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362美女求救

362美女求救

    所谓腥风血雨,各不相一,吃素的和吃荤的,口气都不会一样。取经团素净人生,自然不可能和林中妖怪吃人相比。唯一的问题是,有的人认识这摊子上的猪肉是不是饲料养的,可有的人,就瘦肉精养的,他也认不出。

    老和尚肉眼凡胎,自然也是认不出她,用手指定那树上就叫:“八戒,解下那女菩萨来,救他一命。”也不怪老和尚叫人家女菩萨,毕竟但遇上女的,他都叫人菩萨,不过是年纪大的叫老菩萨而已。至于情景中的不合理之处,唐僧一向是先行善恶的。

    那猴头返云回来,正看猪八戒在解绳子,立马就上前,一把揪住人家耳朵,捽了一跌。和三藏法师不一样,孙猴子一向认的是对错,看到你往错误的方向走去,能不拉你一把么?这该怎么说,王莽时代的平均地权,行得通么?

    猪八戒爬起来就恨道:“师父教我救人,你怎么恃你有力,将我掼这一跌!”

    孙猴子还记得自己驾云去找后勤,乃是犯了众怒的,只得笑道:“兄弟,莫解他。他是个妖怪,弄喧儿,骗我们哩。”

    巧了,唐三藏也记得那猴子驾云去是被众怒所逼,就气不过喝道;“你这泼猴,又来胡说了!怎么这等一个女子,就认得他是个妖怪!”这事儿其实是人之常情,老和尚一贯所行,毕竟疑人偷斧,没有证据之事,那就是造谣啊。

    可那猴头的根据是什么呢?却是:“师父原来不知。这都是老孙干过的买卖,想人肉吃的法儿。你哪里认得!”这才两句话,他又忘了自己驾云而去,是因为众怒难犯了。

    猪八戒一向是撑唐僧的,就变着法儿骂道:“师父,莫信这弼马温哄你!这女子乃是此间人家。我们东土远来,不与相较,又不是亲眷,如何说他是妖精!他打发我们丢了前去,他却翻筋斗,弄神法转来和他干巧事儿,倒踏门也!”

    这话其实重了,孙猴子何曾有过倒插门之事?可这话本就是羞辱那猴头的,因为孙行者就爱拿那倒插门之事打趣猪八戒。人说当着和尚骂秃子,以人家短处开玩笑,这不是早晚要遭报应。

    老和尚情知这是猪八戒闹别扭,故意找茬,倒也没有顺势而为。那猴子知觉了,却也从来不怕得罪人,反就将此话喝道:“夯货!莫乱谈!我老孙一向西来,那里有甚惫浬处?似你这个重色轻生,见利忘义的馕糟,不识好歹,替人家哄了招女婿,绑在树上哩!”

    这话不单是高老庄之事,四圣试禅心之事也给弄了来揭短儿。

    三藏法师对他俩的争吵没有办法,可孙猴子的话语权始终比猪八戒的话语权重,只劝道:“也罢,也罢。八戒啊,你师兄常时也看得不差,既这等说,不要管他,我们去罢。”这便是现实的无奈,偏让善心低了头,从此后,连唐僧做善事儿都得要掂量掂量了,何况乎……

    正将要走,却听那等待搭救的女子叫道:“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是啊,救不救人,本不是因为这人该不该救,而是因为“你是医生”。医生有选择病人的权力的么?

    确实,那女子正是此间等待唐僧的妖怪,听了蛟魔王话语,就是想拿唐僧配合,成太乙金仙的。确实,这妖本就是佛门脱逃,唐僧又是佛门金蝉,可不该往金仙一方走么。谁又料得孙猴子话语权如此之大,番番儿让他散言碎语带了过去。

    唐僧懂得这事儿,善恶在于自己,不在于正不正确。正如世间之发展,做人的上限会越来越高,可下限却会越来越低。正不正确,那是在秀下限,走的是法律允许的范围。而善不善良,追求的是做人的上限,属于道德的自我救赎。

    也因此,闻得此言,老和尚即勒马不走,忍不住停下叫:“悟空,去救那女子下来罢。”

    孙猴子刚行使了话语权,屁股还没捂热呢,怎么可能就此放手。于是假装不明所以,只道:“师父走路,怎么又想起他来了?”唐僧就说人家在叫唤,此意者,其实不忍。

    那猴头也是猴精,立马就问:“八戒,你听见么?”

    要不说唐僧不适合做领导呢,你这刚说出去的话,立马打脸,也太快了点儿。要不说猪八戒聪明呢,反正限制不了孙猴子了,干脆也不支持老和尚了先,装腔道:“耳大遮住了,不曾听见。”少吃亏,把那猴头捧上一捧再说吧。

    那猴头又问:“沙僧,你听见么?”

    沙僧要的是西去,哪里会理会这些,就道:“我挑担前走,不曾在心,也不曾听见。”

    孙猴子闻言,顿时得意道:“老孙也不曾听见。师父,他叫什么?偏你听见。”你这般却不是把老和尚架空了么?

    唐僧心下一想,糟糕了,我这师父还是师父么?忙道:“他叫得有理。说道:‘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这话面上好看,可威胁大,不意是在说,若是不救,干脆不去取经拜佛了。

    孙行者也不再是以前的猴子性子,完全明白这是老和尚在以罢工相逼,只得无奈笑道:“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你想你离了东土,一路西来,却也过了几重山场,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老孙来救你,使铁棒,常打死千千万万。今日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

    那猴头这话还是在指责老和尚的对错,可问题是,唐僧论的是善恶,只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去救他救罢。”

    那猴子眼见劝不动,也不愿动弹,做无声抗议。

    唐僧只得叫猪八戒帮忙,用钯筑出下半截身子,这才救出了人。可也免不得孙猴子冷眼旁观,冷笑不止。唐僧本就不满,开口就骂问,那猴子话语权渐重,番番儿顶嘴。

    也幸得五百年监狱生活,孙悟空以法压,用情逼,使言迫,如此使得老和尚上不得鞍,猪八戒空牵着马,沙僧再挑了回担,取经团慢步缓行,孙猴子把那妖怪盯看。

    幸好,只不上二三十里,天色将晚,就见一座寺院。唐僧的三个徒弟都不是正常人,难免人与庙内之人一番啰嗦,这才住了进去。

    镇海禅林寺,因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寺内僧人软弱,庙宇分了前后。前边破房都舍与强人安歇,另有寺院,却混在此后。那胆色,未经天晚,早关了门户,可以说是一堆子窝囊喇叭。但只斋饭过后,他院主不得不为这里唯一的女子考虑,问了起来。

    说实话,庙子里哪里是女子安歇之所,可老和尚三个徒弟那是看起来就不好惹,无奈之下,只得请去天王殿安歇。而唐和尚这做法,也好似哗众放生者,不明所以,偏把淡水鱼放进海里。

    确实,美女放进汉子窝,这哪儿能得好。可猎人未必不是猎物,谁又能知道,这女子才是猫进了耗子窝呢?孙悟空……

    没错,孙行者数次想要收取功绩,却偏偏次次失利。今朝不想惹事儿了,老和尚却偏偏犯太岁,做这么个善事。问题也在于此,众人皆醉他独醒,那就没法逆大势而行。是以孙悟空知道归知道,但是在没有证据之前,妄动无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