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汉末绘卷 > 第 9章 袁宁月下追荀彧

第 9章 袁宁月下追荀彧

    秋日的炎阳炙烤着洛阳官道,道路千余骑围绕几十辆大车缓缓前行,马上骑士尽着轻甲,周边斥候尽皆散出。

    主队一字阵如同蛇形,两侧荒野各有骑兵布半月阵护住中心,上空望去,如同一个歪“B”,正是出任南阳太守的袁术一行。

    一辆大车外,袁耀骑着果下马贼兮兮的看着车内:“小宁子!快快换上襦裙!哥哥带你溜一圈!”

    “滚!”袁宁脸色铁青,拽下窗帘。

    是的,袁宁不会骑马。

    不过,窗帘紧接着被掀开,露出袁娇那有些地包天的娇憨小脸:“忒!罗圈腿!比家中白日晷都圆!”

    袁耀两眼一瞪,忽闪几下,绞尽脑汁准备反驳。

    袁娇接着嚷道:“胯下早给你磨没咯吧?!哼哼!”

    说完袁娇拉下窗帘。

    这丫头,明显被人带偏了。

    袁耀气的浑身肝儿疼!

    只见他并指为剑,颤抖的指着车厢连点:“贼人.....贼人.....欺人太甚!”

    就在此时,一将领模样的人打马近前,先是招呼过袁耀,接着对车内朗声说道:“主公有请二公子入车一叙。”

    马车稍缓,车门打开,那骑士双腿夹住马腹顺手抱过袁宁,动作尽显丝滑。

    “多谢张将军。”

    “动分内之事。”

    前车中,袁术接过袁宁,落座车中。

    “宁儿,这后将军府,与南阳太守府中人事该如何安排较为妥当?”

    “这......父亲真是问道于盲了,孩儿对父亲门下不熟......”袁宁多数时间都在绞尽脑汁的刷名望呢,不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不过,想来军以阎象先生为长史,纪灵为司马,政以杨弘先生为郡丞,多听听几位的建议总是好的。”

    “嗯。”袁术又看了看袁宁,笑问道:“那吾儿欲以何种身份行事?”

    “从事中郎?”

    “可。”

    袁宁说道:“再加个校尉!”

    “嗯?又不必你来冲阵,要来校尉作何?”

    袁宁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这不......孩儿也是有门客的人嘛,总要给人一份前途,一份上进的。”

    “那便依你。”袁术也是呵呵一笑。

    “鹰扬校尉好听。”

    “嗯。”

    袁宁接着说道:“孩儿既然入世,伯兄也该领职了......”

    “哦?”袁术眉头一皱:“可是耀儿他......”

    这些时日的相处,袁术早已经不再把袁宁当做孩童看待,说起来还是那更大一些的长子袁耀更像一般少年,整日一副顽皮懈怠模样。

    “玉不琢不成器,铁不锻不成钢,总是要让伯兄成长起来,现在在父亲羽翼之下还好,但是总有需要独当一面的一天......”

    “可!”袁术认真的点了点头。

    “那便与孩儿同为校尉?”

    “城门校尉吧。”袁术想了想说道。

    “有些屈才了,而且那些迎来送往,三教九流,怕是伯兄暂时应付不来。”

    “那何者为好?”

    “发丘校尉,摸金也可!”袁宁报仇,能不隔夜绝不隔夜!

    “这......金太俗,君子不言......”袁术摸了摸下巴沉思一下,显然忽略了他如此急赴南阳的目的:“那就发丘校尉吧......”

    不过袁术转眼再看袁宁:“只是这发丘是为何山?丘在何处?”

    “这......只是地名而已,父亲无须深思。”袁宁一时有些语塞,连忙转移话题:“此次朝中对父亲出任南阳是何态度?”

    “各家都在盯着董仲颖,哪有时间关注于我?而且各家请辞出京的不在少数,泰山羊奋,颍川荀彧,青州陈.....”

    “谁?!”袁宁豁然站起,幸亏个子不高,不然必然撞到头破血流。

    “青州陈匹啊......”袁术惊讶的看着袁宁,第一次见他如此失态。

    “我说的是荀彧,他请辞了?!”

    “嗯,荀守宫与我同日请辞,至于何日离都,为父并不知晓。”

    袁宁闻言不顾羞臊,高声嚷道:“陈到!抱我!”

    “宁儿这是?”

    “去追荀彧!”

    袁宁能不急么?

    离京前董卓自封司空,招袁绍以问废立,袁绍答曰:“事大,当问太傅。”

    后,董卓按剑更进一步:“刘氏后嗣不足以留!”

    袁绍大怒,拔剑道:“天下之利,唯董公剑乎?!”

    说罢挂剑而去!

    想来袁绍该奔北海了吧?或许这几日荀彧就在忽悠家人一起投奔袁绍去了!

    远隔千里,到时候想拉拢可就难了!

    再后来袁绍原形毕露,荀彧对四世三公失望至极,拉拢更难!自己父亲风评可不如袁绍!

    至于荀彧投奔曹操后,那是王八看绿豆,想挖墙脚更加没戏!

    此时袁术并没有反对,儿子的表现早已刷新袁术认知,更是时不时叹息:莫非真有人生而知之?

    所以此时袁术只是问道:“那荀彧真值得吾儿去追?”

    “是!”袁宁斩钉截铁。

    “那便予你二百骑士随行。”

    “不必!一人双马!此行孩儿只带门客!陈到,张辽......再算上高顺!父亲寻一熟悉颍川道路的向导便可。”

    这是联络感情的大好时机,自然要带上张辽高顺。

    “不可!此时并非太平,各地皆有黄巾余孽,山贼盗匪!”袁术这次却铁了心不赞同:“起码百骑!”

    “父亲,人多马多反而惹人注意!而且这又不是征战,只是追人,打不过还跑不了吗?”

    “好!三十骑!不然休想离开!”

    “可!”

    ......

    打马狂奔中,秋风凌冽,袁宁、陈到一骑。

    左右是张辽、高顺八尺壮汉护卫,好不威武。

    身后是三十名一人双马的骑士,好不张扬。

    陈到的马上垫了几层蜀绸,随风舞动,好不奢华。

    袁宁蜷缩陈到怀中,以袖遮风,如同小媳妇,好不羞涩。

    天色入夜,月朗星稀。

    “小主!前面便是颍川地界了!”一名骑士打马上前。

    “嗯,寻洛阳入荀氏必经之路而行!”袁宁遮着脸面瓮声瓮气的回答。

    一旁张辽此时提醒道:“颍川乃是皇甫将军击黄巾军波才之地,当初黄巾军溃败,多有流窜落草者......”

    “继续前行!”

    ......

    蒿高山一处山麓。

    一驾马车缓缓而行,周围簇拥着十几员健壮家丁。

    “主人,前方有处野庙,今夜不如就在此过夜吧。”

    “嗯!”一个声音自车内响起,清爽淡雅:“辛苦诸君了。”

    “不敢。”

    车近庙前,但见庙身斑驳,庙周杂草丛生。

    几名家人庙中略作收拾,车门打开,一阵香气迎面而来,车上下来一个二十五六岁文士,身高接近八尺,身形伟岸,面貌清雅通透,三滤长须打理的井然有序,随风轻舞,风姿奇美。

    庙中,已有家人准备起火热饭。

    只有中年文士望着远山吩咐道:“莫要生火!就着车中冷食吃饼便可。”

    “唯。”

    正当文士一群人默默进食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嘈杂马蹄声,听声音不下五十骑。

    “久不归乡,未曾想到匪患已猖獗至斯?”文士扔掉手中酱饼,抽出佩剑吩咐喝道:“取武器,贼寇来袭,准备应敌!”

    这边文士刚着完软甲,便听到门外响起一个粗狂声音:“呵!瞧这架势!瞧这马车!今儿可是条大鱼!......”

    “吆!好香!莫非还有小娘子混迹其中?二爷我可好久没碰女人了!”

    “呵!就这香气便让人欲血奋张,欲罢不能!就算是头猪,爷今晚也要上了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