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献帝让我去找爹 > 第二十一章 脱身!流民的悲哀

第二十一章 脱身!流民的悲哀

    刘和的答案是:不!

    他想要改变这个结局,不想让史书再次侵染那些汉人的血。

    刘和对盯着他看的管承道:“我会改变他们未来的生活!”

    管承抱拳施礼道:“管承任凭公子驱使!”

    不得不说管承是个聪明人,知道刘和身份的人不少,这可是幽州牧的公子,黄巾想北上,北边是哪里?可不就是幽州嘛。

    这么多人,也就管承看到了这个机会,并且愿意来抓住这个机会,虽然刘和目前看还是个阶下囚,也不一定能起到什么作用,但烧冷灶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啊。

    只要拼命救出刘和去了幽州,能没有回报?

    刘和想了一下,过了黄河必然混乱,现在盯着自己的就是韩孟,黄巾军倒是没再关注这一群人,要说逃离的时机,就是过了河之后。

    不知道这群人知不知道踏冰过河不能整齐列队,越整齐越容易出事啊,至于怎么做还是得看情况啊!

    再看了一下管承信息道:“你领着你们的人尽量拖后靠近徐州这边,再派个人来方便通知你们!”

    【管承】刘和麾下忠诚度:90

    管承道:“石威留下即可!”然后施礼之后悄悄离开了。

    喊来陈到将石威带走悄悄混在护卫里,然后将糜竺请来。

    两人悄悄商量怎么脱困,刘和觉得这一过河估计也没人为难糜家人了,当初为了不让他们这些肉票变得值钱,可没人知道糜家主在这里。

    韩孟也只是盯着刘和,所以刘和认为过河前糜竺就可以脱困了,至于刘和,他告诉糜竺,得到消息,袁绍会插手,刘和小命没问题。

    随即两人约定以后糜家会派商队走幽州这一线。

    当晚做了个实验,刘和一帮人和糜家人分开了一些,果然那些骑兵根本买在意糜家人。

    第二天

    整个黄巾军的营地沸反盈天,张饶这些首领根本压制不住那些流民,因此也只能同意过河北上。

    黄巾战兵散布周围,尽量控制整个队伍向平原方向前进。

    糜竺安排他的护卫队伍缓慢地拖在后面,看着基本没人关注他们,安排了个护卫靠向后面的零散黄巾军战兵,给了些好处,战兵们逐渐越过糜家队伍。

    糜竺就这么简单的脱困了。

    至于刘和这一群人,虽然也比较拖后,但是韩孟那一队人还是跟在他们周围,没给他们机会。

    至于为什么不把刘和这些人直接抓起来,那你说这么裹挟着走方便,还是捆起来带着走方便。

    何况韩孟还有别的任务在身,袁绍还不至于只抓刘和一个人,跟刘虞彻底撕破脸,他写的信也只是点明刘和有危险而已。

    想想原本的刘和被袁术、袁绍陆续软禁,最终还能领兵对付公孙瓒,虽然是被利用,但起码没有直接要命。

    刘和骑在马上看着前面这乌压压的人群,混乱、嘈杂,扶老携幼带着仅有的家当艰难前行,这些都是流民,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称为黄巾贼、蚁贼、蚁民等等。

    他们有错吗?愿意成为流民吗?想求一条生路有错吗?

    身边的秀儿也有些伤感,可能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吧,陈到也算是流民,后面那些年轻人更是流民,所以都有些感同身受。

    华雄、于禁、黄忠都是上过战场的,虽然曾经是站在流民的对面,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惯了,张仲景见惯了生死,也有些淡然。

    人常说:人上一千,彻地连天,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如今在刘和眼前的又何止于十万,是总人数超过五十万的徐州黄巾军,更远处还有过百万的青州黄巾军。

    在这样的人群中想找某个人根本不可能,但是头领们是有大旗的,刘和远远的能够看见周围好几杆大旗。

    在东北方向逐渐靠近的一杆旗子上看到了“管”,这应该是管承的队伍了,可惜人密密麻麻的,根本看不到管承。

    就算是金手指打开,也只是看到一团团白色的光圈夹杂着绿色的光圈,偶尔露出一个蓝色的,瞬息之间就不见了。

    随着人群的前行,脚下的土地都已经压得平平的,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也许这里原来是一片麦田,也许是一片荒地。

    对于刘和来说看到的就是眼前的这些流民,如果站的更高些、再高些,可以俯瞰这黄河两岸几十里的话。

    就能看到远在乐陵,在颜良的刀下、马前,已经倒地了无数流民;远处的平原城墙下,也倒下了无数身插箭矢的流民,城墙上刘备心有不忍,公孙瓒面带讥色。

    更远处的冀州信都,一路大军已经在急速行军,目标正是平原方向。在更远处的幽州右北平,城外驻守着一支军队,而幽州前往青州的道路上也急行着一支骑兵队伍。

    稍近处的黄河上密密麻麻的人,正在寒意彻骨的冰面上蹒跚前行,还有不少人已经倒在了冰面上,即将成为冰雕。

    流民们也包括刘和都没有想到,黄河在下游河面可是宽至十几里,稍窄处也在十里以上。

    就现在这些流民的衣着,还有人穿着草鞋,包着树皮......又有多少要倒在冰面?就算安然过了河,也免不了大病一场。

    也许有人想到了,但根本不会在意这些,流民们对于他们也就是些写在文书里的数字罢了,最好利用完之后全部消失。

    南岸的流民们看着倒在冰面上尸体,都有些退缩了,停在了岸边,但是后面更多的流民涌来,推搡着前面的流民冲向了黄河,踩踏瞬间发生。

    人流涌过,留下了一地尸体,后面流民又停下,再被推搡......开始了死亡循环,直到地上的尸体阻碍了前行的步伐。

    来到河边一处土坡的刘和看着这些场景,来自后世的普世道德观让他心中无比悲痛,已经逐渐习惯战场上生死存亡,但见到这种天灾甚至人祸之下的悲剧,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对于那些推动此事的幕后人物痛恨无比。

    身后众人都有些眼红,就算华雄、于禁、黄忠这些杀人无数的将军,也对这些流民的遭遇感到悲伤。

    张仲景长叹:“即便安全过河,也必将大病一场,十去一二啊!”

    刘和抿着唇,看着身后的的那些战兵、那些黄巾军的头领们,那些大旗之下谈笑风生的大人物,还有那一支骑兵队伍,这些为了自己的野望,将这无数流民推进深渊的恶魔。

    但实力太弱即便想做些什么,也无能为力,心中无数念头滚动,到了唇边只留下:“准备过河!”

    这是刘和刚刚产生的想法,战兵们在后面驱赶流民,并没有过河,是因为过了河就会被大量流民裹挟。

    即便是这几万军队,在那滚滚人流里也会被分割成无数碎片,失去战斗力,想要再整编成军,就需要更多时间。

    而在此时,后面的流民因为河边冰面上的尸体有些停顿,河道里出现了短暂的空白,那些战兵们正在清理尸体,以便于后续流民过河。

    看着众人悄悄的做好准备,刘和吐出一个“走!”策马前行。

    随着刘和的话语,十几骑带着马车冲下了小坡,在这被无数人用脚踩出的平地上,马车也跑得飞快,黄叙抓着车帮,拉着廖化,两人紧紧贴在车板上强忍着颠簸。

    这一群人瞬间启动,黄巾军并没有什么反应,毕竟这些人与他们无关,就算想要那些马匹,也是打算在过河整军之后,但现在人跑了,没有马的他们只能看着。

    后面韩孟一愣,他根本没想过刘和现在会跑,原打算过了河再将他们关押起来,现在就跑了咋交代?

    也没多想大声呼喊将骑兵集结追了过去。

    后面的张绕、管亥根本没在意,毕竟他们也不愿意劫持刘和,得罪幽州牧很好玩吗?

    刘和策马奔行,稍微回头看了一眼,便轻拉马缰偏转方向顺着河道向下游跑去,这样一会流民继续前行便会隔断追兵。

    黄忠处于断后位置,看到有人追击,取下长弓,转身一手连珠箭射出,瞬间五人落马。

    韩孟一滞,勒马叫停部队,这还怎么追?一眨眼没了五人,是不是十个眨眼自己人全没了。

    但要让刘和就这么跑了,他可不甘心,正要回去让张绕派黄巾去追,就看见不远处一队黄巾贼跑了过来。

    正是管承麾下,看到刘和跑了,瞬间反应过来,大喊“我们去追!”带着300多人就跑下了河道。

    韩孟看到有人喊着追击,也就返回了河岸,去找管亥问问是哪个去追击了。

    果然如同刘和所预料的一样,随着流民再次前行,密密麻麻的人群瞬间就填满了身后的河面,即便再有人想追,也只能望人兴叹了。

    刘和勒马慢行,众人也都放下心来,暂时是安全了,前面是空空的河道,后面是步行的流民。

    片刻后管承带人追了上来,对着刘和佩服道:“公子好眼力!果然脱身了!”

    刘和道:“你们的家人呢?”

    “公子放心,都交代清楚了,不会被裹着进人流,就在最外围,过河安全了就去联系!”管承道。

    刘和道:“那就速速过河!尽量靠着下游走!”

    管承这些人的家人除了刚出生的小孩,都是黄巾流民出身,可以说是死里逃生挣出的活命,经验很丰富了,跟着流民群过河是没有问题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