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离别桥 > 第四章 征 讨 (二)

第四章 征 讨 (二)

    (二)

    尽管边关告急,英宗仍忘不了清明节祭祀祖宗。满朝文武,拜祭皇陵后,三月八日,英宗提领十万大军,浩荡出京。御驾亲征,可不是一件小事,不但六部三卿同行,皇帝行宫中还有皇妃宫女们同行。行宫中包括文官们在内,共有三四千人。英宗指定,户部尚书‘王佐’,专司行宫内务。兵部尚书‘邝眺’,作为先锋官,领军前行。钦天监正‘彭德清’带领一帮大臣,随侍圣上行宫,专司排兵布阵。太师王振身为监军,也带着一帮宦官太监,随侍圣上左右。

    西厂头领‘曹蛟’,时为王振心腹,他随侍住太师。西厂乃大明特务机构,这些年一直为王振牢牢掌控,专司对王振对立面的打击暗杀。在年轻的皇上面前,骄横的曹蛟只听命于王振一人。因他身份特殊,可自由出入中军行宫。临行前的英宗,虽带了八十余名侍卫,但随时贴身的仅有八名,倘若王振生乱,这曹蛟必是他得力助手。

    英宗知道万安身怀绝技,出征前在御书房与之秘言了一番,令他专事暗中监视曹蛟,并钦赐利刃一柄,可先斩后奏。且交代了侍卫首领‘铁侠’,一切听命于万安。此时的英宗,虽还不知王振欲害自己,但他已得到秘报,王振与也先有所勾结。离京之日,英宗令邝眺封锁了御驾亲征之消息。

    领受密旨的万安,哪敢大意,一路行来,曹蛟一帮人始终未离开他之视线。

    王振手下有一太监,名叫‘郭敬’,为太师死党。此人自幼入宫,认了王振为干爹。郭敬四十余岁,虽长得人模人样,却生着一双贼眼。平日里他不喜言语,也许是自已知道,他那鸭公嗓不招人待见缘故。再有他长居内廷高位,居高临下,许多人他都不放在眼里,也是他不愿多言语的原因。此次出征,郭敬以秉笔太监身份随侍太师,自然能随意出入行宫,不离太师半步。在朝中,皇上批阅的奏疏或发的公文,须秉笔太监批红后方能发出。如今的太师,不但掌控内廷,且掌控中枢,手下也有一帮死党。此次若能置英宗于死地,回朝后他要扶年幼皇帝登基。王振欲要随时与也先取得联系,郭敬正是他准备的联络人。

    在朝中多次见过郭敬的万安,此次出行,只知他值得怀疑,因只顾监视曹蛟,经验不足的万安,却忽略了郭敬。大军半月后出了居庸关,因太劳累,万安睡过去有两个时辰。就这两个时辰,郭敬乔装,趁着夜色,溜出了军营。他去至旁边山中,与也先派出之细作联系,告知了明军装备、数量以及行军路线。但太师有严令,不得将御驾亲征告知也先,以便瓦剌军能放手攻击。

    醒来的万安,见得曹蛟随侍在王振身边,而随时随侍王振左右的郭敬无有了身影。半夜三更,郭敬去了哪里?皇上虽只令自己监视王振、曹蛟,而并未令自己不监视王振心腹,他心中暗骂自己失职,立刻叫来身边跟随询问。知道太师一直安歇,仅有他之跟随郭敬出营有两个时辰,至今未回。

    临近天明,方见郭敬溜回中军营。见他一脸倦容,显然是一夜未睡。衣着虽然干净,然靴上粘满黄泥,显然是刚换衣服未曾换靴。入帐见过太师后,大军拔营启程,郭敬上得马车,定是在车中睡觉。万安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立马将郭敬昨夜离开行宫之事密奏了圣上。沉思后的英宗言道:“看来是朕忽略了,如今不但要盯住曹蛟,更要盯住郭敬那厮以及王振手下。万爱卿你可立马去见铁护卫,让其派人手与你配合。郭敬昨夜失踪,倒底干些甚事?此事非同小可,若是与瓦刺联系,你定要将其当场拿获。”

    退出行宫,万安立时请来铁护卫。这铁侠乃河北沧州人士,自幼习武,其父‘铁武’为武威镖局总镖头。这武威镖局数天下最大镖局,共有镖师近千人。镖师们个个武功了得,故尔武威镖局威震八方。行镖时,哪怕是单车,只要亮出镖局旗号,山匪草寇都会放行让道。武威镖局名头响亮还有另一原因,镖局为明初‘常遇春’领了明太祖旨意而创,镖行行主挂名常遇春,它实则就是皇家镖局。凡朝廷重要之物,都由武威镖局押运,近百年时间,镖局从未失过镖。因是朝廷镖局,行中镖师多为江湖中武林高手,其中也有在御林军中选拔之人。铁侠祖上本是常遇春手下大将,故尔几代人就职镖行。铁侠自幼跟随父亲生活在镖行,习得诸般武艺。那一年,父亲将其送至御林军中,目的是让他入军营历练。几年时间,已得家传绝学的铁侠成为了御林军中一头领。时值十六岁亲政的英宗,是个喜武之人,他去至御林军营,要选自己的贴身侍卫。军官们演练后,圣上第一个点的就是三十多岁的铁侠,且让他做了头领。初次圣上仅选了护卫十二名,两年时间,在英宗选择中,侍卫营中已有百余号人。这些人均是铁侠与圣上亲选,他们自然只忠于皇上。在皇上身边当差,铁侠知道,非允勿观、非允勿言、非允勿行的宫规,两年来,他将大内百余号人训练有素。这些卫士,均是与皇上贴心之人,也是死士。前年五月,英宗将锦衣卫扩编,将大内卫营与锦衣卫合并,挂出了‘镇抚司衙’招牌。

    锦衣卫这一机构自明太祖时就有,它乃朱元璋为对付手下贪官以及谋反者机构,也是皇帝自身的护卫者。锦衣卫随住历朝皇帝之起伏沉浮,也时常或人多人少而变化,但这机构一直存在。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抢夺了侄子皇位后,为笼络人心,几近取缔了锦衣卫。然到永乐后期时,锦衣卫又开始壮大,朱棣仍用锦衣卫来维护皇权。这些年,王振拥有了西厂,他打压锦衣卫,故而锦衣卫人数逐年减少。亲政后的明英宗,以保皇室安全为由,至御林军挑选卫士,组建了护卫营。王振虽然心中不满,然他已无法阻止。当护卫营成熟,英宗下旨挂出了镇抚司衙招牌,恢复了锦衣卫,且亲自给锦衣卫中几个衙司,也就是头领,亲授了三品官职,并允准锦衣卫带刀出入皇宫。如此举措,令王振感到紧张,他知已成年的英宗在开始收缴权力。

    三品带刀侍卫的铁侠,得到皇上指令,可在御林军营中随时挑选精英,也可在江湖中招募好汉,以壮大内卫营。铁侠知道,皇上挂出镇抚司衙招牌,内卫营实则已变了性质。除却护卫皇上安全外,镇抚司凌驾于太师掌控的‘西厂’之上,日常须办理的是皇上指定的大案、要案。不到两年时间,被称为内卫营、镇抚司的衙门,今被外界称为‘大内’。如今,大内人员与原锦衣卫合并,已增至四百余人。

    见得个子与自己一般高大,浑身威武之气且目露精光的铁护卫,万安上前施礼。二人认识已有半年,初次见到上书房新来的行走,因其相貌英俊,且身上有一股英武之气,比万安年长十来岁,身材伟岸的护卫立时对其有了好感。闲暇时、二人相聚,切磋武学,各自于对方功夫均十分钦佩,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今日相互见礼后,略作寒暄,万安将铁护卫拉至僻静处,告知了皇上交与自己之密差。道是自己一人势单力薄,按圣上之意,请铁大人给予配合。早已得到与万安配合秘令的铁侠面带怒气:

    “吾早就看王振这厮不顺眼,他背着皇上,做下许多龌龊之事,它日若落在铁某手中,我定不轻饶,万大人有何差遣?尽管吩咐。”

    万安言道:“圣上所差,乃是大事,我等切不可掉以轻心。若有风吹草动,循吉会在第一时间告知,到时还劳烦大人及时出手。因是密差,今仅我一人知晓,然一个人终归势单力薄。大人之手下,均是熟面孔,不便行事。循吉今须一人相助,此人姓黄名昭,为我同乡,也是同窗,武举出生,与循吉同科进士。黄昭今就职御林军中,为一头领。御林军有一营人马随军出征,黄昭正在军营,请大人将其秘调入宫,暂与循吉配合,可保万无一失。”

    “哦!本差早已识得黄昭,他功夫了得,不在铁侠之下,原来是万贤弟同门。铁侠早已有心,将其调至内卫营,如今正好,本差立马将他调至,供大人差遣!”

    闻言的万安笑道:“铁大人真是一爽快之人,万安谢过!”

    言说中的万安躬身一礼,铁大人见状,立刻还礼笑道:“万大人何须如此客气,同为圣上办差,我等自当尽力。吾今虽为侍卫营首领,然万大人之才华,必当被圣上重用,它年官职定在铁侠之上。只是如今本差要提醒大人,行事中定要防备那曹蛟耳目,你定知晓,西厂为太师嫡系。”

    “大人放心,万安谨记!”言毕二人作别。

    在山学堂习学时,翁同见黄昭为一习武好料,故将平生武学授与。道家功夫最难练的是缩骨功,酷喜武学的黄昭不惜苦练,硬将缩骨功练成,以致体型成了‘熊背蜂腰’。去年铁护卫至御林军中选卫士,见到黄昭体型,即知此人练成了缩骨功。无须考核,他可进入护卫营。然黄昭刚入朝不久,营规有定,新入朝者必历练适应,故铁侠将其入宫时间推迟。今闻万安相求,正中下怀,黄昭当是入营之时。辞别万安后的铁侠,立刻快马去至御林军营,带走了黄昭。

    一身内侍文职服饰,遮掩了黄昭那蜂腰熊背,与万安相见,因在行军路上,二人骑在马背上边行边言。

    眼见得年轻的英宗这几年不停地培植亲信,王振心中着急。尤其是这一群护卫,不知哪天会要了自己的性命。近几月,英宗又将昨年他圈定的探花郎万安调至身边成为心腹。这万安不能小觑,他虽然年轻,然乃一文武兼修之人。离京这十余日,有意无意间,王振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背后盯住自己。身边虽有几名武功高强的侍卫,然绝非铁侠、万安等人的对手。老到的王振心中恨恨言道:‘待我与也先汇合,灭掉朱祁镇后,再来收拾你等小虾米’。王振知道,英宗显然是对自己起了疑心,此时当派有眼线盯住自己。本欲行军路上派曹蛟与瓦剌军联络的王振,为慎起见,临时改派了郭敬出行。因郭敬身份不一样,进出军营、行宫无人敢管他,而郭敬还有一绝技,善于乔装。他虽为太监,身上也颇有些功夫。

    夜深时,怀揣太师交与之行军路线图,以及太师口授,郭敬潜出了营帐。他施展夜行功夫,到得附近鹿儿岭山谷,与扮成猎户的瓦刺探子见了面,将密函授与。

    不日,大军到得边关重镇大同府,驸马都尉井源引领一帮文武官员,出城十里迎接大军,英宗将中军营设于大同城内。

    井源禀奏:“自我军入驻大同后,因兵力不足,故而只坚守城池。瓦剌军几次攻城,我将士苦守,也因天气寒冷,对方均未得手。开春后,瓦剌军设帐城外,扬言不日即取宣府、大同。几日前,瓦剌军忽然退走,不知何意?今圣上提兵来至,我军当趁机收复失地,还请圣上定夺。”

    闻奏的英宗还未开口,一旁的监军王振却先发了话;“想必是瓦剌见我大明铁蹄来至,那也先胆怯而退军。依老臣之见,瓦刺军定然行走不远,明日就当出兵追赶,将其聚歼”。

    闻王振谄言,英宗心中不觉有些烦恼,本想出关后,与瓦刺大军对阵,金戈铁马,搏杀几阵,方显我大明铁蹄威猛。不曾想,你也先闻风退军,令我朱祁镇找谁厮杀去。自己这一拳就似打在棉花上,无从给力。失望中,只得令火炮营分别驻守宣府、大同。骑兵悉数出动,追击瓦剌军。同时收复失地,安抚百姓。

    二十岁出头的朱祁镇,虽有年轻人的冲动和浮躁,然而作为一国之君,凡事他倒还有适当的主见。派遣军马出行,收复失地时,他让邝眺定要弄清,也先退军的原因,以及瓦剌军退去了哪里?众将官离去,他冷静了下来,心中问道:‘这也先真的是怕我了吗?他用心多年,暗中练兵,作为一个不成熟之国,调动兵马粮草,可不是件易事。四路兵马进攻,只与我大明先遣之军有几场小战,忽又匆忙离去,难道他有什么阴谋?’带住疑问,他召来身边侍卫们,让铁侠引领,前去打探瓦剌军踪影。离开中军的铁侠,与侍卫们配以快马,交待一番,侍卫们分别出行。临行的铁侠,又与万安密议,请务必盯紧了王振那厮。

    英宗的怀疑没错,熟读汉书的也先,确实是个了得人物。幼时习汉学,成人时又对汉人的兵法谋略极感兴趣,多年筹备,他决定对大明发起进攻。他勾结太师王振,赠与重金。大明军队离京几日,也先即获悉了大明大军出行。探子报来,明军是大明兵部尚书邝眺为帅。他引领着十万大军,另有两个火炮营,加上昨年朱勇、陈怀、井源所领之军,明军共出动军队二十余万。从探子报来以及太师送来消息中,也先还不知道,此番明军压境是御驾亲征。但也先知道,自己这些年仓促组建起来的瓦剌军,虽善于马射骑行,然而与训练有素的明军相比,仍是一群乌合之众。若与明军真刀实枪对阵,瓦剌军必败。也先之父脱欢早年就曾领教过明军火炮之利害,那炮弹飞入元军马队,一炸就是一大片。人仰马翻中,那些马匹在巨大的轰隆爆炸声中立时惊慌,狂奔乱窜中哪里还受人控制。跌下马背的军士只能被狂奔的马匹踩踏,死伤无数。临终的脱欢,提住一口气叮嘱儿子也先,日后若与明军对抗,一定要避开他之战炮。

    从太师密信中知晓,明军带有两个火炮营。二百余门战炮,我瓦剌军怎能对应?知晓了明军军情的也先,这些年不但研究汉人战法,也研究大明军队。也先知道,瓦剌军虽号称二十万,实则也就十万多一点,若与大明军对抗,那就是以卵击石。就这几万骑兵与明军骑兵对抗,必然一触即溃,更何况明军还有步军、战炮。这也先确实了得,他掌握了大明军情,深思熟虑后,决定避重就轻。他要利用瓦剌军熟习地理、地形,瓦剌骑兵飘忽不定之优势,拖住明军,将它拖疲。明军战炮之火药怕受潮湿,他要将明军拖至六、七月,草原雨季来至,那时你火药受潮,战炮失去作用,我再对其各个击破。拟定出大的战略计划后,他开始排兵。

    从太师密信中也先知道,明军大营选在大同落脚。瓦剌军欲占大同只是虚张声势,有那明军战将井源守卫,怎能攻得下城池?英宗引领大军来至的前三日,也先下令撤军,并将大同以外城镇全部留给了明军,因为这些城镇的粮物已被瓦剌军抢劫一空。

    也先将部下分为十二队,各有头领带领,在草原上飘忽行走。对收复失地的明军只作骚扰,不予应战。草原深处各山洞中有充足的粮草,供十二队兵马取用。也先之目的,是要让明军认为瓦剌军不敢与之作战而放松警惕。大明军队来至边境,必然寻我瓦剌主力决战,我也先才不作那傻蛋,我要让你打也打不成,抓也抓不着,从而将你拖住。

    驻军大同城的英宗,连日来派出多路人马,收复了多处失地、城镇,也恢复了多处卫所。两月多来,始终找寻不到瓦剌主力,那也先硬是不见踪影。出行的铁侠们,抓回多个俘虏审讯,也不知也先在哪里。

    从审问俘虏中,英宗知道,这瓦剌部落它依赖住大明。游牧民族,它需要盐、铁、粮、布,如今造反,仅是对大明的挑衅。早年的蒙元,已被大明打怕,臣伏后它应是轻易不敢造反。抢劫、掠夺,乃游牧民族本性,如今妄言要开国独立,它还没有那胆量。以立国为借口威胁天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在朝中,英宗就已知瓦剌部落造反原因,那是近几年掌管朝权的太师,有意关闭了边贸、克扣了朝廷拨放瓦剌之物资,才引得瓦剌造反。此次瓦剌造反,乃王振一手造成。然瓦剌之反触动了大明国威,必当打击。打击之后,再行安抚,此为英宗内心之部署。而借这平乱,欲收回皇权的英宗虽恨王振,觉得此时还不是与他撕破脸之时。年轻的皇帝,此时只知王振阴险,但还不知他险恶程度之深。

    得铁侠、万安奏报,王振心腹郭敬前些日夜间乔装外出,英宗分析,王振、也先,他们勾结倒底有多深?密谋内容是什么?对这野心极大的太师,本皇切不可调以轻心。英宗再对万安密令:‘死死盯牢王振及其爪牙,若有不轨,立时拿下。’

    却说那老谋深算的王振,趁太皇太后软弱、皇帝幼小之机,抢得了朝中大权,做起了实则的太上皇。见得逐年长成的英宗,在开始培植亲信、逐步收回皇权,王振深感紧迫。他要保住自己太师之位以及到手的权力,必当反击。自己掌控住的西厂,在朝中本肆无忌惮,这两年英宗那锦衣卫扩大,王振已不敢轻易作为。

    眼见得朝中那些原来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大臣,如今已不听招呼,甚至有人恶言相向。早被自己一手掌控的上书房,那尚儒忽然反戈,自己安插在上书房中之耳目,一一被逐出。前些年拟写圣旨,不是尚儒就是自己,有时根本不用拟旨,老夫一句话,即是旨意。如今倒好,老夫耳不聋,眼不花,当着自己之面,那小皇帝却叫一小小的行走拟旨。兵部中人何等精明,见得圣旨,即知我王振今已失宠。王振心生毒计,他要借瓦刺之手,除掉英宗,再扶幼主上台,以便自己这实际的太上皇,掌管朝政。

    几年前,王振就用手中之权力,暗中大量扣压了朝廷下发给俯首称臣的瓦剌部落大量的盐、铁、棉、粮,引起了也先的不满。随之他又下令关闭了与瓦剌临界的边境贸易,如此令也先心生反意。而在强大的大明面前,心生反意的也先却不敢造反,于前年朝贡时,仅贡与朝廷一千五百匹瘦马,却赠与了手握朝权的太师无数的财宝,想从王振手中讨得物资。假惺惺的王振,在密室接见了也先。二人一拍即合,王振鼓励也先造反,如此逼迫朝廷给予瓦剌更多的物资,恢复边贸。王振承诺,自己可随时向瓦剌军提供军情,让你也先打败明军。更对也先许愿,若你击败明军,它日包括大同在内的十六座城池,尽归你瓦剌所有。闻言的也先,满心高兴,以为是自己送给了太师众多的财宝起到了作用。他哪里知道,狡猾的王振,是要借他之手,除掉英宗。如此重大之秘,王振只能一人藏在肚里。此后的也先,常派密使至京城,同时又与王振送去了大量财宝。

    以监军身份,随同大军出京后的王振,果然守信,派郭敬送与也先情报,让也先掌握了明军军情。然而此时的也先,他却不知道,大明太师有更大的阴谋。而在王振心里,许你十余座城池只是暂时的,待我来日扶年幼皇帝登基后,再出兵收回。

    也先与王振,各怀鬼胎,各有野心。也先要的是大明的土地财物,王振则要的是朝廷的权利。接到王振密札,知道了明军出动的竟有二十万精兵。安排十二路游击后,也先带军退至草原深处,连那十二路游击首领也不知丞相在哪里,故尔铁侠们抓获之俘虏们不知瓦剌主力在何处。而此时的也先,派出了无数密探,他们扮作牧民,游走在草原,将明军军情悉数掌握,报与了丞相。隐蔽中的也先,他在等待时机。

    到得战场的英宗,原以为会与瓦刺军摆开阵势大打一场。数日来寻不见瓦刺主力,好似铁拳砸在棉花上。已被也先占领的土地城池集镇,不到两月即全部收回。然财物粮食被瓦刺军洗劫一空,百姓尽遭涂炭。英宗急速下旨,先在大同府调出灾粮,再下旨让留守京师的于谦,急调粮食救济饥民。

    以王振为首的谄臣们,说什么铁蹄一至,瓦刺军闻风丧胆,圣上威武,月余时日,即收复失地。想那也先,早已吓破了胆,不日定会前来俯首朝拜,送来贡品,人人都劝圣上早日班师回朝。

    转眼出兵三月,满朝文武随行,二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每日耗银耗粮无数,这对大明而言,是一件极不合算之事。三月时间,仅与瓦剌小股军队接触,这些小股游骑一击即溃,转瞬间逃得无有踪影。未与瓦刺军打过一次硬仗,心有不甘且十分懊恼的英宗,只得下旨,让朱勇、陈怀、井源,引领十万兵马,固守边关各城,自己带领十万兵马及两火炮营,班师回朝。殊不知,这一回师,灾难来临。瓦刺大军,在明军回师的路上设下埋伏。王振、也先合谋,对明军布下了杀机。

    (三)

    明军回程之时,已是六月底,正值关外雨季,有两条道路供明军选择。一为选紫荆关回师,但此条道路狭窄,不适宜火炮营行军。在太师的鼓动下,英宗选择了从居庸关回程。未与瓦剌军打过一仗的英宗知道,取道居庸关,此条道路宽阔,适合明军行走。道路上有多处宽阔之地,也适合大军随时与瓦刺军作战。他希望能在回程路上,与瓦剌军面对面打上一仗或几仗。

    大军回程,王振随侍于行宫,而他手下郭敬,却带着几人入了断后的恭顺侯‘吴克忠’大营。万安禀奏圣上后,与黄昭暗中入了后卫营,监视着郭敬。二人扮作小校,混迹于后卫营,轮番盯紧了郭敬。

    几日后,大军行至独石城时,那郭敬一头钻进了守将‘杨俊’大帐,约一个时辰方出来。只见他带住一小太监,二人骑着快马,去追赶行军的队伍。万安早从铁侠处知道,这杨俊乃王振安排在边关之心腹。郭敬与杨俊交代了什么事?如今倘不知晓。因还无有真凭实据,决意暂不抓捕郭敬,放其过去,两人跟踪于后。

    次日下午,离后营军约十里处,骑马行走中的万安二人,闻得后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原来是一奔行的传令兵。二人将其拦下,亮出腰牌,传令兵连忙跪叩大人。道是昨夜瓦刺大军突袭独石城,守将杨俊让出了城池逃走,致使相邻的崇来、永灵二城丢失。我乃崇来城守将‘成明’将军派之出传令兵,今欲追赶吴将军,报与消息,请他作出决断。如今瓦刺军随即追来,请二位大人快行。

    闻言的二人大惊,原来瓦刺军不是逃遁,那也先在设计一场最佳的缓兵之计。我大明军刚拔营几日,瓦刺军即行攻击。杨俊不是逃跑,而是有意与瓦刺军让道。郭敬至杨俊军营,定是与他下达指令。如此看来,王振那厮与也先完全苟合,他们在合谋着一个极大的阴谋。如今后有追兵,前面必有设伏,皇上有难!我二人落后中军有四日路程,当迅速报与圣上知晓。二人分析至此,都不觉出了一身冷汗。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将郭敬捉拿,逼他交待实情,方可定夺。二人翻身上马,回头对传令兵言道:

    “你速速追上前去,将军情告知吴将军。”马背上的万安二人,心急如焚,抽打着战马,追赶前去。

    万安二人分析,果然不错,四月大军进驻大同府后,王振与也先一直暗中保持着联系。他们用飞鸽传书、或乔装见面等方式联系、传递着信息,故明军的举动都在也先的掌握之中。万安、铁侠虽领圣命,监视住王振、郭敬,然狡猾的王振每日在皇上身边转悠,似乎一心都用在战事上。对军情再清楚不过的督军王振,他让郭敬与瓦剌军传递着消息。郭敬知道自已已被盯上,而他手下爪牙众多,传递情报之事,改为爪牙们作为,故而盯他多日的万、黄二人无有抓到他之证据。

    班师回朝的十万明军,分作前营、中军、后卫三营,营与营之间均隔了三日路程。按英宗之排兵,三营间隔,他想要寻找也先打上几仗。间隔行军,是考虑明军可随时对瓦剌军形成合围。殊不知,此等行兵给也先提供了各个击破之机。

    心急中的万安、黄昭知道,此时的瓦剌军来袭,是也先预谋的开始。杨俊让道,是有意将己收复的城池交与也先。万、黄二人,作出决断,抓捕郭敬。着急的二人,只想到圣上有难,二人哪曾又想得到,大明军队有灭顶之灾。

    掌握住大明军队动向的也先,他要把明军消灭在回程的路上,采取的战术是各个击破。而回程的英宗,因心有不甘,他始终想寻瓦剌主力决战,故而行军速度缓慢。加上雨季,这就给了也先调动兵马的时间。回程的明军,前军和后军相隔距离有七、八日路程,这又给也先创造了排兵设伏之机。也先之计划,他要先吃掉由吴克忠、吴克勤兄弟带领的后卫营。

    后卫营仅两万人马不到,正合也先口味。后卫营中因有一火炮营而行军缓慢,与中军相隔已有四日路程。越过独石城的瓦剌军,由也先之弟‘双突’引领,尾随在明军之后,等待时机。按也先之安排,明军后卫必经‘滴滴水’。这滴滴水乃一峡谷,长约五里。此地地势狭窄,火炮无法施展,正是最佳设伏地。也先在滴滴水让过了明军中军,派他之副将‘阿刺’,带领两万人马,设下了埋伏等待。

    天已傍黑,后卫营就地宿营,军士们埋锅造饭。混迹后卫营的郭敬,带着一名心腹,趁着傍黑,悄没声地离开了后卫营,专拣那山间小道急行。他要赶回中军,与太师报信。

    赶至后卫营的万、黄二人,带着传令兵,于亥时方进了吴将军营帐。告知军情后,吴氏兄弟大感吃惊。二位将军立时指挥布防。军营中,已不见了郭敬。万安、黄昭分析,这厮定然抄了小路,他必是想赶回中军,向王振复命。二人牵马出营,顺小道追赶而去。

    昨晚带住侄子郭顺离开后卫营后,郭敬选小路前行。前面山中,有四名手下在等侯,他们均是西厂中人。叔侄二人紧赶慢赶,终在后半夜赶至离后卫营约二十里处岔路口,四人六骑早在此等待。几人也不多言,翻身上马,上了官道,乘住月色奔行起来。天明时,六骑已绕过了滴滴水峡谷,用些干粮后,续又前行。

    一日一夜奔行,实是劳累。仰望天空,月落星稀,老天似有一场暴雨。己是后半夜,估计再有一日,即可追上中军营。人困马乏,郭进选了一背风山崖,令几人歇息,天明后再行。此时己是七月雨季,草原上深夜有些寒意,且会随时有雨。几人燃起一堆篝火,用些干粮,饮水后睡去。

    山风呼呼,掩盖了周围一切,火堆旁的四人,忽然闷哼一声,接下来无有了呼吸声。尽管郭敬有些功夫,也未曾察觉那四人已毙命。黑暗中,山崖上扑下一道黑影,悄没声来至火堆旁。一柄寒冷的短刀,压在了郭敬脖子上。郭敬惊醒,正欲反击,忽觉浑身一震,涌泉穴被封,立刻动弹不得。只闻面前黑衣人厉声言道:

    “你这厮这些日受王振派遣,干了些什么见不得人之事?如今从实招来,可免你一死。”

    躺于地上,眼珠骨碌几转的郭敬,见得眼前之人腰悬锦衣卫腰牌,目露精光,必是武功极高者。虽面孔生疏,自是皇上身边之人。他方才之点穴手法,如此迅准,自己几曾见过?随己而行的四名跟随,均是西厂武功高强者,如今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显然已毙命。见得此状,郭敬心道:‘完了’!他知道,西厂乃内廷侍卫,他们虽为太监,然与自己一样,人人武功了得。此刻在悄没声中就丢了性命,实令人匪夷所思。如今的西厂,归太师直接指挥,他们打着为皇上办差旗号,见官高一级,在朝中横行一时。此次出征,西厂人在军中目中无人,谁敢惹他们。自己挑选的四名跟随者,乃是西厂人中顶尖人物,被眼前锦衣卫不声响中就要了性命,可见此人武功之高。只知道近几年皇上重用锦衣卫,并往锦衣卫选入了多名高手,连那位高权重的太师,也给西厂侍卫们招呼,别去招惹锦衣卫。

    被来人点了穴的郭敬,胡乱猜想中因未见到紧随自己的侄子‘郭顺’,以为侄子逃脱,正自庆幸。山崖下传来脚步声,随即转出一身才高大之人。夜色中,只见来人手提一物,行至火堆旁,将手中之物扔向了郭敬身旁。只听咚的一声,物体哎哟!原来他手中物件是侄儿郭顺。郭顺浑身捆了绳索,状似一只粽子。

    郭敬自幼入宫,认了王振为干爹,成为了王振心腹。这些年跟住王振,干尽了坏事,也得了不少钱财。前些年回家,送胞兄钱财时,道言了做太监的好处。胞兄贪财,将十一岁的儿子郭顺阉割,交与郭进带入皇宫。这郭顺今已二十出头,他痛恨父亲、叔叔,把自己变得不男不女。平日里见得郭敬在宫中胡作非为,有几分良知的郭顺,在心中早已愤恨。这些日见得郭顺带住另几名太监,暗中与瓦剌军联系,更是心中恨恨。无奈自己软弱,不敢把叔叔作为告予别人。你等通敌,犯的是死罪,一旦暴露,连我也小命不保。今夜趁着几人睡去,郭顺逃离,不曾想,被追赶前来的万、黄二人抓获。

    见得侄儿,郭敬心中惊骇,抬头再观来人,啊!这高大者正是皇上身边行走万安!完了!完了!此番命休也!这万安一直在暗中监视自己,他本早有察觉。此番离营,从小道而行,就是要躲避万安,不想还是被其抓获。如今我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看你二人把我怎的?

    闻得厉声询问,郭敬打定了不开口的主意,竟是不言不哼声。见郭敬迟迟不开口,黑衣人竖起食指,在其前胸点了下去,郭敬立感胸闷,随即胸口开始痛胀,接踵而至的是骨骼疼痛,体内好似有许多虫子叮咬,难受之极。虽大汗淋漓,初时他还咬牙坚持。脸红唇紫中,又好似万箭穿心,郭敬竟不住似杀猪般叫了起来。

    一旁郭顺见得三叔惨状,吓得浑身颤抖,立刻言道:“万大人手下留情,切勿对小人用刑。小的定将所知之事,和盘托出。叔叔你也招了吧!或许能保得性命。”

    万安厉声道:“你若招出,可免一死,若有隐瞒,不但你死,你郭氏还会落得满门抄斩,快快从实招来。”

    惧怕的郭顺颤抖中开始招供,一旁的郭敬,嚎叫中却是满含怨毒,并阻止郭顺招供。黄昭立刻又点了他哑穴,让其痛苦中吱不了声。

    郭顺将近几月来,郭敬用什么方式,怎么与瓦刺联络,将我方军情告知瓦剌等等招出。去至独石城,乃是郭敬代太师对杨俊下令,让其为瓦刺军让道。因小的只是跟随,仅知也先有三万军马在滴滴水已设下伏兵,从独石城赶过来的三万瓦剌军与伏军形成合围,从时间上来看,明军后卫营今已陷困。

    闻得郭顺招供,万安、黄昭是既吃惊又着急,万安跃上山头,滴滴水方向似乎传来喊杀之声。

    黄昭解了郭敬穴位,让其交待王振还有何阴谋。剧烈的疼痛,已令郭敬大小便失禁,好似在鬼门关行了一遭。因怕面前横眉怒目者再次发招,闻万安讯问,他奴才本性一时显露,再无有了惜日那一品宦官之威风,立时应道:“咱家愿招,只求二位大人手下留情,放小的一条贱命。”

    闻言的万安厉声言道:“你只要如实招供,我二人定会暂饶你不死,快快从实招来。”

    低头的郭敬将自己受遣作为一一招供,自己与也先使者见过几次面、又受命遣人给瓦剌军送过多少次信、飞鸽传信多少次、书信内容是什么,都招供得清楚。郭敬招供,黄昭录记。当郭敬招供出,在大同府时,太师曾几次飞鸽传信与也先,而信的内容是什么,自己却是一点不知时。万安心中懊悔不迭,这厮用飞鸽传信,自己怎生就一点都没想到。在万安追问下,郭进又言道:

    “那日临离大同府时,太师亲自放出飞鸽后回帐,小的正自帐内帘后整理文书,太师未发现小的在帐内。太师他此几次与也先通讯,到底是甚内容?他不让我知道,难不成是不信任?随之又想,不对,太师与也先,必定有更重大约定。小的心中猜疑住,入帐的太师以为帐内无人,只闻太师冷笑中狠狠自语:‘土木堡必是你葬身之地!’转身的太师见小人在帐内,面色似显惊慌中斥责小人,小的道是什么都没听见,太师方面现和色。这几日来,小的在想,滴滴水设伏兵,此等大事都让小的知道,难不成太师还让也先在土木堡设伏?葬身之地,谁的葬身之地?小人实在不敢往下想。”

    闻郭敬竹筒倒豆般的招供,万、黄二人是越听越吃惊。当闻得郭敬自身的怀疑,二人更是吃惊。得老师授教过兵法韬略的万、黄二人,出征时途经土木堡,就曾观察过那里地形,知道是一设伏的绝佳战场。万安立时想到王振与也先传书,定是要其在土木堡设伏。谁的葬身之处?王振大权在握,朝中欲陷害某一大臣,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土木堡害人,他必定是要害皇上!逆贼你好大的胆!想到此,万安惊出一身冷汗,立时将黄昭叫至一旁,道出自己猜想。黄昭也已猜到土木堡是伏击皇上,正感吃惊!

    二人返身,再次讯问郭敬,可知也先,现身在何处?郭敬回言,据他知晓,在滴滴水设伏主将为也先之弟‘朗欢’、‘双突、’与副将‘阿刺’,也先应是领兵去了土木堡设伏。万、黄二人分析,伏击明军后卫的瓦剌军,定会赶往土木堡,合击中军。此时的皇上,应当还不知情,我二人速奔中军,将军情禀奏皇上,乃当务之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