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造化仙缘 > 第9章 人外有人

第9章 人外有人

    “好了,关于阳武堂的基本情况就这些了,里面难免有什么遗漏,还望包涵。若是有不理解或者感兴趣想知道的,现在就可以问我了。”王戈待大家消化了这些信息后,开口说道。

    “多谢王师兄,师弟我有一疑惑,想请王师兄解答。”周清云扭头一看,却是那徐海第一个开口提问。

    “徐师弟但说无妨。”王戈笑呵呵地说道。

    “我观我等之测验甚是严格,似乎只为择优,而不取众,是否是堂中还在其他地方……”徐海小心翼翼地说道,毕竟这等事不是他们能关心的。

    他其实并不关心阳武堂的目的,他只想拉近与王戈的关系,王戈毕竟在阳武堂呆了几年,一些事情比他们更加清楚,若是能与王戈交好,到时候王戈稍微提点一番,都能让他受益匪浅。

    因此他选择第一个提问,而且选的问题也大有文章。普通的问题,王戈随口就解答了,难以放在心上;太难的问题,王戈也不一定清楚,甚至可能弄巧成拙,让他心中不喜,毕竟他也只是一名比他们早入门几年的学徒。因此他选了一个折中的,这一问题虽然敏感,但却是摆在明面上的,而且王戈等人身为考核人员多少知道一些风声,这个问题他也不难回答。

    赵铁牛等人看向王戈,他们也发现了此事,只是大都没有深思罢了,此刻被徐海点出来,他们也都意识到问题所在,而且任执事最后所言明显意有所指,他们对此也很好奇,徐海的猜测很可能是对的。周清云虽然早就有所猜测,但也想听一听王戈的答复。

    “我当是何事,徐师弟不必如此!徐师弟观察得不错,我等来此前堂里曾吩咐过,此行只招收最优者,宁缺毋滥。而且也确如徐师弟所想的那样,堂里此次也会在晋阳县招收学徒,而且要求更宽泛一些。至于原因,诸位一想便知。一来晋阳县人口众多,各行各业皆有优秀人才,没必要舍近求远;二来他们都是晋阳县本地人,亲戚朋友皆都居于晋阳,不像诸位拖家带口,顾虑很多。”王戈赞赏地看了徐海一眼,绘声说道。

    众人露出恍然之色,阳武堂此事考虑的不可谓不妙。晋阳县本地的学徒没有顾虑,不过是换个地方罢了,可以更快地融入进去,他们这些学徒来自不同的地域,情况复杂,归心需要更多的时间,站在阳武堂的角度,此事理应如此。

    “王师兄一言点醒梦中人啊,多谢王师兄解惑。”徐海也像是想通了此中的关键,道谢一声。看到王戈的眼神,徐海在心中一喜,事情果然与他料想的一样,此后再加强一下联络,他便可多一条路。

    “徐师弟客气了,徐师弟能察觉到这一点已经很好了,再给徐师弟一些时间肯定可以想通此中的关键。徐师弟才思敏捷,再加之药材常识扎实,在新晋学徒中必定可以排在前列,几年之后晋升为弟子也不一定。”王戈客气地说道,言语中充满对徐海的褒奖与看好。

    此言一出,众人都略感诧异,即便是徐海也有些懵,这夸赞似乎有些过了,但他还是客气地说道:“王师兄谬赞了,不过是因为家里是采药匠,接触的药材多罢了,不然也认不齐全那些测验药材的。”

    听闻此言,众人也明白过来了,徐海家里是做采药工作的,考核成绩似乎很好,加之刚才的表现而被王师兄看好。众人看向徐海的眼神都有些羡慕,这还没到阳武堂就已经交好了一名师兄,徐海的起点已经比他们高了,他们怎么就没有这等好事。

    徐海也只是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了,心中旋即狂喜。王戈这是看中了他的潜力,有意结交他啊,而他在众人面前夸赞他,这是给他站台,有意让他成为新学徒的领头之人。

    王戈也不怕自己的结交之心被旁人看出来,因为他本身就是来做投资的。

    阳武堂的学徒弟子并不是终生的,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人加入、有人离开。阳武堂的骨干都是自己培养的,学徒晋升弟子,弟子晋升执事,这样保证了阳武堂传承不断。

    但是也会出现问题,门人若不能晋升,就会空占着位置,无法接纳新人,最终变得冗杂不堪。为此阳武堂建立了一套晋升机制,自动淘汰掉一批人。

    一般的学徒大都只能在阳武堂待十年,十年过后如果不能晋升为弟子,就得离开阳武堂。同样的,弟子为二十年,若是不能晋升执事,最终也得离开阳武堂。

    但世事无绝对,并非每一位学徒在十年期满后都得离开阳武堂,这其中有两类人是可以继续留在阳武堂的。第一类便是技艺极其精湛、出类拔萃的,在十年期满后如若不能晋升为弟子,他们有很大的可能会被特许继续留在阳武堂;第二类则是被弟子收作门客的,他们虽然不再算是阳武堂的编制,但他们依旧可以以门客的身份留在阳武堂,除了没有了堂里的俸禄,一切照旧,甚至在地位上还会有所上升,毕竟算是某位弟子的人了。

    王戈有自知之明,他的资质有限,晋升弟子对他而言几乎不可能。但他并不想离开阳武堂,因此才想着提前交好一位未来的弟子。若那人能晋升弟子,他也可以借此以门客的身份留在阳武堂,堂里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

    但堂里的好苗子要么看不上他,要么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碰巧堂里要招一批新人,王戈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但奈何晋阳县的招募他插不上手,心有不甘的他才来到灾民营,想要碰一碰运气。

    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王戈还真从这批新晋学徒中发现了一个好苗子,根据他的推断,那人值得投资。

    他已经打听过了,其他几名老学徒都是被派来的,并没有像他一样的目的。因而他在付出一些代价后就达成了他的目的,即若是有其他学徒有同样的目的,向他们问起新学徒的测验表现,不用去具体描述,只言说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就可以了。

    这也是堂里学徒间的共识,若是有好苗子被人捷足先登了,其他人就不能再去打此人的主意。王戈虽然也知道这一共识,但他还是上了一层保险,毕竟那人着实优秀,他担心有人会不按规矩办事。

    这名叫徐海的学徒就是他综合比较后选出的最适合投资之人,此人不但通晓各类药材常识,而且心思细腻,将来成为弟子的可能性极大,尤其是此番通过各处细节就推断出阳武堂的安排更是令王戈大喜。

    而另一名叫周清云的学徒虽然记忆力惊人,但综合条件比起徐海还是差了一些。

    据他所知,堂里会为他们这批新学徒安排为期半年的进修,而徐海凭借优秀的药材常识可以很快达到药堂的进修要求,提前接手药堂的正式工作。而且,若是他没猜错,堂里明年春就会安排这批新学徒去采药,采药匠出身的徐海优势非常明显,毕竟他吃的就是这口饭。药材常识难不倒徐海,采药更是其手艺活,到时候他再在制药和武道上提点一下,徐海短时间内晋升弟子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王戈不去结交其他人,相反,他会给所有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即便是不交好,也不会去交恶,这是他的处事原则,这也是他来此向这些人介绍阳武堂情况的原因之一。

    他定了定神,看向众人开口说道:“徐师弟出身采药匠,药理常识扎实也正常。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像周师弟记忆惊人,张师弟两项全能,贺师弟……,未来都是有很大的机会晋升为弟子的。”

    众人虽然也都明白他们连现在连阳武堂都还没到就言说未来的弟子之事确实有些尚早,但奈何都是一起入门,有人先自己一步,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甚至是不服气的。

    周清云心里也稍微有些异样,原本他以为凭借他在第二项测验上的出色表现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方便他融入学徒的大圈子,但现在看来还有人比他更优秀,至少在王戈这名老学徒眼里是稳稳胜过他的。

    虽然他一直都不是喜欢争强好胜的人,但总归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之前刚刚兴起了一番豪情壮志,结果转头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里难免有些落差。

    而且他可是转世重生之人,他的人生应当注定不凡,为何现在会被这些“古人”压过风采,被他们所瞧不起?他们凭什么?他可是……

    “不对!我为何会有这些想法?我为何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正在烦躁当中的周清云陡然一惊,他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

    一直以来,他心里都有一些转世重生之人的自信,这些自信来自于他转世重生之人的身份,来自于他前世的见解,使得他宛若神灵一样高高在上,看不起这些“古人”。即便是在寻求仙缘这一问题上,他也带有一种盲目的自信,认为他在阳武堂可以寻到仙缘,即便是寻不到,那他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寻到,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失败的可能。

    但现在看来,这哪里是自信,这分明是自负,他失败的前世又如何能理所当然地指导现世。仙道浩淼,他应有一颗虔诚的心,不能只凭空想。当然仙缘还是要去寻,但他也要多做些准备,不能只带着信心。

    压下心中的异样情绪,周清云告诫自己不能小觑天下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仅仅是部分药堂的新晋学徒中就有人胜过他,那么整个阳武堂呢?整个晋阳县呢?这里并不是他的主场,世界也不会绕着他转,他不应该有如此傲慢的态度,他需要认清自己,放平心态。

    周清云轻舒了一口气,他有些庆幸,幸好他发现这一问题比较及时,若是一直这样自我良好、自欺欺人下去,恐怕他最终后悔都来不及。

    周清云的优势是丰富的经验阅历以及差异的思维逻辑,而他需要做的就是认清他自己要做什么,这样才能精准施策。

    比如现在,他就很想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比不上徐海的。若说单单是药材常识的差距,他认为不太可能,他在这方面确实不如徐海,但这些东西花些时间是可以弥补的。肯定有什么其他东西影响着他,若是不能找出来,他可能会吃大亏。

    周清云现在当然不会想到,他差的就是这点时间。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