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122那一簇窝火,那一纵焰朵

122那一簇窝火,那一纵焰朵

    却不料那孙猴子果然是官迷一个,深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道理。自家师傅夸赞人家,那就是在贬低自己,炫耀这种事儿,哪怕人家是不经意的,那也一万个不行。

    刚刚不是大家都不理会自己么,看你们手中那一堆垃圾,哪里有自家手里的东西晃眼。这种事情,那怎么可能合唐僧的意,乃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

    那唐和尚本就是个小乘佛法的修习者,具有朴素的小乘主意,怕的就是露财。可那孙猴呢,骨子里就是大乘佛法入魂的人,道理就是不管我穿着多暴露,你TM不该看。

    尽管三藏一再劝阻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但是孙猴子却非得要高调的出这一次场,卖弄卖弄自家的宝贝,张扬张扬,刷一波关注度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这一路走来,那唐僧省过心么。还放心,怕不是吊到了天上。

    果不其然,那老院主贵为和尚师祖,袈裟无数,却偏偏是对唐僧的这一件儿情有独钟。可恨那孙猴子不但火上浇油,而且不忘自大,笑道:“怕他怎的?等我包起来,教他拿了去看。但有疏虞,尽是老孙管整。”

    这就好比是疫情期间,请你喝酒聚会,你说不去吧,人家还来劲儿,怕什么怕,大不了把他自己那一条命赔给你。这话完全是混账逻辑,你要死你死去,拖着别人做什么呢?

    那孙猴子就更是糟糕了,完全是一副我不知道,我有抗体,我绝对不会得病的样子。却偏偏要大家没病的和有病的坐在一起,吃喝聊天,试一试大家的抗性如何。

    到底是唐三藏无奈,只得一言不发,气哄哄安歇了。却不料,这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来得是现世报,太快太急。广智要杀人,广谋计更高,刀枪皆不动,一炬夜焚烧。

    那猴子睡觉,和那唐僧睡觉是两码事儿。这做人的累了倦了,活脱脱得休息足够;再加上几个月的路程下来,三藏哪里睡得饱过。猴子却不需要睡足多久时间,更皆自己乃是个得了太乙,成就金仙的人,哪里有这许多瞌睡。

    这观音禅院想要烧火焚身的人,动作不大,却被那孙猴子听个正着。这一变化这一看,暗笑道:“果依我师父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

    唉,这遇到事儿,首先就不是自己的问题,哪怕自己做错了,也不是。不想那猴儿却是直接到南天门,广目天王处借避火罩去也。那天王本是个知趣儿讲理的,乃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

    可问题是那孙猴子不是个讲理的:“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莫误了我下边干事!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

    论实力,四大天王也是孙猴子看得起的,不然那二郎神剿花果山之际,孙猴子也不会让二郎神回去,叫四大天王出来交战。但是现在,四大天王不在一处,四分之一,哪里又斗得过这不讲理的泼猴。

    论职位,四大天王是看门儿保安,完全就属于那种刚好有名有姓的天兵天将。而那孙猴子呢,到现在为止,都还挂着个齐天大圣的职位,哪怕只是个无禄的空衔儿呢,也不是四大天王开罪得起的。

    论交情,更加不说,那猴子至少四处转悠过,四大天王是需要当值的,有得同事二三,怎么可能有朋友几个。

    既然唐和尚烧不着,那孙猴子自然上下其手,大有可为的空间。于是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处处通红。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说起来也是那猴子心性凉薄,没有什么身为人的自觉,正好似那破坏蚁穴的小孩子,要的只是一时之爽。更何况,自打进门儿,一类一般的猴子,就没被人正眼瞧过。

    别的倒也不说,唯有这一点儿那孙猴子是随人,就是“争”气,争到了斗气的程度,很是厌恶被别人看不起。这也好似那些吹牛的人,炫耀的目的,终究就是为了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五更天明,寺院里面是一团子糟糕,那孙猴子却取了避火罩,送上了南天门,一面谢过广目天王。这倒是让广目天王的心放下了,要知道,这猴子的名声不好,事实上也不是什么善类。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于是那天王收了宝贝道:“大圣至诚了。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

    孙猴子也明白自己在天庭中的名声,要不是有一个“齐天大圣”的名誉官职,谁鸟你啊。回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话严格说来,确实不错,当面骗人,背后偷东西,这才是那孙猴子的本色。

    两人话到天光,孙猴子下界去了,那唐和尚不比天人,乃是凡身一个,还沉睡未起。于是那孙猴子把唐僧叫醒了起来。只见他穿了衣服,开门出来,忽抬头只见些倒壁红墙,不见了楼台殿宇,大惊道:“呀!怎么这殿宇俱无?都是红墙,何也?”

    孙猴子自然说是走火,并为自己一夜守护邀功。可三藏却道:“你有本事护了禅堂,如何就不救别房之火?”呵呵,这可不是怪那唐和尚,确实是那孙猴子欺人太过,不值得信任。更何况,寸功未立的孙猴子,很是值得让人怀疑,是否杀良冒功。

    孙猴子也知道,就这么点儿心思,瞒不过人家。笑道:“好教师父得知。果然依你昨日之言,他爱上我们的袈裟,算计要烧杀我们。若不是老孙知觉,到如今皆成灰骨矣!”

    三藏闻言,虽然害怕,可还是怀疑道:“是他们放的火么?”那猴子自然确紧如此,可那唐三藏已经被孙猴子的大话洗刷了无数次了,乃道:“莫不是怠慢了你,你干的这个勾当?”

    孙猴子见了唐长老手段,也是不敢太过于,于是说道:“老孙是这等惫懒之人,干这等不良之事?实实是他家放的。老孙见他心毒,果是不曾与他救火,只是与他略略助些风的。”一再被唐僧逼问,那猴儿这才说出些自己的小心思出来。

    唐僧心里面恨铁不成钢,待要骂他几句,这猴子却又有临阵脱逃的先例;待要打他几下,这猴子皮张还厚,尤其是脸皮,堪比城墙拐角;待要教育一下,却是鸡同鸭讲,一个畜生,能理会得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