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日随想录 > 烟花易冷4

烟花易冷4

    李庭芝沈从云二人上到正南门城楼,令士兵把刘正安的人头挂于城头之上。沈从云望着城外黑丫丫的大军,其中不少还身穿大宋军服,显然是初降不久,运气朗声说道:蒙狗与众叛军听着,此人乃是大宋降元之奸臣刘正安,此次作为说客前来招降,已被李元帅命沈某斩杀,刘正安就是尔等前车之鉴,勿谓言之不预!

    城下蒙古兵听了,咬牙切齿,怒骂不已。汉军被说中痛处,怒火中烧,跟着蒙古兵一起怒骂不止!不时有箭雨飞上城头,只是因为距离太远,还没射到就纷纷落下。远处大军纷纷往南门靠近,西边城墙方向露出一个缺口。此时,有两骑一马一人,一身黑衣,呼啸而至,到达城墙边时,那里围城士兵稀薄,那两人乘坐战马,一路砍杀,冲到城边,从马上轻轻一跃,落到城墙之上,蒙古兵发现敌人只有两人,迅速包围,那两人已经飞过城墙,只剩两匹战马,瞬间被剁成肉泥!

    李庭芝沈从云两人发现有人落入城内,不知是敌是友,往西边赶去,正碰上二人,只见对方一身黑衣,头戴斗笠,身姿矫健,脸上具有面纱遮住面容。沈从云叫道:来者何人?一个男声回道:我等本是闽中山野村夫,听闻李庭芝元帅力守扬州,抗拒蒙元,特来相助,以尽绵薄之力。来人正是苏学文杨丽华二人此刻二人已经解下面纱,向李沈二人缓缓走来!!

    四人跃下城墙,落入城中,李庭芝看了来者,只见二人具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皮肤白皙,相貌俊美,其中一人身材婀娜,似是女子,如若不是方才亲见他们飞跃城墙进入城中,简直不能相信这种公子哥似的人物,竟然有如此身手!李庭芝听了对方言语,有些疑惑,但是不管对方说的是真是假,敢入这扬州死城,已经是有胆有识!他是老江湖了,当然不能只凭对方只言片语就轻易相信对方,不然他也活不到五十多岁。李庭芝说道:多谢壮士!咱们回帅府细谈!

    辗转四人回到帅府,相互表明身份,李庭芝单刀直入:两位壮士,适才听闻二位所言,乃专程从闽中赶来相助李某,请问有何妙计?以目前形势,只要对方给出计策,就可以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苏学文也不客气,直接说出刺杀对方主帅,再趁对方慌乱之机开城冲杀,一举挫败敌军!李庭芝点点头,对方没有说什么等待援军里应外合之类的废话,足见诚意,因为这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但是,这个计策几乎是不能完成的,因为对方主帅坐于军中,如何能够冲破对方大军到达主帅位置y行刺,这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要是这么容易,扬州守军早就做了,还用等到他们?李庭芝问道:敢问壮士,可有办法接触敌方主帅?苏学文说道:肯定有机会接近,就算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李庭芝心想:创造机会?这围城中如何创造?或许……

    苏杨二人先去梳洗,沈从云趁机问李庭芝,苏杨二人是否可靠?李庭芝道:以他们二人身手,如果是细作要刺杀我,刚才他们有机会!沈从云傲然说道:只怕未必!李庭芝微笑道:我当然相信你的能力,我只是说,这么近距离,他们连试试都没有,只怕不是想来要我命的!简单有效的机会不要,非要搞复杂,没有这个道理!沈从云一想确实如此!李庭芝是扬州城的精神支柱,只要他一倒,扬州立马失陷,这个道理三岁儿童都知道,蒙古人不可能不懂!

    李庭芝选择相信苏杨二人!苏杨二人洗漱了,四人同桌用饭,苏学文问道:李元帅,城内守军是否意志坚决,铁板一块?除了沈兄弟,大帅还有什么心腹可用之人?苏学文没有傻到去问李庭芝,沈从云是否可靠之人,因为你不可能长时间和一个不相信的人一起论事!李庭芝苦笑,生死关头能有一两个相从已是人生幸事,当下据实以告:表面看来众人众志成城,但是暗流涌动,我经过试探,发现好大一部分将领有出降之意,意志坚定者,唯沈将军及其他少许骨干而已!根据线报,早已有敌方细作混入城中,沟通欲降之将,意图里应外合,突破城墙,以成大功!看这形式,敌方尚未进攻,扬州已有祸起萧墙的祸患!苏学文思索一阵,问道:目前可知谁与敌方勾结?沈从云回答道:明里的证据没有,但是有几个可疑之人,可能与敌军有来往。目前正在监视,以期有所收获,但是鉴于城内管制甚严,对方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苏学文若有所思的说:这样啊!思索了一阵,对着李庭芝说道:大帅,我看这扬州城内百姓,经过多日军事管制,已是苦不堪言,依我之见,放开管制,于守城事宜并无多大影响,不如干脆取消,让百姓正常度日!李庭芝慧心思聪慧,已经其意,说道:苏壮士果然冰雪聪明,要是能从军带兵打仗,必然是绝世名将啊!苏学文道:只怕未必啊,纵观古今名将,哪一个不是果敢决绝,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苏某扪心自问,难以办到!李庭芝只当他是客套之语,也未放在心上。接着传令:着城内百姓知晓,放开禁令,允许百姓正常活动!

    接下来李庭芝沈从云以及苏学文杨丽华四人在帅府用饭,席间详细问及苏杨二人来历师承等,苏学文心想,不如把来历说得玄乎一些,提高威慑力,不然只怕李庭芝不肯重用,当下装逼说道:闽中有一仙山,原本此山默默无名,后来不知何故,渐渐有人附会,此山与轩轩皇帝葬身之所乔山很是相像,后来逐渐被人唤作乔山,我在十几岁时,和师妹进山玩耍,突然天降大雨,我和师妹看见山上有一道观,进观避雨,遇到一童颜白发老仙翁,自称广化子,仙翁自言得道于天皇时,此次来到下方世界,是为炼制一味药方,并言此方可救治八百年年后世间的一种恶疾,避免世人就此灭绝。仙翁见我两颇为乖巧,传授我两一些微末的强身健体之术,教导我俩为人处世之道,之后就把我们撵出道观,我们出观后回头一看,哪里还有什么道观,只不过是一片蛮荒山区而已。此后我俩勤奋苦练仙翁所授之术,有所成就之后,行走江湖,自号闽中仙,以此纪念仙师。李庭芝沈从云听完,也不知是真是假,不由感叹一番。之后,又联系其他主战派要员进府,商议下一步行动计划,不多时,众人到齐,一齐进入后堂商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