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亡明 > 第29章 成家和立业

第29章 成家和立业

    军衙距离码头一里都不到,陈诏刚出门就远远的看到一片火光点点。

    一路小跑,越近越看的真切,码头上黑压压一片人影在各处火堆的照耀下,很是混乱。

    “郭虎头,武定远在哪呢,咋这么多人?”陈诏站在人群外围,微微的喘气。

    “俺听巡逻兵报告,说在船上等领兵。”

    “你回去把所有蛮牛兵都叫过来,还有舟山水兵,叫多点人来帮忙,这黑灯瞎火的。”

    陈诏说完就往码头停靠的三个黑船影走去,这是整整拉来三船人啊。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快接近大船时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武定远在说话。

    “武定远!武定远!”陈诏在嘈杂的人群中大喊了两声。

    “俺在,是诏哥吗?人在哪呢?”

    “在这!”陈诏从兜里摸出手电筒朝着声音处挥了挥。

    只见一个魁梧的身影小跑过来,陈诏用光照地给他引路。

    “诏哥,哎哟,俺们终于到了,丁麻子真是活舆图啊。”武定远边跑边说。

    “你们咋挑晚上登岛呢,这黑灯瞎火也不怕出事。”

    “谁说不是,可丁麻子他不愿意在海上飘一夜,说担心丢了方向。”

    “其他人呢?徐忠呢?”

    “他们还在船上,俺一个人下船安排蛮牛兵点篝火,诏哥你先上船去,匠人们都在船舱里,今夜就不让他们下船了,白天再说。”武定远做事还算有条理。

    “哪条船?”

    “中间那条,诏哥你这啥灯火,这么亮呢。”武定远手指中间的一条中型船说道。

    “没空说这个,你安顿好码头上的人,等会郭虎头带人来接应你,让这些人都别乱跑,就地生篝火。”陈诏说完就朝着沙船走去。

    ...

    “诏哥,俺想死你啦!”牛朵看到陈诏进入船室,兴奋的叫了起来。

    “你这丫头,坐船累不累?”陈诏朝徐忠笑着点点头,一屁股坐在了榻上。

    “不累,俺还是第一次坐船哩,都不用走路哪能累。”

    陈诏嘿嘿一笑摸了摸牛朵的头,对比当初那个小乞丐的模样可谓换了一个人。

    “徐忠坐,我不在这些日子,寨子里咋样?”陈诏看着徐忠问道。

    “诏哥,一切如常,俺照着定下的规矩仔细操练新兵,军棍都打断了两根,就是...”徐忠欲言又止。

    “啥事照实了说,还吞吞吐吐的。”

    “有个第二期的新兵,吃饱穿暖生了色胆,竟然去勾引吴二匠家儿媳妇,被吴家人告到俺这,俺查明了实情,按军规判他淫军之罪,斩了。”徐忠语气平静的说道。

    “我走之前把寨子交给你管,既是信任你又是考验你,你能守住军规,就是没有辜负我,这事你做的对。”陈诏顿了顿肯定的说道。

    自打招了这些乞丐,一直以来都比较安稳,还有点让陈诏产生了错觉,真都个个良民乖如兔宝宝吗?怎么可能,总有作奸犯科之人。

    所以,从创立蛮牛营那刻起,陈诏就笃信,必须杀伐果断,才能治军严明。

    不说练出人民子弟兵那种天花板级别的部队,在明末这个环境下也不现实,但至少练出个不乱民、守军法、令行禁止的军队,还是可以努力达到的吧。

    往后招兵都只从良家子里挑,市井油滑之徒坚决不收,只要满饷,不怕治不好军。

    “诏哥,银子都在这哩,俺睡觉都守着。”牛朵见气氛严肃便用手拍了拍榻上的木箱子插话说道。

    “好,守财有功,我要重重的奖赏你。”陈诏笑摸牛朵的小脑袋。

    “俺二哥不来找俺们了吗?”

    “怎的,想你二哥了?”陈诏意识到好像还真将他们兄妹分开了。

    “有点点...”牛朵语气有点委屈的样子。

    “别担心,等咱们这里安稳了,就把你二哥接来。”陈诏安慰了一句,毕竟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诏哥,这是龅牙周写的信,武定远放在俺这保管。”徐忠从褡裢里翻出了一张信笺。

    陈诏接过信,看到火漆封缄,便直接放进了衣袖口袋。

    “还有个事,俺从南京开了船才知道。”徐忠说着看向陈诏,见陈诏正看着他等话就继续说道:

    “武定远临走前一个人跑去南京城外,收了一百三十个多乞丐,跟着船一起带来了。”

    “啥?”陈诏听完愣住了。

    难怪码头上一大群人,还说匠人都在船舱里,陈诏上船时还纳闷。

    “你俩今夜就待船上住一宿,明日再作安排,我出去看看下面那群兵。”

    陈诏说完就走出了船室,站在船舷边上俯视码头,一堆一堆的篝火旁围着一群人,远处一条火把长龙向码头缓缓走来。

    ...

    “恭喜诏哥大婚之喜,祝诏哥早生贵子。”武定远笑嘻嘻的对着陈诏拱手弯腰。

    “可以啊武副领兵,都会私自招兵买马了。”陈诏不接他话,语气调侃边说边把玩一面鹅蛋形状的水银镜。

    “嘿嘿嘿,俺这是帮领兵招的兵。”武定远嬉皮笑脸的坐下。

    此时已是第二日傍晚时分,陈诏和武定远、徐忠正在林宅书房里谈话。

    从南京开来的三条船,总共载了三百五十余人,约一百五工匠和家眷,一百八蛮牛兵,剩下的是船老大和船员。

    原本让武定远回去搬家的时候,预计最多会来一百余人,陈诏也提前让大衢山水兵在校场盖了很多木屋,足够住下百人。

    没想到武定远带回来了三百多人,于是只好发动所有蛮牛兵和大衢山水兵,在靠近码头的山脚下,临时搭建窝棚。

    同时搜寻岛上所有帐篷和可用物资,上千人忙活了一天总算给二百多人解决了住的问题。

    天气依然寒冷,只能临时让这些人避寒过冬,盖房子暂时是别想了。

    好在岛上山多树多,可以伐木烧柴取暖,总不能冻死人。

    “应天府流民多吗?”陈诏语气平静,内心还是很赞赏武定远的做法,如果不是岛上条件有限,陈诏恨不得再招一千人。

    “唉,俺只是在城西外城那一带,就看到好几处连片的窝棚,数不清多少流民。”武定远叹了口气。

    “今年已是天启七年,咱们要早做打算啊。”陈诏也感叹了一句。

    “诏哥,俺们就在这个小岛上定居了吗?”徐忠问道。

    “不,还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你们过来看。”

    陈诏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折叠的纸摊开来,武定远和徐忠凑到了书桌旁。

    “这是大明的大海舆图,咱们目前在这,舟山群岛的大衢山岛,往西去就是岱山岛,那里就有官府的巡检司了。”

    陈诏手指向一张简略的地图,根据记忆所画,比例不计较,大的岛屿位置都没啥问题。

    而陈诏头脑中的世界地图恐怕在这个时代的地球上,是独一无二的。

    “咱们下一步就要先整合泗樵山和陈钱山,将外围的两个大岛都收服,而后检点三岛人力编练新兵,我预估算上咱们现有的兵力,最少可拉出一支三百步兵、一千水兵的队伍。”

    武定远和徐忠听完对视了一眼,深呼一口气。

    “但是咱们不能窝在这小岛上,此处土地狭小贫瘠,粮食物产匮乏,支撑不了咱们扩军。所以,待拿下三岛整编完成,就挥师南下,占领台湾。”

    陈诏手指顺着舟山往下滑,一路滑到福建外海的台湾大岛上,武定远和徐忠听都没听过这个地方。

    “此岛地肥水美,有大片荒野可供开辟,屯田养民可活百万人口;控扼南北海路,上承倭岛,下启吕宋,东西两洋海贸必经此处,咱们只要占住这座大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武定远和徐忠听完,都默默吞了下口水,这俩人半年前还是流民,在淮右地方为了一口吃的艰难度日,哪里听过这种大战略。

    陈诏说完抱起双手,盯着用毛笔画的简略地图,思考发兵南下占领台北的最佳时机。

    “诏哥,你明天是不是要娶婆娘啊?”

    武定远愣愣的说了一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