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这货不可能是胡亥 > 第八章 壮烈的白氏一族(上)

第八章 壮烈的白氏一族(上)

    胡亥一行重新启程。

    牛车缓缓的走在回白家村的路上,木头轮子咯吱咯吱的响个不停,伴随着那林间的鸟叫草里的虫鸣,这些个声音配合的说不出的惬意。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着使人愉悦的清香,淡淡的一阵阵的。

    如此写意的画面,不由的让胡亥斜倚着牛车,已是有了三分睡意。而胖乎乎的小团子缩在胡亥怀里,已经睡了。毛茸茸的小圆脑袋蓬松得很,毛色油光发亮,被胡亥一遍遍的揉乱再理顺,小黑耳朵还不时抽一抽,睡姿憨态可掬。不愧是国宝,就是讨人喜。

    小团子是吃饱了睡的。在路上的时候,胡亥就让白仲吩咐两名大汉就地取材,自林间挖竹笋、折竹枝,还要最好最嫩的那种。白仲看着两名彪形大汉笨拙的爬上竹竿去折竹叶的笨样儿,不由心里发苦,这特么又是一个小祖宗啊。

    只是白仲忘了,胡亥救下熊猫时,说的那句“万物善待于我,我亦需善待万物”可是把他感动的不轻。

    果然,感动一个人的,从来都是那些需要别人付出代价的事情。

    胡亥的三分睡意,已经在临近白家村的路上颠没了,小土路因为下过雨有些泥泞,坑坑洼洼的不是很好走,但村前的这段小土路再难走终究也是会走完的。

    已经隐约可见白家村村前的大槐树了,白仲提前差了一名大汉回村告知老族长。此时,胡亥已经看见身形略显佝偻的老族长,正站在村口向此处眺望着。

    老族长此刻的心情是无比复杂的,想必打死这老头儿都想不到胡亥竟是王室子嗣,长平之战后不久,白氏一族获罪于昭襄王,大兄白起被赐死,从那以后白氏便退出庙堂远避乡野。

    自昭襄王后,历代秦王未曾为难白氏,白氏族人倒也相安无事的在这处小山村平静的生活到现在。

    而如今这平静却被胡亥的出现所打破,老族长对胡亥的到来表示有些麻爪,离开秦国权力中心太久,对他们秦国的王族都有些陌生了,虽说胡亥还是个屁大点儿的孩子,但毕竟他是当今秦王的直系血脉。这熊孩子,也不能不把他当回事儿啊。

    胡亥在看到村口的老族长时,就在白仲的搀扶下离了牛车,向着老族长步行而去。

    老族长理应得到胡亥如此礼遇,不仅仅是因为老人家长者的身份,这其中更有胡亥对白氏一族为大秦所立汗马功劳的由衷敬重,胡亥不能仅凭王室子这一身份就跟老族长摆谱儿。

    昭襄王赐死白起是因为听信范雎谗言,并非功高震主。当初六国仍在,秦国一统天下的阻力依然很大,所以说昭襄王因为飞鸟尽良弓藏赐死白起,这种说法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范雎与白起素来有隙,白起在长平之战结束后声望一时无两,范雎唯恐白起威胁到他在大秦朝堂的地位,于是向昭襄王进谗。白起也是个憨憨,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跟范雎缓和关系,也没想着跟昭襄王有过任何解释,愣是头铁硬刚。

    自古以来,武将玩心眼哪有玩的过文臣的。白起是悲催的,他死于不听昭襄王调令,死于将相失和,死于太耿直。说到底,白起是无辜的,是嬴氏欠了白氏的。

    “白家村里典,白则,见过公子。”胡亥还没到,老族长就已经向胡亥弯腰施礼,虽说上下尊卑有别,可胡亥毕竟是后世之人,受不起老头儿这大礼啊,这不折他寿呢嘛。

    “老族长折煞小子了!”胡亥侧身避过这一礼,连忙上前扶住老人胳膊,“亥年幼无知更于社稷无功,当不得老族长如此大礼。父王曾说,白氏一族浴血沙场,武安君白起老将军功不可没,为我大秦拓土何止千里。老族长,亥该给您见礼,该给白氏一族见礼。”

    老族长老泪纵横,颤声问道:“王上当真如此说过?”

    只因白氏一族背负这罪名太久了,久到老族长都以为是不是真的是他们错了。大兄不该对昭襄王诏令心不在焉怠慢抵触,不该交恶范雎以致大秦将相失和。

    胡亥不由苦笑,他哪里知道他这便宜老子的心思。但是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白起之子白仲封在太原,由此分析便宜老爹应该是不否定白起及白氏一族功绩的。

    对于老族长的疑问,胡亥只能肯定,总不能告诉这老头自己后知五百年,是根据史料瞎琢磨的吧。胡亥敢这么说老族长就敢当场打死这小东西,哪来的妖孽这是,要亡我秦国啊还后知五百年。

    白仲也是虎目含泪,自己的父亲一直以来都背负着怠慢君上、居功自傲的罪名,但是他自己明白,父亲从来都是兢兢业业,无时无刻不以大秦的利益为先。如今胡亥这番话,算是直接为白起洗脱罪名。

    但是白仲不知道的是,这根本就是胡亥瞎咧咧的。

    现在的白仲那是一个热血沸腾啊,狠不得现在立刻马上披坚执锐上战场,朝敌军大喊都冲我来,我要一个打十个。

    “老族长,亥今日回返白家村,想祭拜一下武安君白起老将军,不知方便与否?”胡亥神色恳切且郑重无比的对老族长白则说道。

    胡亥是真心实意的想祭拜这位大秦战神,白起一生战无不胜,间接死于他手的六国兵卒近乎百万之众,后世更以“人屠”冠之。白起虽有杀孽,但是他在大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白起有力的损耗了六国的军事力量,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正面抵挡秦国。

    白起不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家、战略家,他是我们炎黄子孙了不起的祖先。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为后世中国奠定了版图大一统的基调。

    东周混战五百年,大小国家数以百计,如果没有秦王扫六合,或许如今我们就会像隔壁欧罗巴洲那样,从山东出发到河南探个亲都得办个护照。

    其实在欧洲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英雄人物想统一欧洲,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就比如拿破仑,他是最接近成功的。导致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其实就是各个国家从中世纪以来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国家都有了很深的认同感,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国民爆发强烈抵触与反抗。

    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迅速灭亡的原因,除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不体恤民力不与民休养生息之外,就是六国遗民对秦的抵触不认同。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及其后数代统治者用了百十年的时间凝聚和塑造了汉民族的雏形以及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

    刘邦在整合六国的过程中,最值得说道的一项政策就是保留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这可是杀手锏,给老百姓保留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与祭祀方式,不强制去改变,给与他们休养生息,老百姓生活稳定,自然不会再反对统治者。

    如今我们能有共同的祖先祭拜,能祖祖辈辈传承不息,能在文化如此多元的国度保持高度的凝聚力与认同感,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老祖宗,历朝历代的开创者统治者、国家栋梁人才与普通大众都致力于大一统,五千年来我们的文明才得以传承至今。

    如白起,如王翦等历朝历代为国家统一所挥洒热血战死沙场的老祖宗们,理应受我炎黄子孙世代祭祀供奉。缅怀祖先四时祭祀,是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了五千年的精神文明,是融入骨髓融入灵魂的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