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丝网

    “老大,你呀,放了假,一天到晚,就是玩,你看人家的地坪里咯,家家都晒了鱼呢。你也想办法去捉点鱼回来啦,你又不是不会捉。”妈妈说。

    “他们都是用现在最先进的捕鱼工具丝网子打的鱼呢,我们家又没有丝网。”老大说。

    “你不知道去买丝网子啊?”妈妈说。

    “那你给钱啦,我去买一条丝网回来。”

    “要多少钱一条?”

    “建满他们买了是15元一条。”

    妈妈把钱给了老大。

    老大于是去问建满丝网哪里有买,建满告诉说向阳花那边有丝网子买。

    “我们荷花园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捕鱼的丝网。只有知识青年、瞎子叔叽和你们家没有。每到下雨涨水的时候,家家都把丝网围住跑到上面浅水滩里的鱼。遇上运气好,一网要打几斤条子鲫鱼。家家都晒了干鱼。这个丝网子打鱼最好哒。”建满说。

    “难怪我妈妈说,家家都有鱼。”

    老大拿着妈妈给的15元钱,在向阳花那边买了一条50米长的22牌子的新丝网,还用自己的2元钱买了一条同样长的25牌子的烂丝网。老大想,这条烂网如果仔细补好,就和新的一样。这样不仅可以节省13元钱,而且修补好后也可以捕鱼。几乎是花一条网的钱,得两条网,划得来。两条网配合捕鱼效果好些。捕了鱼就可以为家里改善生活。

    水边人家,都会捕鱼。荷花园人家打的鱼,都是供自己吃,没有一个拿去卖的。

    丝网,是当时湖区捕鱼最先进的工具。用这种工具捕鱼,既轻松,又不费时间。而且大小鱼都能捕到。如果放的位置好,捕的鱼也多。

    有一次下雨,老大在汤队长家里躲雨休息,正好看见汤队长在利用躲雨的机会补丝网。老大于是站在他的后面仔细地看补网。他就把补网的方法记在心里。回家后,马上削了两口补网的篾针,并且,用塑料线在一个网袋上学着补网。

    有一天下雨,不能出工。老大正好拿出那条烂丝网来学着汤队长的办法进行修补。首先把丝网固定在两把椅子靠背上,然后拿出自己削制的修补渔网的篾针和塑料丝出来,从头开始,对这条烂丝网的每一个破洞进行修补。补第一个洞时,老大不太记得补网的方法了。于是一边回忆汤队长补网的方法,一边对丝网左看右看进行研究,没补好的剪掉又重新补。通过几次反复,终于找到了补丝网的方法。正好摸到了路子,在修补丝网时毛砣来了。她虽然住在水边,却不会使用任何捕鱼工具捕鱼。当然修补渔网也是外行。她一见老大在补鱼网便说:

    “哎呀,你会补丝网啊?”

    “学着补啊。”老大说。

    于是,她把老大刚才补好的地方——仔细看了一下,又站着看了一会儿老大补网的情况后说:

    “你这是跟谁学的?”

    “没跟谁学啊。就是自学的啊。”

    “自己能学会补网啊?你知道吗?”

    “什么?”

    “我听汤队长说,补网的是师傅,织网的是徒弟。”

    “可我,不会织网,只会补网。”

    “汤队长说补网是活的,织网是死的。”

    “荷花园,只有一个人会补网。其他人都补不好。”

    “就是汤队长会补网啦。那天下雨,汤队长在家里补网时,你也在那里躲雨,我站在他后面看了一会儿,回来我就照着他的样自己削了两根篾针,学着他那样补,慢慢就会了。”

    “看一回,就会补。你有这样的本事啊?真不简单。好多人在他那里学了,回去还是补不好。我看了你的补得和汤队长的一样。”

    “这条网,我在向阳花那里只花了2元钱买的。”

    这时,建满也来了。他一看老大补的网,便说:

    “今后,你就是荷花园的补网高手。”

    “我是那天下雨偷学得你爸的。”

    “这不叫偷学,叫瞟学。”

    “我是瞟学得你爸的。”

    “你真有心。样样都会,粗细都行。”建满边走边说。

    “真的,你怎么看一回就会补网了呢?”建满又说。

    “还不是补网有好处。我在你那里看你爸补网时,我心里就在想:学会补网真好。自己的网烂了,可以自己补好。再者,买条旧网可以补好如新。我看到了这些好处后,所以,我看你爸补网时,就格外的认真。从你们家回来后,我马上就自制了两口补网的针。我就在练习补网。及时学习,所以就会了。”

    “丝网只要下水就会有洞。不会补网,那一条新网打不了几次就冒得用哒。”

    “如果我遇到了自己不能补好的地方,我就来请教你。”

    “我不是很熟悉,但我觉得你已经补了这么多都没有难住你,你不会遇到不会补的地方了。”建满说完就走了。

    “祝你打很多鱼。”毛砣说。

    “打了鱼,我送给你吃。”老大说。

    “谢谢。”毛砣也走了。

    老大通过一周的业余时间,终于把这条“二五子”修补好了。用肥皂水把它洗得雪亮的,又在清水里将肥皂水漂尽。挂在那条新网一起,看不出补好的这条是旧的。老大好像在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他突然觉得湖区的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善于动脑。

    22牌子的丝网结构:就是用塑料丝织成一个长约五十米,宽约一米的网格。四周用粗塑料线框边,叫纲子。浮在水上面的是浮筒。浮筒用泡沫做的。筷脑壳那么大,一寸长一个。每隔一尺装一个浮筒在纲子上。在水下面的叫脚子。脚子是用铅做的。每一个铅脚,也是一寸长,只有香棍那么粗。每一个浮筒下面都对应的装一个铅脚。浮筒是向上浮,铅脚是向下沉。他们联合起来的作用是保证丝网垂直的竖在水中。

    丝网捕鱼的原理是:每一张丝网的网格大小都是固定的。而鱼的头小身子大。当鱼在水中游动时,遇着了丝网后,它想用力穿过去,如果是鱼的大小正好符合丝网格格的标准,它的头穿过丝网的网格时,身子被卡住了。鱼越是想过去,就卡得越紧。所以就被牢牢地卡在丝网上。这就是丝网捕鱼的原理。但如果是一条大鱼,它就把丝网冲烂了,所以,每一次打鱼丝网都有被大鱼冲烂的现象。如果是很小的鱼,它就从网格里直接穿过去了。所以,你要估计那里有什么鱼,就撒什么网。

    越希的丝网,就能捕越大的鱼。捕大鱼的丝网是不准放的,放了就会被巡湖的人没收。巡湖的人驾着一条船,船尾巴下面拖着一个铁钩,日夜在湖里穿梭,如果遇了捕大鱼的丝网就会被铁钩钩住。

    丝网捕鱼,是鱼自己钻进去的。无需捕鱼人用力去围捕。所以,非常先进。而捕上来的鱼又干净,又好吃。一般情况是,二十二牌子的丝网可以捕游条子一类的小鱼;二十五牌子的丝网子可以捕三两到半斤的鲫鱼之类的鱼。但特殊情况是,如果丝网子放得比较宽松,遇上比较大一点鱼,也能包住。那是,丝网的线挂住了鱼翅,而被挂住的鱼又不知后退,只知一味地向前猛冲,而它又无力冲破丝网,结果就被丝网越缠越多越缠越紧,以致几米长的丝网把它团团围住无法脱身。特别那些性子急的鱼最容易被丝网卡住。正如性子急的人最容易被人利用一样。

    用丝网捕鱼不同于其他捕鱼的工具,它有自身的规律。

    第一,要放在鱼经常出没的地方,就是说你要知道哪里是鱼经常出没。

    第二,要把丝网放得弯弯曲曲,宽宽松松。丝网放得太紧太直,是捕不到鱼的。

    第三、要抓住有利的机会,也就是特殊的天气。

    老大的捕鱼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一个雨后的下午,空气十分的新鲜。小虫子在唧唧唧……的叫着,鱼儿在水面跳跃。老大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定能捕到鱼。于是,他拿着丝网走向湖坡。把衣裤脱下放在湖坡上,迅速把丝网放在湖坡的一个转弯处。然后,上来把衣裤穿好。准备太阳落水时来收网。

    回到家里,老大躺在竹床上幻想着。一定有好多鱼被丝网缠住了。有大游条子、黄骨鱼、鳜鱼、红尾条子鱼,翘嘴巴鱼、鲫鱼、木扦子......他们正在挣扎。有的在打滚,有的在猛冲,有的已经冲破渔网,有的已经精疲力尽,有的已被套牢,有的在向白,有的已翻天......竟然打了许多鱼。拿回来被妈妈表扬得不亦乐乎。以至于妈妈喊他去做事,也没听清楚。还以为是妈妈看见了鱼,在表扬他。他说:

    “没事,没事。今后还会有很多的。”

    “这个孩子在做什么咯?说话犁上一句耙上一句。”妈妈在说。

    太阳,像一个红色的圆盘,停在漉湖的水面上。照得湖水红艳艳,美极了。老大来到湖边,来不及欣赏落日的美景,匆匆环顾了一下四周,连忙又把衣裤脱在湖坡上,下水去收渔网。真的啊,多可爱的鱼啊。丝网缠住了许多各类品种的鱼。有鲫鱼、红尾条子鱼、俏嘴鱼、最多的是木扦子。木扦子小的都有三四两一条,大的差不多七八两一条。这种鱼可爱极了。全身圆滚滚的,只有一根直肠子通到底。这种鱼性子躁,上网稍微久点,就死了。没死的,一般是刚上网。这一网只怕打了七八斤鱼。老大好高兴。他抱着渔网迅速上来穿衣,准备回去报喜。

    他把渔网放在旁边,迅速穿好了背心。短裤呢?没看见了。突然,他吓得立即蹲下来,把背心往下面扯,正好背心能遮住下面。他环顾四周,可什么也没有发现。他想:这就奇怪了,下去前,实在是衣和裤脱在一起的。怎么现在只有背心,没有短裤了呢。短裤到哪里去了?肯定是有人拿走了。短裤自己肯定不会跑掉的。难道是巡湖的人来了?

    太阳渐渐地落到漉湖的水下去了,黄昏渐渐的笼罩着湖面,他蹲在原地不敢起来,周围又没有人,喊又不好喊。真是急死人。鱼儿在网上跳动,老大知道这是鱼儿生命的最后时刻。有的身子不能动弹了,只有小嘴在不停的翕动着。知道它们比自己失掉裤子更急。鱼儿是生命垂危,老大是面子垂危。总不能光着屁股跑回去吧。那样遇见了人多不好意思啊。而且,这个藏裤子的人也许就躲在堤坡那边,想闹笑话。

    这时,夜幕渐渐地降临到了漉湖的水面。难道是哪个小孩子干的,在捉弄人。突然一个笑声出现在湖堤上。

    “哈哈……快点回去啊,等下会感冒的。”原来又是毛砣在搞鬼。

    “快点,莫搞鬼哒。把短裤丢过来。”老大说。

    “啊!你冒穿裤子啊?那我回去了。”她故意大惊小怪。

    “你跟我拿来啵?”

    “哎呀,动又动不得,还讲狠。”

    “你还不拿来是吧?看我以后怎样对付你?”

    “好啊。我也正想搞清楚这个问题。你今后怎样对付我?说给我听,我就帮你回去拿条裤子来。”

    “我知道是你拿走了。给我吧。”

    “不给。你跑回去是的啦。这又不远。反正现在天也黑了。再者,你那个小萝卜根又没人看见。”

    老大急得脸都红了。浑身都在发胀。她怎么又说出萝卜根来了。他真——真想不出什么办法对付她。只好说:

    “小萝卜根,你又冒得。”

    “一咋鬼啊。我们家种了几块土的萝卜,尽你的量。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各式各样都有。”

    “你把裤子给我吧,我给你鱼吃。”

    “鱼啊,我不要。”

    “那你要什么?”

    “我就要——”

    “快点说咯,我一定给你。”

    “真的?”

    “真的!”

    “你骗我呢?”

    “骗你不是人。”

    “好,你听清楚。我就要我手里这条裤子。”

    “嗨呀,你怎么还是这样?活水里的鱼好吃呢。”

    “不吃。”

    “我把鱼都给你,好不?”

    “不要。”

    “我会打你的——!”

    “你打我啊?那正好。你来咯,你站起来咯。”她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短裤,还一边得意地左右舞动。

    老大被她已经气得不行了,已经毫无办法。这时,好像听见远处有人喊:

    “姐姐!毛砣哎,回来吃晚饭咯!”

    “细砣在喊我回去吃饭。今天不和你玩了。才看见,这么胆小,站都不敢站起来,又不会吃掉你那萝卜根。给你。”说着,她把短裤包着一砣泥巴像扔菜瓜一样用力扔过来,转身就准备跑。

    “站住。拿点鱼回去吃。”老大迅速地把短裤穿好。

    老大立即在网上取了许多鱼,脱下身上的背心包着,给了毛砣。其他的鱼都用网包着。

    “谢谢。”毛砣说。

    老大抱起渔网像飞一样跑回了家。妈妈说:

    “你怎么去了这么久?”

    “我,我,我的网捕了一条大鱼。”

    “真的啊?”妈妈惊喜。

    “我费了很多功夫,可还是跑了。”

    “哦,太可惜了。”

    “啊吔,打好多鱼呢。”大妹说。

    “哦,真爱人。”外婆说。

    “快点,先吃饭。”妈妈在催促。

    吃完饭后,老大把丝网上的鱼取下来,并把它破好后,放了盐。准备明天中午煎糍粑干鱼吃。

    忙完以后他想,这个毛砣是什么时候拿走自己的短裤的呢?从脱下衣服到收网上来总共不过十来分钟。她怎么发现那个时候正好会去收网呢?她怎么把时间控制得这么好呢?竟然丝毫没有发现。老大也不是个麻痹大意的人,能偷偷的拿走他的东西而他又不知道,这个人必定很精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