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们孤独而伟岸 > 两块钱好多菜

两块钱好多菜

    去超市或者大摊位买菜很体面,也很干净,但我每每看到路边的老人家卖那些卖完了也赚不到几个钱的青菜,我一般优先去那买。

    我告诉自己说:你觉得大超市大摊位的东西能买能吃,干净卫生,难道这些老人家们卖的东西就很低贱么?这些才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呢。

    小时候和奶奶去街市卖菜也好卖鸡鸭也好,很多年轻人都会跑过来把老人家卖的东西优先买掉,不够了才考虑其他家。奶奶卖的东西也都算顺畅,很少有卖不完的,贵一点别人也愿意买,便宜一点,也很实在。

    现在看到老人家卖菜,自己自然而然就眼泛泪光。勾起思念的就是这些经历了季节的青菜,从菜子到菜苗,到现在可售于市面的菜,施肥挑粪,于这样饱经风霜的老人而言,其中的劳动价值,时间价值,应该远大于两块钱一斤吧。

    我似乎看到奶奶又弓着那佝偻的背影,奔忙于山脚下的水沟里。有一次她把大腿摔伤了痛了一年。干旱的时候,还要用各种塑料瓶子或者水桶蓄水,她踉踉跄跄下到深沟把桶嘴按下去,水咕噜咕噜进的很艰难,她便又使出更多气力按压,水满了她便扶着石壁,把那桶水挪上来。她已经很难挑动大粪了,于是我主动去挑,奶奶说,你一个男孩子做这种挑粪的活,真是难为。可我更希望奶奶听话,不要种菜了。她却永远听不进去。后来我看到年迈的外婆也总是闲不住,在医院救治了一年的她,甚至接近死亡,只要身体好一点点,就非要拿着锄头下地除草,而此时的她,记忆已不太清晰了,唯独不忘劳作。我才真正理解了,老人的孤独,是劳作可以缓解的。没人说话,没人懂,不如做做年轻时类似于体力劳作这样的事情,感觉自己还很健朗,感觉岁月犹在,可以宽慰。

    有些老人哪怕什么都不记得了,肌肉记忆还是会指引他们去劳作。岁月真是深刻的划痕,任你变老,也抹不掉啊。

    我抓起四五棵菜,应该够两块钱了。我对那位卖菜的奶奶说,我要一斤吧。一斤就两块钱。卖菜的奶奶接过我手中那四五棵菜,感觉明显不够一斤,就又拿了一些。称完后我觉得好多菜啊,才两块钱。

    心里着实有些软,但对她劳动成果的尊重大于施舍。

    假如她卖五块一斤,我也是愿意买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