想好了,再也不回去?”

    傅殷石又耸了耸肩:“官场无趣,哪有当厨子有意思。”

    “白白被他们捡了漏,换做我可不甘心。”

    “无所谓了,他爱咋咋地吧,我可不想掺和。”

    “行吧。”

    言信却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回头叮嘱道:“对了,先别告诉他们我会过去。”

    哎,这时候还想着卖关子蒙人家,看来手头的事也不是很要紧嘛。等到了郢都,这仨小孩怕是会惊掉下巴吧。

    估计那个伶牙俐齿的姑娘要说了:真是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哎。

    言信奇怪地瞧了傅殷石一眼,“又在想什么不着调的?”

    “在想,你的命运要来了。”

    到了出发那一日,叶辛依然没有去竹余向言信讨礼物,言信自然也并未来孟府见她。搞得孟知瑜还觉得他空夸海口。

    “我是真的很好奇言大哥准备了什么。”孟知瑜认真琢磨道。

    “可能是逗你的。”意思是本来就什么都没有。

    “看来叶小姐失望了。”项筠正撑着扶手做屈腿训练。

    面对项筠的挑衅,叶辛一如既往地淡定呛道:“有你的事?”

    “我看着开心啊。”项筠绽放了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笑得让人想揍他。

    “你怕是没被扎够吧。”叶辛毫不示弱。

    孟知瑜兀自挑着衣服充耳不闻,似已经习惯这两人斗嘴。

    “小叶小叶,这件给你带着吧。别总穿白的,瞧这天青色多适合你啊。”说罢便将一件对襟襦裙比在叶辛身前。

    “随便,我都可以。”

    “我也想要。”项筠也不看她们在挑什么,一听到叶辛接受了,张口就接道。

    孟知瑜坏笑着提了一条纳凉被走过去盖在他脑袋上:“这个适合你。”

    “......”

    拜别了孟父孟母,三人便轻装简行踏上了前往郢都的路。风光正好,想到不久便要过如履薄冰的日子,这短暂的旅途倒是值得好好享受。

    可惜当你不想那么快结束某件事情的时候,却偏偏留不住它。

    郢都同想象中的一样,物产富饶,人杰地灵。不过天子脚下又如何会是萧条景象呢?望着鳞次栉比的琼楼玉宇,叶辛想着兴许这些东西能给生活添些盼头。

    既来之则安之罢了。

    廷尉府的院落层叠冗长,倒不似冰冷的公堂,乍一观更像是错落雅致的书院,相比竹余还多了些幽远的墨香。

    这里的老大便是周徐年周廷尉,其下属官又分廷正与左监、左平三人。

    因是皇子引荐,三人便由廷正阮常明亲自接待考核。虽说入府乃是内定,但表面上还是要考一考,廷尉府的大人们也不反感这事。相反正是因为已经内定,周廷尉更想亲自摸一摸三人的底,便于职务合理分配,免得因为讨了皇室的欢心却给自己挖了坑。

    于是提前二周便示意阮廷正拟了几道题,待他们来时便将他们隔离开,给了三炷香的时间,随他们自由发挥。

    想来女子做朝官的极少,就算有也是在宫中做宫侍,要么就是在六府做府侍。但这次因是皇子开口,周徐年便委婉地向皇帝请教了两句。

    哪知皇帝一听是二殿下的意思,竟想都不想就应允了。

    但周徐年还是有些为难:“只是陛下......女子入司尚无先例,若真要将孟家两个姑娘接入廷尉司,该当何职?”

    皇帝手一摆:“你便去问问陆大夫去。”

    周徐年便不再多言,只得退下。

    一周之后,陆闵之诌了个不知所以的官职——监令史。

    虽说孟寅坤是个地方官,但也不能平白得罪。弄个新的闲职扔给他们,既不得罪二殿下,也不影响廷尉府原有的人员编排,可谓一举两得。

    反正也不指望这几个小孩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当个跑腿的不碍事就行。

    阮廷正从窗户外边偷偷望去,见项孟二人对着考题歪头沉思,不免得意。到底是地方来的青瓜蛋子,人生第一课便难住了。

    但叶辛却端坐在案前,直直盯着考卷,眼中不带一丝波澜。

    好似在发呆。

    “家务事案、冤案、情理之分”三个主题——果真是廷尉府廷正大人的手笔,与寻常文人的高谈阔论大不相同。

    但是三人对司法决狱的认知那是几乎没有,该如何设想这些情景,再去解答呢?

    又不是考仕途作诗文,空话套话都吹不得,只能凭借自己的一贯认知去思考了。

    三炷香很快烧完。

    阮常明仔细翻看着答卷,却将三人神情一一看在眼中,似在心中默默估量。

    “你们二人今后便做监令史,归属监诏司左监郑纪所辖。”

    “你,”他看了眼叶辛,“还是待我禀明周大人之后再作定论吧。”

    “你到底写了什么,怎么廷正大人这个反应?”阮廷正刚走,项筠便好奇道。

    “是啊小叶,为什么你不能做监令史啊?”

    “不知道。不过我自觉并未写什么过火之言。”

    “那是你自认为。”项筠反驳道,可叶辛此刻不想抬杠。

    “我只写了句‘照事实即可。’”

    “还有呢?”

    “没有了。”

    “三个问题呢?三炷香你就写了一句啊?”

    “嗯。”

    孟知瑜算是明白为什么叶辛做不了监令史了。

    “可是这些问题,不能就此一刀切啊?就像第一题,还要查明民事案中所有涉案者的身份地位、人生经历,才能推测犯人的作案动机;第二题要查明冤案是否是真的冤案;第三题也要看案件影响的恶劣程度,才能去说情理孰轻孰重吧......”

    项筠赞同地叹了口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都不会?”

    此刻孟知瑜觉得自己对于叶辛的认知有被颠覆。在此之前,她一直觉得她比自己更懂得人情世故和化险为夷。

    “你们说得对。可这不就是‘照事实’?”

    孟知瑜愣了一下:“原来你这是高度概括啊。但这样的话,廷正大人出了不同的三个题,不就没有意义了?”

    “嗯。”

    叶辛点了点头,望着阮廷正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她确实没有经历过,分析案情,自然也用不好复杂的人情世故。一句冷冷的“照事实即可”,怕是真的闹了笑话。

    不知道今后,自己会被安排怎样的夙命——反正一向被安排惯了的,她并不很在意这个结果。

    正想着,一个小吏模样的年轻人进屋来,说要带他们去食宿间。

    手指无意划过路旁的灌木丛叶,叶辛心想:这便是她将来的居所了,和不斟酒大不相同。若是师公能看到,也能放一放心。

    为了验证之前的猜想,她偶尔会寄一两封书信回去,却未收到过回信。不知是信差迷路了,还是落入了谷里其他人手中。

    想想也是,不斟酒与世隔绝,又怎会从里面传出消息来——消息向来是只进不出的,只有一些特殊的人才有资格出谷,将货物带给他们的雇主。

    言信靠在树根旁,细细摩挲着手中的竹弩,想起方才阮常明的话。

    “那个姑娘不属于这里。”

    他望着师父紧锁的眉头,心中一紧。

    阮常明察觉到了他的犹豫,又开口道:“她不能留,寻个借口让她走吧,我会同大人与殿下说明情况。”

    言信知道师父为什么这么做。

    并非因为考题答得不好,只是......

    不知道这些年她都是如何生活,是什么样的环境将她身上本该有的,属于这个年龄的生机磨得一干二净。

    她确实不适合呆在朝阳似火、明镜高悬的廷尉府。

    他想起面对孟知瑜时她眼中的温和,想起在竹余时她同自己字字相讥分毫不让的劲头,心中拾起了一点希望和念头。

    他抬起头,对阮常明坚定道:“让她留下来吧,会有用处的。”

    “小叶,你的任务下来啦!”知瑜兴奋地冲进屋,手中还扬了张纸。

    “方才我一直在廷正大人屋外偷听,结果不巧被他发现了。不过他没怪我反而把这个给我了,叫我带给你。”

    叶辛接过来问道:“阮大人在与谁商量这个事吗?”

    “应该是廷尉大人吧,我没敢再往里看了。你快看看给你分了个什么职位?”

    纸上简简单单写了一行字:书令史,归掌诏司左平余臣属官。

    “书令史?这是什么官职?”

    “不清楚,应该是打杂的吧。”

    “别这么说。我这几天总算是弄清楚监令史是做什么的了......不过小叶,书令史该不会也是临时增设的官职吧?”

    “可能吧。为我们这等走后门的小孩临时增设官职,我也是没想到。”

    “这有什么,估计是那些官老爷们都想讨好二殿下呗。”

    “知瑜,我们现在,还算不上有正经的官职。廷尉府的人力部署已经维持多年,如此稳固太平,廷尉大人不会为了讨好某人就将自己的地盘拆了的。”

    “嗯?”

    “先前在月琅我有听到过,令史该是地方郡县的差役,是个苦差呢。就算将这个名头搬到郢都廷尉府,也不能是什么有头面的差事。”

    “嗯,我晓得,反正咱们还年轻嘛,从最小的令史做起呗。我从小就不爱读书,现在还能有正事做,我已经心满意足啦。”

    叶辛望着孟知瑜眼中的兴奋和热情,有些迷茫。

    相比起来,自己确实是得陇望蜀。

    是啊,有机会为自己谋生已经很幸运了,还能要求什么呢?就算对廷尉府乃至朝廷皇室看得再透,孤身求存的自己又能得到什么?

    在这纷纷扰扰的郢都城求存,若看的太多太远,心中会很苦吧。

    翌日,三人便算是真正入了职。在正式当差前,还有为期半月的训练学习。廷尉府是朝廷核心的司法机构,郢都和地方的疑案杂案都要上报汇总至廷尉府。除了周廷尉,廷正大人主要负责疑狱主决,左监郑纪大人负责疑犯逮捕,左平余臣大人负责掌平诏狱,另外还有诸多廷尉史,府令史等等。了解了自己的长官是什么差事,便能大致看到自己将来要做些什么。

    “看来监令史便是要常常出门跑腿。既然这样,这半月的训练怕是要以体能为主了,唉。”\t项筠一屁股坐到地上:“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你多动动,对你恢复有好处呢。”虽是补刀,说的也是实话。

    “别忙着嘲笑我,看看你自己吧。”

    “我暂时不用做什么,为余大人整理案卷即可。”

    “嚯!”项筠气得要跳起来,但转念一想,又笑道:“你那个不过是没什么营养的差事罢了,跟你一比,我觉得人生还不错。”

    说完就被弹了个脑瓜崩儿。

    孟知瑜将托盘啪嗒地摔在他面前,不客气道:“你,最近给我认真吃饭,不许挑食,听到了?”

    项筠佯装委屈地点点头。

    粉蒸肉、鱼糕汤、竹笋炖鸡,还有一碗热气腾腾麻香四溢的蒸面。

    伙食倒是不错。

    但是这个季节没有冬笋了,不免有些遗憾。

    叶辛不紧不慢地吃起来,抬头一瞥见孟知瑜塞满的嘴巴不动了,呆呆望着自己后面,便停下筷子准备一探究竟。

    是他,那个阴魂不散的家伙。

    “言大哥,你怎么在这儿?”孟知瑜才看见他身着玄色乌金云纹的廷尉长史制服,头戴硬纱帽,“你——早就来了?”

    “是啊,比你们早了五年。”

    原来不是个闲人啊。

    不过,到底要跟这个人在几个地方遇到啊,若不是他穿着制服,叶辛真的要以为这一路他是故意跟过来的。

    “集体生活适应得怎么样?饮食上没什么不习惯吧?”

    “没有没有。”孟知瑜和项筠齐齐答道。

    “言大哥,我们吃得好着呢,不过...好像比一般的令史还要精致哎。”孟知瑜指指旁边的桌子。

    “估计是上头又被施压了......”项筠小声嘀咕道,被孟知瑜抵了一肘子。

    言信笑笑:“那我便不打扰你们了。若得空,午课后南亭见,有东西送你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