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平行三国之奉先传 > 第030章 诸侯使者

第030章 诸侯使者

    收复西京长安,天下震动,诸侯朝贺。

    “上党及河内太守张杨、兖州牧曹操、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青州刺史袁谭、冀州牧韩馥、交州刺史士燮、幽州牧刘虞、扬州刺史刘繇、长沙太守孙坚等十路诸侯遣使朝贺。”

    ——袁术之名,不在其中。

    宣告完毕,各路使者纷纷入朝面见献帝。

    早在此之前,献帝已经和朝中大臣在早朝上对于夫罗、穆顺进行了褒奖与封赐,令二人各自进京面圣,于夫罗有心来洛阳,却被呼厨泉劝阻了,一面写了亲笔信向献帝谢恩,一面领兵退回了领地朔方郡;穆顺因守张杨之命,也不便入京,回了河内。

    经吕布建议,献帝任命张辽为司隶校尉,领兵镇守长安。

    十路诸侯各尽所能,自表心意,向献帝进献了金银铜铁、辎重粮草无数。

    自即位以来,献帝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内心生怯,只是与此同时他也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威严,看着十路诸侯使者齐齐整整地跪拜在阶前的样子,他恍惚间觉得天下已经彻底平定了的错觉,整个人都无比振奋而意气风发。

    也不知道是献帝高兴过头,还是故意为之,当着文武百官问道:“豫州刺史袁术、徐州牧陶谦,何故不来?”

    百官愕然,无言以对。

    献帝见无人应答自己,拍案大怒:“群臣何故无言?”

    曹操使者荀攸,缓步上前说道:“禀陛下,袁氏一门,皆有不臣之心,此事天下诸侯无人不知。前者袁绍兵败授首,此去不远,近有袁术与陶谦勾结,密谋造反,幸为曹公所察觉而领兵往剿之,奈何袁、陶势大,征而未下。后陶谦亡故,不奏陛下而私定继任者,遂使涿州刘备篡夺州牧一职,其行大逆不道,曹公讨之,遂下徐州。曹公欲举荐下邳陈氏陈登为徐州刺史,此乃举荐书。”

    说罢,荀攸从怀中取出曹操举荐信呈上。

    献帝览毕,颇为满意,当着百官正式下了诏书任命陈登为徐州刺史。

    吕布闭目无言。

    献帝夸赞曹操道:“曹孟德昔日为洛阳北部尉时朕便知晓此人,有勇有谋,不畏强权而忠心耿耿,其心可嘉。既然袁氏早有不臣之心,那便撤了袁术左将军一职,授于曹孟德。”

    还没容荀攸谢恩,忽然有一人愤然出列抗议道:“陛下之言,有失偏颇。”

    众人视之,乃袁谭使者逢纪。

    逢纪自袁绍兵败后,便领着家眷投奔了袁绍长子,青州刺史袁谭。袁谭与吕布有杀父之仇,本不想入京朝贺,奈何韩馥苦苦相劝,这才令逢纪为使,入京朝贺。

    逢纪说:“袁公路有异心,诚为天下知,然袁公本初乃勤王诸侯盟主,有功未赏,反遭大将军兴兵讨伐,误遭杀害。大将军畏避罪责而谎称袁公谋反,何其不公也?今袁青州虽然年幼,却识大义,知父之罪乃河浊之罪,必有清时,尽臣之职,抚守青州。陛下何故言袁氏一门皆有不臣之心?恐天下袁氏门生,心生不满而有损陛下恩威。诚请陛下谨言慎语。”

    “放肆!”朝中文武官员齐刷刷地厉声喝道。

    逢纪却傲然自得,丝毫不做理会。

    他又说:“诸公不必动怒,在下尚有言语。”

    士孙瑞年迈,却声若洪钟吼道:“来人,将他拖出去,杖责五十。”

    吕布忽然睁开眼睛喝止道:“慢!且听他还有何说辞。”

    逢纪桀骜不驯,继续说:“徐州之事,恐怕也非荀公达所言那般。据我所知,曹孟德之所以攻伐陶恭祖,非为公也,乃为私耳。孟德之父曹嵩,路过徐州之际,为盗贼所害,曹孟德不分青红皂白,归罪于陶恭祖,遂领兵兴讨。后刘玄德领徐州牧,袁公路起兵攻之,曹孟德出兵相救,围困寿春。后袁公路未灭,而刘玄德先亡,却是何故?无他,曹孟德与袁公路沟壑一气,欲瓜分徐州而已。如此,曹孟德何其伪也,何来忠君爱国可言?”

    又有一人挺身而出:“元图所言非虚。”

    众人视之,乃韩馥使者沮授。

    沮授说道:“刘备者,仁义之人也。虽兵微将寡而奋不顾身往救陶谦,免使其丧于奸臣之手,是其义也;身处客地而有主人之姿,上下拥戴,为其仁也。凡仁义者,上忠君国,下爱百姓,虽遭诽谤而正直不屈,与曹操之奸伪相论,高判立下。愿陛下思辨之。”

    看着三人各执一词,献帝难辨真伪,哑口无言,看向吕布。

    “以大将军之见,该当如何?”

    “此事易耳。陛下可降诏于诸侯,各自领兵讨伐袁术,忠与不忠自证也。”

    吕布说得轻描淡写,仿佛玩笑一般。

    各路使者面面相觑,各有盘算,却全都闭口不言。

    荀彧却忽然出列向献帝禀道:“天下新安,不宜妄动兵戈。且袁术虽有不臣之心,然则行迹未露,若因此而兴兵伐之,恐天下诸侯自此人人自危,徒惹是非,天下将再乱也。”

    献帝默然,吕布也不反对。

    于是,荀彧又转身安抚各路诸侯,不谈朝政。

    退朝后,荀彧又以献帝的名义邀百官为各路使者接风洗尘,不亦乐乎。

    荀攸却暗自命心腹送了一名美女来到献帝寝宫,献帝一见那美女,当即就两眼放光,仿佛仙女下凡,喜欢得不得了。

    自从王允执政以来,王允从不允许献帝接触年轻女性,宫中侍女全都四五十岁。然而献帝也是人,正值青春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

    王允死后,献帝终于可以将宫中侍女全部换成年轻的女孩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开始沉溺于温柔乡之中不能自拔。

    有官员让吕布劝诫献帝不可纵欲,吕布却说:“只准你可,陛下有何不可?”

    故而献帝对吕布愈加信任和喜欢,在文武官员之中也更加偏向武官。

    宫中侍女固然也都个个美艳动人,然而在眼前这个美女面前一对比,竟然全都成了庸脂俗粉,哪里能不让献帝动心而迷失呢?

    献帝将美女拥入怀中,全然不顾荀攸心腹还在门口,就嬉笑挑逗起来。

    荀攸心腹见状,暗笑,正欲悄悄退去。

    献帝却忽然叫住了他,笑道:“替朕多谢曹公。曹公若是闲暇有空,可来洛阳与朕聊聊。”

    酒宴这边,好不热闹。

    心腹悄悄来到荀攸身后,秘语了一番,荀攸笑盈盈地连连点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