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清晏传 > 第十章

第十章

    听闻清晏如此问道,王氏笑着摇了摇头:“我可没机会如你父女二人这般让人看笑话,那时我入学已是十一岁,但此前其实并未同父母住在蜀南家中,而是一直借住在京城。”

    清晏有些惊讶,娘亲此前从未同她讲过这些事,因此她虽然知道外祖家是在离京城较远的西边蜀地,但却并不知道娘亲过去也在京城生活过一段时日,只以为她是从蜀地千里迢迢往鹿鸿书院中求学时才来了京城。

    如此看来,娘亲与爹爹大概也是在京城中相识的。清晏对此有些好奇,只是,看娘亲如今脸上的表情,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同她说。

    果不其然,思及往事,王氏沉吟片刻后,竟缓缓说出了一件清晏从未听闻的事情:“京中御史王宣宗其实是我的二叔父,或许...清儿可以称呼他为外叔公。此前我应该已经和你说过,当今圣上的第一个女儿,也就是如今的大公主殿下,是哪位所出?”

    “母亲教过的,是宫中的晗妃。对了...似乎,她也姓王?”说到这里,清晏心中顿时有了一个让她十分惊讶的猜测。

    赞许地看了一眼自家聪明的女儿,王氏点头,证实了她的想法:“她本名王晗,正是王宣宗的独女,也是我的堂姐。如此说来,大公主殿下倒也勉强能算是你的表姐了。”

    微微揉了揉的额角,王氏叹了口气:“以往没同你说,是因为你还小,暂时不需要知道这么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世家一向重姻亲血缘,许多亲属关系处理起来,哪怕是我都能被绕的头晕。更何况,若是与皇室沾了边,便不能再轻易攀关系。如今,圣上的几位子女都在鹿鸿书院就读,哪怕我刚刚如此说过,往后你若在书院见到了大公主殿下,也必不可轻易上前,需得谨守礼制,你可明白?”

    说到这里,王氏加重了些语气,郑重地看向清晏,显然,她需要清晏牢牢记住此事。

    清晏心中明白王氏的意思,随即轻轻点头,表示自己绝不会忘记。今日娘亲只是想单纯地告知她这层关系,但并不希望她为此做些什么或是改变一些应有的态度。

    看见女儿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王氏稍微松了口气,面容缓和下来,自家清儿年纪虽小却一贯懂事,她心中还是放心的,随即继续讲道:“在我近十岁那年,因着家中当时面临一些抉择,最终决定把我送往京城这位二叔父的御史府上借住。与当时的晗堂姐相识那会,兴许是因为我们两人岁数相近,又是堂姐妹的关系,相处算得上十分融洽。我与她经常在府中一同吃饭读书,偶尔晚上也会因为一起看些游记典籍便睡在一屋,后来,我们二人一同入学,进了鹿鸿书院。”

    “大抵是有她陪着,且我的父母原本也不在京城,倒是没那么多想法,权当是换个地方常住罢了。况且入了书院不久后,我便认识了一个与我兴趣相投、性格极为合拍的挚友,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朋友,并不让我觉得寂寞。”

    “母亲的挚友是什么样的?清儿往后,也能遇到吗?”

    王氏温柔地轻拍了下安静在她怀中等待答案的清晏,笑着肯定道:“我家清儿那么乖巧可爱,必定会有许多朋友。至于那位挚友,往后若是有机会,我会与你聊聊她的。”

    “清儿,如今的你,不像当时去往书院前的我,反而有些像那时即将远赴京城的我。但那时我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且家中送我过去也并非是抛弃我,而是希望我能有自己选择人生的机会。我与你爹一样,心中同样是有些不舍的,就和当时我的父母一般。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这么多年后,我已经明白,子女总归要走上自己的人生与道路,并不是彻底离开,不过是要开始长大罢了。”

    “我们会一直在家中看着你渐渐长大,并不会离你远去,所以,清儿不必如此担忧害怕。”

    “我与你爹永远都在。”

    清晏心中的那层不安,终于被王氏渐渐安抚下来。原来她并不需要那么焦虑,爹爹和娘亲也并没有远离自己。

    离开王氏的怀里,清晏心中平静下来,只是,她也没有再回去书房。

    在这最后一日,她少见地没有拿起书本研读,只是同往常一样陪在王氏身侧,还在爹爹下朝回府后拉着他摆上五子棋,玩得不亦乐乎,让李恒这几日被自家女儿冷落的心大为感动。

    吃过晚饭,清晏便回到烟缈居开始准备明早所需的东西,其实爹爹和娘亲已经替她备好了一部分,可最后几步她还是很有仪式感地决定亲自来动手。

    这一次,清晏终于从柜子里万分郑重地取出了自己宝贝的新笔墨,她发自内心觉得,只有如明日一般的场合才能配得上它们的首次出场。

    有了爹爹和娘亲送自己的这份礼物,她一定能发挥得更好。

    小心地让一旁的紫星将它们收起来后,清晏坐回床沿,认真地看向自己四位贴身侍女:“明日若是我过了考核去往书院就读,你们谁愿意一同前往?”

    鹿鸿书院虽是读书之所,但其中也确实有不少身份较高的学子,别的不说,不少皇室成员便一贯是在其中就读的,书院显然不能要求所有人来此苦修,也不欲让学生浪费过多的时间在生活琐事上,只是若不加管理,让人带了太多仆从同样会破坏院中风气。因此,鹿鸿书院规定了每位学生可以最多携带一名服侍的人跟随,但必须登记身份,不可轻易更换。

    因此除了平民学子以及能自己动手顾好日常的人,例如自己的二哥李逸辰,不少人都选择带上一名侍女或是小厮照顾生活起居。而清晏显然更需要带上侍女,不然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该怎么照顾自己?

    面对自家小姐的问话,四位侍女皆是有些意动,这件事对她们来讲也算是一件好事,不仅能继续贴身照顾小姐,此番前去还能增加不少见识。

    只是互相看了看彼此的表情后,想到名额有限,最终,红枫笑着先开了口:“奴婢知道,自己是个有些天真的性子,细心不足,应是帮不到小姐什么大忙。但是,奴婢觉得青月一向谨慎可靠,定能打理好小姐的起居日常。”

    想到这里,碧樱与紫星不禁同时点了点头,小姐平日里偶尔散漫起来的时候,也就只有青月忍心上前规劝小姐,她们三人还是太过心软。

    面对这有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清晏简直差点呆住,几名侍女竟如此认真负责,还贴心到主动为她选出最能“管好她”的那位侍女,她这是该哭还是该笑?

    她有种搬了石头砸到自己的感觉。

    看着众人都望向自己,清晏想了想,却又没能找到什么反驳的理由,只好接受了几位贴身侍女的一番好意:“那便由青月前往吧。”

    “奴婢谨遵小姐吩咐。”青月安静行礼应下,随即眼中也有些无奈地看向了自己几位伙伴,显然是没想到自己会这么被推出去。不过自家小姐是打算去书院读书,到时候可能确实需要更为严谨的作息,既然小姐也这么觉得,还选定了她,那她必会尽力而为。

    敲定了这件事,清晏微微松了口气。明日巳时就会开始考核,她需要在辰时就做好准备出发,若是睡过了头导致不战而败...大抵就是最难被接受的一种情况了。

    不过,此刻还有最后一件事是自己尚未处理的。

    清晏吩咐自己的四位侍女先行退下,在她们主动带上房门后,缓步走到窗边,轻轻打开了窗户。

    她要找那名暗卫,给他下自己的第一个命令。

    “凌。”

    只是几息间,一道黑色身影就出现在了窗外。

    “属下在。”

    “明日之后,若我住在书院不再归家,你便暂时去往爹爹那处吧。”

    听到这句话,青年有些惊讶地抬头。

    却见眼前的小女孩微微一笑,坦言道:“我大概猜了下你的身份,结论就是,不管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爹爹的想法,应该都只是想将你藏在我这暂避风头。”从这些日子里传来的各种消息,再联想到那一日见到他的情况,哪怕爹爹从未说过,清晏也能推测出他应该是与已经逝世的七皇子有很大关联的人,甚至,是交出去能换赏金的那种,所以如今的京城于他而言是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地方。

    他无法跟着自己出府去书院,也只有爹爹能安排好他。

    “身为一个才五岁的孩子,其实我并不明白要如何使用一名暗卫,甚至连它的含义,也是由你亲口向我说明的,此时此刻,在我这里只会埋没了你。”

    “并不是这样的!”

    青年沉声回道,但眼前的小女孩却笑着摇了摇头,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

    “但是爹爹已经把你给了我,所以,往后我会认真去学习这项知识,关于什么是暗卫,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你曾经在七皇子身边所拥有的能力。”

    “到那时,我定会把你从爹爹那里要回来。只是,你可要告诉我,爹爹为何留下了你,以及你所希望达成的目的。”不管如今是去问爹爹还是眼前的凌,清晏知道,他们二人都不会回答自己。

    因为她还太小了。

    猛然间,青年终于意识到,他一直都轻看了眼前这个小女孩——她比自己想象得还要聪明。

    “若是我没有去书院,你便继续留在这里吧。”

    青年低下了头,轻声回道:“属下遵命。”

    他无法反驳小女孩的每一句话,因为她几乎都说对了。

    终于完成最后一件事,清晏合上窗户,安静地回了房间。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这位她颇感兴趣的暗卫暂时离开自己。

    这让清晏有些沮丧。没有能力的人,自然无法驾驭有价值的事物,哪怕得到了,也只会让他们蒙尘。

    不过,白日间和娘亲的交谈已经让她不再那么忧虑,清晏脑中很快便把这些繁杂的想法丢开。悠闲地躺回床上,她并没有辗转反侧,很快便睡着了。

    直到第二日清晨被侍女唤醒时,她甚至还想赖床。

    然而唯独今日,自家小姐赖床是万万不能被纵容的!

    抱着这等信念,青月不愧是其他侍女所敬佩的对象,微微向小姐请了声罪,她径直把清晏带下了床,看着后者依旧一副迷糊揉眼睛的模样,立刻用巾帛沾了少许的水,轻轻敷上了小姐白嫩的脸蛋。

    初秋清晨刚打来的水,远远不到冰冷的程度,但也不再带着夏季时的温热,更遑论清晏是刚从温暖的被窝中脱离。

    脸上微微的凉意让她一个激灵,顿时就彻底清醒了。

    今天是九月初一,鹿鸿书院考核的日子。

    见到自家小姐终于进入状态,众侍女纷纷忙开,有往旁边去拿衣服和饰物的,有扶着清晏坐下开始给她梳妆的,还有去整理今日出行必带物品的,最后一个侍女则出了房门,赶往和薇院去找王氏通传三小姐已经醒来。

    王氏今日同样是早早便起了,得到消息,立刻派石嬷嬷去安排厨房准备起早上的餐点,还得再准备一份路上带着;紧接着还派了身边的贴身侍女去确认马车是否准备妥当,今日她也陪着清晏一同出行,务必要准备一辆大些的马车,好将所需的全部物品搬上去。

    最后,吩咐完各项事宜,王氏本人则马不停蹄地赶往清晏的烟缈居,亲自去打理自己的小女儿。无论今日结果如何,她的清儿都得是那里最可爱的孩子。

    李恒因着要上早朝,原也跟着王氏一同早早起了身,但出了房间之后才发现已经没有他能做的事情了,自己的夫人显然太过能干。他只得颇有些郁闷地等在和薇院,想着平日里清晏一贯不喜早起,今日自己难得能同女儿一起吃顿早饭也是好的。

    并未等太久,王氏便重新回了和薇院,左手还牵着个一身淡橙色衣裙的可爱小女孩,正是清晏。

    今日在她的精心打理下,清晏的发丝用淡黄发带绑成了两只娇俏的马尾高束头顶,长长的黑发时不时轻扫后背。衣裙则由淡橙的细纱同薄棉布所制,略长的衣摆下看似是裙,实则却藏着一双灯笼短裤。

    这套精致却不失清爽的打扮让清晏看起来格外活泼可人,未施粉黛的小脸上,一双晶莹的黑眸同样满是期待。

    不知书院会是何等景象?今日的考核又会难倒自己吗?

    然而想到后者,清晏心中顿时一阵微虚,她连忙轻拍了拍自己的脸蛋。晦气!这必不可能!

    一家人不急不缓地在和薇院用完早餐后,清晏便与王氏一起上了马车,因着有一截顺路,李恒也跟着上马同行出府,打算护送母女二人一程。而此刻,距离考核正式开始还有约莫一个多时辰。

    借着在马车上,王氏便同清晏讲起了京城的大致布局。整个京城里,皇城坐落于东侧,而鹿鸿书院则建在城南,距离城中西侧的将军府约莫有十多公里远,上次清晏与二哥李逸辰出行时,便是朝着东南方向的商街而去。

    清晏心中暗暗记下,只坐在马车内听王氏讲述,并没有同上次一般往帘布外偷瞄,也没有尝试掀开那层帘布,此次并非和二哥一起,爹爹刚才也已经离开往皇城而去,只有娘亲在车内与自己一同出行,若是随意掀开车帘惹出骚乱冲撞了娘亲,她可没办法原谅自己。

    只是,想起骚乱,清晏听着外面街道上传来的阵阵喧哗声,无一不表明着半个月前自己在街上经历的那场动荡,现在已没有对周边百姓造成太大影响了。

    毕竟,平民百姓、达官贵族的日子都在继续,哪怕当今圣上也亦是如此,一个人的消失,掀起的浪花终会归于平静。

    没有什么是永存的。

    不过,那位七皇子的死,到底是成全了谁?

    想到这里,清晏忽然觉得,一位皇子的性命似乎也没那么珍贵。就像普通的物件一般,能被利用,也能被毁坏。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马车行了大半个时辰后,终于驶到了城南处。

    待其停稳后,清晏有些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不过是刚站稳,抬首映入眼帘的景色便瞬间占据了她的双眸。

    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身后,是一大片连绵的亭台楼阁坐落在远处,并非是那等雄伟壮观之景,那些楼阁反而透着些古朴淡雅、宁静致远的感觉,其中,隐约还能看到些高大门楼以及来往的人影。

    世间若有神仙,约莫便会住在此处了。

    这般奇特的想法,忽然在她脑中不自觉地闪过。

    目光稍稍往回些,清晏立刻便看到了正门前一块显眼的青石大匾,竟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奢华金贵、闪光夺目,反而透着些稳重大气、古朴低调,上面刻印着四个黑色的字体,龙飞凤舞、笔锋劲道,与自己那手仅是勉强够看的字相比,两者简直犹如云泥之别。

    那四个大字赫然便是:鹿鸿书院。

    清晏偏偏觉得这样的字匾,于这所书院而言,才是再适合不过的。

    注意到了一旁小女儿的目光,王氏柔声开口为她解释道:“清儿,这四个字便是当年书院的第一任创建者,乾元帝洛时明亲手所题,再由人刻下悬于此处,这块牌匾与书院乃是同岁,年年都有人专门打磨维护,这才保存至今。”

    看着这块年龄四百余岁,比自己大了近百倍的字匾,清晏心中有些不自觉的敬意涌现。

    若问有何物能得永存,约莫,便是它了。

    随即,她后退一步,微提衣摆,轻轻躬身朝这古老的字匾行了一礼。

    它与这书院,当得起这一礼。

    王氏见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了一抹莫名的情绪,微微张口想说些什么,却最终沉默下来,静静看着这一切。

    待清晏起身,王氏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眼中微微有些赞赏。

    随后,母女二人与身后的侍从便一同随着四周的人往书院大门口缓缓行去,到了门口,就看到了书院中负责接待的人。早在考核十日前,王氏便已将自家女儿的名字递去了鹿鸿书院,如今接待之人手上的名册里,必定会有清晏的名字。

    果不其然,在八岁以下的考核名单中,接待人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名字,同时,王氏从袖中取出了一枚带着奇特印章的帖子递过去,前者接过确认无误后,清晏的身份总算就此确定了。

    “考核场需小姐您独自前往,不可带上侍从,但在书院中会有人为您带路。”这般说着,他身后立刻便有一位约莫十三四岁的的少女上前,行了一礼。

    回头向自己的娘亲略作示意后,清晏跟上眼前的少女,踏入了书院的白石大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