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造化仙缘 > 第8章 王戈

第8章 王戈

    营帐的卷帘被拉起,那名叫韩玉典的药堂弟子带着其余四名学徒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周清云几人,韩玉典说道:“嗯!既然都到齐了,跟我来吧。”

    说完,也不待众人回应,转身向着营地门口走去,四名老学徒跟在后边,周清云等人连忙跟上。

    与此同时,其余各堂的弟子也陆续从营帐中走出,招呼新入门的学徒跟在身后,向着营地入口汇聚而去。

    这一场景惹得周围看热闹的灾民一阵羡慕,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去报过名接受过测验,奈何被刷了下去,看着这些“成功人士”,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了。

    来到营地外,周清云等人这才看到,外面不知何时来了数十架马车,每架马车坐下十个人不是问题。

    众人在空地上列队站好,最前面是各堂弟子,后面是老学徒,新晋学徒则排在最后面,看这个架势是在等阳武堂的“大人物”过来。

    见“大人物”还没来,诸位新晋学徒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纷纷交头接耳,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特别是其他堂口的人,周清云也在其中。

    武堂站在第一列最显眼的位置,也是招收人数最少的,只有三人,但却极好辨认,一身肌肉棱条分明,力量感十足,凶悍之气更是扑面而来;

    工堂位于第二列,是招收人数最多的,足足有十七人,大都给人老实憨厚之感,但不要小瞧他们,能通过工堂测验证明他们有着一手精湛的手艺活,都是各行的精英;

    商堂位于第三列,招收的人数不算多,只有六人,但他们却是最活泛的,已经开始有人低声言谈、打听消息、拉扯关系了;

    内务堂位于最末尾,招收的人数与药堂相同。

    而在这些人的对面则是阳武堂招募的矿工,足足有四五百人,黑压压地聚在一起。

    周清云有些犯迷糊,药堂的序列竟然是倒数第二,仅高于内务堂,不是说药堂名声很大吗?

    既然想不通就不去想了,不管怎样能够离开灾民营,对他都是有利的。常言道“三分机缘,七分努力”,这机缘既然来了,剩下的就靠他自己了。

    众人并没有等多久,就看到张主管和那名阳武堂领队之人走出了主帐,一边谈笑着,一边走向阳武堂的弟子。

    “任执事,这阳武堂弟子的眼光就是好,这新招收的学徒不错啊!一个个精神高昂,你可算是捡到宝了!”张主管目光扫过众人,笑呵呵地说道。

    “底下弟子办事确实牢靠,但这也是沾了张主管的光,不然光有眼光可招不到人啊。一下带走这么多人张主管可不要心疼啊。”任贺看了一眼这些新招收的学徒,面露喜色。

    “任执事就不要谦虚了,这些人放在我这里也是发霉,还是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好。”张主管不以为然地说道。留在他这?怎么可能?他巴不得都送走呢!当然,他也知道这是任执事的场面话。

    “那我可就笑纳了。张主管,军士的事可就说好了,将他们护送到矿场就好,就是这里不会出什么乱子吧?”他说的“他们”自然不是这些学徒,而是那些矿工。很明显在主帐之中他们达成了什么约定,由张主管手下的军士“护送”这些矿工到翠云山。

    “能出什么乱子?谁敢出乱子?放心好了,这些人我一定原原本本地给你送到。”张主管豪言道。笑话,一些灾民能闹出什么乱子,他手下的军士吃的可不是救济粥。

    “哈哈,那我可就放心了。”任贺大笑一声。

    “见过任执事!见过张主管!”看到两人过来,领队的弟子齐声问好。

    “见过任执事!见过张主管!”后边的学徒也都肃然高喝。

    “不错!精神高涨,劲头十足!”任执事点了点头,称赞道。

    “任执事,此番武堂共招收三人,这是他们的名单。”武堂带队的弟子汇报道,并将一份名单呈给任贺。

    “任执事,工堂共招收十七人,都是各行一顶一的好手,这是他们的名单。”

    “……”

    各堂的带队弟子陆续将招收学徒的名单交给任贺,任贺看了一眼后称赞道:“不错,一共四十人,这都是我阳武堂未来的骨干。”

    顿了一顿,任贺看向新招收的学徒,开口说道:“我姓任,乃是内务堂执事,你们可以称我为任执事。祝贺你们通过测验,成为我阳武堂的学徒。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各堂弟子安排他们上车,我们即刻启程,赶回阳武堂,不要让掌门和诸位堂主大人等太久,等到了阳武堂再为你们一并举办入堂仪式。”

    出乎众人意料,此人并未说太多,而是急忙催促着众人赶回阳武堂,这不仅让众人浮想联翩。周清云猜测阳武堂恐怕不只在这里招收学徒,在晋阳县也招收了一批学徒。

    这才是合理的,毕竟这不是招矿工,没必要舍近求远。而且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测试为何如此严苛的原因,在这里招的都是最优秀的,晋阳县招的学徒数量恐怕更多。

    周清云等人在韩玉典的安排下上了一辆马车,马车一辆辆启程,在官道上汇聚成一列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向晋阳县城。

    车上除了他们七人,还有一名老学徒,正是那名给他们测验评分之人。

    “哈哈,诸位师弟不要惊讶,我叫王戈,你们称我为王师兄就好了。我是安排来给你们介绍阳武堂的情况的,毕竟你们都不是晋阳县本地人,对阳武堂不甚了解,仅有的一些恐怕也都是道听途说,算不得多真切。”那人似是看出了众人的疑惑,开口解释道。

    众人一脸恍然之色,同时也对阳武堂此举深感佩服,初来乍到,什么最重要?信息!阳武堂这一安排可以很好的帮助众人熟悉环境,更快地融入其中。

    “这阳武堂能成为晋阳县最大的势力果然是有原因的,仅此一项便令人舒服,加入阳武堂看来是没错了!”众人不免在心中想到。

    看着众人面上的表情,王戈也能大致判断出众人心中所想,毕竟他也经历过,知道此举对新入堂的学徒的意义。即便他是晋阳县本地人,但一些信息不入阳武堂是不可能知道的,外界传的再邪乎也不如身临其中感受一番。

    等众人明白过来后,王戈开口说道:“阳武堂立派于大魏洪武二十三年,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七年的历史,立派祖师乃是张广武老祖。立派晋阳,以武立堂,因此取名‘阳武堂’。如今阳武堂……”

    众人专心致志地听着,将一些重点信息牢记于心中。而对于记忆与悟性远超众人的周清云来说,虽不能做到过耳不忘,但记住绝大部分关键信息还是可以的。

    根据王戈的讲述,阳武堂由掌门总管,下设五个堂口,分别是武堂、工堂、商堂、药堂和内务堂。各堂设堂主一名,执事数名,下面是弟子和学徒。至于再下面的佣人、矿工,那是杂役,不算入阳武堂编制。

    阳武堂以武为尊,人人习武,无论是学徒、弟子,还是执事,皆身穿武服。阳武堂的标志是一柄黑色长刀,象征着阳武堂一往无前的武道意志。该标志也被绣于武服上,学徒位于左肩,弟子位于左胸,执事位于胸口,堂主的则是绣着金边。

    通过武服的颜色可以轻易地区分堂口,黑色是武堂,灰色是工堂,蓝色是商堂,青色是药堂,白色是内务堂。

    阳武堂掌门杨武乃是阳武堂第一强者,一身武功出神入化,罕有敌手。据王戈所说,杨掌门雄才大略、有勇有谋,接任掌门之位不过十余年就带领阳武堂发展成为晋阳县第一大势力。

    武堂是阳武堂最核心的堂口,阳武堂以武立堂,每名门人都要习武,其中的优异者会被选拔进入武堂重点培养,可以说每名武堂弟子都是一位强者。武堂主要负责阳武堂的保卫工作,所有和“武”字相关的地方都能看到武堂的身影,例如店铺护场、据点守卫、商队护卫等,同时武堂还承担着执法队的角色。武堂堂主王军乃是阳武堂里仅次于掌门的第二强者,武堂现有执事五名,负责教习门下弟子武艺和领队护卫。

    工堂是阳武堂人数最多的堂口。工堂下辖多个工坊,除了弟子和学徒之外,工堂还有一大批作坊工人负责生产,他们手艺不精,但做一些简单枯燥的工作还是可以的。每个作坊负责一种制品的生产,生产的制品除了自用外,其余的都放到商堂售卖。工堂现有执事六名,相当于作坊的坊主,都是各行的绝顶人才。工堂堂主赵升算是阳武堂当中资历最老之人了,从上任掌门开始,他就一直担任阳武堂工堂堂主一职,为阳武堂的发展尽心尽力,在堂里有着很高的威望。

    商堂是阳武堂的主要财源,负责阳武堂的采购与销售。俗话说穷文富武,阳武堂以武立堂,众门人习武需要大量的财物。商堂通过低买高卖以及售卖工堂和药堂的制品收敛钱财,同时收购原材料和大量资源。商堂手下更是有着一只商队,活跃于周遭数县,虽然规模不算大,但也为阳武堂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而且近年来阳武堂重点扶持商堂的发展,可谓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最近更是传出堂里有意扩大商队的规模。商堂堂主名叫钱威,商堂现有执事五名,负责商铺和商队的统领工作。

    药堂是阳武堂的新兴堂口,负责采药与制药。阳武堂以武立堂,需要大量的药物用于淬体和疗伤,这也使得药堂成为了阳武堂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前药堂一直不温不火,虽然功能齐备但却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直到李空文成为药堂堂主后这一情况才得到改善。随着近年来药堂堂主李空文制药手艺的提升,药堂的发展也陡然提速,如今更是名传周遭数县。药堂现有四名执事,药堂学徒负责采药和处理药材,弟子负责制药。

    内务堂是阳武堂的管家,除了弟子和学徒外,还有一大批杂役。内务堂的学徒弟子维持着阳武堂的运转,负责库存管理、俸禄发放、任务核定以及人员招募等工作。杂役负责门下弟子的衣食住行,里边都是些普通人,不能习武,又没手艺,只能做些伺候人的工作赚些钱财。内务堂现有执事三名,堂主张鑫看似名声不显,整天像个老好人一样,但却绝对不能轻视他,因为他也是辅佐过两任掌门的人!

    听完王戈的描述,周清云发现这阳武堂不愧是传承数百年的势力,组织严谨,传承有序,看来加入阳武堂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