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高二从休学开始 > 第15章 一报还一报

第15章 一报还一报

    下午,张良还是抽空给她指导了一会儿,并模拟演练了一次。

    结果不理想,她还是差一截子,明显看得出不如同一批的高民。

    演练快结束时,有客户来了,他们就停了。

    这个客户还是那天于志接待过的,穿着破旧的老头,第一次一个人来,第二次带着老伴来,这次又自己来了。

    又是磨叽了一个小时,没交定金,走了。

    ……

    又一天过去了。

    本来于志要休假的,但是老头客户说今天也要来,所以他不休了。

    稍微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在早会的最后,领导安排了是高民的上岗考核。

    按说十个人已经够了,难道有人已经悄悄给经理提了辞职?

    跟之前一样,白总问:“谁来演客户?”

    上次张良考核,高民可是极尽刁难的。

    这次张良该大度点吗?往前看?一笑泯恩仇?

    不会!

    为了保险起见,张良都没等着白总点名,而是悄悄拍了一下旁边冯琴的肩膀。

    冯琴这回会意了,主动说道:“我来吧。”

    张良跟着说:“我也来,刚好我俩扮演夫妻。”

    这在考核里也是常见的,但还是免不了被大家眼神暧昧的看一看。

    高民脸色不好看了。又一想,没事,再刁难能刁到哪里?

    考核开始。

    前两分钟,张良没问一句,冯琴也没问。

    突然,张良问:“你这小区好停车不?”

    这其实是硬伤,这个时期的小区,停车位普遍不足。

    高民道:“很充足。”

    “总共有多少户?总共多少车位?”张良又问。

    “嗯,这个等下我查一下,问一下工程上的负责人。我接着给你介绍吧。”高民还算不错,这个时候,就应该如实回答。

    但是,他的心情、自信和气势已经受到影响了。

    半分钟后,张良问:“你这小区老人住不方便吧?”

    高民不理解为啥,又不能不回答,只好说:“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周边配套这么齐,怎么能不方便呢?”

    张良道:“过马路不方便。马路这边一家卖饭的都没有,还没有过街天桥。”

    闻言,旁观的同事都幸灾乐祸的笑了,这“客户”够心细、够挑剔!

    倒不是恶意,就是人性使然,看热闹不嫌事大。

    高民想了一下,才说:“以后咱这边也会开饭馆的。”

    言下之意:这很正常。哪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咱这边没发展起来呢,以后会很完美。

    举例,曾经有个美女置业顾问遇到这个问题时是这样处理的:她瞪了客户大哥一眼,说道:“嗯。”

    高民继续,张良却不问了,冯琴偶尔问一个。

    等讲到小区沙盘的时候,张良突然说:“小区咋没围栏?绿化肯定低的很。”

    高民刚松下的神经又崩紧了,心态稍微有点崩,又想了一下,才说:“小区有24小时保安巡逻,绿化还可以,我们请的是国外的设计师,呈现的效果好。”

    毕竟有经验,回答的内容还可以。可惜反应有点慢,表现的有点慌乱。

    后面,他不知不觉的被张良牵着走了。

    到这份上,旁观的人都觉得张良不好惹了。

    尤其是擅谈小三儿客户的女同事,已经决定收起自己的敌意了。

    高民讲某个户型的时候,张良说:“这个不好,厨房挨着卧室,烟味都飘进去了。”

    高民这次直接无言以对,他总不能说:“抽油烟机全吸走了,一点都飘不过来。”

    还是经理不忍心了,插话说:“继续讲下一个。”

    结果,这次张良说:“咦!厕所门对着卧室门呀!”

    这次高民反应过来了,说道:“房子总共就这么大,难免的。”

    再下一个户型,张良问:“厕所门直接对着餐厅吗?家里客人正在吃饭,你突然想上厕所咋办?”

    “噗!”旁观者忍不住笑了。

    高民情绪又有点崩了,说道:“那就不买这个户型了。咱接着看下一个。”

    张良又安静了一会儿,冯琴接力。

    等到谈判区,张良一连问了几个问题:防盗门是哪个牌子的?国产还进口?电梯是哪个牌子的?载重多少?速度多少?面积误差怎么办?你们家的层高是不是比别家的低?

    高民几乎讲不下去了。

    考核结果都不用问了,肯定是继续学习去。

    他表现的心理素质很差,但是大家都知道,是张良太刁难人了。

    一晃到了中午,张良难得正常吃一次午饭。冯琴请的,素臊子拌面。

    下午两点多,张良成交的第一个小三儿客户来取合同了。

    一次性付款的流程是,客户先签字盖章,三份合同公司全部收回,交开发商,等开发商签字盖章之后,再通知客户来取。

    美女客户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好几个。

    聊了几句得知,是她的闺蜜,以及闺蜜的丈夫、孩子、保姆。

    好事儿呀!不只是因为闺蜜漂亮,主要是闺蜜问房子了。

    行业里把这种情况叫老带新,这也是维护老客户的原因。

    又聊了一会儿发现,闺蜜也很好说话,她是跑保险的,很健谈,把自己的要求说的很清楚。唯一不足的是,她想贷款,不一定能一次性。

    半个小时后,乐观的一幕发生了,闺蜜交定金了。

    某些人在旁羡慕的牙酸。

    其实还有更好的消息,在张良的建议下,闺蜜客户终于松口了:“我也不是必须贷款,我的工作估计也不好贷款。我筹一下钱吧,估计得两个星期。能行吗?”

    当然可以,两个星期也比银行放款快得多。

    张良说:“我给公司申请一下吧,需要你写个书面申请。你确定一下时间。”

    冯琴表示:专业!又学到了。

    写完弄完,送走客户。

    张良也回过味了,客户应该一开始就有一次性付款的打算。说不清谁套路了谁。

    谁知道下班前,一个八卦传到张良耳朵里,说是闺蜜客户其实是卖海身的,丈夫其实是保镖兼姘头,孩子的亲身父亲下落不明。

    张良生气,打听。

    最后得知,是闺蜜客户的保姆主动告诉了售楼部的保洁,最后传了一圈。

    原话是:“卖什么保险,她是卖……”

    保姆是个挺辛苦的职业,挺容易博取同情,可是没想到,她还赚着人家工资呢,就这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