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燧火 > 第十八章、身世之谜

第十八章、身世之谜

    随后的几天,四人先是将校园内各处宣传点进行了清扫,几处有些破损的地方,也都自己动手进行了加固和修缮。除了校园内的部分,附近站台以及之前参与过社团交流的几所学校的宣传点,也被四人一一检查,虽然忙碌,却是无比充实。

    何家旺是个电脑高手,开发了“停车五分钟”的小程序,同时他还是个动态狂人,每天的活动内容,他都会整理好并分享在社团的聊天群中。那些还在家中感慨假期无聊的同学,看着他们每天充实忙碌的照片,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到学校来。

    方子晴也是那群在家等待无聊假期结束的人之一,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忙碌,即使过年期间,也只是休息两天又纷纷离去,这次也不例外,刚过完初二,两人又开始了各自的忙碌。原本方子晴早已习惯了这种独自在家的无聊假期,但是看到群里发的那些照片,还是让她有了一同加入的强烈冲动。

    其实严格来说,方子晴并不是元如阳他们社团的成员,那次同志愿者协会合作,为了后续大家交流更方便,元如阳也把她拉进了社团的聊天群。

    晚上回到宿舍,四人正聚在一起看一部讲述海洋生物的纪录片,元如阳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看到上面的来电后,他的脸上不觉的流露出一抹笑意。

    “有问题,你看阳子笑的多开心,还躲着我们接电话,绝对有问题。”

    元如阳刚走出宿舍去接电话,鲁中侠就迫不及待的跟另外两个人八卦了起来。

    “我刚看到了一眼,来电显示叫什么秋什么太阳,还没看仔细呢阳子就拿起来走了。”

    张志瑄也附和着说到。

    “秋日暖阳,你们两个大男人能不能不要这么八卦,怎么跟我爷爷他们村头那几个老婶子一样。”

    “我们这叫关心同学!”

    何家旺的话音刚落,遭到了其他两人的一致反驳。

    就在三人讨论的正热闹的时候,元如阳推门进来了,看着宿舍内三个人望向自己的眼神,挂满笑容的脸一瞬间竟然有些红了。

    “有问题有问题”

    “坦白从宽”

    “秋日暖阳是谁”

    还没等元如阳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鲁中侠三人已经呼号着扑了上去。在三人的“威逼利诱”下,元如阳只能如实交代。

    刚刚打来电话的电话并不是传说中的女朋友,而是方子晴。她在群里看到了何家旺发的照片,加上自己刚好在家无聊,而且她家就住在首都,便联系元如阳,询问这两天是否还有类似的活动,她也想一起参与。至于备注名字为何不是方子晴而是秋日暖阳,元如阳却怎么也不肯交代。三人甚至用上了十八般酷刑,依旧没有收获,无奈之下也只得放弃。只是从那以后,元如阳又多了一个新的外号——“暖洋洋”。

    或许是假期真的太过无聊,第二天,方子晴还有另外几个家住在首都或者附近的同学全都提前返回了学校。虽然校园生活没有家中那样舒适、安逸,但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对这群年轻人而言,还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又过了几天,校园里面也开始热闹起来,这座平静休憩不久的象牙塔,又恢复了平日的繁忙与活力。

    新学期伊始,陡然加重的学业,让经历了第一学期轻松生活的众人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307宿舍的四人也不得不暂时放缓其他事,专注课程。这段时间,也给了元如阳一个不错的机会,虽然其他活动减少了,但他却总是有意无意的制造和方子晴见面的机会,比如选择到她常去的自习室看书自习;或者坚持每天都从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前走过;甚至还去旁听法学院的每一次公开讲座,哪怕他对那些“枯燥”的话题没有一丝兴趣。

    这里不愧是全国各地的菁英学子的汇聚地,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人都已经适应了这突然变化的学习节奏。慢慢的,各种社团活动和丰富的课外生活也在校园内渐渐苏醒。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多次“偶遇”,元如阳和方子晴的关系,也有了超越普通同学的趋势。

    “暖洋洋,下午的课件你有吗?”

    鲁中侠这句随口而出的话让方子晴好奇元如阳什么时候又多了这样一个傻乎乎的外号,于是便开口询问。

    “那还不是……还不是因为元如阳同学童心未泯,喜欢看动画片,最喜欢的角色就是‘暖羊羊’了。”

    鲁中侠刚要把秋日暖阳的事情说出口,突然听到元如阳一阵猛烈的咳嗽,赶忙改口重新编了个理由。

    时间的流逝从来不会询问任何人,更不会为任何人放缓步伐。一个学期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一晃而逝,307宿舍的四人也和其他同学一样,略显平淡的过完了这一个学期。如果非要总结的话,鲁中侠的减肥计划在成功增重4公斤后彻底宣告失败;何家旺似乎更宅了,除了上课和吃饭,几乎全在宿舍,就连之前的外出活动也被他调整成了坐在电脑前线上操作;张志瑄则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在一次联合举办的话剧节中,遇到了云南姑娘高田田,两人一见钟情,成为了男女朋友,这也让其他几人都羡慕不已。至于元如阳,仍旧重复着有些单调的日子,教室、食堂、宿舍,几乎三点一线,偶尔的课余时间也都用在了环保公益运动上。刚开学时,他还去过物理学院,却被一个叫徐铭的研究生告知孙教授外出进行科研项目了。这几个月,元如阳和方子晴接触的也越来越多,常常一起看书自习、一起吃饭散步、一起参加校园活动,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却都没选择主动捅破。

    说回孙之闻这边,从方家离开后,孙之闻直接返回了家中,经过了两天的准备,他独自踏上了飞往大洋彼岸的航班。

    当他出现在哈里森办公室门口时,那个金发男人的嘴巴张的几乎可以塞下一个拳头。短暂的吃惊之后,是故友重逢的兴奋与喜悦,哈里森一边热情拥抱孙之闻,一边责怪他没有提前告诉自己。

    “我这次过来也是突然决定的,我和方春年协商好,建立‘启示裂缝实验中心’,他那边也已经开始了前期的筹备。但是在正式开始之前,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去做。”

    哈里森知道孙之闻所说的是什么,其实这几年,孙之闻也曾经几次向哈里森询问过这个问题,却都被哈里森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这次面对毅然而来的孙之闻,哈里森一时间也有些无措。

    “孙,我很抱歉,因为我也不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他,他就像自由的风一样。在你第一次跟我提时,我已经把你的意思传递给他了,但是他坚持表示,并不认为自己那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共享你多年研究的成果。”

    一开始,孙之闻确实是抱着感谢甚至共享成果的态度去联系那个神秘的朋友,但在多次尝试联系未果的情况下,他也慢慢放弃了这个念头。直到第二次与方春年的见面,孙之闻从他口中得知,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情况,这让孙之闻不禁想到了哈里森口中那个“疯子般的天才”,几番思虑后,孙之闻几乎可以确定,那个“疯子般的天才”也是经历过诡异梦境的人,甚至和自己一样,在梦中得到了某些启示。这个想法一经出现,就再也无法磨灭,这次只身前来,也是为了破解自己心中最后的疑虑。

    “其实,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感谢。”

    孙之闻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暂时不把心中那个想法说出来。

    难得回到曾经学习的地方,哈里森也陪着孙之闻一起到处转转,两人还一同去了曾经的老师安赫莱教授的家里,看见自己的两位得意门生,这位已近八旬的老人笑的无比开心。安赫莱教授是孙之闻留学时期的主要导师,这位睿智博学的老者对谦逊勤奋又天资卓越的孙之闻青睐有加,多次表示这个中国来的年轻人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孙之闻这些年能有如此发展,也离不开这位恩师的提携与帮助。离开时,哈里森还不忘把曾经跟孙之闻发的牢骚跟自己的老师也说了出来,在成功混到两瓶孙之闻也叫不上名字的威士忌后,才满意的离去。

    “孙,你和安赫莱教授最后聊了什么,为什么我出来的时候看他的表情那么严肃。”

    晚饭时,酒意上涌的哈里森忍不住问起了下午的事。

    “还不是你把老师多年珍藏拿走了,老师心疼。”

    “不不不,你是没去过他的藏酒室,我想就算我在里面喝上十年,也不一定能把他一半的收藏喝掉。”

    “就是心疼……”

    说起下午的事,孙之闻也是吃惊不小。在哈里森和安赫莱的私人助理一同去藏酒室挑选的时候,安赫莱把孙之闻又叫了回来。

    “你和哈里森的关系还是这么好啊。”

    老师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让孙之闻一下子有些不知道怎么接下去,只好笑着点头。

    “是啊,这次研究可以成功,也多亏了他的协助。”

    “那你对他的身世,或者家人了解吗?”

    安赫莱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彻底收敛了起来,无比认真的看向孙之闻。

    “这个,我曾经问过,他的父母是在一次出海捕鱼时意外失踪,后来她被修道院收养,好像那个收养他的修女也在前几年病逝了。”

    孙之闻想起了曾经跟哈里森聊起的内容,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面前的老人。

    “他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可能也是这样告诉所有人的。”

    孙之闻听出了老师的话中似乎隐藏着什么,并没有着急开口,静静等着他后面的讲述。

    “前年,我的一位朋友从苏格兰回来,他和我聊起了在那边工作时遇到的一件怪事。我的那个朋友是一位文物复原修缮专家,特别擅长宗教文物的修复,尤其是对一些非主流教派的壁画修复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后来我才知道,他口中奇怪的修道院,正是收养了哈里森的那所。”

    说到这里,安赫莱停顿了一会,似乎接下来的话让这位八十多岁的睿智老者也觉得难以置信。

    “他向我展示了一些照片,那的确不是一个天主教或者其他主流教派的修道院,更像是某个以特定神明或者人物为崇拜的祭祀场所,可是他们几人讨论了许久,也无法确定崇拜的是哪个神明或者恶魔。他知道我也对那些宗教绘画很感兴趣,便想着让我帮忙看看。等我仔细看完照片后,竟然发现壁画中的男人有着一张几乎和哈里森一模一样的脸。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巧合,可在他说出那个修道院名字和所在地的时候,我却莫名的感觉浑身发凉,因为那正是哈里森口中提到的那所修道院。”

    敏锐的直觉让老教授预感到这其中必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选择暂时不将壁画中男人的事告诉那位朋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一些调查,却还是一无所获。最终,在对真相的执着下,安赫莱踏上了前往苏格兰的旅程。几天后,他终于找到了朋友口中的那个修道院,修道院的主体是一座修建于十八世纪初期的石质建筑,伫立在海岸边最高处的悬崖上。近似圆柱形的主体,靠近查看却是由十七面宽度一致的墙面围成,屋顶也不是常见的尖顶或者半球形。突兀集中且向下凹去的奇特造型,在里面抬头望去,像是悬在头顶的锋利石锥。屋内布置十分简单,七根高矮不一的石柱在正中间围成一圈,每一面墙壁的顶端都描绘着一幅画工精良的壁画,屋顶凹下的尖端固定着一颗黑色的石球,不知是其本身材质特殊还是涂抹了某种奇异物质,好似黑洞般,吞噬一切投向的目光。奇诡的造型,让它与不远处的小镇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