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104我裤子都脱了

104我裤子都脱了

    虽说万物为棋,但是这刚提拔的和尚头子,也不是大白菜,唐王怎么可能随意的让人去送死呢?今后还有谁敢让你提拔,谁敢用命呢!

    是以,那江流儿被提拔之后的第一件事,乃是大出风头,主持国办水陆大会。

    可这水陆大会是做什么的?国家公祭?那李世民上台十三年,偏生这个时候想起来了?非也,这是那唐王游地府后签欠的一场债,所谓阴间的债,阳间还敢不还么!

    唐王乃是真心的,可惜佛门乃是假意,也就是说,这水陆大会注定了是开不下去的。既然开不下去,那自然是乘早减少损失为妙,但是这也不符合佛门的意思。那就要开到唐王上不来,还下不去,这样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这就需要把唐王和江流儿当作鸭子赶上架,上的去,还要下不来。上位者当然不会去管棋子的想法,你只要按照我的步骤走,也就是了。但是人类这种棋子,虽然大部分碍于各种原因非常听话,却总有些不一样的棋子,善于思考。

    唐王这颗棋子,自然是吓住了,也听话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李世民安于傀儡,没有自己的小算盘。相反,人家是要做千古明君的人,政治上的妥协,那是玩得一套一套的。

    但是陈玄奘这颗棋子,就不是那么安于自己的使命了。也是,九世转生,都给人吃了个罄尽,可以说这骨子里面,就是对西去的恐惧,君不见,这一世三十一的金蝉子,也还没打算西去么!

    人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此可谓勇者,却非大勇。大勇若怯,意思是大勇之人,心里面其实是藏着畏惧,甚至于表面上也小心翼翼。而这一世的金蝉子,乃是大勇之人,这恰恰是和孙猴子相反的,孙猴子乃是无知者无畏,非勇也。

    无知者无畏,自然逞能,色厉内荏,表里不一。知者而无畏,这就是勇了,不因结果而无为,而是看重过程。智勇双全,乃是大勇,明明了解,也十分畏惧,偏偏还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才是大勇,战胜的乃是自己,自己的怕!

    看来这陈玄奘和孙猴子骨子里就不对付,现在却并未影响着金蝉子十世投胎的智慧。三十一岁的和尚,做了三十一年的和尚,甚至做了十辈子的和尚,陈玄奘其实对于自己的状况是门儿清。资历足否,人缘广否,名声大否,为什么是自己上台讲,别人听?

    禅宗四祖道信尚在,净土宗二祖道绰亦存,华严宗初祖法顺有名,律宗开山之祖道宣方出,凭什么轮到你这还没开山的唯识宗去取经呢?无他,别的宗派还处于小乘教学法,虽有向大乘转进的心,毕竟有底子,来得慢,需要在已经画好的画布上重新涂鸦。

    当然,如果只是此,陈玄奘却是没有更多的机会。但是这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弟子,关系亲近,心智坚挺,大乘教法更是拿来就可以立马用。既如此,如来还会让别人去么?更何况,别的宗派其实也不会去争抢的,人家可是小乘教法众。

    既然只有陈玄奘有西去的心,自然大家一起捧,而这大唐僧纲领导的位置,给其他哪一个宗派,别人家也是不爽的,这也是为什么此前没有大僧纲。可一旦给了宗派之外的人,却有保证了宗派力量的平衡,这才真是那江流儿得以上位的现实原因。

    也因此,作为棋子的陈玄奘,其实是并没有一个身为棋子的觉悟的。当然,现在的他,哪怕是没有棋子的觉悟,也只能是按照别人的安排一步一步走上了佛门的大舞台。

    话事人有了,水陆大会自然顺利召开,初登大位的江流儿没有一点儿生疏,冷不丁,还以为此人是个天生的领导者,但实际上,却是佛门要义,出家人出家,这权力风光什么的,概是身外之物。从这方面来讲,这唐和尚不愧为高僧。

    念经念经,你唱我听,从初三开完了头七,正是打了个头,上不上下不下的时候,观世音她老人家出现了,可巧觉得这场面够大,事情的曝光度却还不够。那就让世人开开眼。

    于是把这新手装备,锦蝠异宝袈裟和九环锡杖,给送到了皇帝手里。皇帝要这东西自然是没用的,但是瞌睡来了有人给送了枕头,佛事来了别人送了了佛宝,岂不正好。这两件装备给那陈玄奘穿上以后,那正是地藏王的打扮,一时无两。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佛靠金装身上穿,如果说还有什么人对于这陈玄奘当了和尚头有什么意见的话,现在看了,正是民心所向之时,也断然再无话讲。

    这一步步走得,可比现在那些电视购物的推销来得精彩得多。

    可是这人间富贵,名声权力,却给了一个一心修佛的人,不是浪费么?这一场戏,可谓是人间尽欢愉,唐王尽兴,民众开心,吃瓜的官员们,也都是舒畅无比。观音也是很满意,唯有当事人陈玄奘,不悲不喜,看尽人间繁华,盛极则衰。

    无怪乎这金蝉子有佛性,几十年间历经人间苦难,几日之间历尽尘世浮华,可谓大悲大喜,却始终保持着本性不变。那观音乘着玄奘讲经,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常人闻此,特别是正当得意之时,怕是要板起脸来。可这玄奘闻言,心中却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这人唐王也认识啊,玄奘法师身上的装备还是人家给送的呢。但是太宗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这就是仙凡有别了,真正高人一等的人,往往自身放得很低,自诩高人一等的人,恰恰相反。这也就难怪那唐王终究是个凡人,而唐和尚却是终究要成佛的。

    这大庭广众之下,君臣齐全民路广泛,观音来了个:“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这叫什么,这叫踩一脚抬一手,立马就把原本传入大唐的佛法给颠倒了地位。

    这位太宗你要正问了:“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这才是引君入瓮,妥妥的现场购物推销,自卖自夸。问题是,你信么?反正我是不信的。

    唐王也不信啊,但是这场面,很明显,镇不住啊,也不能镇住嘛。既然是明君,那就得用明君的方式。只得问道:“你可记得么?”

    菩萨道:“我记得。”

    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