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日随想录 > 烟花易冷3

烟花易冷3

    李庭芝手下有两个得力助手,其一沈从云,此人英雄少年,年纪二十多岁,身长七尺,身高臂长,方脸虎口,英气勃勃,武功高绝,善使长剑,加上领兵作战,杀伐果断,深受李庭芝器重,平时亦身兼保卫主帅之责;其二孙世良,足智多谋,文武全才,特别精通防御之道,此次扬州能坚守到如今,他居功至伟。除此之外尚有众多能人志士效力于李庭芝麾下,大家齐心协力,誓死守卫扬州!

    然而,经过几次惨烈战争,扬州城虽然还能保住,但是后续无力,胜负之势越发明显,如无意外,扬州必定陨落无疑。这种情形之下,扬州城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拿自己的性命去换一个虚无的名节,况且还有家属资产要兼顾。李庭芝誓死不降,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阵营已经分化,只是表面上,众人都是高呼与城共存亡,实则暗地里有人已经有所行动,蒙古方面,也已经派遣细作暗潜入城,联络沟通。

    李庭芝对此种形势洞若观火,忧虑更深,却无能为力。生死关头,自己强迫属下及百姓与自己死守到底,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此举是对是错?自己虽然没有明着强迫众人做选择,但是自己表态在先,誓死守卫扬州,捍卫华夏尊严,其他人就已经被自己代表了!谁又敢站出来反对?李庭芝知道,自己人中应该已经有投诚派,只是表面看起来,人人都是死战派,没到最后关头,很难分辨!李庭芝回想自己戎马半生,遇险无数,却从来没有此刻这么彷徨无计!这扬州城,估计是真的守不住了!无处可想之际,令士兵传令,叫沈从云,孙世良等一干人等,后堂议事!不多时,沈从云,孙世良等十数人皆已抵达后堂,众人齐声道:参见大帅!李庭芝站起来说道:诸位兄弟免礼,请坐!众人入座,李庭芝开门见山:今天召集诸位兄弟,主要是商议守城事宜,诸位兄弟,这扬州城,还能坚守多久?众人有些吃惊,以往商议,李庭芝都是志气高昂,不肯轻言放弃,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说出能守多久的丧气之语。众人静默,未敢接口。李庭芝见众人不做声,继续说道:诸位兄弟和我都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时值生死存亡之际,有什么话大家直说吧,本帅绝不怪罪!有了这个承诺,有人已经蠢蠢欲动,只是还没人出声,自己也不敢造次。过了一会,只听沈从云朗声说道:我管它能守多久?沈某会坚持到气绝之时!众人一听,有数人叫好,其他人则默不作声,李庭芝一面拍着沈从云的肩膀,一面观察众人反应,说道:沈将军此言深得我心,然而我又岂能看着诸位兄弟随我无辜送死?语气大有变节之意!沈从云甚是意外,顿感主帅有点陌生,不知如何接口!此时只听孙世良沉声说道:末将日前清点查看防御工事,所余防御物资甚少,墙体受损严重,再难承受冲击!言下之意,守不了多少时候了!他说完之后,又有另外几人提出防御守城的诸多难题,李庭芝叹了口气,又细细询问战事布局细节等,最后说道:诸位兄弟,多年来承蒙大家鼎力支持,此国破家亡之际,此事当如何处置,目下我还没拿定主意,诸位先回去休息吧,容我再想想!众人无言语对,陆续告辞离去。沈从云见众人都离开了,说道:大帅,我等早已表明心迹,与扬州城共存亡,为何今日又有此等语言?不是叫众将士心寒?李庭芝走上前来,握住沈从云的手:老弟,你的心意我早已经明了,只是今日我不这样说,焉能知道其他弟兄心里作何打算?沈从云喜道:原来大帅是试探……李庭芝制止:不必多言,心照即可!沈从云点头。只听李庭芝说道:我快要到子甲之年,死不足惜,可惜你年纪不过二十许,令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啊!!沈从云笑:但愿与大帅同日赴死,他日投胎转世,我两就年纪相仿了!李庭芝心里很是感激,说道:其实我是有点自私,这华夏天下,看着也是将亡了,可是,但凡有一丝机会,救我华夏子民脱得苦海,我是不会放弃的!如果这有累及无辜,也别无选择!沈从云说道:我与大帅心意一般!

    突闻士兵禀告:有蒙古使者求见,前来招降!李庭芝身躯微颤,应了一声,叫使者正堂等候。和沈从云商议如何处置,沈从云是果敢决绝之人,提意坚决不降。二人心意已定,走到正堂,发现使者竟然是宋降元之将刘正安,此人头脑灵活却卑鄙无耻,之前与李庭芝同朝为官之时,还告发过李庭芝贪污军饷,此刻作为说客前来,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李庭芝微微冷笑,要是其他人来倒还罢了,既然是此人前来,自当杀人立威,以警告后来人,做汉奸的下场就是这般。同时断绝城内有投诚之意之人的念想,置之死地而后生,拼死守城!心意已决,李庭芝一使眼神,沈从云长剑出鞘,刘正安已经人头落地,脸上犹自带着贱贱的笑容!

    沈从云提着刘正安的人头,跟随李庭芝出得府来,竟直往城南门而走,由于已经执行军事管制,街上除了一些实施防御事物的军民,几乎空无一人!此时盛夏尾声,空气几乎有着火的感觉,吹在身上是灼热的感觉,但也没能驱散心底绝望的寒冷!到城南门下之时,有几个一.丝.不.挂的女人,在到处乱走,唱歌跳舞,嘴里傻笑着,目光涣散,原来已经疯了。这些人,也许死了儿子,也许死了丈夫,谁知道呢?她们经受不住打击,还要承受城破时被蹂躏屠杀的心里压力,终于被逼到崩溃了!李庭芝看在眼里,心里有一丝亏欠,也许自己投降了,这些人就能避免这种悲惨的命运?沈从云不为所动,为避免动摇军心,挥剑斩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