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圣人不死 >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朝会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朝会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是三杨之一的杨士奇,在永盛二十五年的时候,永盛帝万寿节上,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太祖皇帝恢复了人族汉家江山。

    那么,太宗皇帝则是把天元推向了巅峰,与圣汉相当。

    唯一区别在于,圣汉的巅峰,武帝凭借国运,让长平侯、冠军侯为圣。

    永盛帝则没有借助国运的力量,为天元造出一个圣人来。

    甚至从太祖皇帝起到宣宗皇帝,天元王朝连一个属于王朝的从圣境,也没有出现过。

    也导致了,从太祖皇帝后,那怕是靠着靖难打出来皇位的太宗皇帝,也无法做到真正的一言九鼎,生杀予夺。

    依旧要受制文官集团,国教。

    卯时初,北都皇宫门前,前来上朝的文官、武将,互相聚拢在一起,谈论起来。

    但,全部人的目光,几乎都在英国公站的方向,更准确的说是张仑的身上。

    天元第一位圣人,完完全全属于王朝的圣人,自然而然会引起文武百官的关注,也更想知道张仑是什么态度。

    啪。

    只是,不给文官们多想什么,一声清脆的响声,锦衣卫力士耍净鞭,大汉将军打开宫门。

    “你站在最前面。”

    英国公张霆为自己的弟弟,整理了朝服。

    他示意张仑站在武将最前方,以示圣人身份的尊贵,也是向文官宣示圣人张仑,是站在勋贵、武将一边的。

    点了点头,张仑不在意自己的大哥,做的这些小动作。

    在文官和武将站好,伴随太监大喊‘上朝’,文官和武将的队伍,像是两道江流,从左右宫门,按照迅速走入了皇宫中。

    张仑不是第一次入北都皇宫,曾经宣宗皇帝在位的时候,自己作为勋贵,被选为太子的伴读。

    可惜,还是太子的正雍帝没见到自己,就被陶阳长公主要走,成为了玩伴。

    穿过第一重宫门,就到了皇宫广场上,数米高的地基,汉白玉石地砖雕刻,文官和武将队伍,走上汉白玉石的阶梯,总共五层,每一层阶梯数为九。

    宣示九五之尊的意思。

    也代表了,上方那座皇极殿,是皇权的象征,也是整个天元的中枢,权力的顶端。

    皇极殿宏伟大气,富丽堂皇,是以南三国的金丝楠木为主体材料,佐黄色琉璃为辅材。

    只是,张仑知道面前的皇极殿,已经不是当初太宗皇帝时候,修建起来的皇极殿,是经历了几次雷火之后,重修修建起来。

    走入皇极殿中,横竖加起来十六跟,需要三个成年人怀抱的金丝楠木柱子,经过工匠巧手,底为黄,上为朱红,每一条柱子都有两条青铜巨龙盘柱,在最顶端天花板下方,两头巨龙龙头,向东西眺望,威严无比。

    “陛下驾到。”

    太监怀恩从陛丹屏风后走出,大声道。

    很快,年轻的景泰帝走了出来,坐在了皇位之上。

    “陛下万岁。”

    文官和武将一起,躬身行礼。

    “圣人。”怀恩看到张仑也要行礼,立马道:“陛下,准许圣人可见帝不拜。”

    显然,景泰帝知道让一位圣人,对自己行礼,那怕是王朝的九五至尊,也会被天下人抨击。

    “众卿平身。”

    景泰帝声音威严道。

    “给圣人赐座。”

    他又对怀恩道。

    立马有小太监,搬出了一张太师椅,放在张仑的身后。

    “谢,陛下。”

    张仑道谢,心安理得坐在椅子上。

    上朝的文官和武将看到,没有弹劾,就连嫉妒也不曾有,唯有羡慕。

    他们很清楚,以张仑圣人的身份,就算不来参加大朝会,不理王朝皇帝和朝廷的旨意,也没有任何关系。

    张仑不是圣汉的长平后、冠军侯,是皇帝借助王朝国运,培养出来的圣人。

    他是真正能够与诸子百家先贤,国教天师一般,走到了世俗世界修行者顶端,是真正的圣人。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做完一切,怀恩用公鸭嗓子大声道。

    下一秒,就有文官出列,上奏国事,引得一群文官出列,有反对和同意的。

    张仑无聊坐在椅子上,给足了皇帝和朝堂面子,很是端正,与平常判若两人。

    老实说,他是不喜欢参加大朝会,一是对于这些没有兴趣,二是大朝会上奏国事,基本是已经廷议,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一件件国事上奏,基本上六部、御史院与科道言官。

    无非是一些琐事,弹劾一些官员、武将。

    而,像是内阁的两位阁臣张正和于谦,六部尚书,御史院的总宪,科道言官的总理,基本上都没有出声。

    唯有,被问到的时候,才会简单说几句,让对方哑口无言。

    可以说到了他们的位置,已经是一群老狐狸了,想要用‘祖宗成法’、‘引据经典’、又或是莫须有的罪名,来对付是根本不可能。

    期间,勋贵、武将一方,一直保持沉默,站在那里,看着文官之间的互相抨击。

    “有意思,连即得利益都没有真正抓在手中,就内讧起来。”

    张仑冷眼旁观,嘴角微微上翘。

    “看来以藩王继大统的周王,也不是无能之辈。”

    他还是看的出一些名堂来。

    况且,上大朝会之前,大哥张霆和大嫂扬秀宁,给自己好好补课,当下朝堂上文官之间的情况。

    六部中兵部,在于谦入阁以后,上过几位尚书,有皇帝的人,也有文官集团,最终被弹劾下台,导致现在一直空缺。

    导致,一直是兵部左右侍郎,在处理兵部的事务。

    如此情况出现的后果,皇帝和文官无法真正从勋贵、武将集团中,抢夺兵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也就出现了当下,五军都督府的情况,也让皇帝成立了勇士营。

    而,六部中权力最大的吏部,从下到上,已经全部被文官集团掌控,在皇帝没有正确理由前,官员考核、甄选等等。

    吏部是完全可以以正当理由拒绝。

    也是,景泰帝一直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