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梨园情 > 第十二章 出殡

第十二章 出殡

    出殡的时间到了,鼓乐齐鸣,哭声一片,几十名儿童班的弟子,全部披麻戴孝跪倒一片。三声炮响过后,梦顺的灵柩被抬了出来。左边十人,右边十人,十条白绸从棺材的底部穿过,搭在每个孩子的肩上。随着唢呐的音韵二十个孩子共同用力,他们迈着沉稳的步子,显得那么庄重和威严。梦安举着引魂幡在前面引路,童祥抱着师傅的灵牌紧随其后。扶灵队伍缓缓从土地庙走出来,到了土地庙门前的大场上,早有两个长櫈放在大场的中央,孩子们把师傅的灵柩架在了长櫈上。这时童祥放下了牌位,给师傅磕了三个头后组织孩子们分三排跪在灵前一边烧纸一边大声齐唱秦腔《哭灵》,那字字含情声声带泪的音韵响彻在土地庙的上空。站在小秦河北面的老太太和媳妇们也被那凄惨悲哀的唱腔感染,她们不时的抹着眼泪,而那些小孩子更是经不住土地庙前空前绝后的下葬场景的吸引,他们摔先涉河前来观看。接着那些姑娘媳妇们也不顾自卫队的阻拦来到那了土地庙前的大场上,一时间大场上就围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

    接下来是由梦安唱了一板《下河东》赵王哭灵。梦安以唱老生为主,他也曾经红极一时,特别是《下河东》的赵王哭灵更是他的拿手绝活。今天他发挥得更加出色,那浑厚有力吐字,以及他那字正腔圆有唱功赢得了周围群众的阵阵掌声。

    这里的唱腔刚刚结束,那边的唢呐就响了起来,接着十多名儿童分别拿着十多串鞭炮来到了灵柩前。随即梦安手拿着火绳一连五个空翻,刚站稳脚跟又五个倒翻返了回去在十几串鞭炮前绕了一圈,那些鞭炮便噼哩啪啦地响了起来。

    童祥这时已经把两根长长的木杠绑在了棺材的两头,随即,他又在两根长杠子上分别绑了十二根白绫,以灵柩为中心每边十二个儿童班的弟子抬杠。随着梦安那一声悠长的声音“起灵了——”二十四个儿童班的弟子抬着他们师傅和灵柩浩浩荡荡向墓地而去。

    梦顺的后事不但办的体面风光,而且让贾善人觉得十分的尴尬。他本想亲自操办此事,借机加大花费,让儿童班欠下他的巨额高利贷,使儿童班永远摆脱不了他的控制。没想到首先就遭到了梦安的反对。接着他又想出不准乡邻帮忙抬棺来要挟儿童班,谁想到他们竟然自己埋葬了梦顺,而且还独开生面别具一格,他不由得对儿童班担忧起来。自己当初创办这个儿童班的目的只是为了落个好名声了,现在这个好名声不但落下了,而且还当上泰和金镇的自卫队队长。但是通过这次安葬梦顺来看,儿童班现在已经学有所成,名声大振,以后儿童班就是一棵摇钱树,他怎能让这棵摇钱树栽在别人的门前,因此他必须想个办法把儿童班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贾善人为母亲过寿,儿童班在贾善人家整整唱了天天三夜,第三天晚上刚唱结束,贾善人摆了几桌了好饭好菜犒劳大家,并给大家介绍了一位先生,这位先生姓陈名灯亮,他要大家以后任何事情都听这位陈先生的,很明显就是给儿童班安排了一个班主?大家看着梦安,只见梦安只顾低头吃饭,就又把目光投向了童祥,童祥本就因师傅的下葬问题对贾善人很有意见,这次又见他让陈灯亮来接替梦安当班主,他“呼”地一下站了起来:“我们儿童班的师傅虽然不在了,但我们儿童班还有一个师叔,怎么能安排一个外人来给我们儿童班当家,我们只听师叔的,别人的话,我们不听!”

    贾善人刚想发火,但见说话的人是童祥,而童祥又是儿童班的台柱子,得罪了童祥儿童班就更难控制,于是就压下了满腔怒火耐着性子说:“童祥,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谁是外人?相处的时间长了都成了自家人。再说了,我这也是为了替你师叔的身体考虑,你师叔一个人既要教你们练功唱戏,又要四处给你们找饭吃,如果我不再给他找一个帮手的话,难道要把他累得趴下?”

    童祥:“刚才我怎么听你说,让我们都听什么陈——?”

    陈灯亮急忙站起身:“陈,陈,陈灯亮。”

    贾善人压了压手让陈灯亮先坐下,接着他说:“唱戏、练功你们听你师叔的,挣钱养活自己你们就听陈灯亮的。他是商人出身,这个是他的长处,你们总不能靠我养活你们一辈子吧。”

    童祥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陈灯亮这时才插话说道:“感谢贾队长看得起我,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后大家的吃喝拉撒就由我来负责,首先我们得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不能再坐吃闲饭了,我已经给大家联系了一家堂会,明天大家先准备准备,后天咱们就出发。”

    梦安问道:“在什么地方,都演什么戏?”

    陈灯亮:“就在和咱想隔不远的柳家坪,人家也是给母亲祝寿,主戏是《郭子仪拜寿》另外人家还点了童祥的《长坂坡》,另外一场人家让咱自己定,总共是三个晚上。”

    梦安:“这《郭子仪拜寿》唱不了。”

    陈灯亮:“你们不是在贾队长屋里唱了嘛,这到关键时候咋就唱不成了,是跟我较劲还是怎么着?

    梦安:“怎么能是跟你较劲呢,在贾队长家里唱戏用的行头那是贾队长借的,如今咱正式登台演出,总不至于再去借吧?”

    贾善人:“这行头问题你们不要考虑,你们只管把戏演好就行了。”

    梦安:“贾队长已经供我们吃喝两年多了,现在我们已经能自食其力了,以后贾队长就不要再为我们操心了,我们的事我们自己解决,这堂会我们暂时没行头我们就不去了。”

    贾善人也听出了梦安的言外之意,他是想以行头的问题来摆脱自己的控制,这不是在挖自己的心头肉吗?这次为了争取泰和自卫队的队长一职本来就花了不少钱,刚想利用儿童班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没想到这个梦安就想摆脱自己,他怎能心里不着急?虽然儿童班名义上是他贾䘵善办起来的,但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不但没有为儿童班出一分钱,而且他还从他们身上赚了不少钱,因为泰和的有钱人非常多,他们见土地庙的儿童班可怜,经常给儿童班捐钱捐物,有时镇公所还有拔款,这些钱算下来确实不少,不但能让儿童班吃穿不愁,而且还有不少赢余,而这些赢余他就全部占为已有了。现在让他放手儿童班的事,他能愿意吗?他在心里惦量了一下,虽然置办这些行头得花一些钱,但儿童班马上就可以挣钱了,看得出这些孩子学得还不错,他们以后肯定能唱红泰和,挣的钱应该也不会少,置办一些行头的钱肯定能赚回来,于是他把心一横就把行头的事全部应了下来,并且还夸下海口说,等过了这个堂会他就要为儿童班置办最好,最漂亮的行头。

    其实梦安也并非真的想马上就摆脱贾善人的控制,他只是想激一下贾善人,以儿童班现在的实力闯出一片天地那确实也不现实,光泰和就有三个戏班,还不说别的地方,那一个戏班的背后没有一棵参天大树罩着?想要在江湖上立足没的靠山那里万万不行的。梦安只是想让儿童班尽快把名声唱出去,至于以后怎么样那还不是现在应该考虑的事。眼下点功夫争取唱几出好戏,打出自己的过硬名气。他见贾善人一口应承了行头的事,也就达到了目的,于是他对儿童班的孩子说:“既然贾队长已经答应了行头的事,那咱就听陈灯亮的,赶快回土地庙排练,争取在柳家坪一炮打红。”

    儿童班在梦安的带领下天训练了一天,太阳刚压山的时候,陈灯亮就把行头送来了,大家打开箱子一天,还是上次在贾善人家唱戏用过的,于是就没了兴趣,三三两两地坐在大场上谝开了闲传。

    童祥刚端着一碗水在喝,梦安走了过来,他把童祥拉到了一边对童祥说:“这几天忙得过了头,小凤和她妈不知怎么样了,她的房子让贾善人霸占了,她们娘俩不知住在谁家?”

    童祥:“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梦安:“咱儿童班现在终于熬出头了,以后肯定要走州过府四处漂泊,不如让她娘俩来咱儿童班,好坏有个安身的地方。”

    童祥:“她们又不会唱戏,来儿童班能干什么?”

    梦安:“儿童班这两年都是学戏和练功,没有收入,生活来源大部分都是靠泰和大户的捐赠,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儿童班不但要走出去,而且还要挣钱,养活几个人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了,梅艳既可以帮咱儿童班管管行头啥的,又可以为儿童班做饭洗服,至于小凤嘛,她就跑跑小脚取取拿拿就行了。”

    童祥:“这陈灯亮他能同意吗?”

    梦安:正因为陈灯亮现在才来儿童班,还对儿童班的人员还不了解,所以现在才是个好机会,让她们母子马上来,咱就说以前她们就在咱儿童班帮忙,我想他陈灯亮也不会说什么。至于贾善人,他只是来看看。儿童班到底有多少人,他恐怕也清楚。”

    童祥:“还是师叔想得周全,我咋就没想到这些呢,要不,让我去给她们说说,看看她们是什么意思。”

    梦安:“你能找到她们?”

    童祥:“我肯定能找到她们,我知道她们在什么地方。”梅艳和魏大松住在后岭的山洞里这件事,童祥就没敢给梦安说。他本来就一直惦念着他们,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听师叔这么一说,正中童祥的下怀,因此他便爽快的答应了。

    天刚黑定,童祥就出发了。他刚上了后岭就看见小凤从远处走了过来,童祥忙迎了上去:“小凤,你这是要去哪里?”

    小凤一见到童祥,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腮帮子上滚落下来,她抽抽噎噎地说:“魏大哥被自卫队给抓走了。”

    童祥吃惊地:“你说什么,魏大哥被自卫队给抓走了?”

    小凤:“就是在刚才,小王喊渴,魏大哥见天已经黑了就出去打水,平时打个水也就是一小会的事情,可是今天晚上他已经去了半个时辰了还没回来,妈妈让我出来看情况,我刚到村口就看见五六个自卫队压着魏大哥向岭走了。我急忙赶回去把情况给妈妈说了一遍,妈妈让我快点找你,她让咱俩先摸摸情况,看魏大哥到底被自卫队关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想办法营救。”

    童祥:“奇怪,我就是从泰和街上来的,怎么没有发现自卫队和魏大哥呢?”

    小凤:“这个我也不知道呀?”

    童祥:“你怎么知道是自卫队的人抓了魏大哥的?”

    小凤:“这些自卫队里就有我们后岭村的人。”

    童祥:“你们后岭村的人,是谁,他家住在哪哩?”

    小凤:“他叫四全,是个赌棍,前几个月把老婆输了,没办生活了这才找安锁子进了自卫队。我们家在后岭的最西边,而他们家则在后岭的最东边,从我家门口的路上直走,一会就到四全家了。”

    童祥:“要不我们到四全的家里去看看。”

    小凤:“好。”

    童祥和小凤立即顺着小凤家门前的那条路朝东走,走了大约二里多路果然看见了一个小小的院子,这个小院里只有三间正房两间偏厦,不过,不管是正房还是偏厦都是草房,足以说明这家里的光景不是很好。

    童祥和小凤来到小院前,从搂门的大门缝里向里看,见正房的北面屋里的窗户里果然有灯光透出。二人断定这伙人一定还在屋里,只是不知他们在屋里干什么。童祥推了推大门,见门关得非常死,无论如何是推不开的。

    童祥又顺着院墙四周场转了一圈,他发现北边的院墙拐角处有一棵山楂树离院墙不远,顺着山楂对可以爬上院墙,只是离北边透出灯光的房子太近,他又向南走了几步,见有一棵碗口粗的杏树长在院子里边,它的枝叶繁茂,有几个枝丫已经从院墙里伸到了院墙的外边了,童祥马上有了主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