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隔壁老王

    “牛叔这话太尖锐了,我可不是倒卖邮票,是搞集邮投资。”苏凌一脸谦虚谨慎。

    “我可警告你啊,玩邮票风险很大,增值很慢。”牛卫东说,“我有个朋友买了500多块钱的邮票,现在市场价只值八、九十元了。”

    苏凌不想探讨集邮风险案例,“牛叔的告诫我记住了,我搞集邮,只是为集邮而集邮,增值了顺便赚点,没想着靠这个发财。”他笑眯眯说。

    牛卫东一派豪爽,“那就好,我家隔壁老王是邮电局的邮政处长,我给你打个招呼,你可以和他认识一下。”他陶醉地吸一口中华烟,拿起桌上电话听筒,当即给打电话给王处长。

    苏凌连声感谢。

    牛卫东斜睨苏凌,“谢倒不必了,老子再说一遍,玩票可以,别指望拿这小纸片发财啊。”他还是担心苏凌赔钱。

    苏凌频频点头,“好的,我这就去邮电局找王处长,共同探讨用邮票陶冶年轻人情操的方式方法。”他目的达到,迅速撤离。

    苏凌回家在高低柜抽屉里,翻出各种供应券。

    1983年物资相对丰富了,但自行车、收音机、手表、奶粉、知名香烟和白酒等日用品,还要凭票购买。

    苏步卿主管购物票的计划和发放,近水楼台先得月,手头的购物票比较宽裕。

    这就像工人家庭工具比较多,营业员家庭减价商品比较多一样,那时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象并不少见,只不过吃相较好,没有肆无忌惮而已。

    温玉珍出现在苏凌身后,问道:

    “苏凌,你拿购物票干吗?”

    苏凌只好提出要拿几张香烟、白酒、手表、自行车的购物票,去邮电局疏通关系,购买庚申年猴票。

    温玉珍一口回绝儿子,“不可能!这些票要给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姑姑姨姨;还有你哥媳妇家的人,你姐的婆家人,还有苏黛的任课老师。”她的语气坚决,毫无商量余地:

    “这些人都排不过来,购物票不可能给你去挥霍。买个邮票还要送礼,这可是天下奇闻了。”

    苏凌不想和妈妈讲邮票升值的道理,说了她也不明白。

    “我用20元购买你五张购物票。”苏凌直截了当说。

    温玉珍心有所动,“20元想拿走五张购物券,你想得美。”她想讨价还价。

    购物券并没面值,仅仅是购物凭证。

    如果购物券能换成钞票,就可以给苏黛买布料,多做一身新衣服。

    “20元五张购物券”苏凌重复一遍。

    “30元。”温玉珍咬牙报出一个大数字。

    如果儿子不同意,她决定降到自己的底线25元。

    苏凌当即结束交易,“好,成交!”他一口答应。

    他掏出30元递给妈妈,把七张购物券装进衣兜。

    温玉珍数着手里的钞票,觉得很划算,只是心里后悔报价太低,要是再上浮10元就好了。

    苏凌出门直奔邮电大楼,在营业厅用公用电话,给楼上的王海涛处长打了电话,说自己是牛卫东介绍的大学生小苏,想请王主任在明月楼小酌几杯。

    王海涛略作推辞,欣然应邀。

    苏凌定好雅座,要了松鼠桂鱼、鱼香肉丝,凉拌海蜇、青椒土豆丝,乌鸡老汤,外加三斤明月楼自酿米酒。

    下班后,王海涛来到明月楼。

    王海涛看着桌上的菜很满意。

    在1983年,这份晚餐已经算是奢侈的享受了。

    毕竟王海涛只是一个邮政处长,手里没什么实权,求他办事的人很少,吃请机会也不多。

    两人喝着米酒吃着菜,转眼就熟稔起来。

    王海涛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酒过数杯,话也多起来:

    “小兄弟,你请我吃饭,是想集邮吧?”

    王处长明白天下没有免费晚餐。

    邮政处长能帮人办的事,也就只有集邮了。

    苏凌直奔主题,“我很喜欢集邮,想买整版庚申猴票。”他单刀直入,不想再绕弯子。

    王海涛大摇其头,“猴票很紧张的,整版很难弄到手。”他说。

    苏凌想起前世,经常有人后悔1980年猴票发行后,没有买百十个整版收藏。

    现在听王海涛口气,猴票发行才三年,整版票已经很紧俏了,可见整版猴票不是想买就能买到。

    苏凌有些疑惑,“现在集邮的人并不多,发行才三年的猴票,应该比较容易购买吧。”他试探道。

    “那你想多了,现在全国集邮队伍日渐壮大,《集邮》杂志1980年1月复刊,短短三年,发行量就达到了上百万,说明集邮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王海涛抿一口米酒,咂吧着嘴唇说:

    “发行量大的纪念邮票,整版倒也不难卖,猴票就不一样了。”

    “有什么不一样,王哥指点一下。”

    王海涛夹一筷子松鼠桂鱼吃掉,用内行口气说:

    “庚申猴票是咱们国家第一套雕版生肖邮票,大师黄永玉亲笔所绘,上面确定发行500万枚,结果印制过程中油墨出了问题,很多邮票废了,实际发行的合格票,只有430多万枚,发行量算是很小了。”

    苏凌饶有兴趣,“400万枚不是个小数字啊。”他故作懵懂。

    “430万枚邮票,听起来数字很大,其实分配到全国各地邮电局,并没有多少。”王海涛以专家口吻说:

    “猴票一版80枚,全国将近3000多个地市县区,地方邮电局分配到的额度,顶多也就10到20版,小一点的地方,可能只有个位数。”

    “处长大人想想办法,能给我解决十版也行啊。”苏凌继续试探。

    “难啊,真的很难。我们有个规定,持有集邮证的人,只能购买一个四方联,外加三张单枚票,原则上是不允许整版出售猴票的。”王海涛踌躇一下说道:

    “猴票发行一个月后,就转入零售渠道,邮寄人可以购买单枚票,用于发信。所以嘛,你想要整版票,难度很大,难度很大啊。”

    王海涛似笑非笑盯着苏凌,左手扣在餐桌上,中指叩击桌面,一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架势。

    苏凌心领神会。

    戏精,绝对的戏精。

    与王海涛这样的人打交道,该出血时就出血,才能风风火火闯九州。

    苏凌从衣兜掏出一张剑南春酒票,一张牡丹香烟票,一张自行车票。

    “噢,王哥,这三张购物票,你拿着用吧。”苏凌把票券递给对方。

    王海涛乐得两眼眯成月牙状,一脸真诚。

    “嗨,小兄弟你太客气了,怪让人不好意思的。”他接过购物票,“却之不恭,却之不恭,那我就收下了。”

    苏凌说:“我们几个朋友以后想办集邮俱乐部,请领导多支持。”

    “集邮是极其高雅的活动,我作为邮电局领导,坚决支持民间集邮活动。”王海涛说,“这样吧,我以30元的内部价,给你调剂1个整版猴票。”

    王海涛满脸真诚,演技绝不输于任何电影节影帝。

    苏凌估算一下,十年后的1990年,邮票市场一枚猴票的官方参考价,已经达到80元,是面值的1000倍。

    整版版猴票如果变现,回笼资金更是可观。

    可是苏凌急需创业启动资金,猴票不可能放到1990年再去变现创业。

    当下,他必须以尽量低的价格,拿到尽可能多的整版猴票,尽快变现创业。

    “感谢王哥支持,您是业内老大,掌握着集邮命脉,能不能价格再优惠一些,数量再增加一些?”苏凌直接给对方戴高帽子,“我一个穷学生,资金实在有限啊。”

    苏凌决定和这位演技派高手继续周旋。

    1983年,集邮活动仅仅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形成热潮。

    包括1980版的猴票在内的邮票,常常是有价无市,并没有多少人在集邮市场高价购票,高企的市场价格,只是庄家放出的炒作噱头。

    王海涛作为邮政处长,对这个情况肯定心知肚明,他手里肯定有很多外人不知的猴票货源。

    机会来源于关系,而高于关系。

    只要王海涛肯帮忙,搞到低价的整版猴票,还是有希望的。

    王海涛发出很不动听的浪笑。

    “哈哈哈——,你算找对人了。”他与苏凌捧杯,一口干掉杯中酒,“你小兄弟人不赖,我就教你一招吧,肯定能让你用同样的价钱,拿下更多的整版。”

    王海涛终于进入真金白银的正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