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司马衷的世界 > 第十三章 我的亲家玄学清谈领袖王衍

第十三章 我的亲家玄学清谈领袖王衍

    在讲述黑胖倒台之前,先聊一聊我的亲家,也即是太子的老丈人,在我朝以“清谈”玄学著称的司徒公王衍。晋朝的灭亡,除了内部惨烈的权力争斗外,其实还与王衍这一类身居要职的清谈玄学家有关。

    王衍出身我朝另一个高门大族琅琊王氏,相比于我姐夫王济出身的太原王氏,舅公王恺出身的东海王氏,琅琊王氏在所有的高门大族中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望族,而且琅琊王氏名人辈出,如‘书圣’王羲之,后来辅佐我司马氏建设东晋朝廷的名相王导,都出身于这个家族。

    出身显赫的世家大族,拥有普通人无法拥有的资源,自然而然会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除了家族给予的教育资源,他幼年时还会经常外出遍访名师,终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年纪轻轻便已学富五车,受到周围的人敬佩,成为名噪一时的人物。但正也是这样一个清明俊秀,风姿文雅的人,却尤为喜好老庄学说。在他入朝为官后,时常将老庄挂在嘴边,当时无论是朝廷高官,还是在野人士,都非常崇慕他,后来他屡获升迁,官至司徒,位列三公,即使身居要职,依旧喜好与别人谈论老子、庄子,崇尚‘清谈’玄学。

    所谓的清谈,指的是不谈国家大事,不言民生,专谈老子、庄子,以及周易,时人称之为“清言”。

    自我朝开辟以来,“清谈”之风便在我朝士族名流中非常盛行,这些崇拜“清谈”玄学的士族名流平日里见面聚会,只要谁先开口谈论国事,民生,以及朝政等相关事宜,必定遭到讽刺,被其他人看轻,这群人在朝中不乏有身居要职,高官厚禄者。不得不说,这些人身居其位,却从不某其事,是我朝一大悲哀。

    原本上,“清言”这种玄而又玄的哲学观念,本是清静无为思想的一种表现,可当这种哲学观念被我朝上层士族推崇时,却逐渐沦落成一种空谈,不务实业的哲学观念,更有甚者,将‘清言’变成了信口雌黄。就好比王衍,平日里喜欢给人讲大道理,可是当他发现某个道理讲不通时,便会立即改口,不管对与不对,只要是他说的便是‘道理’,于是就给人留下了“信口雌黄”的印象。

    在我朝,像王衍这一类身居要职,却崇尚“清谈”玄学的人不再少数,但王衍却属于这群人中的代表,说他是领袖也不遑多让。凡事总言清谈,每每遇事,第一想到的便是明哲保身,而不是挺身而出。太子遭黑胖陷害被废时,王衍为防止惹祸上身,马上上奏朝廷,让自己的女儿王惠风与太子离婚,后来黑胖倒台后,害怕六叔公找他麻烦,为躲避祸端,于是选择躲在家里装疯卖傻。

    或许正是他这种不谈国事,不言民生的“清言”行为,得到多数人的争相效仿,当我朝乱象迭起,国势日微之际,却无一人挺身而出拨乱反正,而胡人正是看准了我朝内斗不休,元气大伤之时,方才佣兵南下,在中原大地上称王称霸。

    至于一生推崇“清谈”的王衍,结局自然好不到哪儿去。公元311年,晋朝灭亡前夕,羯族首领石勒率军南下,准备攻打洛阳。八王之乱的胜出者,独揽朝政大权的东海王司马越率军征讨石勒,期间被朝廷下诏视为乱臣贼子,于军中忧惧而死,随军同行的王衍被众人推举为大元帅。

    起初,众人共同推举王衍为帅时,王衍心生惧怕,连忙推辞道:“我年少时就不曾想过做官,只是积年累月,慢慢从一个小官升迁到现在的地位。今天之事,怎能让我这样一个没有才能的人来担任统帅。”于是推举襄阳王司马范为帅,襄阳王司马范乃五弟司马玮遗腹子,刚二十出头,作为一个没落王族,并没有领导众人的威望,但王衍为了推脱责任,硬是推举了襄阳王司马范。

    当时胡人势大,东海王司马越已死,朝廷无人敢与之争锋,无论是返回洛阳匡扶天下,还是继续征讨石勒,都只会落得自取灭亡的结果,于是王衍与众人决定带着东海王司马越的灵柩返回东海国避难,只可惜路上与石勒遭遇,兵马悉数被歼灭,王衍与一同随行的王公贵族也尽皆落入石勒手中。

    说到石勒,其实与王衍也算是有缘之人,因为他俩在很多年前便有过一面之缘。在石勒十四岁之时,随乡里的人到洛阳行贩,曾靠着上东门大声呼啸,当时在朝中任职尚书左仆射的王衍见到石勒后,感到非常惊异,回头对左右的人说:“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

    随即派人快马去抓捕石勒,恰好石勒此时已经离开。王衍号称玄学清谈领袖,只可惜他高深莫测玄了一辈子,却没玄出这个从他手中侥幸逃过一劫的少年,将成为他命中注定的杀星。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的玄妙,在石勒很小的时候,王衍因觉察出他异于常人,所以想要将他抓住杀死,可惜没能成功,许多年后,王衍反落入石勒手中,石勒也成为了他的掘墓人。

    王衍被石勒抓住后,由于他声名卓越,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塞外胡人都知道他的大名,石勒对他非常欣赏,在大帐中与他畅谈了很久,并询问了他关于晋朝灭亡的原因,王衍向石勒陈说了晋朝败亡的几大原因,除了内部的争权夺利之外,便是士族大夫的不作为,但每每说到关键之处时,总是将责任推脱给别人,显得晋朝的灭亡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还说自己从来都不喜欢参与政事,一直都想避免朝廷内斗产生的祸患,甚至为了乞求活命,劝导石勒建国称帝。

    石勒原本对他颇为欣赏,但看见他奴颜婢膝,推卸责任的样子后,心中大失所望,忍不住大怒道:“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随即叫人将他押出了大帐,王衍被押下去后,石勒对他身边的参谋孙苌说道:“我行走天下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还能让他活下去吗?”

    孙苌说道:“他是晋朝王公,终究不可能为我们所用。”

    王衍不可能为他所用,对于这一点,石勒心知肚明,于是决定杀死王衍,但王衍终究是一代名士,石勒出于对他的尊重,下令不能用兵刃杀死他,于是在半夜,石勒的士兵推倒墙壁,将王衍与那些王公贵族一同活埋于墙壁之下。

    据说王衍临死时,对身旁的人哀叹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这位官至司徒,位列三公,后又担当太尉,兼任尚书令,一度封侯拜爵,位高权重的清谈玄学家,死到临头时方才有所顿悟,可惜此时顿悟,却是悔之晚矣。

    其实在王衍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猜到了他的人生结局,此人便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王衍幼年时勤奋好学,曾去拜访山涛,据说山涛见到他后,感叹不已,待王衍离开后,山涛忍不住说道:‘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乱天下者,必此子也。’。或许在那个时候,山涛便已看出王衍清明俊秀的非凡仪表之下,其实并无果敢担当的骨气与血性,因此才会说出‘乱天下者,必此子也’这样的话来。

    后来东晋权臣桓温率兵北伐,横渡长江后,在远眺中原大地时也曾说道:“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或许晋朝的灭亡始于内部权力的斗争,然而像王衍这般身居高位,却从无作为的人,也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毕竟一个国家,若掌权的全是这种人,即使没有内部斗争,也终究会走向灭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