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侠义剑心 > 第二十三章生死相随

第二十三章生死相随

    冬夜漫漫,拓跋杰独立于城墙之上,他身披铁甲,面色凝重,他目瞪着城下荧荧火光闪烁。

    片片雪花飘落,声声战鼓似雷鸣。拓跋杰紧握刀鞘,寒风吹散了他口中热气。

    远山微茫,黑压压的辽国兵士驻扎在城下五里,已将胜州之地围得水泄不通。拓跋杰深知,他已然逃不过此劫,他的脑海里已经可以想象得到辽军破城的场景,他在想要如何才能保全城里刚刚重逢的姨甥。

    天刚刚蒙蒙亮时,天上的箭宇,火石如雨一般,如一枚枚流星划破天际。冲城车一声声撞击将要腐朽的城门。没过一会儿城门被冲破。入城后辽军所到之处,皆野火弥漫,寸草不生,尸横遍野,妇孺哀嚎不绝于耳。拓跋杰只能拼尽全力与辽军冲杀,他身上铁甲被砍的支离破碎,鲜血染满了他的双禁,手中刀已不见利刃,刀身残破不堪。

    直到身旁兵士越来越少,直到他的力气越来越弱,一把把弯刀刺进他的胸膛。

    大雪纷飞,拓跋杰双膝跪地,没了半点生息。首匪已死,就在众辽兵士放松警惕之时,只见从屋顶之上飘来一人,如叶落一般挡在拓跋杰之前。

    “是个女子!”周穆雨横刀立于此,见有人上前,当即向前横斩,那兵士只在瞬息便已身首异处。热血一撒染白了雪,溅在周穆雨的脸颊。

    周穆雨与众辽军厮杀,没过一会儿,厮杀声戛然而止,辽军渐渐四散开来,那街道之上没了半点生息。

    徐荛醉酒还未醒来了,梅千念与徐荛身处地道之中,他将暗门打开一道缝,透过缝隙看去,只见周穆雨倒在血泊之中,他们师徒二人被辽国兵士随意抛到一旁,他们二人一人在上,一人在下,他们身上盖上了薄薄一层落雪,如果没有注意到他们身上血渍,他们神情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梅千念合上暗门,地道里一片漆黑,一阵啜泣声后又戛然而止。

    拓跋杰上城门前特地将他们带入这地道之中,临走时怕她跟来特地封住了她的穴位。

    周穆雨情急之下强行运气冲破穴位,这让她身受重伤,口吐出鲜血。

    “千念,饿不饿,我去给你找点吃的。”地道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梅千念看不到不到姨娘所在何处,只感受到一股莫名其妙的清风,这让他想到在华山时所见闻。

    “我不饿,姨娘……”梅千念刚出声,却见周穆雨打开了暗门,日光从她的头上映照而下,片片雪花从她的双眸划过。“姨娘!”梅千念不敢太大声,怕引来辽军。

    周穆雨的心里萌生一股悔意,这份悔意全因梅千念而起。她含泪轻笑,随即走出地道,合上了暗门。地道里一片寂静,黑暗充斥在这里的每一片角落。

    当年长安血夜在梅千念心里越发鲜明,曾经的回忆在梅千念眼前又再一次上演,他开始不自然的发抖,眼含热泪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他不甘心苟全于地道之中,他不敢走出地道一步,他怕死,外面的厮杀声渐渐消失,伴随而来的是一声声哀嚎。他的双腿开始发软,他只能紧紧抱住徐荛的胳膊。

    平静之后与姨娘的点滴开始浮现,他突然发现这一切好像都早有预料,梅千念开始回忆到底是什么时候就有了这种端倪。

    自古以来边境少有安宁,宋辽之间更不必多说。拓跋杰是一个有抱负,为保一地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称得上一声侠者。然而周穆雨并非如此,她好似从来没有闲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她生命的全部,都只为自己所在乎的人与事。

    辽军在城中屠戮许久,直到次日宋军才匆匆赶来,打退辽军。

    梅千念在地道里一直等到夜深,直到再也听不见哀嚎才走出地道。

    一座城池已然化作一片废墟,数不尽的火种随风飘散,所到之处皆是灰烬,雪越来越小,厚厚的落雪盖不住街巷两旁的死尸。

    城中守卫兵士加上拓跋杰与周穆雨共计只有八十一位,他们足足拖住辽军两个时辰。梅千念与徐荛只找到七十二具全尸,他们一具一具将尸体运到城外,他们挖出的土丘宛然一座山峰,随便寻来的一片空地,衍生出了他们的陵墓。

    拓跋杰与梅沁的尸体因为天寒,他们的衣服,肌肤紧密粘连,梅千念想把他们分开,为他们一人立一座墓碑,徐荛却制止了他。“太阳要下山了,从今以后百姓们没人会记得他们,依我看就让他们兄弟们一起在此长眠,相互陪伴吧。”

    梅千念暗想有理,他轻轻点了点头,沉默不语。他平静的宛然一座墓碑。梅千念劈柴立碑,徐荛为陵墓填土。

    梅千念在墓碑上刻“墨家侠士八十一者”。

    梅千念徐荛行三叩九拜之礼,以水带酒尽数酹于墓碑之下。心中纵使万语千言,都抵不过一声所念之人在眼前重现。纵使思念万般难却,都是回忆里的悔,所念之人无限想象。

    梅千念背上水寒,将《羽家剑法》塞进包袱。临走时他驻足回望,那座城大火渐熄,他似乎看到听到了兵甲队列,还是妇孺洗衣,或是幼童嬉戏。

    江湖上,街坊里,高居庙堂也好,市井小民也罢,自此以后再没有过有关墨家的半点消息。只是偶尔还有戏子能依稀想起这世上还有过曾经关于他们的故事,读书人看腻了四书五经偶尔翻阅《墨子》,武者只知剑招拳法既要如此,亦要这般,却不知这传承自何人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