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平行三国之奉先传 > 第042章 调虎离山

第042章 调虎离山

    常山郡,灵寿城外。

    这灵寿县城高度不过二十尺,也就是最高四米左右,然而匈奴大军已经攻打了三天,不仅没有让城内守军胆怯分毫,反而被守军射杀了数百余人。

    这是匈奴大军进入常山郡以来,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战。

    城内守将乃真定人赵霜,字从云,现为灵寿县令,为人正直、公正,深受百姓爱戴,故而当匈奴骑兵来犯时,城中兵卒虽然不足千人,然而城中百姓积极出力相助,共同抵御敌军,这才让须卜骨都侯啃到了硬骨头。

    连番数日无功,须卜骨都侯恨得咬牙切齿,发誓攻下城池后将会屠城。

    奈何匈奴大军并未准备攻城器械,为了攻破灵寿,须卜骨都侯将城池周围的民众劫掠到了大营之中,逼迫他们为自己建造撞车、云梯一类攻城器械。

    民众深感赵霜大德,宁死不屈,气得须卜骨都侯将他们全部杀害,共计五百余人。

    正在须卜骨都侯一筹莫展之际,探马探到吕布已经不战而胜,拿下了邺城。

    拿下了邺城,无异于控制了整个冀州。

    须卜骨都侯得到此消息后非常高兴,立马派使者前往邺城,希望吕布下令灵寿投降,然后自己趁机屠城,尤其是赵霜,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匈奴使者刚到邺城,吕布就将他扣留、关押了起来,也不传话给须卜骨都侯。

    等了两天,须卜骨都侯始终不见使者回来,心中正疑惑时,忽然又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从并州传来:“于夫罗领兵攻占了王庭。”

    这可把须卜骨都候给惊掉了下巴,呆愣在座位上,失魂落魄。

    过了很久,须卜骨都候大叫一声:“中计矣!”

    诸将不明白须卜骨都候在说什么,纷纷连忙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须卜骨都候回想起此事的前因后果来,处处都觉得不合理,仿佛从汉使陈骏出现在匈奴王庭开始到现在,这一切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阴谋。

    那么多年以来,汉朝一直都是偏重于于夫罗的,原因也很简单,于夫罗和他父亲羌渠一样,亲近汉朝。

    而须卜骨都候却从来都是比较反感汉朝的。

    须卜骨都候垂头丧气地说道:“我等中了陈骏调虎离山之计也。”

    事实上,确实也如须卜骨都候分析、猜测的那样,荀彧从一开始就在给他设计下套,同时也深知“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因此对吕布也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荀彧得知须卜骨都候亲率大军深入常山腹地之后,便命人故意将消息散布了出去,于夫罗听闻后,当即就派人前往云中郡刺探虚实,随后立即亲率三万大军直奔而来,出其不意地将王庭攻占了下来。

    于夫罗再次荣登匈奴单于之位,受大汉册封为亲汉单于。

    有忠于须卜骨都候的臣子,誓死不降于夫罗,于夫罗不敢妄自惩罚,将他们全部送往洛阳,听从大汉朝廷处置。

    事已至此,须卜骨都候与诸将紧急商议对策。

    右贤王说:“云中王庭乃我族中心,其民久从单于,不服于夫罗,今虽陷于敌手,然根基不稳,可即刻勒兵速回,夺回王庭。否则,我等将无处可去。”

    右日逐王反对说:“不可。汉人诡计多端,早有防备,此时回军,只恐中了埋伏。以我之见,不如留于此处,占据常山,再立王庭,徐图后计。如此,方为稳妥。”

    右贤王冷笑道:“留于此处?四周皆是汉人,更何况吕布就在冀州,等死耶?”

    须卜骨都候自身其实是不甘心的,因为在匈奴人看来,谁占据了王庭谁就是单于,这就直接导致须卜骨都候的单于之位已经变得名不正言不顺了,唯有重新夺回王庭才能再次得到大多数匈奴人的支持。

    于是须卜骨都候当即拍板决定道:“撤军,杀回王庭。”

    是夜,赵霜在城楼之上借着微弱的月光发现城外匈奴大军旗帜在不停晃动,误以为匈奴将会发起总攻,命令全城戒备。

    然而直至深夜,匈奴大军却似乎越来越少了,令赵霜疑惑不已。

    主薄靳良如自言自语般在赵霜身旁说道:“莫非匈奴撤军了?”

    撤军?

    赵霜扭头看了靳良一眼,随后又仔细往城外看去,匈奴旌旗晃动,颇似疑兵,极有可能如靳良所言,匈奴正在大规模撤军。

    只是赵霜不敢犯险轻易出城,万一中了匈奴的疑兵之计,那灵寿就保不住了。

    于是,赵霜只好僵持到了天快亮的时候,这才发现匈奴真的撤军了。

    至于匈奴为什么会撤军,赵霜百思不得其解,只觉得可能他们内部出现了什么重大变故吧,否则他们是绝对不会如此轻易撤军的。

    但无论如何,匈奴撤军对于赵霜来说就是好事。

    匈奴几乎全是骑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仅是一个晚上的时间,须卜骨都候已经率领大军翻越了长城,重新回到了并州地界。

    大军行至雁门郡剧阳时,忽然遭遇了一支汉军埋伏,一时间被打得五迷三道,差点找不到北。然而匈奴骑兵毕竟机动性极强,很快就反应过来,重新集结,只是回过头来却已经不见了汉军踪影。

    这神出鬼没的打法,与匈奴军此前所遇到的汉军有很大的不同,令须卜骨都候心惊。

    为了尽快回到云中郡,须卜骨都候不敢多做逗留,继续进军。

    即将抵达云中郡边境之时,忽然又见一支汉军横挡住了须卜骨都候的去路,约摸有一万多人,且早已排好阵型。

    为首之将乃张杨部下穆顺。

    穆顺出列,位于阵前,横刀立马,指着须卜骨都候喝道:“尔等匈奴叛军,跨我州郡,虐杀汉民,往哪里去?”

    匈奴将领见穆顺如此嚣张,不等须卜骨都候答话,直接拍马领军来战,霎时间只见万马奔腾,扬起尘烟四起,遮天蔽日,喊杀声响天震地。

    穆顺丝毫不惊,反而面带诡谲微笑,一动不动。

    匈奴骑兵个个争先,挥舞着长刀、拉满了弓箭,气势汹汹,有如洪水猛兽,大有要将汉军碎尸万段之势。眼看着即将冲杀到汉军面前,先头部队的马蹄忽然踏空,纷纷跌落至一道暗沟之中,人的惨叫声、马的嘶鸣声,淹没了喊杀声。

    后方的骑兵见状,连忙勒马,却又被更后面不知情的兵马猛冲过来,撞得人仰马翻,或掉入暗沟之中,或落于马蹄之下,总之就在那顷刻之间,死伤就有将近三千余人。

    须卜骨都候在后面看得真真切切,不敢继续前进,下令撤退。

    谁知此时左侧山林之中又杀出一支人马,居高临下,对着匈奴大军就万箭齐发。

    匈奴军阵脚大乱,相互践踏,死伤无数,须卜骨都候也不幸被流矢射中面门,幸得右贤王发现及时,将他救了起来,与自己同乘一马,在乱军之中慌不择路的领着数百亲卫士卒狼狈逃窜而去。

    不知不觉间,竟然来到一处峡谷。

    右贤王见身后没有汉军追来,看着须卜骨都候已经奄奄一息,便停下来歇息。

    须卜骨都候躺在右贤王怀中,吐口鲜血不止,紧紧抓住右贤王的手臂,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断断续续地说:“莫回王庭,可投鲜卑。”

    话刚说完,气断而绝。

    忽然间,峡谷高处又射来一阵箭雨,簌簌而来。

    右贤王顾不得须卜骨都候尸体,翻身上马,留下左、右日逐王率领两百人马断后,自己领着百十人逃匿而去。

    很快,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左、右日逐王面前,那人正是于夫罗。

    于夫罗意气风发,领着千余人缓缓来到他们面前,以单于的口吻说道:“时至今日,何不下马受降?”

    左日逐王冷哼一声,随即拈弓搭箭,对准了于夫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