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造化仙缘 > 第11章 入堂

第11章 入堂

    时间一点点过去,众人距离晋阳县越来越近。

    当时间被拨到申时后,周清云便远远地看到了晋阳县城。从他的角度看去,它如同一尊巨兽匍匐在大地上,扼守在了西侧的翠云山与东侧的平原之间。

    一炷香后,随着周清云来到了它的脚下,他越发体会到它的雄伟。长条石垒成的城墙高高耸立,巍峨的城楼如深渊巨口一般吞吐着行人,密集的垛口似是见证过无数的血雨腥风,这一切无不震撼着他的心灵。

    周清云翻遍了前世见过的所有城墙,却是无一能与之比肩。受限于材料以及技术,前世的古城墙高度大都在十米左右,也就是三四丈高,而此刻眼前六七丈高的城墙胜过了一切,真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其余人的表情也都差不多,他们或许见惯了山,却从没见过山一样的城墙,大都看得目瞪口呆。

    又半刻钟后,车队进了城,畅通无阻地疾驰在宽阔的大道上,向着西南城区驶去。

    各式各样的建筑一片一片地向后退去,车队最终停在了一个百丈大小的演武场前。

    周清云向周围看去,四周的建筑布局就像一个“井”字,演武场位于正中央,各式各样的建筑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四周,并向远处辐射而去。

    演武场的北面坐落着一座雄伟的大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大殿正上方挂着一张鎏金牌匾,上书“阳武殿”三个金色大字。大殿殿前立着一尊雕像,雕刻的是一名身穿武服、手握长刀的中年男子。此人面容刚毅,嘴角含笑,似是在看着眼前的众人。

    阳武殿的左侧有一五层阁楼,漆黑的牌匾上写着“藏经阁”三个苍劲大字,透漏出沧桑的古意。阳武堂的右侧有一排低矮的平房,若非墙上挂着的“库房”二字牌匾,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存在。

    演武场的东西两侧各有两座大殿,东侧的是“武殿”和“商殿”,西侧的是“工殿”和“药殿”。

    “内务殿”位于演武场的南侧,两旁是供众人进出演武场和各堂大殿的便道,周清云此刻就位于其中一条便道上。

    一座座石壁矗立在演武场的四周,将演武场与各堂大殿分隔开来,石壁上雕刻着一幅幅精美的浮雕,默默地诉说着阳武堂的前世今生。

    各堂的大殿前都竖着一面石碑,上面贴满了一张张布告,周清云猜测上面张贴的很可能是各堂发布的任务之类的东西。

    周清云将目光重新看向演武场,演武场四周围满了人,除了几个学徒,大多数人都是杂役。而演武场上却干干净净的,只有五列长长的队伍整整齐齐地站在那里。

    周清云瞬间就明白过来了,这些人恐怕就是阳武堂在晋阳县招收的新人,看人数足有他们的两倍还多,他们将会在这里一起参加入堂仪式,正式成为阳武堂的学徒。

    两拨人还是很好区分的,晋阳县的人无论是服饰衣着,还是精神面貌都比他们这些经历过灾情洗礼的人好上很多。

    看到又有人过来,演武场上的人也将目光移了过来,但大多都没有携带善意。阳武堂此次招收的学徒比平常多了一些,相应的竞争也会异常激烈,而眼前这些灰头土脸的人也想插足他们的竞争,无疑让他们很不爽。

    周清云等人在王戈的安排下来到了演武场上,在各自堂口的队伍后面列队站好。其余带队的弟子和学徒都已经离开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去协助测验,如今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再留在这里。

    感受着晋阳县新晋学徒的敌意,周清云略显郁闷,刚刚还说阳武堂外部的压力很大,结果这些人不想着一致对外,竟然还想窝里斗,真没志气。

    ……

    而此刻,在那座最高的阳武殿中正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杨武依旧坐在首位,五位堂主依旧坐在之前的位置。不同的是,此刻大殿中还有二十余人端坐于各堂堂主之后,很明显,他们都是各堂的执事,平时各自忙于不同事务的他们今天都汇聚到了一起。

    “好了,刚才郑执事已经介绍了翠云山铁矿的开采计划,安执事也已经介绍了铁矿的护卫工作,大家看一看还有什么遗漏吗?”杨武看着诸位执事,开口问道。

    众人摇了摇头,说道:“两位执事的安排都非常合理,我等暂时没有发现什么纰漏。”

    杨武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道:“那就辛苦两位执事了,今晚我会为两位摆下宴席,祝你们一切顺利!”

    众人露出羡慕的神色,郑执事和安执事被掌门派去负责铁矿的开采与保卫工作,而且亲自设下宴席,这是对他们的信任与栽培,众人也都想得到这样的机会。

    但他们却只想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为了把戏演足,告诉外界:我阳武堂真的很重视这座铁矿的开采工作。配合上暗中传递出的消息,外界都会以为阳武堂面临铁剑门和化刀派的联合打压,日子并很不好过,急需破局。如此便可完美的将外界关注的重点转移到阳武堂的局势上来。

    “张堂主,学徒招收的怎么样了?”杨武问道。今日除了做戏,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这些新入门的学徒。

    “晋阳县的招收工作已经完成了,学徒一共招收了一百一十四人,其中武堂招收……”张鑫笑呵呵地说道。

    杨武听后点了点头,随口说道:“算算时间,城外与县里合作的招募计划应该也已经完成了,就是不知道那些新晋学徒到了没有。”

    “掌门,我就不理解了,我等与官府合作作甚?以前双方老死不相往来多好啊。你说阳武堂现在面临另外两家的针对,压力大,我看我的武堂弟子人丁兴旺,而且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也没看到啥压力啊!”武堂堂主突然插嘴,似是对阳武堂与官府合作有些不满。

    “你懂什么?这些事情是看你武堂有多少人,商堂有多少收入就能看出来的?它需要考虑很多方面。而且堂里交好官府可不只是为了眼前,更多的是为了今后。”杨武“训斥”道。

    杨武说的话都是真的,交好官府可不只是为了眼前的暗渡陈仓,更多的是为了今后独尊晋阳县时能少些压力。

    但配合上王军的牢骚,却全都变了意思。放在有心人眼里,更像是在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嘎吱!”大殿的侧门突然被打开,任贺走了进来。看着殿中肃穆的气氛以及众人突然望向他的目光,任贺在心中发苦,进来的真不是时候。

    任贺硬着头皮走到张鑫身后,将一张字条递给张鑫,在张鑫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就逃也似的离开了众人的视线,在后排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

    “咳,咳,掌门息怒!这里有个好消息,城外的招募事宜已经圆满完成了,此番一共招募矿工四百五十六名,招收学徒四十名,而且都是个顶个的好苗子。其中武堂招收……”张鑫打破了肃穆的气氛,笑呵呵地开口说道。

    “好!好!好!一百五十四人,比往年多出半数,这可都是我阳武堂未来的骨干,诸位随我一起去见一见新学徒。”杨武说着,站起身来,向着殿外走去。

    ……

    周清云等人并没有等多久,就看到一群人从阳武殿中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魁梧,身穿黑色武服的男子,身后之人分作五列,每列的为首之人都在胸口绣着一边金边黑刀。

    看到有人从大殿中出来,新学徒们都停止了动作,恭恭敬敬地站立在原地,目光热切地直视着前方。

    周清云站在队列中,平静地看着从阳武殿中出来的人群,如果他没猜错,最前边的应该就是阳武堂的掌门杨武了,他身后的五人应当就是五堂的堂主,堂主身后的则是各堂的执事了。这还是比较好辨认的,今日众人都穿着阳武堂的制式武服,很容易分辨出来谁是堂主,谁是执事。

    “哈哈,老夫杨武,乃是阳武堂的掌门。今日见到这么多新入堂的学徒,老夫深感欣慰,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成为我阳武堂的骨干,……,诸位的入堂仪式由我来亲自主持,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各堂的堂主和执事。”杨武目光从众学徒身上扫过,沉声说道。

    “这位是武堂王堂主,他身后的依次是张执事、李执事……”杨武指着一名同样身穿黑衣的中年男子说道。

    “见过王堂主!见过张执事!见过李执事……”众人齐声高喝道,一波波音浪席卷向四方。

    “……”

    良久,等杨掌门介绍完各堂的堂主和执事后,又开口说道:“我阳武堂立派至今已有二百六十七年,立派之初,祖师留有训辞一篇,二百余年的时间,阳武堂业已发展壮大,训辞也已删改了数遍,但它的精神一直指引着我阳武堂门人不惧艰辛、开拓进取,诸位请随我一起诵读阳武训辞。”

    杨武面朝雕像,一字一句,恭敬地说道:“阳武以武立堂,以武为尊,需尊师重道……”

    诸位学徒全都面色虔诚,跟随着掌门复述道:“阳武以武立堂,以武为尊,需尊师重道……”

    数百字的训辞,仿佛将众人拉回到了阳武堂初立之时,一位位阳武堂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依靠着训辞的精神支撑,慢慢地将阳武堂发展壮大。

    一声声大喝中,众人皆被训辞所感染,感受着前辈创业的艰辛以及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而此刻,这份重任被递到了他们手里,他们能否担起?

    “多么令人怀念啊!”周清云同样被阳武训辞所感染,所不同的是,他想的更多的是前世各种誓师大会的场景,高考百日誓师、军训誓师、入职誓师……

    周清云看了一眼天空,回忆起了那些已经朦朦胧胧的点点滴滴,他还记得那几次誓师大会,但当中的细节都已经模糊了,或许这就是岁月的力量吧!

    “唉……都回不去了……”周清云长叹一声,心情略微有些沉重,回首往事最易伤感,更何况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去回望那离自己不知有多远的过去。

    “既然上天给了我重活一次的机会,这一世,必定要活得精彩!活得洒脱!活得无憾!”周清云摇了摇头,压下了脑海中的种种思绪,人要向前看,不论过去如何,未来都是未知的,一直生活在过去的温柔乡里注定成不了事。

    周清云脸上渐渐露出坚毅之色,完美地混迹在周围逐渐狂热的人群中。

    杨武站在台上,看着眼前这些学徒,也陷入了回忆。他初来阳武堂的时候也像这些人一样宣读训辞,之后因为优异的武道天赋而被老掌门看重,收为弟子悉心培养。老掌门仙逝后,他接任掌门之位,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带领阳武堂发展壮大。

    而此刻,一个巨大的机遇摆在眼前,虽然有危险。但如是谋划成功,阳武堂将会再上一层楼。就像这些学徒愿意接下前辈传承的重任一样,他也愿意接下阳武堂兴盛的重担!

    杨武定了定神,开口喝道:“没有祖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先辈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辉煌,诸位请随我献上一柱香。”

    场外立刻有人走上前来,为每一位学徒递上一柱香,众人跟随掌门一起拜天、拜地、拜先辈,而后一一走上前去,将手中的香插入雕塑身前巨大的香炉中。

    轮到周清云去献香时,周清云快步走上前去,抬起头注视着这位阳武堂的立派祖师,在心中默念道:“祖师爷啊,我听说这个世界上有修行之士,能飞天遁地、羽化飞升的那种,我的愿望很简单,赠我一份仙缘就行,您老人家若是在天有灵可一定要祝福我啊。”

    周清云将手中的香牢牢地插入香炉中,然后转身走回队列,一边走还一边想着,刚才的愿望许全了吗?

    等到最后一个人献完了香,杨武沉声说道:“祝贺大家正式成为我阳武堂的学徒,……,接下来你们将会接受为期半年的进修,进修完成后你们将会正式接手堂里的具体工作,希望几年后你们都能够晋升为弟子。好了,各堂派人完成交接事宜吧。”

    说完,杨武便转身离开了,各堂堂主以及执事也都散去。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