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临渊长梦 > 第十四章 阵灵现身

第十四章 阵灵现身

    湖面上,随着被淘汰的众人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了手持玉牌的十人。

    这十人分别是珞侠派的萧途;云蝶宗的蓝卿莹、向子升、司坤和一个刚才在混战中表现比较亮眼的年轻弟子,名叫顾念;邙山派小有名气的莫大有和两个师兄弟;鸣涧派一对师兄妹样子的年轻男女,都是生面孔。

    鸣涧派和珞侠派境遇类似,在甲辰大会上基本也算是边缘门派,这次在临州法阵能有两人进入第二关也算难得。

    湖面上十人手握着玉牌,等了好一会,有些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干啥。鸣涧派的那对男女弟子中,明显看上去像是师兄的轻轻往后拉了拉师妹,缓缓跟众人隔开些距离。

    毕竟此时湖面上显然他俩是最弱势的一方,虽然不远处还有那个身着一袭灰衣独自一人的萧途,但那家伙能两三掌击败大名鼎鼎的墨家奂失,也绝非善类,自己二人小心些总没错的。

    一阵寒风吹过,湖面上的湿冷气息浓郁,待久了让人感到有些不适,邙山派三十岁左右,体态稍胖的莫大有打了个喷嚏嘀咕道:“这第二关咋还没出来啊,奶奶的,难不成第二关让剩下的十个人再打一架啊,要是这,那小爷我可恕不奉陪了,打不过,打不过哟。”

    话音刚落,一阵气浪从众人所处的位置出现,接着呈波浪形散开,一直扩散到湖面的尽头,然后众人便被一闪而逝的白光笼罩。白光过后薄雾散去,众人踏着水面,缓缓走出湖面。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众人来到望月楼边的一个柳树堤岸旁,这里除了望月楼以外并无太多高楼,游人此刻也都在运河拱桥附近,只有两三行人,显得有些冷清。

    众人有些疑惑,虽说此地人少,但也算有人经过,他们十人踏水而来,路上的行人竟好似看不见一般,没有一个为之侧目。

    司坤有些犯嘀咕:“这临州城里的百姓是见惯了飞天入地的神仙了吗?怎么连个正眼抬头瞧咱们的都没有。”

    眼尖的蓝卿莹看着行人缓缓道:“你们看这些人身上穿的衣服物件,哪里还是我们先前见到的风格样式,只怕此临州城已非彼临州城了吧。”

    众人虽然都是修为不俗,奇异诡谲之事见了不少,但如今听蓝卿莹一说,也顿时觉得有些渗人。

    “哈哈哈,你的直觉很敏锐。”一个声音突兀地出现在众人周围,四下环顾,只见不知什么时候,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已经出现在他们身边,慈眉善目地看着蓝卿莹。

    要知道,在萧途这帮人眼皮子底下,毫无知觉地出现,怎么也得是第五境合一境以上的高手了吧。更重要的是,与街上的行人不同,这位白胡子老者,似乎能看见他们?

    老人接着道:“诸位,恭候多时了,老朽是此地的阵灵。你们千辛万苦进入临州法阵,想必都是为了这法阵主人的衣钵神器,到此地为止,你们十位,若能完成这最后一个考验,便可将神器收入囊中。”

    听到阵灵两个字,萧途眼神微动。

    司坤指了指远处衣着古朴的行人道:“老伯,这法阵的第二关又是何种挑战呢?为何我们几人从湖面上出来后,便看到了这貌似几百年前的古临州城的幻象呢?”

    老者听后,神秘地笑了笑道:“幻象,此方天地,包括老朽我,你们觉得都是幻术吗?”

    “难道说,这临州法阵还真能够创造出一方天地吗?难道我们此刻身处的不是人间的临州城,反而还在你这法阵内部吗?哈哈哈哈。”莫大有听到后不禁调侃道,只不过看了看其余众人各个面色凝重,逐渐由放声大笑变成了微弱的干笑。

    老者同样笑眯眯道:“你们此刻的确是身处临州城内,只不过——是五百年前的临州城,不信的话,诸位可以尝试调动此方天地内的灵气。”

    众人听完愈发心中一紧,那鸣涧派的年轻女子更是用手捂住了嘴巴,一脸难以置信。

    蓝卿莹转头与向子升三人对视了一眼,其实刚才从湖面上走出来时,她便惊觉一向对外界灵气流转极为敏感的自己,此刻却仿佛置身于水源干涸的戈壁之中,更致命的是,自己体内的灵气也在走出湖面那一刻消失无踪。

    看着惊慌失措的众人,老者笑着解释道:“诸位莫急,此刻你们身处法阵之内,受这一方天地的限制,等你们离开临州法阵,自身修为便能重新恢复到原本境界。”

    蓝卿莹上前向老者抱拳道:“据说这法阵的创造者是甲辰先贤唐琛前辈,而唐琛前辈数百年前便在这临州城出生长大,由此说来,这最后一关还真的和那五百年前的唐琛前辈有关吗?还请告知这第二关的获胜要求。”众人同样好奇地看着老者。

    “这法阵的第二关呀,乃是一桩命案,有一对怨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想请诸位帮忙化险为夷,而诸位能谁能将这桩孽缘了结,便能得到临州法阵内的神器。

    不过,开始之前,老朽想先带诸位去看一件陈年往事,诸位要仔细观看,抽丝剥茧,从中找到解决这桩命案的关键。”

    老者说罢,大袖一挥,众人只觉得一阵晕眩,接着周身环境便彻底翻天覆地地发生了变化……

    ——

    骄阳似火,烈日当空,临州城内人头攒动。人们纷纷向城门口处涌去,最终在城门处的干道两旁站定,四周一片吵杂声,好不热闹。

    人群中有几个秀才模样的人一边看着远处的城门口,一边攀谈着。

    “听说五年前赴京科考的那个年轻儒生唐琛,赴京第二年春闱一战,名登龙榜,中二甲进士出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真是风光无限啊。”

    “诶,我还听说啊,这唐琛公子当年是个陋巷寒门中的穷苦子弟,在那望月楼给人当棋童谋生,现如今却一路官运亨通,冠盖云集。

    据说他此前在京城的翰林院里当那个什么……修撰,如今这前任临州知府被革了职,按常理来说,这朝中官员赴任是要回避原籍的,但咱们这位唐琛大人却能被钦定做临州知府,实在是非同凡响,今日恐怕这小半个临州城的人都跑来看新任知府的风采了。”

    萧途几人骇然的发现自己此刻正漂浮在这围观人群上方的半空中,不过神奇的是,四周百姓丝毫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仿佛他们几人全然不存在于这片天地。

    萧途转头对临州法阵的阵灵,也就是那个白发老者道:“前辈所说的这桩命案和一对怨偶的陈年恩怨,可是跟那唐琛前辈有关?还有我们此时所处的又是何年何月的临州城?”

    向子升也忙问道:“这周围百姓为何都看不见我们,难不成我们此刻看到的都是幻象?”此刻一头雾水的众人有一肚子话要问。

    阵灵答道:“你们的躯体此刻都还在刚才的柳树堤旁,只不过你们的意识已经进入了唐琛前辈的记忆当中,现在你们将会目睹唐琛前辈当年的经历见闻。至于当下是何年月,这临州法阵的主人唐琛前辈的名号想必诸位来之前都略知一二了吧。”

    鸣涧派的一对男女中,看着像师兄的年轻男子道:“甲辰先贤唐琛前辈的名字听说过,可唐琛前辈的生平却一概不知,刚才听路人所言,这唐琛前辈曾是俗世间的一名儒生,如今官封临州知府,想必今日是他衣锦还乡的日子吧?”

    阵灵微微点头:“唐琛前辈五百余年前生于这临州城,少年贫寒父母早亡,自小便寄居于望月楼做棋童,以伴人下棋增长棋力为生。这望月楼的老先生赏识其为人,不辞辛苦、谆谆教诲。

    唐琛十载寒窗,饱尝炎凉,在临州的乡试上脱颖而出,是那一年的乡试榜首解元。当年深秋九月,弱冠之年的唐琛又负籍远行,千里迢迢入京科考,第二年历经会试、殿试,最终上榜,列进士出身。后又经朝考入翰林院,任翰林院修撰。”

    老者顿了顿接着说:“背井离乡五年后,恰逢庙堂动荡,中书、门下两方交恶,最终门下省的宰相侍中大人失势,牵连出江南漕运弊案,原本是那侍中大人一派的前任临州知府被隔了职。

    而身为翰林院修撰的唐琛在各方势力的权衡下,被调回旧籍,赴任临州知府,清查漕运弊案。如你所说,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咱们所处的今日,便是他返回临州的第一天。”

    “可是,这些跟你口中的命案又有什么关系呢?”莫大有疑惑道。

    “莫急,诸位接着往下看,我会带你们旁观今日唐琛在临州城内经历的一切,你们需要仔细观察,留心你们所看到的一切,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可以问老朽我。”老者轻声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