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天昶世序 > 第三十二章 塔林

第三十二章 塔林

    时隔半载,余易再次来到度厄古寺,想起过往的遭遇,以及那位对自己施以援手的陌生少女,心中也是感慨良多,也不知以后能否再次见到那位善良的姑娘,并向她当面道一句感谢之言。

    此时,半山腰的度厄古寺在积雪掩埋下与整座大山融为一体,银装素裹,没了往日的烟火气息,更添一份庄严宁静之意。

    塔林位于古寺后山,选址也是远离喧嚣之处,极为清净。

    积雪覆盖下,塔林周围杂草丛生,落叶堆积,全然一副破败之象。

    此等场景也让余易唏嘘不已,往后白老大人的身体会日渐孱弱,定不能支撑他来此祭扫塔林,而自己如果举家搬迁去往村外,到时将无人前来祭扫,也无人来此缅怀与黑蛇妖物搏斗做出牺牲的众位先贤僧侣。

    “哎,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以后得闲,我定会前来祭扫,权当是对白老大人深情厚谊的微小回报,”余易看着眼前的场景,在心中笃定而言。

    余易从枯树上砍下树枝,扎成扫帚模样,将众多塔林上的落雪尽皆掸落,将散布在周围的落叶杂草一一清理,塔林上掉下的土砖也被从新堆砌。

    一番忙碌下来,余易已是满头大汗,看着眼前破败的场景变得焕然一新,又具当初的庄严模样,余易也是露出的欣慰的笑容。

    余易又将禅香一一点燃,插在每一座塔林之前,用于祭祀之用的五色钱在塔林钱垒成小堆,而后点燃,借以抒发缅怀先贤之意。

    “望诸位先贤大师护佑来年风调雨云,村中之人皆无病无灾,”余易望着汹汹燃烧的五色钱,双手合十,躬身虔诚祈祷。

    “咯吱……咯吱……”

    正在这时,从塔林后的小山谷中传来了极其轻微的脚步之声,这声响夹杂在呼啸地寒风之中,微乎难闻。

    如果是常人,如此轻微地声响定然难以察觉,但余易经过舍利子强化后的感知能敏锐地察觉出周围任何细微的变化,这声响自然也不例外。

    突兀出现的动静让余易立即警觉起来,担心周围埋伏着凶猛野兽,握着镰刀,警惕的看向声响传来之处。

    “谁?”余易朝着山谷处沉声喊道。

    “是我,”回应之声传来,一道佝偻的身形从山谷处缓缓走出。

    “咦……”露出身形之人让余易大感惊讶,乃是村庄中无比熟悉的长辈,正是师公李郅,余易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师公李郅会在此出现,

    李郅佝偻着身躯,缓缓朝着余易走来,浑身上下似已力竭,一副虚弱至极的模样,大口喘着粗气。

    余易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寻了一处干净石台,余易搀扶着李郅急忙坐下,用手轻抚着老人的后背,借以调整紊乱的气息。

    “师公,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到处都是冰雪覆盖,稍不留神,便会铸成大错,师公你年事已高,不该到此处来,”半晌后,李郅苍白的脸庞上才泛出润色,余易也借机问道。

    “难得易儿你一片好心,可我人虽年迈,心却闲不住,”李郅握着余易的手掌,微笑说道。

    “这雪一下便是三四个月,终日在家无所事事,我又是个耐不住的性子,眼看着始元节即将临近,便想着上山来采集点酿酒所用之物,酿出些许美酒佳酿,在始元节时也好解解酒荒,”李郅沉思片刻,阐述起其中缘由。

    余易也知晓师公李郅向来嗜酒如命,一日无酒便浑身不自在,就算是从狩猎队退下之后,还特意在村中酿造米酒,售于他人,而自己父亲余渐鸿爱酒的性格也是深受师公李郅的影响。

    “这冰天雪地的,酿酒所用之物也是极难找寻,我便想着来这古寺后的山谷中来瞧瞧,毕竟这山谷中不受冰雪侵扰,说不定还生长着酿酒所用之物,说不定运气好,能有所收获。”

    “但事与愿违,山谷本就地势陡峭,耗费了我莫大的精力才下得谷底,却未寻得任何收获,为了走出这山谷,更是让我这老头子吃尽了苦头,不然我怎会这般狼狈,”李郅自嘲道,浑然不在意在晚辈面前的仪态。

    “这人老了,看来再逞强也无济于事了,也不得不服老啊,”李郅继续揶揄着自己。

    虽然李郅能自我调侃,但余易也知自己可不能出言附和,只得一脸干笑。

    “对了,易儿你怎么也出现在此处?”李郅转头看向余易,轻声问道。

    余易本想提及白老大人嘱托的事情,但白老大人从未向外人提及过自身来历,这村庄之中,除了自己以外,只怕是无人知晓,自然也不好向师公李郅道出其中的缘由。

    “这不也是始元节临近吗,这古寺塔林中的诸位先贤祖师沉寂于此,终年无人来此祭扫,我便想着前来祭扫一番,顺便求得各位先贤护佑来年风调雨顺,无灾无祸,”余易脑袋急转,省略了其中不能说的细节,如是而言。

    “还是易儿你心善,这可是难得的品质,希望你能一直坚守下去,当然也希望诸位先贤能明晓你的一番赤忱之心,护佑来年,”李郅也不疑有它,点头夸赞起余易来。

    “易儿,我见你终日在武道一途之上艰苦磨炼,如今已至何种地步了?”李郅看着余易认真问询道。

    “徒孙不才,今日上山习练武道式法之时,恰好在体内孕育出了劲气,”余易将自己在武道一途上的进境向师公李郅和盘托出。

    “咦……”李郅惊疑出声。

    “你踏足武道一途不过数月,年岁也不大,却已在体内诞生出了劲气,迈入到了“化力蕴劲”的境界之中,真可谓是天赋异禀,资质聪颖,远超当初的我呀,”李郅一脸微笑地看着余易,不忘点头称赞。

    李郅将手探向余易浑身上下的各处经络,借以感知余易身体中的情况,面对着武道境界深厚的师公,余易也是坦然受之。

    而舍利子深藏在脐下丹田之中,除了自己与白老大人,别人无处知晓,就连父亲余渐鸿为自己查看身体状况时也未能发现舍利子,余易坚信,师公李郅也定难以察觉舍利子的存在。

    “经络粗壮,血气浑厚,劲气流转无碍,看来你确实刚突破不久,观你体内的种种迹象,这次突破乃是水到渠成之举,也算得上是厚积薄发,虽然在武道一途上,你的进境速度奇快无比,但也未在体内留有丝毫隐患,真是可喜可贺。”

    见师公李郅未提及舍利子之事,余易在心中也是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你再为师公演练一遍式法,让我看看你在式法之上的成就如何,是否也如你在境界突破上一般扎实,”李郅向余易吩咐道。

    余易起身,寻了一处宽敞之地,向师公李郅展示起自己所学。

    二十八路“大正长势”本就是师公李郅授予父亲余渐鸿的,而后余渐鸿又教授给余易,李郅自然对于“大正长势”的掌握极为熟络,几十年来浸淫其中,不说登峰造极,也算得上是登堂入室,指点余易自然不在话下。

    余易一番演练下来,四平八稳,未有半点纰漏之处,也让在一旁观摩的李郅连连点头。

    “师公,怎么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改进的?师公辛苦,为徒孙指导一番,”演练完毕后,收身肃立,兴冲冲地问道。

    “不错,你这全然不似刚刚习练式法才数月的武者,沉稳中而又不失刚猛精进之意,攻守兼备,形意自如,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早已习练过多年。”

    “一招一式,进退有据,劲气的御使也是恰如其分,虽有些许阻塞之意,但也只是因为你上手不久,只需要加以时日,刻苦磨炼,就定有成就。”

    “指导之言,可就谈不上了,依你的聪颖程度,只怕是要不了多久,在武道之上你便能超过我这个老头子了。”

    “师公你又何必诓我,我这半桶水的程度,怎能与你相比?”余易摸了摸头,低声回应道。

    “我虽说年级大了,可我这双眼睛还很好使,我看你举手投足间,劲气的迸发充盈有度,你浑身上下气力之浑厚,远超我的想象,就算不及百均,七八十均左右的气力总有吧?”李郅不可置信地扬了扬眉,笑着问道。

    “几近百均,虽是狂言,但六七十均还算是有的,”余易诚恳而言。

    “不错,不错,不错……”李郅拍手叫好,连道几次称赞之言。

    “如是常人,刚一突破,体内的气力不会超过六十均,而你却足有七八十均,气力浑厚程度远超常人,连村中习武多年的年轻一辈也不及你,我看呐,要不了多久便能接近百均之力,也算不得上是狂妄之言。”

    “虽小有成就,但你切记不可轻浮气燥,沾沾自喜,武道一途,进,虽荆棘丛生,但不可有丝毫懈怠,一路披荆斩棘,方能望见万里长空,退,则如一马平川之势,一泄千里,再想寸进,难之又难,”李郅话锋一转,沉声训诫。

    “徒孙知晓,定会在武道一途上披荆斩棘,永不懈怠,不负师公之期望,”余易躬身,向师公李郅道出笃定之言。

    “好,你能有此觉悟,定能在武道一途上卓有成就,”李郅点头。

    “师公,这天色也不早了,祭扫之事也已完毕,我先陪着你下山吧,”余易背起背篓,向师公李郅说道。

    “也好,就依你所言,”李郅点点头,仍不忘感慨道:“看来今年的始元节将难以安然渡过了?”

    “师公,这是为何啊?”李郅突兀地话语让余易摸不着头脑。

    “一番辛劳之下,也难有收获,这美酒佳酿注定是与我无缘呐,”李郅轻笑道,而一旁的余易也终于明悟了师公话语中的含义,轻笑着摇了摇头。

    两人刚走出塔林之地,李郅便向余易问道:“易儿,你觉得这塔林之地有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呀?”

    “啊……”李郅突如其来的问题让余易沉吟出声,心中不知师公为何问及此事。

    “特异之处,我倒没有发现,只是置身于塔林之中,心神容易平静下来,算是一个参悟武学的好地方,”沉思片刻,余易如是说道。

    “我总觉得,这塔林之处较之其它地方,气温更加清幽寒凉一些,师公,这算不算得上是特意之处啊?”余易接着说道,睁着双眼望着师公。

    “清幽寒凉是因为人迹罕至的缘故,自然算不得了,”李郅摇了摇头,回首瞥向山谷,也不再多言。

    余易虽有心问及师公为何发问,但见师公不愿多言的模样,心中纵有疑问,也只好作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