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在自己书里修仙 > 第十六章 恰同学少年

第十六章 恰同学少年

    今年的苍山试已然结束多日,徘徊在山门外希冀着能有奇迹发生的年轻人也都带着不甘与遗憾的心情陆续离去,苍山的日子重又归于平静。

    外山有一条稍宽的小河,名为定神溪。

    溪水源自灵应峰,得主峰滋养,能让人宁神静气,有助于养气境的修行,所以每日都有很多外门弟子在溪畔打坐。

    傍晚时分,萧远叫上池秋羽,两人也打算在溪畔的空地上修行。

    离着溪水还有段距离,他们就听见平日里除了水流声外,原本十分清净的定神溪今日却有些闹哄哄的,不时还传来哄笑的声音。

    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加快了脚步。

    行过一处拐角,蜿蜒的溪流顺着地势在不远的断壁处突然下落形成了一道几丈高的小瀑布。

    瀑布下有一方小潭,溪水落入潭中溅起的雾气被夕阳映出了半道彩虹。

    溪水由此开始变得笔直,溪面也慢慢变宽,两侧有开阔的草坪,平时众多外山弟子都习惯在这里打坐修行。

    萧远二人站在瀑布的上方很容易便将下游的景象收于眼底,自然也便知道了为什么今日溪边会变得比往常热闹。

    此时在还没过膝的溪水里站着一个人,袖子挽的很高,左手拿着根一头削的很尖的长木棍,看样子那人好像是在……插鱼?

    原本安静修行的众多外山弟子此时都三三两两的聚在溪边,一边看着这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一幕,一边嬉笑议论着。

    当那人一插放空没有渔获时,还有人吹起口哨在那幸灾乐祸。

    池秋羽看着眼前的一幕,吃惊的自语道:“这也行?”

    一旁的萧远已经笑了起来,说道:“我看行!”

    说完,萧远直接蓄力一跃,轻松落到草坪上,几个健步就来到了溪边,饶有兴致的看着那人举着木枝,专注的望着溪面。

    随后池秋羽也来到了萧远身旁,摇头道:“这或许是我苍山宗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定神溪里面抓鱼的弟子吧。”

    萧远发现抓鱼的人正是苍山试那天的大个子,于是对着溪水里那人喊道:“喂,大个子,抓了几条鱼了?“

    赵山川馋这溪水里的鲫鱼已经好多天了。

    苍山的饭食虽然管饱,但是太过清淡了些,吃了十多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他观察了这条小溪也有好几天,发现虽然溪水不深,但却很清,鱼也不少,削根木棍直接就可以插鱼吃。

    赵山川的腰间系着一根马鞭草,串了有十来条大小不一的鲫鱼。

    他听到岸上有人叫他,虽然不是喊的名字,他还是直起身子往岸上看去。

    可此时岸边站了许多人,也不知道是谁,赵山川只得也朝岸上喊道:“还行,有十多条了。”

    萧远听到已经抓了这么多鱼,瞬间来了兴致,立马就坐到草地上开始脱鞋。

    池秋羽看着萧远的动作,吃惊的问道:“你要干嘛?”

    “我当然是要当苍山宗历史上第二个在定神溪抓鱼的弟子啊,哈哈哈哈。”一边说着,萧远动作依然麻利,三下五除二的就脱掉脚上的布鞋,裤脚挽到了膝盖上,直接淌水朝着赵山川走了过去。

    池秋羽看着萧远的背影,又看着周围同门异样的目光,单手扶额,微微侧身,深深的叹了口气。

    走到赵山川身旁,萧远这才发现这大个子是真的又高又壮,自己也算同龄人里面个头高的了,却也只是将将到他的肩膀。

    不过萧远也没在意这些,而是盯着赵山川手里的长木棍,问道:“给我试试?”

    赵山川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本就生性淳朴,看到萧远也有股子山里人的直楞劲儿,没来由的觉得挺亲切,于是傻乎乎的笑着把长木棍递了过去,说道:“给!”

    萧远接过木棍,看着赵山川笑着说道:“你傻笑个什么啊?”

    赵山川听到萧远说自己傻,顿时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你才傻。”

    萧远被赵山川逗的一乐,觉得这家伙真是个有趣的人,又看了看挂在他屁股后面那一串鱼,打趣道:“见者有份啊。”

    赵山川顺着萧远的眼神,发现对方在打自己鱼的注意,赶紧往后退了一步,双手伸到背后护住渔获,警惕的说道:“这是我抓的,要吃你自己抓去。”

    听到他的回答,萧远更是乐的不行,不过嘴上却还是不依不饶:“别这么小气嘛,你看我个头比你小,肯定吃不了你几条。”

    赵山川皱着眉头,内心深处无比挣扎。

    临行前村里的长辈告诫他,出门在外,一定要与人为善,该大方的时候千万不能小气。

    现在自己刚进苍山宗,按理说与同门搞好关系很重要,可是一想到好不容易捕到的鱼要分给一个刚认识的人,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

    在经过了九又四分之一个呼吸的犹豫后,赵山川咬着牙说道:“最多给你三,不,两条!”

    萧远看着赵山川表情的变化,和最后挣扎的言语,抱着肚子笑得腰都快要直不起来了。

    好不容易止住笑声,萧远说道:“好,两条就两条,有总比没有好。我自己再抓几条。”

    说完,学着赵山川刚才的样子,萧远右手将削尖的木棍举过头顶,开始在溪水里寻找游鱼。可连续几次出手都一无所获。

    萧远双手叉腰,百思不得其解。看着在一旁偷笑的赵山川问道:“喂,我说大个子,别光看着,传授点绝学啊。”

    赵山川看见萧远发现了自己在偷笑,立马收起笑脸,正经说道:“你看到水里的鱼其实比它们真正的位置要更浅一些,你得往鱼的肚子下面扎。”

    萧远一拍额头恍然大悟,又无比羞愧,作为一个文科生,竟然是把中学化学全都还给当年的老师了。

    于是萧远重新举起木棍,按照赵山川的提示,照着前方大概丈许远处那条鱼的正下方用力扔了出去。

    然后他兴冲冲的跑过去,拔出木棍,果然,一条巴掌大的鲫鱼被串在了上面。

    赵山川看着萧远这么快就学会了插鱼,也是有些意外,心想这要是在山里也是打猎的一把好手,应该不愁找不到媳妇儿。

    萧远举起手里的鱼,往岸上池秋羽的方向使劲挥舞着,一边展示着自己的渔获,一边喊道:“来啊,这里鱼好多,一起多抓点回去烤了吃。”

    池秋羽看的直摇头,听着不远处同门师兄弟们的笑声,他真是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最终池秋羽也没有下到溪里和他们一起抓鱼,不过他也没有离开,只是站在溪边看着水里的两个人一条一条的把鱼从溪水里插起来。看着看着,也不禁笑了起来。

    夜幕很快降临,溪边看热闹的同门早就已经散去。

    萧远意犹未尽的提着一大串肥美的鲫鱼来到岸边,对池秋羽说道:“走,去我那烤鱼吃。”

    然后他又转过头对着身后的赵山川说道:“一起吧,大个子。”

    赵山川露出标志性的傻乎乎的笑脸说道:“好啊。”转念一想,不对啊,自己有名字,于是马上板起脸说道:“我有名字,我叫赵山川。”

    萧远哈哈一笑,捡起地上的布鞋说道:“好,赵山川师弟,不过我觉得还是大个子比较贴切,以后我都这样叫你吧。”

    说完,也不等赵山川回答,直接往前走了,只在草坪上留下了一串爽朗的笑声。

    赵山川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萧远把自己的那一串鱼也给拎着走了。他赶紧追了上去,想要回来,着急道:“喂,那是我的。”

    池秋羽在他们身后,看着两人一路走一路闹,笑着摇头跟了上去。

    。。。。。。

    三人走走闹闹,很快就来到了萧远的小院。

    苍山宗每一名外山弟子都有一个独立的住所,门前也都有一个不大也不小的院子。

    很快,在赵山川的指导下,三人在院子里用砖石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炉子,开始生火。

    没多久,肥美的鲫鱼就被烤的外焦里嫩,油脂滴到火上噼啪作响,溢出诱人的香味,饶是向来稳重的池秋雨都有些馋。

    而有肉又岂能无酒?萧远从屋子里抱出来一大坛酒,三个碗。

    一边给三人倒酒,一边说道:“山下镇子上的烈酒,不算太好,但也只能将就了。”

    说完,他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喝完一抹嘴,“啊”的长长一叹。

    池秋羽也端起碗,小酌了一口,笑着说道:“你这样子,要是不说,谁能猜得出来你是华阳县萧府的公子?”

    萧远咬了一口烤鱼,用手拔出嘴里的鱼刺,弹到火堆里发出“滋”的一声,心想:作为伟大的工人阶级出身,我哪知道高门大户里的公子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啊。

    不过他想了想,慢悠悠的笑着说道:“有没有外人,无所谓了。”

    说完,萧远看向一旁的赵山川,正想问他是哪儿人,却看到他一直怔怔的盯着面前的酒碗发呆。

    萧远于是好奇问道:“别说你长这么大还没喝过酒?“

    赵山川抬起头看向萧远,一本正经道:“我确实没喝过,在我们山里粮食是很金贵的东西,要一头野猪才能换十斤粮,没人舍得拿去酿酒。”

    萧远微愣:原来这是贫农啊,这要搁以前那可是最牛叉的身份。

    可想归想,他一时也不好再继续调侃赵山川,只得半分试探半分怂恿的问道:“来都来了,要不试试?”

    赵山川看了眼萧远,又看了看池秋羽,缓缓端起碗,喝了一口。

    比起他的体型,那只碗确实小了一点。虽然只喝了一口,但酒水也基本见底了。

    烈酒刚刚入口,毫无经验的赵山川就像喝水一样直接往肚子里面咽。

    可刚咽了一半,一股浓烈的辛辣伴着火烧的感觉从胃里面直往上涌。

    赵山川一个没憋住,直接一口把剩下的酒给喷了出来。

    明火遇烈酒,火苗一下子燎起半人高,把坐在一旁的萧远和池秋羽都给惊得身子往后一倒,赶忙用手撑地才没有摔在地上。

    赵山川大张着嘴,用手扇着风,不停的哈气,还不住的说着:“哈~~哈~~好辣,好辣!!!”

    萧远和池秋羽愣了半刻,看着赵山川口水都快流到地上的样子,瞬间笑的前仰后合。

    原本稍稍有些尴尬的气氛,就如这山间的晚风,轻飘飘的去了远方,院子里只剩下三人的嬉笑怒骂。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