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琦琦熊说诗经 > 第五十七章 醉翁之意

第五十七章 醉翁之意

    “今天我们复习《醉翁亭记》”琦琦熊说完,开始摇头晃脑的背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夏燕你先说。”琦琦熊说。

    “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夏燕说。

    “谁还有补充?孟璐。”琦琦熊说。

    “苦中作乐,心中越苦闷,表面越快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点睛之笔也。”孟璐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好!谁还有不同的看法?”琦琦熊说。

    以前老师都是这么说的,网上和其它地方都是众口一词,还能有不同看法?反正我们不知道。同学们纷纷摇头。

    “文章的高潮、结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一般出现在哪里?比如《岳阳楼记》。张鹏。”琦琦熊说。

    张鹏起身说:“结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对。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琦琦熊说。

    同学们对瞪大了眼睛。

    琦琦熊对同学们莞尔一笑,然后一脸严肃说:“老子是老大!做老大的感觉真好!”

    同学们更惊讶,老师何出此言?!王雎首先明白了。

    “原来《醉翁亭记》写的是做老大真好呀!”王雎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王雎一说有一半同学先后明白过来了,课堂上笑成了一片。见有些同学还没有明白过来,琦琦熊说:“王雎,你说说欧阳修做老大好在哪里?”

    “太守想游山,就有下属陪同。只要太守说,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谁敢说沐修我要陪夫人逛街?”王雎说。

    “好!一个一个接着说。”琦琦熊说。

    “太守命名,醉翁亭,大家除了拍巴掌就是树大拇指。”严舞漪说。

    “射者中,弈者胜,谁都不敢赢太守。”钱多多说。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大家都围着太守敬酒。”孟璐说。

    “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太守不走大家不敢走,太守走大家在后面跟随。”廖志远说。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好像很嘚瑟!”朱秀霞说。因为成绩差所以说得不自信。

    “对!就是嘚瑟!大家说的很对。所谓郁闷是后人强加的思维定式。伴君如伴虎,地方大员比中央厅级干部舒服多了。欧阳修当太守之前是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给中书令(相当于丞相)的建议写诏令的秘书,中书令被皇帝训斥了,下属能有好吗?下放当太守不说是升迁,至少是锻炼,是求之不得的事。怎么会有贬谪后的抑郁心情。”琦琦熊说。

    “老师,与民同乐怎么讲?”张鹏问。

    “《醉翁亭记》写的就是一次团队建设。只是小范围的与下属同乐,与民同乐也是后人强加的思维定式。”琦琦熊说。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不是与民同乐吗?”张鹏说。

    “那是快乐剧的背景板,与太守宴会和游戏没有任何关系。喝了一口酒了吗?下了一步棋了吗?与之无关的行人也!”琦琦熊说。

    “无关为什么要写,古人不是很强调精炼的吗?”张鹏问。

    “与团队建设无关,与欧阳修的仕途可大大有关。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描写什么?描写老百姓忙忙碌碌,生活很开心。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老百姓敬老,很有教养。这都是政绩呀!”琦琦熊说。

    “不露痕迹宣传政绩,高!实在是高!”张鹏说。

    “《醉翁亭记》与《滕王阁序》是最有文采的散文。从文学上说二者都是华丽的巅峰,但效果完全相反。欧阳修升官了,王勃落魄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琦琦熊说。

    “一个说皇帝对我正好,让我的才能充分发挥;一个说皇帝对我真不好,让我英雄无用武之地。皇帝又不是傻子,当然要提拔感恩的,不理抱怨的。”严舞漪说。

    “欧阳修升到什么官?”王雎问。

    “回来就负责编史,然后成为文坛领袖,任主考官,再做尚书,参知政事(相当于丞相),死后加赠太师,追封康国公。位极人臣。”琦琦熊说。

    “哇!这么大的官呀!”王雎说。

    “其实不当官也要学欧阳修。记住多感恩,少抱怨。夫妻、同事、领导都要多感恩,少抱怨。要学欧阳修,不要学王勃。否则学问越好越误事。”琦琦熊说。

    “受教了。”同学们起身敬礼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