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云集话两宋 > 第00020章.李筠之乱(上)

第00020章.李筠之乱(上)

    根据正史记载,从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开始,赵匡胤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之内,就迅速的处理好内务。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除了改国号换新元之外,赵匡胤还尊奉他的母亲南阳郡夫人杜氏为皇太后。除此之外还改换了天下可能触犯皇帝名字庙号名讳的郡县名称。

    以他的名字为例,因为这个关系甚至连他自己的亲弟弟都要改名。

    从原来的赵匡义改为赵光义!

    当然改来改去怎么改都是自家兄弟,这个后来是宋太宗的赵光义其实是无所谓的,不就是改个名字嘛。

    这里尤其需要值得提出来的是,宋朝的皇帝认为火是天赐恩德的征兆,所以在这一时期皇家使用的颜色为红色。

    我们在后面所看到的宋朝的一些画作,主要的颜色就是红色。

    不巧的是,在这一年春天,今天湖北的丹江口、房县,以及今天陕西的商州和洛州,都先后发生了灾荒,为此朝廷专门调拨了粮草物资帮助上述地方度过灾荒。

    这次灾荒的涉及面比较广,甚至连都城都受到了波及。

    赵匡胤也派人到京城各地,大开城门,以顺利的赏赐饥民粥食。

    然而,就在这关键的当口,有个人认为有机可趁,就开始起兵反叛。

    尽管具体的反叛有一个过程,不是马上造反的。

    这个人就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

    一说起李筠其人,他发迹的时间比赵匡胤要早一些。

    他刚刚出道的时候,就追随的是后唐秦王李从容,这是他的第一任老板,当了个控鹤指挥使的小官。

    记得他的第一任老板之所以收留他,是因为李筠的力气过人,善于骑射,“弓力及百斤,府中无能挽者”。

    有他这种人加盟进来,就意味着军队的战斗力将会提升一个等级,因为射箭射得远,就会杀伤更多的敌人。

    可惜,后来这一任老板反叛朝廷,他尽管没有参与,但是也受到了一些牵连。

    后来又换了几任老板,也立了一些战功,最后一任老板是后周的太祖郭威,并且帮助他攻破了开封城,成了后周的开国功臣。

    郭威给他的官职包括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等,带领重兵抵御北汉和契丹两个地方。

    到了后周世宗柴荣上位之后,加封了侍中的官职。

    最后一任皇帝继位之后,又给他加封了检校太尉的官职。

    因此和赵匡胤相比,这个人的资历应该要远远高于后者,看不起赵匡胤,这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上位之后,李筠并没有像其他节度使一样,马上派出使节带上书信向朝廷表达忠心。

    但是,他当时也没有反叛的意思,就只是在原地拥兵自重,观察时局的变化。

    这种态度在其他人的眼里是很傲慢的,赵匡胤也是个明白人,心里很是清楚,不过并没有和他有多少计较。

    宋太祖赵匡胤的怀柔政策,自然也会用在他的身上,因此加官进爵,这是必须的。

    就在建隆元年(960年)的三月,李筠就等来了赵匡胤派遣到他驻地上党的使者,并且通过皇帝诏书的形式向他通报了赵匡胤已经做皇帝的情况。

    对于他的官职,加封为中书令。

    这个官职对于赵匡胤来说已经是破格提拔了。

    尽管最早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并且当时由宦官所担任。

    但是在隋唐以来,中书令的官职就不一样了,不仅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国家机密大事,责任变得极为重要,而且还是朝廷的首席宰相,在三省六部制的各个长官之中位居第一。

    赵匡胤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通过这种破格提拔的行为,使他这个地方实权派人物能够认清形势,站到他赵匡胤的一边。

    然而,这一切在李筠的眼里,只不过赵匡胤在使用障眼****后找到机会,自然还会把他所有的权利给收回去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赵匡胤肯定是不服气的,因为他打心眼里认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他对于赵忠贤给他的这点虚衔根本就不屑一顾,凭借手中的雄兵,自认为有资格逐鹿中原,他也想看看龙椅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既然如此,那么一场大戏就拉开帷幕了。

    三月的一天,赵匡胤派遣的专人来到潞州(太行山的东边,在今天的上党地区),准备给他朝廷的封赏,谁知道李筠却要把使者拒之门外,甚至要把他们给赶回去,一点都不给赵匡胤面子。

    老板不怕事大,做伙计的可慌了神。

    他下面的大小官员害怕把事情弄大,最后吃不了兜着走。

    就连忙劝李筠,小不忍则乱大谋。

    于是,他这才改变的主意,勉强的接见了赵匡胤的使者,按照规矩跪着接受了新皇帝的诏书,但依然是情非所愿的。

    想必此时此刻的李筠,应该是满脑子的情非所愿的曲子。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按照规矩要举行办酒席招待他们一行,同时庆祝新皇帝登基。

    和其他人兴高采烈不同,李筠却愁眉不展,情绪低落。

    一个人坐在主席上埋头喝闷酒,并不搭理其他人。

    就在他酒过三巡(其实他几乎滴酒未沾)之后,叫手下拿出了一张郭威的画像,并且命令手下把画像挂在大厅之上,然后跪倒在画像的面前,嚎啕大哭不已。

    “主公啊,你看看你的大好河山,现在成了个什么样子?!”

    “主公啊,我跟随你这么多年,忠心耿耿,说一不二,没想到最终闹到了这么一个下场!”

    李筠跪坐在郭威的画像跟前,一边哭一边说,似乎在有意的说给赵匡胤的使者们听。

    那些人此时此刻正在旁边喝酒聊天,很自然的也听清楚了李筠嘴里正在说着什么,一个个看上去显得很是尴尬。

    不过,他们除了尴尬之外,并没有做过多的表示。

    想必此次出使,赵匡胤一行人就已经给他们反复交代过了,只要对方能够接过诏书,认他这个新皇帝,其他的小节就不要讲究那么多。

    当天晚上,欢迎宴会不欢而散,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到了第二天天光十分,宋朝派遣过来的使节不辞而别,连基本上的礼仪都不讲了。

    想必这两边都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底牌,李筠尽管接下了诏书,接下了封号,但是对于赵匡胤的真实的态度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那就是在他的心目之中,真正的老板就只有后周小皇帝!

    “主公,您昨天的表现有些失礼,既然认了他赵匡胤,那就没有必要堂而皇之的把旧主子画像摆在这里,这帮家伙我一看都不是啥好鸟,都是一些阴阳怪气的东西。

    他们回去之后如果在赵匡胤面前说几句您的坏话,那恐怕咱们这边麻烦就大了。”

    他的手下还是有些担心昨天晚上的事情,等那些使者走了之后,就赶快过来向李筠报告,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此时此刻的李筠,也有些后悔昨天晚上的行为很是不明智。

    其实,他昨天晚上根本就没有喝什么酒,根本就谈不上酒后吐真言。

    那既然没有喝酒,昨天晚上的行为就更能够说明他真实的想法了。

    由此看来,这个人性格耿直,而且不善于伪装,对自己的老板不管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都是忠心耿耿的。

    当然,对于赵匡胤是另外一个说法。

    “我昨天晚上喝酒了吗?!”此时此刻的李筠,有些心乱如麻,他很想找个借口把昨天的行为给圆过去。

    “您昨天晚上好像一直在哭呀……”另外一个手下这个时候就开腔了,两只眼睛却始终的盯着他看,好像想看出啥眉目来。

    “大胆,主公昨天晚上的确是喝了很多酒,那个是真情流露!”

    “哦,对对对对,主公是忠厚仁义之人,的确是真情流露!我想那些使者都看在眼里,知道主公的为人了……”这个家伙说错了话,涨红了脸,就连忙为自己开脱,也想为李筠开脱。

    “来人了!”李筠环顾左右,想了一想很快就拿定了主意,他决定要给赵匡胤写一封亲笔信,把自己昨天的所作所为给这个新老板好好解释解释。

    因为不管是谁,都不愿意得罪自己的新老板,要不然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陛下,臣等已经完成了使命,现在有一封奏折,请陛下过目!”

    再说,出使李筠的那一帮使者们,他们风风火火的昼夜兼程,很快就返回了首都汴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向赵匡胤汇报李筠那边的情况。

    “辛苦了,你们在那边可打探到什么消息?!”赵匡胤刚刚上完早朝,用过早餐之后,就来到外面溜达几圈,一下子就遇到了这些人,向他汇报。

    赵匡胤是习武之人,平时喜欢活动活动身子骨,即使是当了皇帝,这个习惯也改不了多少。

    俗话说得好,叫做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看来在这个新皇帝的内心深处,的确是想再多活几十年的,至少不要像郭威或者是柴荣,刚刚辛辛苦苦的当上了皇帝,没几天就一命归西了,反倒是让他们这些过去的部下捡到桃子,真的是太不划算了。

    “臣等不辛苦,具体的详情请见奏折……不过有些事情事关重大,必须要亲口向陛下报告。”

    带队的使者是个太监,只不过这个太监在历史书中没有名字,所以我这里就不便于杜撰了。

    通常像这些宣布皇帝诏书的事情,就是由主管内务的太监去办理的。

    看来这一次他们应该是不辱使命,而且拿到了非常重要的情报。

    “这里没有外人,但讲无妨!”赵匡胤和颜悦色地说道。

    与此同时赵匡胤又把手轻轻的抬了一抬,意思是不用跪在地上,站起来说话就是了。

    “臣等谢恩……陛下,我们这一次到达李筠之处,经过多番观察,虽然此人口头上表达归顺朝廷,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和陛下一条心!”

    “哦,可以见得?!”

    “因为,此人在宴请我方使者的时候,却把前朝太祖郭威的画像拿了出来,并且挂在大堂之上嚎啕大哭……如此看来,此人必定没有把陛下您放在心里啊!”

    这个太监可以说把自己所看到的添油加醋了一番,同时也表露了自己的态度。

    因为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一行是代表宋朝廷过去诏安的,这种做法很显然是没有把新皇帝放在眼里,对他们也是直接的不尊重。

    不管放了是谁在那边,对这种被别人藐视的事情绝对不会无动于衷的。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我知道了……你们请回吧,好好休息休息,改天有事再商议!”

    刚刚做了皇帝的赵匡胤,这个时候志得意满,他已经拿下了江山,根本就不在乎一两个歪瓜裂枣和他捣乱。

    接下来的事情,他觉得有必要抓紧处理李筠了。

    因为经过这几个月的连轴转,他已经把整个新建的大宋王朝的内务处理得差不多了,对于外面的那些不太安分的节度使,赵匡胤觉得既然跟他们讲好话没有效果,那就只能够使出铁血手腕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