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杀生决 > 第十七章 称骨断运(下)

第十七章 称骨断运(下)

    “此命生来福不穷,读书必定显亲宗,紫衣金带为卿相,富贵荣华皆可同。”

    古辰的这一道批解让不少人为之惊叹,赞誉如此之高,古来少有人得之,便是古辰自己,也是没有再忤闹,接下了这道批解。

    想不到大安书院今年招收的第一位学子,便有这样绝佳的文骨文运。此等奇才,不须几日,声名便会在皇都响起,说不定还会得到人皇的注意,派人暗里留意,加以培养,以期日后大用。

    古辰过后,学官再次宣讲,“第二人,大安郡城项芷,直升入学。”

    又是一个靠着家世而直接入学的学子,不少人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嫉妒眼红地看着。

    不久,一个小女娃却是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小女孩穿着葱绿织金短襦,褥下配一条月牙白的轻烟罗百蝶穿花裙子,小小的人儿,侧脸精致好看,长长的睫毛又卷又翘,粉唇一抿,像瓷娃娃一样精致。她梳着圆圆的花苞头,花苞上缠着红丝绸,下面各系两个镂空金铃铛,听到声音,转头看过来,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个天生喜人的小女孩一出现,居然比古辰所造成的反响还要强烈,更是有人直接朝着魁星殿方向喊话,“怎么还有女孩子入学的?”

    原来倒不是这人无礼,而是大安书院自古以来就没有招收女学子的先例。

    大安书院虽是教人学问的地方,但却是为皇国效力,为皇国培养栋梁之材。这些学子,日后有成,将登阁入相,拜将封侯,而这些官职却无女子担任的先例,故而大安书院也就有了“只收男徒、不招女弟”的规矩。

    而现在,大安书院不仅破了这个规矩,还让她有了直升入学的资格,这小女孩的背景足见强悍,便是比起排名第一的古辰来,也是不遑多让的。

    “这女孩姓项,又是大安郡城的人,难道是已故项太师的后人?”

    “除了那个项家,这大安郡内,还有哪个项家有这样的实力让大安书院破例。”

    “难怪了。当年人皇还是太子之时,项太师对他有授业之恩,即便现在太师故去,但老太君却还在世,难怪书院肯为此破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无不说着此女的不凡。

    小石头也随着他们一块儿举目望去,小项芷来到学官面前,歪了歪头,打量了学官一眼,接着脆生生地说道,“学官大人,我也想称骨断运。”

    或许是受了刚才古辰的影响,小项芷一到魁星殿前,便朝着学官请求,弄得学官好生尴尬,说道,“书院不招女学子,选你入学已是破了规矩,这称骨断运还是罢了吧。”

    闻言,小项芷神色一黯,满脸的失落。但她并没有固执地强求,而是嘟囔着嘴,穿过了魁星殿。

    见她没有为难自己,学官也是长舒了一口气,心想今年新进的学子可是越来越难对付了。直到他总算稳下情绪,这才继续宣讲起来。

    “第三人,大安郡靖东城长孙泽宇,直升入学。”

    ………

    不知不觉,又过了好几个时辰,魁星殿已筛选了三百余拜学学子。这群学子居然没有一个能达到大安书院三声三响的招收标准,最贴近的一个也不过五声二响,只能黯然神伤,与大安书院无缘。

    “第三百二十六人,大安郡宜水城童浩,入殿称骨。”

    童浩的父母翘首以盼,当听到钟鸣鼓响的那一刻,居然兴奋得差点哭了出来。要知道,方才称骨的那三百多人里,便有大半之数没有钟响,这代表着他们根本就不适合从文理政。而现在,自己的儿子居然能引动钟鼓敲响,说明他身有文根文运,即便最终未能进到大安书院,也可选择其他府学参读,未来也不一定没有出头之日。

    “咚……咚……”

    童浩的父母激动地数着声响,当最终四声五响停住后,他二人尚还没有缓过神来。

    “四声五响……四声五响……我儿是四声五响,进了,进了啊!”童浩的父亲仰天狂笑,眼角已是挂起了喜悦的泪珠。

    果然,学官颔首一记,翻阅古书,找到批解,念道,“此命推来厚且清,诗书满腹看功成,丰衣足食自然稳,正是人间有福人。”

    说完,学官又是对着下方的童浩父母言道,“此子为人灵巧,胸襟通达,志气高强,少年勤学有功名,年轻欠利,腹中多谋,有礼有义,有才有能,做事勤俭,一生福禄无亏,可入院参学。”

    童浩双亲恭敬地朝着学官施礼叩拜,“多谢学官大人。”

    这个叫童浩的学子,如愿以偿地进到书院参学,让不少人为之羡慕。除了古辰、项芷等前三直选入学者外,三百余学子,能进到大安书院的,居然只有童浩一人,这般恐怖的淘汰率,真的让人瞠目结舌。

    “第三百二十七人,大安郡城董培舒,入殿称骨……”

    可是除了童浩外,剩下的又没有这么幸运了,直到第三百九十一人,才打破了这僵局。

    “走马扬鞭争利名,少年作事费筹论,一朝福禄源源至,富贵荣华显六亲。第三百九十一人,大安郡永兴城陈元昭,六声六响,可入院参学。”

    “哗!”人群中一阵哗然,想不到这个貌不惊人的陈元昭,居然是六声六响,也不知道他的父母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小石头看着这些能到书院参学的学子,打心里的替他们高兴,同时在心里也是十分的期盼,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堂堂正正地走过魁星殿,进到大安书院,受万人敬仰。

    可是这份期盼,注定难以实现,他只是一个卑贱的杂役弟子。

    身旁的陈辉和小石头一样,怀有同样的心思,喃喃自语着,“也不知道我是否身具文骨文运?”

    小石头侧过头来,看着陈辉那唏嘘感慨的神情,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他。

    “初年运限未曾亨,纵有功名在后成,须过四旬才可立,移居改姓始为良。第三百九十二人,大安郡徐江城萧立明,三声二响,未达入学标准。”

    “第三百九十三人,大安郡奉水城邵子平,未引得钟鼓声响,不可入学。”

    ……

    “万事由天莫苦求,须知福禄命里收,少壮名利难如意,晚景欣然更不忧。第四百零七人,大安郡城姚陵,二声二响,未达入学标准。”

    ……

    称骨断运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小石头、陈辉等杂役弟子苦守一天,也只看到七个人得到了参学资格,这其中还包括直升入学的古辰三人,而更多的人则是摇头叹气地默默离开。

    书院择徒的标准,让人咋舌,如此比例的淘汰率,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引来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大安书院每年只招五十学子,看着眼前至少逾三千的童生,也不知道是哪些上天的宠儿能够获得这般殊荣。

    真可谓三千童生选学子,达者只余五十人。

    陈辉推了推一旁呆愣的小石头,苦笑了一声,说道,“走吧!这称骨断运还得进行几天呢,这几天可有我们忙的。”

    小石头回首望了一眼魁星殿方向,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等他回神的时候,陈辉已走远,他这才喊着“辉哥等等我”,追了上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