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识

    “牵星伶女昭前事,白玉何须着镜衣”

    ————————————————————————————————————————

    半个时辰后。

    叶辛望着地上的一堆竹箭,叹了口气。树干上箭痕不少,却一支箭都没留住。

    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果然难熬。

    “竹箭还够吗?”

    话音未落一个满满当当的箭袋扔了过来,叶辛来不及细想,伸手一接,说话之人已到眼前。

    此人自几天前送阅供罪状后,便一直不见踪影。没想着再挣扎一下把那主审权拿回来,这会儿又跑来干嘛。

    言信看出了叶辛眼中的抱怨,无奈笑道:“我早说了,我们管不了。”

    叶辛自知自己无理:“知道。”

    意思是叫他闭嘴,不用做多余解释。

    他也不愠,只捡起一支竹箭,左手抵在竹弩的主干上,右手虚握住她的手顺势一发——粗壮的树干上便赫然插着一支箭,闪着残影掀起了一阵灰土。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不给她一丝反应的时间,她甚至都没看清瞄准的是哪儿。

    “会了吗?”

    叶辛木然地摇摇头。

    她感觉不出这跟她射箭的动作有何区别。

    “下半身姿势不对,重心不稳,怎么稳住手上的动作呢?”

    言信又捡起一直箭欲重复方才的动作,却被叶辛手一挡。

    “我自己来。”

    她仔细摆正了发箭的姿势,“啪”的一声,那箭也插在了树干上。

    只是还没等她高兴便毫不留情地掉了下来。

    “力度不够,碰到稍微坚硬一些的物体,你就射不上去了。”

    “......”

    叶辛没好气瞟了他一眼,心中暗暗吐槽,你们师徒俩给她成摞成摞地扔书,她整日看书都忙不过来,哪有空练身体。

    话未出口是因为她知道,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她宁愿窝在屋里看书。

    不占理的话不能说。

    “看来是我松懈了。”言信看出她的急躁,无奈只得把锅往自己头上扣。

    没想到这个口是心非的家伙并不领情:“我师父是李大哥,工作伙伴是小焦,与言先生有何关系?”

    “啪”一声响刺破半空,一支竹箭终于扎实插在了树干上。只是此时那树桩子早已千疮百孔,下面还散落着一堆废箭。

    他不搭她的话茬,只接着方才的争论:“你不愿意也无法,明日必须早起,先练两个钟头的石墩再说其他。”

    叶辛瞪大了眼睛望向他,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说起来这是相识以来她面部表情波动最大的时候了吧。

    若真争起来,他确是说不过她,因此又补了一句来堵她的嘴:“不管怎么样,你为掌诏司属官,身为长史,我自然有权力管你。”

    看见她扭过头去遮掩脸上气急败坏的神情,他突觉身心舒畅。

    就是这样,这才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应该有的心情。

    不过在她看来,自己确实是有点坏了。

    言信正了正脸色:“耐心点,总有一日这竹弩也会和你的瓶瓶罐罐一样,让你得心应手。”

    “......”

    就信你一次。

    叶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惊醒了一旁的孟知瑜。

    她眯着眼寻找叶辛所在,口中含糊道:“小叶,干嘛呢......”

    叶辛忙替她整理好被子,拍了几下,总算又哄她睡着了。

    这是什么感觉呢,像是从未被温暖过的石头,被人牢牢握在掌心摩挲,逐渐染上了那人的体温。

    她盯着自己的右手——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但她觉得它在发烫。

    这是真实的吗?

    方才自己一直拿言语刺他,他却不曾有任何闪躲。有时候真怀疑这人心怀叵测,不然非亲非故的为何如此待她。

    她瞧了眼孟知瑜的睡颜——不,他待他们三个都一样好,并无差别,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叶辛为避免碰醒她,小心拉了拉被子,将自己的脸埋了起来。就算在黑夜中,她也害怕别人瞧见自己的神情。

    得找机会问问清楚,不能由着自己如此沉溺......在这舍不得离开的温热里。

    虽说是梁晋彦主动提出邀几人游猎,但于公,这是廷尉司对皇子的开诚布公的道谢。从薛案结果来说,梁晋彦与廷尉司确是站在同一立场的,若没有他这个身份,只怕皇帝会夹在太学和廷尉司之间左右为难。这左右为难本难不到他们头上,怕就怕在日子拖久了,案情的严重性在人心中淡去,皇帝便会以所谓的众臣之心为重。

    如此结案,薛氏之罪如何诛,涂氏与江氏之冤又如何雪。只怕廷尉司正堂的“秦镜高悬”匾也就成了一场笑话。

    纵然世态炎凉,随着时间的流逝,民众会渐渐淡忘。但扪心自问,他们几个过得了自己这关吗?

    这件事上,他们乃至整个廷尉司,周徐年、阮常明,没有人有理由拒绝敬谢他——就算冒着结党之嫌也不能拒绝。

    “这么光明正大地与廷尉府相交,于他自己有什么好处?”

    言信听着叶辛不情不愿的吐槽,淡定回道:“陛下知道。”

    这么说,这个二殿下一早将这事儿摆在明面上了?

    呵,无非就是年轻爱玩,想要寻求同好的托辞罢了。趁党争势头在朝野中还没成气候,不如大而化小为纨绔作为,先达天听,得了皇帝默许再光明正大行事。一句“纨绔”真是委屈了这位殿下啊。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皇帝看来,梁晋彦这样做有些鲁莽,但这样的“纨绔”作为,恰恰让皇帝对他“纨绔”的固有印象更为自信。一个只知道仗着自己身份四处耍威风的毛头小子,对正值壮年的皇帝来说确实不足以存有忌惮之心。

    真是本好买卖。想不到一个薛氏案,竟让一个毫不相干的皇子占尽了利处。

    此案后,不论他相交之心是真是假,周大人为官处事都要顾忌其几分了。但话又说回来,好在这里是廷尉司,虞国最高的司法机构,谁讲情面,廷尉司都不能讲情面。

    想到这里,叶辛想起那日阮常明说的,“愿他们初心永存”,一时竟有些感慨。

    或许这就是,久经官场之人的无奈吧。廷尉司前方的路,要靠他们一辈甚至他们的下一辈慢扶匡正,要靠他们一步一步亲自走出来。

    这得多难啊。

    此时此刻,她握着竹弩的手竟有些怯懦。

    五月春光将逝,清晨的凉气仅维持了两个钟头便匆忙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初夏午间的温燥。

    孟知瑜知晓今日场合,虽说是游猎,其实却严肃得很,和叶辛挑了一晚上的衣服,唯恐替廷尉府失了态丢了仪,这会儿却禁不住闷燥想要解开外衫。

    她一向活泼好动耐不住的,在她抬手瞬间便被项筠按了下去。

    “马上到了,再忍忍。”

    他们已在廷尉府门前站了小半个钟头了,这二殿下怎么还不守时啊。

    话音刚落,只见一小队人马徐徐而来,唔,竟还有辆华丽精美的马车。

    话说不是要去打猎么,坐啥马车?

    见梁晋彦停住,四人忙上前恭迎。但他却未向他们走过来,而是向马车伸出了手。

    看来有别人。

    一位端庄清雅面容姣美的年轻女子走了下来,向他们微笑示意。

    言信一愣,立刻深作一揖:“公主殿下。”

    梁晋彦笑道:“还是言长史记性好啊。”又向叶辛三人介绍道:“这是我胞妹霁月,闻诸位胆谋慧智,今日特来相交。”

    三人屈躬行礼,梁霁月大方受礼:“宫外就无需如此了。我应该比三位年长些,今后望与几位姊妹常往,慰以深宫寂寞,在此多谢了。”

    呃,这就姊妹了......叶辛三人皆是受宠若惊站着一动没动。

    虽是主动求以相交,但到底是公主啊,这也太抬举他们几个了。

    言信余光瞟了眼三人,皆是呆若木鸡,只得上前道:“公主这是折煞卑职与卑职的同僚了。既如此,时不我待,便上车出发吧。”

    梁霁月却抬手一挡,笑道:“来时只是图省事,坐了皇兄的马车,现下既是出游围猎,几位都是驾马而行,我又岂有呆在马车上的道理?”说罢便一步跨上马,动作行云流水颇显英姿。

    梁晋彦见此状也笑道:“言长史这回是一片好心无处安放了。”

    言信依旧恭敬还笑:“殿下又说笑了。”

    都是身手不凡的人啊,她一个臂无二两劲的废柴果然拉胯——就算是项筠,这几个月来也孜孜不倦地练身体,早就比她强多倍了。想到这里,叶辛不禁有些打退堂鼓。

    “这匹矮些,对你来说比较容易。”言信似看出她的踟蹰,从后面牵了匹马驹,将缰绳递给她。

    这还有一个雪上加霜的。

    她心下顿时涌起一阵邪火,轻蔑道:“言长史操心得过了头了。”转身便跨上一匹壮年的枣红马。

    言信无奈笑笑,只得将那马驹递给梁晋彦的护卫晏金。

    还是年轻,心中有何事都写在脸上,这叫他如何放心呢。

    “啪!”

    一颗石子划出一个生硬的弧度,摔进了水里,惊起了圈圈涟漪。

    这个猎场傍镜衣湖而建,穿过丛丛树林便能望见对面的芦藩丘,视野甚是开阔。

    不善骑射的叶辛没跑两步便拴马,蹲在河边,一个人无聊扔石子。看见被吓跑的鱼儿,她竟觉得舒心不少。

    “看来这几天言大哥教得并不到位啊。”

    叶辛不用抬头都知道是谁在废话,但她心中烦闷,懒得搭理他,便装作没听见。

    项筠收整了弓箭,将马拴好,也坐了下来。

    “看来你的腿也完全无碍了么。”

    “大姐,都大半年了,不用时时刻刻提醒我欠你的。”项筠本想说两句好听的,一听她这话,顿觉不爽。

    叶辛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种惹人生厌的人,到哪都是。

    她没资格奢求这奢求那的。

    “你不欠我的。”

    项筠却是个吃软不吃硬的。

    听到她态度软了下来,他便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但对你好的是我爹娘和知瑜,又不是我,你也不必就不计较了。”

    这什么绕来绕去的关系,叶辛脑子闷闷昏昏,懒得去想,便没搭话。

    “很多年以前,我也跟你一样的性子。”

    “每天就是从床上挪到椅子上吃喝拉撒,再挪到床上去,日复一日,没有生活的盼头。”

    “我不想见任何人,不想理他们,谁来安慰我也不想理。”

    “包括爹娘和知瑜。”

    “因为我怕他们见到我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叶辛抬头看他。

    她没想到一个整日和她说不齐三句话便针锋相对的人今天竟会和她吐露自己的心声。

    “可是慢慢我才知道,他们为了我这双腿,背后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泪。”

    “而我因为自卑,却一点笑脸都不愿意给,是不是太狼心狗肺了?”

    说到这里他自嘲了一声,“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爱你,而你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自己。”

    “做人还是比做刺猬要快乐得多,不管从前经历了什么。”

    刺猬......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能让自己缩进壳子,将冷漠刺向他人,这就是此刻的自己。

    与其说是刺猬,不如说是带刺的乌龟,比起刺猬甚至还少了点面对现实的勇气。

    叶辛心下涌起一阵厌恶,是对自己的厌恶。

    出谷数月,经历种种,自己已经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伤人的“刺龟”了。

    “让我有勇气有机会不做这个刺猬的,还是你呢。”

    项筠站起身来,俯视着她,认真说道。

    这个家伙,如今看来还蛮明事理的。

    “好啊,今天这番话,就当你在回报我了。”

    “那你得受用不是?”

    叶辛望向镜衣湖,一只白鹭掠过,又惊起一圈涟漪。

    “自然受用......”话音未落,只见梁霁月和言信双双驾马归来,看背袋貌似收获不少。

    叶辛定定站在原地,忽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

    项筠见她此态这才明白原委,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站远了些,似乎想让自己的惊讶也被言信发现:“噢——原来如此。”

    他狡黠地笑道:“原是我唐突了,叶女侠的心事是这个啊。”

    这个家伙没安稳一分钟,便要给她找不痛快。

    她也不甘示弱,冷笑道:“不知知瑜现在跟谁在一起呢?”

    眼下六人已到四人,知瑜自然是跟——

    果然,项筠脸色一变,拔腿就跑,独留叶辛递缰绳的手停在半空中。

    劝人的和被劝的,都是傻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