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造化仙缘 > 第17章 闲逛坊市

第17章 闲逛坊市

    在一座府邸中,严翰正站在一名中年人面前,略显拘谨。

    “翰儿,阳武堂的进修怎么样了?”那名中年人开口说道。

    “进修考核的要求孩儿已经全部达到了,药堂那边已经开始接手正式工作,武道上也已顺利踏足武道,父亲请看!”严翰说着,将一身气势释放出来。

    “好!好!好!”感受到儿子身上散发而出的强悍气势,中年人不禁仰头大笑。

    “父亲,孩儿有一事不明,为何您非让孩儿拜入阳武堂?”严翰对此深表疑惑,一般像他们这些药铺的接班人是不会拜入各方势力的。

    “哼!你懂什么!让你加入阳武堂自然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我也知道你的疑惑,你可知为何晋阳县这么多药铺却很少有人拜入各方势力?”中年人训斥道。

    “各方势力的药堂与我等药铺的职责差距巨大,而且药铺都有自己的药书、药方,没必要拜入各势力去学师,即便是成为各方势力的正式弟子,待遇也不会好过在自家店铺。而且晋阳县局势错综复杂,一个浪花就会掀翻无数的小船,待在岸上是最好的选择。只有手底下的那些药童才会为了一些钱财拜入各方势力。”严翰谨慎地说道,平时颇为强势的他在父亲面前却丝毫不敢造次。

    “说得不错,事实确实如此,各方势力药堂每年招募的学徒大都曾经是城里各药铺的学童,招不到太好的苗子。但现在情况有些变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阳武堂崛起之势势不可挡,只要渡过了眼前的难关,前景一片光明。”中年人有些欣慰,语气更是缓和了不少。

    “但阳武堂现在面临铁剑门和化刀派的联合打压,情况恐怕不容乐观。”严翰反驳道。

    “阳武堂面临巨大的压力是事实,但却还不足以让它伤筋动骨,而且阳武堂底蕴深厚,立派祖师更是神通广大,若说它没有什么底牌,你信吗?我问你,咱家是开药铺的,与另外几家是竞争关系,卖的药与另外几家大同小异,现在药铺面临另外几家的联合打压,你该如何破局?”中年人摇了摇头,问道。

    “尽量避免直接冲突,潜心研究新药,雷霆推出,迅速占领市场。”严翰回答道,他从小就接触药铺的大小事宜,对此可是颇有心得。

    “没错,避其锋芒,攻其不备,一招制敌。同样的道理,阳武堂此番动作除了破局之外,未尝没有如此用意。铁剑门和化刀派为何联手打压阳武堂,还不是顾忌阳武堂的实力。而且他们的消息肯定比我们要灵通,最近他们加大了力度,肯定是对局势更加担忧了。”中年人大有深意地说道。

    “原来如此!父亲,那铁剑门和化刀派两家为何不一举灭了阳武堂?”严翰疑惑道。

    “灭掉阳武堂?说得轻巧!即便是要灭掉阳武堂,怎么灭?每家出多少力?拿多少利益?对方会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会不会背后捅刀子?你要知道,即便是现在两家联合针对阳武堂,但它们彼此仍是竞争关系,都希望对方冲锋在前,自己在后面捡拾利益。”中年人笑了笑,而后又说道:“而且灭掉了又如何,三家鼎立的局面相互猜忌、相互制衡,最是稳定。一旦阳武堂被灭,就会演变成两家的彻底对立,到时候必然还会发生更大的冲突。若是一家在灭阳武堂的过程中伤亡太大,那恐怕连它也会被灭了。”

    “最重要的是,灭不灭阳武堂可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关键要看他们背后的仙师的意思。但阳武堂仙师实力最强,此事大概率还是不可能发生。而且这里面还有官府的身影,因此此事的复杂程度可不是脑袋一热,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中年人语重心长地说着,而后总结道:“便是因为此番的种种顾虑、算计、猜疑、制衡,所以即便是闹得再厉害,阳武堂、铁剑门和化刀派三家还是只能保持现状。两家灭不掉阳武堂,也就只能从它的身上撕下几口肉罢了。”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算计!”严翰感慨一声。

    “而且只多不少。现在明白我的用意了吧,阳武堂灭不掉,而且崛起之势已成,今日的损失明日会加倍收回来。阳武堂最终恐怕能占据晋阳县的半壁江山,一家独大,真正意义上独尊晋阳。到那时,我等便不能再独善其身了,要么加入,要么对立。因此,此番加入阳武堂便相当于提前投资,雪中送碳好过锦上添花,早一步加入就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待遇。你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盯着近前。”中年人颇为严肃地说道,阳武堂崛起是事关整个晋阳县的大事,任何人都不能独身事外。

    “父亲教育的是,孩儿明白了,孩儿定谨记父亲的嘱托,早日晋升弟子。”严翰也了明白父亲的意思,若是阳武堂一家做大,称霸晋阳,那么它的弟子的待遇和地位可就不同往日了。

    “阳武堂弟子那么多,若是你只想着晋升弟子,那又何必拜入阳武堂!接手父亲这药铺,吃香的,喝辣的,做个富家翁不好吗?”中年人又将严翰训斥一番,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目光应该是执事,甚至是堂主,你要成为真正站在山顶的人。”

    听到父亲的话后,严翰感到心潮澎湃,他一直以为父亲让他拜入阳武堂不过是去当个弟子,却没想到父亲的野心比他还大,若真能成为执事,那他将有多威武。

    “听说此次进修考核有所变化,阳武堂想要从各堂中挑选种子重点培养。这可是你的一大契机,怎么样,有没有把握拿下药堂魁首之位?”中年人话锋一转,问起考核之事。

    严翰面色一苦,说道:“不瞒父亲,孩儿进入药堂重点培养名单绝无问题,不过这魁首之位却是不好争。此番药堂学徒中另有一人与孩儿不相上下,那人是采药匠出身,乃是孩儿的劲敌。孩儿在药材常识和处理加工等技艺方面占据优势,但武道表现却是不如他,综合来看与他不相上下,实在难言必胜。”

    中年人听后,似是想到了什么,哈哈大笑道:“我当是何事,原来是武道略差,这有何难,翰儿可不要忘了,你还有父亲的支持!”

    严翰听后大喜,急忙道:“父亲有办法帮孩儿?”

    “嗯!”中年人点了点头,解释道:“早些年父亲得到了一张淬体药方,但奈何父亲天赋有限,无法踏足武道,这药方便一直被闲置在一旁,却没想到如今能够用到翰儿身上,当真是缘法啊!翰儿你先下去做些准备,我这就吩咐下人去药铺拿药,为你准备药浴。”

    中年人说完,也不待严翰回应,便急匆匆地走出厅堂,吩咐下人准备药浴去了。

    “淬体药方!淬体药浴!”严翰面露狂喜之色,自言自语道:“哈哈哈,天助我也!徐海,没想到吧!你准备再多又如何,还不是要输给我!”

    ……

    而在另一边,吃完宴席的周清云绕道去买了两套衣服,都是普通的平民服饰。

    第二天一大早,周清云就离开了阳武堂,没有直接去往坊市,而是在城里闲逛了起来。

    晋阳县不算大,但却十分繁华,恰逢新春佳节之际,城内更显热闹。

    卯时未过,朝阳初升,城内已是人声鼎沸,各处集市更是人潮如织。各色商铺临街而立,贩夫走卒往来穿梭,一派盛世华年之姿。

    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小吃,周清云继续游荡在大街小巷间,体味着异域的年味。

    直到日上三竿,周清云才向着晋阳县东南城区走去,他要去逛一逛这里的坊市,开开眼界的同时也看看有什么适合他的好东西。

    坊市设立之初主要是为了方便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越来越兴旺,功能越来越齐备,坊市也就越来越大。如今坊市被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中区是各大商铺以及商队的驻地,也是最为繁华的地方,交易昼夜不息;北区以酒楼食肆为主,山珍海味,琼浆玉液,应有尽有;东区以客栈居多,来往晋阳县的人大都居于此处;南区是货场,像木材、皮货、矿石等货物都会在此交易;西区则是自由买卖区,只需缴纳很少的一笔费用就可以在此处摆摊售卖,很多修武之人都会来此淘换宝贝,这里也是最为混乱的区域。

    周清云一路走来,越靠近坊市人就越多,而且很多人都身穿武服,身上流露着一股刚劲之气,很明显都是习武之人,看来这里确实如王戈所说,是晋阳县习武之人的聚集地与交易场所。

    周清云来到西区,感觉仿佛置身菜市场一般,周围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神兵利刃”“遗世神功”“灵丹妙药”环绕耳畔。

    周清云笑了笑,若是真有这些东西,他们还用在这摆摊?直接去各大势力开设的店铺售卖不是更省事。

    晋阳县的各大势力以及外地的商队都在此开设有商铺,用于售卖和收购,价格也很公道,大部分人弄到好东西都会直接拿去售卖。而且各大势力还会不时派出人手来此搜刮捡漏,很少会有好东西流落在外。

    他一路走走看看,不时在一个个摊位前停下脚步,或是仔细观摩,或是开口询问。

    一个时辰后,周清云逛完了所有的地摊,却是有些失望。

    这里摆摊售卖的东西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武器兵刃,一类是功法秘籍,一类是翠云山的出产,例如药材、奇石、怪木等,甚至还有几只野兽幼崽。

    确实如他所想,这里的东西大都不怎么样,武器粗制滥造,功法低劣残缺,药材枯萎常见,也就那些奇石怪木能多吸引一些周清云的目光。

    但这些他看不上的东西,却也吸引不少人驻足详谈。他转念一想也就明白过来了,就像王戈师兄昨日抱怨的,天赋、功法、机缘、资源、出身、财力,大部分习武之人都不具备,因此能够买到这些东西就已经足以令他们欣喜若狂了。

    周清云笑了笑,他现在的“配置”,竟然也算超越很多人了。果然,幸福是比出来的。

    这里确实有些好东西,不过摊主也都是识货之人,要价都不低,根本不存在捡漏的可能。

    周清云买了一些杂书,人文历史、地理环境、风俗忌讳、神话传说……,什么类型的都有。这类书根本不值几个钱,几个铜板就买到了一大摞。

    他也问了一下,像是那些介绍药材药理、木匠手艺的书都是些紧俏货,价格高而且不愁卖,很少能在地摊上看到。

    周清云打消了继续淘宝的打算,提着这些书继续逛下去。北区是酒楼,南区是货场,东区是客栈,都没啥好看的,那就去中区的商铺瞧一瞧。

    一走进中区,周清云就感受到了这里的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雕梁画栋,一座比一座恢宏大气。人群熙熙攘攘,店铺中不时有人进进出出。

    周清云专挑人多的店铺进去,看看各类货品的售价,问问常见材料的购价。店铺里人流来来往往,砍价议价之声此起彼伏,他这个只看不买的另类也没有引起别人的关注。

    一连逛了数家店铺,结合在西区的所见所闻,周清云对这里的行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店铺售卖的最多的是武器与药物。

    武器价格差距极大,普通的兵刃只要几两银子,好一些的就要数十两,一些精品甚至能卖到数百两,而大师锻造的武器更是有价无市,一般都是作为各大店铺的镇店之宝,有钱也买不到。

    此情此景看的周清云一阵咋舌,他的全部身家加起来也才八两银子,这还是从王戈那里获得一笔巨款之后才有的。果然什么事情都怕比较,幸福感瞬间就没了,之前他还对自己能攒下一笔钱财而感到欣喜,但现在却是感觉有些寒酸了。

    药物主要售卖的还是疗伤解毒类的,也有一些辅助猎捕野兽的。而且不论是何种药物,其价格普遍不低,就没有低于一两银子的。见此情景的周清云也终于明白为何外人都说药堂赚钱了,也明白之前王戈为什么能轻易拿出七两银子作为报酬了。

    据他所知,此前药堂的发展一直不算好,堂里为了激励药堂发展调整了收益分配。制药的收益堂里拿大头占四成,药堂拿小头占三成,负责制药的弟子则拿两成,负责辅助制药的学徒收益最低只能拿一成。

    之前周清云还对这一成的收益略有微词,完全搞不懂那些新晋学徒为何拼了命地积攒贡献想要成为制药学徒。现在他算是明白了,一成的收益看似是蚊子腿,但架不住蚊子够大够胖啊。如此算下来,一名最普通的制药学徒每月的最低收益也都在十两银子左右,而一些好手每月的收益甚至能达到数十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了。

    果然道理都是相通的,不论是前世还是今世,只要有一份手艺,别好吃懒做,大富大贵不好说,小康之福还是轻轻松松的。

    各店铺收购最多的是各类药材和野兽材料。翠云山连绵数百里,物产极其富饶。深山老林之中各类药材茁壮成长,各种野兽肆意奔腾,吸引了无数的猎人、寻宝客和采药匠来此。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药材、矿石、野兽材料以及奇石怪木被带到晋阳县出售,而这也是各大势力和商队的主要货源。

    各方势力虽然也会组织人手进山寻药觅宝,就像阳武堂药堂的采药学徒,但他们一般都是有任务在身,寻觅的自然不是普通的东西。各方势力的主要货源还是这处坊市,而这也是坊市越来越繁华的原因所在。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