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赤膊上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赤膊上阵

    在方楠身后,军阵刀削斧砌如同豆腐块一样,横纵平直边角整齐,步伐顿措渐渐出现在崇祯的视线中。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士兵一边行进,一边高唱,雄浑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空中,彰显士气如洪。

    其它边镇队列虽然也很整齐,但步兵方阵却像是用手削成的一般,边角粗糙不说,连步伐和动作,也未达到划整齐一的程度。

    因此漕巡营行军队列,使百姓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万众如一。

    而吴彪率领的掷弹兵,全部是在力量测式中,筛选下来的大汉,身高都较为平均,体形也很匀称,不像“剑锋大队”家丁的身材壮实过了头。

    所以这个“掷弹兵”方阵很耐看,加之方楠等人在初冬之际赤膊上阵,引得百姓们发出连绵不断的欢呼。

    当军阵走到彩台左侧三十步时,方楠声撕力竭的大吼:“预~备!”

    然后双臂挥舞,旌旗在空中猛然抖开斜指前方,每一步都将腿笔直踢出,开始齐步行进。

    浒山左手持旗枪,贴靠在肩臂上,右手抽出钢剑,向右侧斜挥止于半空,高声大吼:齐步……走!

    身后方阵中的士兵,同时大喊:一!二!

    左手握住铳杆,呈五十度角向前推出,右手同时将铳托握按在腰部。

    “哗!哗!”两声后,刺刀如林斜指,士兵整齐划一完成这个动作,同时将正步走,改成节奏加快的齐步走。

    一!二!三!四!

    虽然队列步伐节奏变快,但仍保持住了整齐的军姿。

    “虎虎虎”

    董飞虎高举马刀,熟练驾驭战马,率领由夜不收组成的骑兵方阵走过彩台。

    虽然夜不收马铳,不过两尺半长,而且没有铳剑,但却是双管排列,要比关宁铁骑的三眼铳,更加精巧漂亮。

    夜不收队列整齐精神抖擞,迎得两侧百姓不断喝彩。

    这些被解救出来的辽民,已经在旧日伤痛阴影中走出,如今是钢刀在手战意高昂。

    方楠相信,他们肯定会超越李成梁那个时代的家丁。

    这时所有人都发现,每个方阵走在前方的几名赤膊军士,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狰狞疤痕,便猜想起这些士兵,是怎样在残酷的激战中生存下来。

    这几个人,都是与方楠一起突围的老兄弟,很多百姓看到扭曲狰狞的疤痕时,无不倒吸了一口冷气,纷纷琢磨这支部队曾经历过怎样的战斗。

    此时,崇祯早已经走到彩台边缘,与群臣一样扶栏观望。

    走在最后的“剑锋大队”,仪态更是威武,家丁们不但身披加厚明光甲,而且骑乘的是一种高壮驮马,并且还披挂上夹铁马甲,如同一座座小山,挟带着一种难以撼动的威势。

    经过彩台时,欢呼喝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将这次校阅推向高潮。

    很多人都看得出来,“剑锋大队”是一支重甲骑兵,犹其对他们雄壮的体态,无不投以赞叹的目光。

    大川赤着上身步行在马队前方,如同方楠般右手持握一面大旗斜指向天空,高壮威猛的恣态,引得路边百姓欢呼叫好。

    崇祯伸手点指黄虎山,“手持旗枪,指挥全军节奏那个大汉,仪表堂堂颇有大将之风,怎么会和方小子这种人混在一起?”

    “哈哈哈哈”

    崇祯想到自己说的话有问题,不禁放声大笑。

    在他看来,方楠土匪秉性已经刻在了骨子里,天生就不是一个知书答礼的文明人。

    “回皇爷,那人叫黄浒山,本名黄得功,是方小子手下头号战将,部队能操练到这等程度,与他的帮助有很大关系。”

    “哦?”

    没想到方小子手下还有这等人物,今后可以让他去四卫营督导操训。”

    “只是现在还不行,必竟方小子要去剿匪了,朕不能在这个时候去抽调他的手下。”

    “还是等日后战事稍静的时候再说吧!”

    “皇爷,您老别看方小子年轻,能把这么一群草莽匹夫,带成屡立战功的悍将,就说明他并不是个粗鄙武人。”

    “现在看来,方小子到是还可以下番功夫雕琢,只是他那个土匪脾性真是不好改啊!”

    “呵呵呵呵”

    一想到方楠刚入京城,披着兽皮干枯的模样,崇祯说着说着还笑了。

    感觉他今天的表现很不错,在高台上还挥了挥手。

    在“漕巡营”之后出场的是腾骧四卫,此时已经变得黯然失色。

    崇祯观看了两眼后,兴趣缺缺坐回到龙椅,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该给他们调换一下坐营官,毕竟自己的卫队太过平庸,面子上也不好看。

    校阅仪式接近尾声,一众朝臣各有体会,三三两两低声议论,大多数内容,都是根据各支部队表现,去推测朝中各方的实力。

    在周延如看来,方楠举止粗野,所率部队带着满满的匪气,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子先兄,观今日军伍之校阅,当属高足所率登莱营军势最盛,犹其是炮铳之利,在我大明无任何部队能出其左右。”

    “如那匹夫之流。”

    周延如随手点指方楠。

    “不过是山野村夫驾驴趋牛之辈。”

    周延儒这些话极为刻薄,算是说到徐光启心里去了,他学习泰西历法格物之学后,自感在见识和学识上高人一筹,弟子能够打造出这样一支炮铳犀利的部队,也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面对别人赞誉,他并不好轻易受之,于是抚须一笑。

    “小徒有今日微功,还都是倚仗玉绳兄的提携。”

    “呵呵呵呵。”

    “子先兄太过谦了,初阳(孙元化的字)学识过人,将来成就不止于此。”

    校阅仪式进行了三个时辰,直到午时方才结束,各部人马在兵部官员引到下陆续撤到城外。

    最后,崇祯在彩台上接见蒙古诸部使者,当然岳托也在其中,只是谁也不曾想到,方楠竟会在场。

    他此时头戴凤翅金盔,身穿金色明光甲,肩护上的两只虎头不仅用纯金打制,而且眼睛是用红宝石镶嵌,血口怒张似是长啸,又似正待扑咬,形态是极其凶厉。

    胸口上的明光镜,同样也是用纯金打制,折射出灿灿金光,加之腰间金鞘宝刀,方楠此时犹如天神下凡了一般。

    这都是崇祯提前安排好的,几日前方楠街头格杀岳托护卫,这样大的事情他怎么会不知。

    经曹化淳分析,作为八旗镶红旗主,岳托身份地位那也是非常显赫,他此举虽是恰逢其时,并非是预谋,而且表面上是针对方楠故意挑衅。

    但更深层次的想法,是要试探崇祯,看他是不是软弱可欺,心中对建州是否畏惧,同时向大明展示肌肉,恐吓民众,使之对朝廷失望丧失斗志。

    崇祯也认为这个分析非常有道理,同时庆幸岳托这一脚,踢到方楠这个悍匪身上,结果手下护卫遭人活劈。

    一想到马江手撕摆牙喇,崇祯就感觉非常顺气,所以吩咐王承恩为方楠打制了一套纯金明光甲。

    “听说岳托旗主手下都是悍勇之士,朕非常想一睹为快,只是不知今日为何没带在身边?”

    方楠到是没想到,崇祯会说出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

    但现在不是评论他人品的时候,而且还要去配合一下,毕竟岳托心怀不轨,也无须客气。

    “久闻镶红旗兵强马壮,得知岳托旗主几日前未曾尽兴,本将今天携家丁而来,恭候赐教。”

    说罢,方楠抬臂指向严整以待“剑锋大队”,神色模仿崇祯,表显得极为张扬。

    “见过不要脸的,就是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而且还是成双成对出现。”

    岳托在心里,把这对年轻君臣都诅咒了一遍,然后强自按压住怒火。

    他明白现在不是发作时机,一方面是这次入明参观校阅,没带多少人马出来,几天前还折损了一半。

    另一个原因是身在异国,就是身边有千八百个护卫,也不够看的。

    但是做为一名旗主,岳托也不是易与之辈。

    “区区较艺,我镶红旗勇士不肖于此,他们更喜欢去中原游猎,即为军伍,当于沙场扬威,逐鹿天下,岂会娱乐之舞,做妇人之乐。”

    “来日我镶红旗兵马,当会再次拜访大明皇上,介时还望明军能出城一战。”

    “哈哈哈哈”

    已巳之变刚刚过去一年,岳托这些话是嘲讽明军不堪一击,来日还会打进关内。

    但听在崇祯耳中,却是说他不能完全掌控大明,这是赤裸裸的打脸。

    而在方楠看来,岳托几年后实现了今日所言,率军一举攻占济南,屠杀数万百姓。

    “今天要不要斩杀岳托呢?若是放虎归山,日后终成大患?”

    方楠发现崇祯虽然谈笑风生,但却目光冰冷,显然是刚刚压制住心中的怒火。

    所以他略一踌躇。

    但想到几万条鲜活生命,暗自决定今天定要将岳托斩杀不可。

    至于自己会受到什么处罚,现在不能顾及那么多了。

    “无须逞口舌之利,今天你我就可一见生死,匹夫皆能好勇,尔可敢战否?”

    方楠大喝一声,跨步站到崇祯身前,左手按动卡簧,只听“苍啷一声”锋刃闪动,弹出三寸寒芒,右手已然搭在了刀柄之上。

    连续争战撕杀,方楠血脉中充溢着杀伐之气,此时战意高涨,让众人感觉处于战阵之上。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方楠竟要拔刀杀人。

    岳托久经战阵,立刻就感觉到了危险,急忙后撤一步,目光向四顾搜寻,可以防身的东西。

    “呦……”

    “方将军,皇爷赐你的宝刀,可不是随便拿出来鉴赏的,还不快点收回去!”

    王承恩此时死死抱住方楠手臂,没让刀拔出来。

    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活拉硬拽总算是阻止了方楠。

    “小祖宗啊,一眼照顾不到,你就动刀杀人,真是吓死杂家了。”

    王承恩在心里暗暗叫苦,他哪有方楠力气大,由于平时很少煅练,刚才只是情急之下,才爆发出超乎寻常的力量,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手脚酸软不住打颤。

    见方楠抽刀,崇祯顿时一愣,他这时才感觉今天是选错侍卫了,这个方小子殿斩麻登云,那可是有着斑斑劣迹。

    只是等他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太晚,好在方楠受到王承恩干扰,错失了一刀斩杀岳托的时机。

    漠南诸部使者,都面惊露骇之色,他们互相对视,心说这个大明皇帝,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难道说,他就不怕皇太极再次破关吗?

    别看今天校阅搞的挺热闹,但大明朝野暗流涌动,派系争斗不休,导至军队战力削弱,在与建州八旗的战斗中是负多胜少,难道说这个年青皇帝另有企图?

    各部落使者,看不明白眼前这个场景背后藏着什么玄机,纷纷退开几步,免得被误伤。

    其实崇祯考虑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想摆出一个强者姿态,减少大明周边部族的骚扰。

    “哈哈哈哈”

    “这个方游击就是一副火爆脾气,他比较崇尚武力,是个能动手就不会吵架那种人。”

    “前几天,麻登云只因在朝会上失仪,就被他当堂斩首,真是另人惋惜。”

    很明显,崇祯脑袋很灵活,借事发挥,暗指岳托刚才没被斩杀,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错过时机,方楠感觉杀掉岳托也并不容易,他看出岳托上过战场,身手不是普通人能比的,见崇祯正在说话,右手一按又把刀插入鞘中,却在心里不住惋惜。

    历史上崇祯在位期间,建奴五次入关,劫掠百姓超过五十万,惨遭杀戳者不计其数,财货损失上百万两之巨,就连被抢走的骡马牲畜也接近了百万匹。

    因此,方楠知道阻止不了建奴入关,所以并不畏惧,现在杀了岳托,将来受到战火荼毒的百姓,可能还会少一些。

    “哼!来日我建州八旗,定会再次入关讨教,介时希望大明军卒能有今日勇气,敢于出城阵战,哈哈,哈哈……。”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定有一日,犁庭扫穴马踏尔等白山黑水!”

    方楠左手扶着腰间宝刀,抬臂点指岳讬朗声大喝,神态威严宛如天神临世。

    刀未出鞘,却让岳托感受到浓浓的战意和强大信心,心中一虚不由自主闪身又后退半步。

    突然感觉有人扯动自己手臂,方楠侧头一看,原来是王承恩正在挤眉弄眼。

    “咳,咳!”

    崇祯这时轻咳两声,斜眼看了一下方楠,心说你这个愣小子,把朕的词都给抢了。

    看到岳托和各部落使者气势被压制,他心里还是比较满意。

    “我泱泱天朝大国,人才鼎盛,诸番使者回去之后可通报各自主上,大明横戟百万枕戈待旦,若敢来犯必效汉武之恣封狼居胥。”

    说罢一甩袍袖,给王承恩打了个眼色转身走下彩台。

    方楠此时仍是盯着岳托,他还有些不死心,想寻找机会下手,可是王承恩早就有预料,低声说道:还不护卫皇爷回宫!

    方楠无可奈何,只好快走几部追上崇祯的仪仗。

    “听说你也读了不少书,怎么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都不知道?”

    “那个岳托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

    “他自幼丧母,由奴尔哈赤大妃,孟古哲哲(皇太极生母)受命将其与皇太极一同抚养。”

    “现在知道了吧,他是皇太极的左膀右臂,以后再动刀可要多想想,不可如此莽撞。”

    “末将知道了,只是皇上有没有想过,我们把岳托杀了,皇太极就缺少左膀右臂,这会使建奴内部多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也只是方楠假托的借口,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理由。

    崇祯眯着眼睛,仔细思量方楠的分析。

    “多尔衮三兄弟还年轻,掌控老奴传予的两白旗(努尔哈赤生前的两黄旗,皇太极继位后改成了两白旗),一时间还难有作为,济尔哈朗顶替阿敏,成为镶蓝旗旗主,这就使皇太极掌控了五旗,基本上完全稳定了局面,即便今天斩杀岳托,也不会引起纷争。”

    “有时间去向曹公公讨教一二,增长些见闻阅历,今后若是再如此鲁莽,朕就扒了你这身金甲。”

    他熟知历史,又怎么会不知道建奴的内部关系,至于日后发生什么事情,现在还不敢轻易断言,更不可能随意说出。

    看着崇祯车驾驶入宫门,方楠抱拳告退,心中暗暗惋惜刚才错过了斩杀岳托的时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