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平行三国之奉先传 > 第043章 论道收将

第043章 论道收将

    于夫罗身后士兵也纷纷拉满弓箭对准了左日逐王,于夫罗却将手一挥,沉着冷静地对士兵说道:“不可无礼。”

    所有士兵全部放下弓箭。

    左日逐王颇为不解,问道:“何必惺惺作态?”

    于夫罗说:“你我同族,何必自相残杀?今日向我称臣,我可既往不咎。”

    左日逐王听后竟仰天大笑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对于夫罗说:“你我久居汉地,岂不闻忠臣不事二主?若你念在同族份上,请免除我身边将士不死,我无憾矣。”

    说罢,左日逐王将箭射向天空,顺势拔出腰间宝刀,自刎而死。

    于夫罗正要出言相阻,却已来不及了。

    右日逐王见状,老泪纵横,翻身下马,向于夫罗投降。

    经此一战,匈奴损失了将近两万人马,元气大伤。

    消息传到了荀彧耳中,荀彧不露声色,却暗暗得意。这不仅为当前大汉局势解决了边境一大隐患,也不用兑现给须卜骨都候的承诺,匈奴的生存现状一如之前。

    在短时间内,就算于夫罗对汉朝日渐有了二心,也难以掀起巨浪。

    直到这个时候,吕布才恍然明白荀彧的用心,赞叹道:“丞相深谋远虑,我远不及也。”

    对于苏由的警告,吕布也终于能坦然面对了。

    在听闻了赵霜孤军抵御匈奴的事迹后,吕布在邺城召见了赵霜,见其英年才俊,却只是个小小县令,感叹乱世之中埋没了人才,有心将他收为己用。

    不料赵霜却说:“大将军帐下猛将如云,何须多我一个?”

    这个回答令吕布深感意外,自己被拒绝的理由有很多,但第一次听说这样勉强的,这不像是理由,更像是借口。

    吕布问道:“当今朝廷正当用人之际,君不欲建功立业乎?”

    赵霜[信度1]回答说:“砖石瓦砾,各有其用。建功立业,何独征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又岂可不谓建功立业乎?普天之下,皆为汉民,不忍相残。”

    “君言谬矣。”吕布说道:“常言有云,道有正邪,民分善恶。为道者,扶正抑邪;为民者,祛恶扬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当今天下分崩离析,诸侯林立,各怀二心,弱肉强食,彼此纷争,其中所死所伤者,以数十百万计。君欲独善其身,自可深藏不露;若欲相安无事,则痴心妄想也。虽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然江山无一统,纷乱必起,死伤骤降,乃君所欲见耶?君岂不闻:杀人者,止杀也;征战者,止战也。欲使天下无战,必得天下无争,为臣之责,为将之职,君何故辞而不受?”

    赵霜没有想到吕布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言辞来,始料不及,哑口无言。

    然而,他虽然无言以对,但终究还是没有答应吕布。

    吕布更加觉得奇怪,问道:“君别有所虑乎?”

    赵霜瞄了吕布几眼,欲言又止,看得吕布难受至极。

    可越是这样,吕布却越是耐心地说道:“但说无妨,不必多虑。”

    赵霜于是开口问道:“大将军可闻吴起杀妻求将一事?”

    吴起杀妻求将一事,谁人不知?战国时期,魏国人吴起来到鲁国为官,恰好赶上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穆公心慌,问谁人可领兵迎战齐军。吴起自告奋勇,却被鲁国官员说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可能有二心。吴起为了消除鲁穆公的疑心,回家便将妻子杀了,得到了鲁穆公的信任,任命吴起为将,领兵与齐国作战。

    只是,这事和赵霜有什么关系吗?

    吕布一头雾水地回答说:“知也,其于君何相干?”

    赵霜说道:“实不相瞒,我从兄赵云,本公孙瓒帐下部将,现为刘备军中司马。在下素闻大将军与刘备有仇,恐大将军见疑,收而不用,故相辞也。”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吕布当即哈哈笑道:“君何其多虑也。我有癔症,常胡言乱语,不可当真。”

    当吕布彻底明白苏由所讲的平行世界以及自己原来时空所发生的历史后,吕布对刘备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所以当着赵霜的面不惜自毁名声地承认自己患有癔症来为之前的行为做了辩解,一是真心爱才,想将赵霜收为己用,二是让自己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坦然面对未知的人生。

    经过吕布的又一番说辞下来,赵霜终于同意为吕布效命,成为吕布帐下一员。

    吕布当即表荐赵霜为常山郡太守、征东将军。

    昔日荀攸从吕布大营回到曹操大营转达了吕布的意思后,曹操随即起兵向内黄进军,谁知半途忽然听闻韩馥被杀、陈琳献城,邺城居然被吕布兵不血刃地占据了。

    曹操顿时就犹豫要不要继续进军。

    不进,则坐失良机,眼睁睁地看着冀州落入吕布手中;继续进军,则有可能与吕布起冲突,谁胜谁负也是一时难料。

    郭嘉劝说道:“吕布有言在先,各行其是。而今并未有令禁止我军,可趁此机会,一举拿下内黄。”

    曹操仍然犹豫不决。

    荀攸又劝说道:“曹公不愿与吕布起冲突?何不招降曲义,使之攻打内黄,以示吕布态度如何?”

    此言甚妙,曹操点头称是,问道:“谁可前去说服曲义?”

    荀攸自告奋勇,却被曹操阻拦了:“曲义此人刚猛,倘若一言不合,恐伤及性命。游说此人需得猛将方可。”

    听闻此言,典韦、许褚争相上前说道:“某愿往!”

    这典韦与许褚,都是曹操的亲卫将领,两人都是虎背熊腰,力大无穷,若是非要分个高下,也只能说平分秋色。然而典韦为人粗中有细,而许褚为人刚中有柔,唯独有所区别的便是典韦好酒而许褚好色。

    看着这难分伯仲的两人,曹操反而有些为难了。

    沉吟片刻之后,曹操最终敲定让许褚为使,负责游说曲义投诚。

    典韦不服气:“曹公何故偏爱仲康?”

    曹操笑道:“非偏爱也。典君一日不在身旁,我则难入眠之故耳。”

    典韦方才乐呵呵地释然,不与许褚争了。

    许褚便领着五百人马,带上珠石宝玉前往魏县,没用半日时间便到了。许褚向城门守卫表明了来意,守将通报了曲义。

    曲义一听是曹操派遣使者而来,亲自登上城门查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