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汉末绘卷 > 第 8章 张辽的心思,敕后将军!

第 8章 张辽的心思,敕后将军!

    出来董卓府中,袁术袁宁都在打量两将:袁术是好奇何种人物值得儿子如此大费周章,而袁宁则是怀带对历史名人的敬仰。

    只见弱冠张辽仪表堂堂,浓眉绒须,眼睛有神,脸带刚毅。

    高顺年过而立,方脸刻板,眉目轻皱,不苟言语。

    就在父子打量二人之际,两将也在偷偷观察袁术袁宁。

    张辽心中自想:“常听袁本初说这袁术名里有术却不学无术,仗势欺人,奢淫人妻,胸无大志......瞧这模样便是阴险难以易于之辈,莫非这次是羊入虎口了?

    至于那袁家小子,俊美异常,不肖其父,莫非不是那袁术亲生?天道轮回报应不爽!淫人妻女者人恒淫之!

    不对!听说国公贵卿之流喜欢换而戏之,莫非是交换之时鱼鳔破裂留下的遗腹子?

    瞧这样貌,长大定是弥子瑕,董贤之流!蓝颜祸水!”

    这便袁宁得亏没有倾听心声之类的系统,不然听到张辽心中先是否定了出身,再是换妻所出,最后竟然安排将来断袖、余桃,肯定要来个张辽气袁宁,三连吐血!

    而高顺心中所想倒是与张辽有些不同,没有心中诋毁袁宁:“袁术四世三公,家门嫡子,怎会突然注意到自己这种无名之辈?听说其兄袁基人如其名,莫非这袁术也好这口?

    难不成年轻公子腻味了想换换壮汉,一试那被动滋味?”

    就在两人浮想联翩,恶意脑补之际,袁术开口说道:“听闻两位勇壮过人,皆是技有所长之好男儿,公路心头起爱,夜不能寐,因此才冒昧向董将军讨要......”

    高顺心中一悲:“果然如此!你看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勇撞过人?我除了自家娘子撞过谁?技有所长?多长?心头起爱?这算是赤果果的表白了?还夜不能寐?谁和你寐!”

    一旁张辽一愣:“龙阳之好?难不成.....这袁宁真是袁术亲生儿子?子承父志啊!”

    看着两人表情连连变化,显然是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袁宁连扯袁术衣袖。

    “咳咳咳~开诚布公,我欲往南阳,已征得太傅同意,此刻正在请旨,十分可成!”袁术连忙画饼:“诚心而论,两位之事乃吾儿所谋,两位入我府,便辅佐我儿左右,待遇倍而前职,家人挈而安之!”

    高顺看一眼张辽,暗自想到:“如此也好......家中本就潦草,袁家一等高门,攀上这高枝未尝不是一条出路,只要不是那袁术馋吾身子便可!......”

    张辽见高顺望来,也是无可奈何:“以势压人!动则一郡太守!且十成把握!汉家天威难道就沦落至此了?不同意又能如何?没听到家人携而安之么?罢了罢了,张文远这一世清白就毁在此间了!只求这小公子长大些能正回来......只是,这小兔子年纪也太小了吧?......”

    张辽高顺犹豫一下,齐齐行礼:“喏!”

    “既如此,你二人速速回去交洽,不日既要出行!”

    “喏!谨遵主公、小主号令!”

    ......

    袁术父子打道回府,远远便见自家中门大开,有家将迎上来道:“宣诏御史前来宣旨,我等正准备去寻主公!”

    袁术点头,匆忙回去沐浴更衣。

    袁宁匆匆收拾一番,随家人跪拜迎旨。

    袁术恭敬听宣,袁宁偷眼瞧去:五色圣旨!

    圣旨分色,花色越多,品级越高,此次升封起码是个五品以上!

    “应天顺时

    受兹明命

    敕曰

    天子以贤良必使之

    今汝南袁氏嫡次子术

    贤良武勇

    忠孝勤勉

    进后将军

    郡守南阳

    知而敕之

    戒骄持重

    使明知之

    勿负恩宠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一日”

    圣旨主要是诏、制、勒。

    诏乃告知天下,或继位,或婚嫁,或罪己。

    制乃宣示制度,皇权不下县乡,多是针对官员。

    敕乃警告之意,用于官员升迁时候勉励警醒。

    真正的敕命升封啊!虽然后将军不常置,但却是货真价实将军号,远非那些杂号将军可比!

    汉代的将军号斑驳杂乱,但是正号将军就那么几个。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然后四征、四镇、四平、四安。

    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上,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

    前、右、左、后将军,位次上卿。

    以上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

    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之后就是杂号将军以及中郎将(比如虎贲中郎将袁术,相当于中央警备团团长)。

    再次校尉(如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就是中央警备团营长)。

    再往下就是皇帝任命的军阀将军、太守、州牧所私自任命的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

    而且,这次老爹进号将军可是跨过了四方将军连进十余级!可见那便宜叔祖是下了大力气的!

    也可以想到袁隗当前朝堂形势确实不妙,或是董卓已经渐渐有了自立门户摆脱掌控的趋势!

    所以袁隗迫切想找外援以固中央,但有什么外援有能比自己家人可信!

    作为袁家第一个出奔的人,袁术占了大便宜!

    此时一旁宣诏御史宣读完毕,脸带微笑施礼:“恭喜袁将军!贺喜袁将军!”

    “圣恩浩荡。”袁术接过仪盘奉上:“不成敬意。”

    “多谢袁将军。”

    哪朝哪代都有潜规则,也有不成文的约定,仪程既为路费,古代行路千辛万苦,困难重重,大多数人根本没出过方圆十里地。

    至于士族学子行路,则花费甚大,家丁仆用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往往亲朋好友在其出门时纷纷赠予行资,以壮行程。

    宣诏也是如此,人家虽然拿过这份工资,但是一路风尘仆仆,不给点总是过意不去吧?何况宣旨也有讲究,人家捧着圣旨站那里半个时辰顶得住,咱一家老小跪地上半个时辰呢?于是便有了这不成文的讲究。

    袁术这次确实高兴,宣使众人仪程一反常态的十分大方,看的袁宁一阵阵的肉疼,我的!都是我的!就这么让这败家爷们给造了!

    袁术高兴的不仅是将军号开府,更是兼职守牧一方!这就有了收入来源,可以大方的私包中囊,收受地方贿赂!

    果然,老子听儿子的没错!

    于是在送走宣诏御史后,袁术撇了一眼袁宁,器宇轩昂的宣布:“简单收拾家用,十日内起行赴南阳!”

    他,等不及的要去捞钱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