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离别桥 > 第三章 进仕及第 (二)

第三章 进仕及第 (二)

    (二)

    九月的顺天府,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开国八十年的大明朝,于朱棣时代,京城从‘应天府’迁都至‘顺天府’。七岁登基的明英宗,在太皇太后辅政下,十六岁时开始亲政。而在十六岁之前,因其年幼,辅政的祖母太皇太后又为女流,只得依赖迁就辅政的大太监‘王振’。在王振的逼迫下,太皇太后只得给王振授与了‘太师’之职。太师凌驾于内阁、内廷之上,十年时间,王振得以大权独揽,朝堂之事几乎都是他说了算。十六岁之前的英宗,一直受王振控制,皇帝实则就是一傀垒。今年已二十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对王振之控制早已是心生不满,今正在准备夺回本属自已之权力。

    今年的天下学子会试,本应由礼部汇同编修院主持,然因王振大权在握,礼部尚书、考官们均得听王振调遣。眼见得天下会试学子千余人汇聚京师,主考官大人是哪几位?还无人知晓。而此时的王振,却迟迟不任命主考官,他是在考察,哪些个人任考官,方合自己之意。

    话说华夏史上的科考制,起源于隋时,几百年的磨合,这制度已十分成熟。元朝科考断代,开国后的大明朝及时将其恢复,读书人有了进取希望。大明时的科考制度,不限年龄,共分四次考试。一为小考,由地方府、县主持,通过考核者,即为‘生员’。二为乡试,由省、道主持,通过考核者,即为‘举人’。考取举人第一名次者为‘解元’,之后者称为‘亚元’。江南才子唐伯虎,乡试得中第一名时,就头带解元巾,招摇于街市,彰显了读书人之荣耀。中举后的读书人,此时有了较高的身份,朝庭会给一定的俸禄、见了官员也不须下跪,在地方还可随时参政为官。明时清官‘海瑞’,就为举人出身。

    三是会试,也称京试。京试一般由礼部与编修院共同主持。天下举子汇聚京师,由编修院出题,题目内容似北南宋一样,以《四书》、《五经》之内容命题,也离不开《太平御笕》中内容,另有儒、理之学以及诗赋等。举子们称此次会考为‘跃龙门’。因此次试中,跃过龙门的学子,会至翰林院、编修院以及朝中各部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适应后,即会派与官职,最不济者也会是七品知县。会试入选合格者,由礼部贴出皇榜告示。皇榜用黄纸书写,因黄色为皇家专用,故名皇榜,也名金榜,高中者则称之为金榜题名。此时的高中者即称贡士,也称进仕及第。进仕及第者们,此时已有官身,但还有一次殿试。

    会试一般是在每隔三年的秋季在京举行,也称秋闱。而殿试则在次年的年初举行,也叫春闱。殿试为将会试考生中前几十名优胜者选出,再由皇帝亲选。殿试为皇帝面试、口试、以及题试。也就是一要让皇帝看到考生之长相,若形像不济者,皇帝自不喜欢。二是题试,这考题自是皇帝所出,试题一般都简单。三是皇帝会口头出题,让考生回答,此时题目种类繁多,实则就是在选拔管理天下各行业的对号人才。入得殿试的优胜者,成为天子门生,日后自是前途光明。

    会试后一甲三名。头名状元、二名探花、三名榜眼,必得皇上钦点亲赐,称作‘进仕及第’。二甲若干人,朝廷赐‘进仕出生’。三甲若干人,朝廷赐‘同仕出生’。进仕及第、进仕出生、同仕出生者,朝廷会即时依其特长,安排至各部院任职熟悉。有那才学高深者,会被选进翰林院或编修院再次深造,几年后再派任官职,此等官员则称之为翰林出生,所授官职至少是六品。

    开国近百年的大明朝,经历几代皇帝的打造,此时国力已盛。昔年的游牧民族们,完全被赶回了关外草原。大明朝设立了以农耕为主的两京十三省。两京即北京和南京,也称北直隶、南直隶。十三省为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西、广东、福建、贵州、云南。两京十三省由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各自对中央负责。而中央机构则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御史、通政史、大理寺,合称九卿,也称六部三卿。六部三卿各自行使自己权力,分管住两京十三省行政机构。六部三卿之上即是由五至七人组成的内阁统管住六部三卿。

    对那些已统治臣伏的游牧民族地区,以及周边人烟稀少地区,大明朝则以卫所制行政管理,如内蒙、东北、新疆、西藏、越南、缅甸等地区。当大明疆域扩展至相当于盛唐千万平方公里以上时,天下卫所有近四百个。卫所为保卫边疆机构,由兵部下设各省都司统管。卫所采取军户制,百姓既农耕,也放牧,也当兵参加训练打仗。朱元璋曾言,吾有百万雄兵在手,然不须用一粒粮食去养。因卫所制也就是屯兵制,卫所军士种地的同时也守卫边防。

    这一年参加京考的考生们,除来自两京十三省以外,还有各卫所以及少数民族部落学子,他们都是汉学通。以汉人为主建立的大明朝,开国后的国策是以打击加安抚来对待少数民族。开国几十年后的科考,朝廷允准少数民族考生参考,考官们也会以各种民族文字,为少数民族学子出题。考中的少数民族学子,可在朝为官,也有不少人会被派往地方任职。故尔此次入京参考的千余名学子中,还有部份为少数民族学子。

    九月,陆续到得顺天府的天下应试学子们,按礼部安排,入住各省驿馆。乡试取得举人资格的学子们中,有年轻后生,也有年近五十或超过五十岁的老贡生。不少屡试未中者,即开始打听今年主考大人是哪几位。他们为入仕途,多次参考,耗尽家资。此番入京,欲最后一搏,拜门生为最捷之径。不少考生已探得,太师王振把控着朝政,自然也掌控考场,所任主考官,必是太师心腹。然一打听,三名主考官竟还不知是谁?有那醒悟之人,立时明白,自己应拜在太师门下,方能有戏。而太师府大门紧闭,无有一点动静。有那消息灵通者,知道太师府后门洞开,一到夜间,太师府后街悄没声的人们在隐秘中来去匆匆。

    到得京师,至驿馆报到的万安三人,牢记着老师嘱托,无人去理会那拜门生之争。整理诸事后,因沿途的游玩耽误,眼见得离考期仅有半月,即各自在驿馆闭门不出,开始复习整理。

    九月二十二日,四更天刚过,四川学馆的八十余名考生,在布政司监学官引领下,人人身着举人装,头顶解元巾,手持一式的灯笼,前赴考场。

    到得顺天府考场外时,已是天色微明。整条顺天府大街上御林军林立,一派肃穆。考场大门处,数名监考官在悄没声验看各考生腰牌、号牌,考生们鱼贯入场。

    辰时刚至,端坐考棚的试子们即接到考官分发试卷。若大的考场,虽聚集着千余人,然而考场仿佛是无人区,连一只麻雀从天空飞过,也逃不过御林军们的眼睛。

    连续三日的考试,万安三人都觉轻松。尤其是万安,在最后一日的自命题试时,他以治国为论,引用了历朝贤臣明君施政典例,思路流畅中,一气呵成文章。试毕回至驿馆,三人松得一口气,能否高中,七日后皇榜上见分晓。

    朝廷发出通告,此次秋闱考中之考生中优胜者,不用再似往年一样等待,亲政的皇帝将明年之春闱提前,在会试结束半月后,即行殿试。万安提议,吾等也许会入得殿试,虽然不知殿试时皇上会出什么题,按临行时老师嘱托,还是当作充分准备。吾等在驿馆中复习等待,黄,周二位贤弟自是拥应。

    此次京试的学子们,不知年轻的皇帝是急欲选拔培养自己所用之人,而将殿试提前。但若能入得殿试,成为天子门生,日后仕途上则是一片光明,这诱惑力实在太大。故而,此番有把握会试跃过龙门的考生们,多数留在了驿馆中等待。他们既在等待皇榜的张贴,希望榜上题名,更希望自已能入得殿试,成为天子门生。

    七岁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16岁时方亲自临政。自幼目睹王振朝堂弄权,今已二十岁的皇帝,他心中逐渐明白,要想自己的皇位坐稳,必得要有一帮听命于己的忠心大臣。王振之作为,他看在眼里,如今的朝堂,多数官员听命于太师。英宗暗自作出决定,他要在这三年一次的京试中,选拔一批人才,为己所用。英宗密召礼部尚书‘徐恭良’,面授一番机宜,进仕及第者中的姣姣者,他要亲自殿试提拔。

    忠心的徐恭良,因领了圣上密旨,也就顾不了王振的干预。阅卷后,将评选出的前八十名考生试卷呈与了皇上。几日来,英宗谎称身体不适,也不临朝,将诸事交由太师处理。他把自己关在御书房,将前八十名考生相关试卷与资料审阅。

    九月底,皇榜张示,此次高中者竟有三百余人。令万安几人吃惊的是,眉州府高中者竟有七人,万安本人中了一甲第三名的‘榜眼’。皇榜张示时,圣上同时下了一道圣旨,将明年开春的殿试提前至下月初十日,今科进仕及第者也会在下月殿试后悉数安排官职就任。

    万安、黄昭、周映文三人观得皇榜,均十分高兴,对着家乡方向,一番拜祭后,再谢皇恩。正如老师翁同所料,万安是三人中的姣姣者,周映文入了二甲,乡试考得武举的黄昭,也在三甲。

    此时的万安他却不知道,英宗在阅前八十名考生卷宗时,一五六号考生一手惟妙惟肖的苏体字颇具东坡神韵,令英宗感了兴趣,随即对此考生几日的答题认真的阅览起来。考生仅有考号无有姓名,苏体最难模仿,此生能将苏体书写得近乎逼真,他不是眉州人也是蜀地人!当阅到考生自命题‘治国论’时,两千多字的文章,它字字珠玑,如落玉盘。文章以大唐贞观、永徽之治为例,将富民强国言了个透彻。反复阅读治国论两遍的英宗,竟不住拍案叫道:“好一个民为重,君为轻!好一个为君王者,必得以天下社稷为重!此乃真真的国之栋梁。”对考生生出爱意且如获至宝的英宗,提起御笔,欲将此生点为头名状元,然继而一想,不妥!如此才华之人,还是让他在朝中悄没声历练一番,慢慢提拔使用为妙。凭此生才华,胸中自有骨气,不是那等走门路之人。头名状元,暂点那太师推荐之人吧!英宗落笔,将该生点为第三名。

    阅毕前八十名考生试卷后,英宗让徐恭良将前八十名考生资料调阅。原来这一五六号考生还真是眉州人,名叫万安,比自己还年长两岁。英宗知道,蜀地自古出人才,唐宋时代,眉州在朝为官者多多。就本朝中,自己信得过的臣子中,也有多个四川人。冥冥之中,此时的万安,他已在皇上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半月之后的殿试开科,八十名学子,尽皆天子门生。皇上已知各人名姓、籍贯出生。身着普通考官服饰,隐迹于众监考官中的英宗,见得万安之时,眼前忽然一亮。此生长身魁颜,眉目竟似刻画,体宽而中深,内含常人无有之神韵,直直世间奇美男子!他那高大的身才中显露着沉稳,在众学子中直是鹤立鸡群。已知万安为文武双修的英宗,此时心中决定,要将其留于身边。第三日的面试,在圣上和几位主考大人面前,万安对那朝政、军事、盐税、漕运之题也是对答如流,连主考官们也频频点头。继承了老祖宗精明血缘的万安,跪拜退出金殿时,已从圣上那目光中感觉到,比自己尚小两岁的皇帝对自己有所亲睐。而他却不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已与这皇帝绑在了一起。

    几日时间,都察院、布政司、大理寺公文陆续发至两京十三省驿馆,高中的进仕及第者陆续前往各部任职。万安、周映文接到的公文是至编修院任职。黄昭有武举功名,至御林军营任职。接得公文的三人,连夜修了家书,向家人报喜。老家中人,想必早已接到地方府衙送去喜报,如今书信,是告知家人自己被安置在何部门。次日作别,万安、映文同往编修院应到,黄昭去了御林军营。

    地处皇宫西侧的编修院大堂内,在门官引领下,万安、映文拜见了主簿大人‘司马正清’。这司马大人为司马光后裔,如今已年过五十。他继承了家学,喜研历史,经年来一直主管着编修院。三十年前,二十余岁入仕的司马正清,就被安置在编修院。他平日言语不多,也不喜交友。入得编修院,整日只知埋头做事,凡经他手所做之事,从无有差错。他之勤恳与丰富的学识被时任编修院主官的‘杨士奇’看好,司马正清得以提拔。到杨士奇调任内阁时,司马正清成为了编修院主官。

    这编修院在明朝廷中,不算大的机构,也只是个清水衙门。在编修院任职,对只喜儒理、史学,无贪无欲的司马正清而言,正合了他之意愿,故尔三十年时间,他无有挪窝。然明初时的编修院,它也有一利害之处,恰恰还管住翰林院。

    大明恢复科考后,进仕及第的官员们,都得到朝中各部门见习一段时间。而编修院为研修道儒、伦理之学部门,在编修院见习锻练出来的官员,一般官职都在五品、六品。从编修院派出的官员,官场上有翰林之称,也可说是翰林出身,他们比之贡生,举人、进仕又高了一等或多等。在大明朝廷,提拔官员官职时,翰林出身者优先提拔,翰林出生,自然就高人一等。哪怕是同科进仕,你未入编修院、翰林院,身价总是比翰林出身者低一等。故而,进仕后又经殿试,成为了天子门生的高中者,人人都还有欲进编修院的愿望。今被派往编修院的万安、周映文二人均不知道,至编修院历练,是皇上有意让其去镀金。而周映文至编修院则是他之文章有过人之处,是个可造之才而被派至编修院。再有主考大人徐恭良,编修院主官司马正清与翁同乃是旧交,二人知道,翁同所授弟子,绝非同于常人,故将周映文也安至了编修院。

    任职编修院主官的司马正清,平日里只求管理好编修院诸事,他从不过问政事,也极少递交奏疏奏章,人们只当他为一只研学问,不问政事之人。其实司马正清是个极清醒者,他知道官场的险恶,更知人心的叵测,他谨慎的将自己深隐。而朝中的党派之争,裙带关系,他暗中观察的极为清楚。这些年王振弄权,宦官当道,他是暗中看在眼里。他与于谦、徐恭良二人交往甚厚,他们往来,均是避开王振耳目。前两日,徐大人转告司马大人,今年至编修院的万安、周映文,乃是好友翁同之弟子。二人得师真传,日后均是了得人物,当好生照应。尤其是那万安,已得圣上亲睐,他至编修院,乃皇上之意,想必此人要不了多久就会至皇上身边听差,要司马兄先将朝规以及在皇上身边当差之规速速授与。如今圣上被阉党架空,年轻的皇上正在培养自己之人,要不了多少时日,圣上会将万安召至身旁,还请司马大人用心。

    见得万安与周映文来至,大人起身。二人跪拜大人,司马连忙扶起二人笑言道:

    “二贤新科,乃圣上钦点,必是有才之人。今至编修院,只为过渡,它日朝堂之上,方是你二人施为之地,二贤暂且坐下说话。”笑言中的大人,命人送上茶盏。

    闻言的二人,心内不免有些吃惊,见得大人未将自已当下属,倒当成了客人,万安连忙施礼恭问:

    “大人何出此言?想属下二人,虽十载寒窗,博得功名,自当报效圣上朝廷,为国出力。今至编修院,自然当由大人差遣,我二人只想从速做事,还请大人安排。”

    只见大人一阵朗声大笑后落座,也不回答万安所问,对二人一番寒喧后言道:

    “也罢!华夏历朝有规,后朝编写、校正前朝历史,我大明也不例外,今当编写蒙元史历,同时校正宋史、金史。那宋史、金史为突突与阿鲁图编写,他等自称汉学通,然经我编修院核审,其中误处颇多。北、南两宋,三百余年,当逐年逐代核审,无有十年、八年,怎能完成?尔等来至,正当值时,编修院虽人手众多,分别核审宋史、金史,也觉人手不足。宋、金史中有虞允文、家玄翁二相,正是你眉州同乡,想必二人必然知晓。二史中对二相载记,了了几语,既不充实,也有失真。二相一生之重大作为,史库中定然能查得。今就由你二人再阅宋、金二史,在史历蛛丝马迹中寻找二相政、功之绩,整理编写,进入史册,二贤意下如何?”

    在先生和乡人们处,就常闻前朝二相轶事的二人,早就将二相当作自己人生道路上之楷模,今能亲写二相史历,直是荣幸。二人连忙起身应承,还请大人多加以指点。喝茶聊说后的大人,引领二人,去至书料库,逐一指点,又将二人引荐与各同僚认识。此后的万、周二人,整日待在编修院,开始了新的生活。

    偌大的编修院书库,成为了万安与周映文每日工作场所。执事房中,二人各自细读突突之作中,常相互交流论叙,也常向同僚或司马大人请教。近月时日,宋史、金史中,有关二相的那些历史已牢牢装在二人脑中。按大人之吩咐,二人开始了对乡人虞允文、家铉翁那个时代的史历进行核实、审阅、查寻。书库中,二人搭凳爬梯,在那满是尘埃的书海中,寻找着点点滴滴蛛丝马迹。有时因一个字的不解,或字句的误处,二人在书库中查找核对,往往要耗去很多时日。这一校史差事,看似简单,然它既繁琐又复杂。闻同僚言说,之前司马大人曾安排好几人做这校史之事,都因繁琐怨言而出错,被大人斥责而停职。二位贤兄切勿步前者后尘,落得不受重用。闻言的二人暗中相互勉励,既入朝为官,自当忠于王事,更何况这前朝历史,正是二人须补之课。前朝几百年历史,在眼前一一真实显现,倒令人乐在其中。

    寒冬来至,同僚们均喜在公事房中围坐火炉编写,二人则时常不顾寒冷,窜行于那书架中。司马大人每次来书库巡视,总见得两年轻后生在辛勤劳作,自然是笑容中流露出赞许之色,还常道些鼓励之言。

    转眼已是次年六月,功夫不负有心,万安、应文将金史有关乡人虞允文、家铉翁篇章校正。观后的司马大人十分高兴,将二人夸赞一番后,即告知万安,稍作歇息,三日后去至上书房应到,此为圣上口谕。对周映文则仍让其留在编修院,将北,南宋史继续校修。

    昨年七月离乡,今已近一年,万安、黄昭、周映文三人不知道,如今的礼部尚书徐恭良,兵部侍郎于谦,与老师翁同为儿时的同乡小伙伴。入朝前,徐,于二人相邀同行,前往蜀地习学道医,路遇同是往蜀地游学的司马正清,三人结伴而行。至蜀地后,由于谦引领,三人拜访了已在老君山得道的、于谦儿时伙伴翁同。在翁兄引领相伴中,几人游历了蜀地名山,且在各地道观中习学多多。年长的翁同,自然也是三人的半个老师。两年游学,几人结下了深厚友谊,至今一直有书信往来。万安三人进京前,翁同就曾给徐恭良去信,告知自己所授三名弟子,会进京应试。三人已有功名在身,倘若顺利,定会一举高中。朝堂叵测,贤弟几人勿须提前关照,考中与否,他等命相中自带。几人倘若高中,初入仕途者,还劳烦几位贤弟给予引教云云。

    转达翁兄之意后,几人看在眼里。翁兄学生,个个优秀且各有所长,不曾想到的是,那万安竟被圣上看好。时因王振当道,三位前辈也不与万安等人言说,只能暗中相助。黄昭入御林军营,万安至上书房,此为圣上在培植亲信。这周映文稳重内向,且喜研史历、道儒、理学。年前圣上就下旨,在编修院中设立了翰林院,几位大人暗中议定,就将映文暂留编修院,此人必是它年翰林院翘楚、主考官人选。

    闻司马大人转言圣谕,万安十分吃惊!上书房乃是皇上身边直属机构,那可是朝廷的中枢之地。虽是小小的一行走,也是见官高一级之人。自己何德何能?竟能被圣上看中!接过司马大人手中公文,万安仍处将信将疑中,直至映文恭喜,方回过神来。谢辞大人后,二人退出。

    入朝近年的二人,已知朝中规制,建立近百年的大明朝,官员制度早已成熟,进士及第初入朝官员,先得有一历练过程。根据各自专长,由按察司、布政司、都司分别安排到各部门。有的甚至直接被任县令,派至基层,两三年后,方根据个人能力、专长去至相应部门任职。英宗看好的几个眉州人,他们这几月的作为,英宗尽知。今以身边缺人为由,提前将万安调至身边。知道皇上在培养心腹的王振,此时也无法左右,只得表面奉迎办理,而却心中恨恨:‘量你这些年轻后生,在我老太师面前翻不起浪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